中职护理专业解剖学基础一体化教学效果探索

2017-04-13 08:32杜新光黄文杰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4期
关键词:理实解剖学教学法

杜新光,黄文杰

广东省东莞卫生学校,广东东莞 523186

中职护理专业解剖学基础一体化教学效果探索

杜新光,黄文杰

广东省东莞卫生学校,广东东莞 523186

目的 通过对中职护理班解剖学基础课“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的效果研究,以优化专业学科课堂教学。 方法将 2015 级护理专业 5 个班作为实验组,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施教;将 2014 级护理专业 9 个班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施教。 从教学组织、授课效果、学习兴趣等方面对比分析两种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结果 实验组学生对解剖学基础课程的课堂综合效果反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易于被学生所接受,并能有效提高中职护理专业解剖学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值得在同类学科教学中推广应用。

理实一体化教学;护理专业;解剖学基础;中职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是以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新型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理论教学中找到问题的答案。使教学 效果达到最优,实 现 学生综合能力的 提升[1]。 解剖学基础是医学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阐述正常人体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等形态结构,以描述为主,直观性强,概念繁多且抽象,缺乏相关性、逻辑性不强、毗邻关系复杂,增加了记忆的难度且容易忘记[2]。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对解剖学基础教学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现将该校护理学专业解剖学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该校 2015 级护理学专业 1~5 班 243 名学生作为 实验组,全部为 女生,入学成 绩 (444.92±2.49)分;2014 级护理学专业 1~9 个班 440 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全部为女生,入学成绩(457.86±1.48)分。 对实验组解剖学基础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施教,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施教。两组学生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施教方法

2014 级护理学专业解剖学基础课程教学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 采用先理论教学后实践教学的方式,理论教学采用大班集中授课的形式,教师作为主体,通过文字、图片等对人体的肌肉、骨骼、脏器、血管、神经等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等内容进行描述实现教学目的,实验课教学采用小班授课的形式,借助标本模型等将理论课中讲过的内容进行重现。 2015 级护理学专业解剖学基础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 在理论课教师、实验课教师共同参与下编写“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案,方案起草的宗旨为将人体解剖学基础课程学习目标、相关知识,穿插到教学大纲内的实验课以及临床实践过程中,将枯燥的概念定义结合临床所需融入到实验操作步骤以及案例分析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动手操作、临床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方案起草和修订的过程中同时考虑到知识的更新,删除临床上已淘汰的知识以及经过临床实践证实为错误或不准确的表述,增加新近加以推广应用于临床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实现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与临床实践的无缝对接。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作为主体。根据课程的内容选择适宜的授课方式,如:小班化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授课方式。

1.3 观察项目

1.3.1 学 生 评 价 该 学 期课程结 束 后采 用 调 查问 卷 的形式对学生评价授课情况进行评估。调查问卷采取不记名的形式。 调查问卷的题型为选择题,针对解剖学基础教学组织、授课效果、学习兴趣等预制题目、计分方式和评分标准,从多个角度进行客观的评价。 问卷填写完成后立即收回,由专人进行评分并将得分情况录入计算机Excel软件。

1.3.2 授课效果 分别对两组学生解剖学基础授课期间出勤率、课后作业评分、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统计汇总分析。

1.4 统计方法

将获得的研究数据录入 SPSS 18.0 统计学软件中,计量资料采用 t(或 U)检 验,计数资料采 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评价结果比较

根据对该校 2014 级、2015 级护理班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以及对教学组织、授课效果、学习兴趣方面的评分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对解剖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评价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评价结果比较[(x±s),分]

2.2 两组授课效果比较

2014 级 授课 期间 出勤 率(95.38%)低于 2015 级(99.27%),比较差 异 有统 计 学 意义(P<0.05),根 据 对 该 校2014 级、2015 级护理学专业解剖学基础课程授课效果的比较,显示实验组学生在授课效果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授课效果比较[(x±s),分]

3 讨论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 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结合自身现状与特点,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具有一定特色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它弥补了传统教育教学方法存在诸多 的不足[3]。 中职护理班解剖学 基 础 课 开 展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具有必要性。①实验课占 1/3,教-学-练得到统一。一体化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养成,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实验课操作、标本的解剖、临床实践等,增加了实践在全部课程中所占的比重,通过与标本、临床实践多接触,克服学生的恐惧心理,为后续课程的 学 习 奠 定 基 础[4];② 避 免 学 生 前 学 后 忘 , 提 高 学 习 效果。 一体化教学模式符合 “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认知规律,通过实物标本近距离的接触进而形象地认知和了解器官、结构,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有助于提高学生在认知、理解和记忆等方面的能力,克服了理论教 学 与实践应用脱节 的 问题[5]。 ③激 发 学 生 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理论学习的场地由封闭的教室转移至解剖实验室、医院病床或是手术室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是视觉和听觉发挥作用,结合嗅觉、触觉的感知最终达到了多感官、多角度、全方位参与学习的目的,由老师主导课程的进展变成了学生自主参与、身临其境的探讨学习。 学习不再是被动地枯燥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去索取,在加深理论知识理解和掌握的同时,增强了学 生的角色认知和 团 结协作的能力[6]。

中职护理班解剖学基础课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具有可行性。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学校的认可和重视。 学校现有实训基地、仪器设备、临床病例、实验室硬件能够满足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要求。该校长期以来始终坚持师资队伍的建设,建立了一支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具备理实一体化的教材分析及组合的能力以及教学过程控制能力。为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奠定了人才基础。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实施过程中面临许多的问题,需要更多的学者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摸索,逐步去改进与完善。 该校在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发现现有的教材以及考核方式不足以满足“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需要。针对此问题学校与课程组教师多次研讨,组织教师编写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相适应的教材,根据教学目标将课程分解为多个课题,每个课题中包含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点进行精心的设计。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考核评价体系,在对理论知识和实训知识进行考核的同时,兼顾教学过程中综合能力的考核,以准确客观的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 易于被学生所接受,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促进作用,值得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加以推广。

[1]席 耀 川.浅 谈 中 专 解 剖 学 基 础 教 学[J].卫 生 职 业 教 育,2015, 33(1):65-67.

[2]林 乐 迎, 欧阳 娟, 仝 宇,等. 解剖学 教 学 改革 面 临 的 挑战与对 策[J]. 考 试 周 刊,2015(67):16.

[3]王 卿.“教 学 做 一 体 化 ”教 学 在 人 体 解 剖 学 教 学 中 的 效 果分 析[J]. 卫 生 职 业 教 育,2016,34(14):37-38.

[4]蒋 鸫.关 于 人 体 解 剖 学 教 学 中 问 题 导 向 式 教 学 法 的 运 用分 析[J]. 速 读 旬 刊,2016(7):256-258.

[5]王亚云,李辉,李金莲, 等.解剖学实验 5R 式教学法的应用[J]. 基 础 医 学 教 育,2012,14(12):968-972.

[6]张秀 娟, 李 莉, 王 鸿 翔. 运 动 解剖 学 理 论 与 实 验 一 体 化教学 模 式 探 究[J]. 高 师 理 科 学 刊,2010,30(2):108-110.

R322

A

1672-5654(2017)02(a)-0082-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04.082

2016-11-05)

杜新光(1979.12-),男,河南周口人,本科,实验师,研究方向:医学教学,人体解剖,人体标本制作。

猜你喜欢
理实解剖学教学法
《钟世镇现代临床解剖学全集》(第2 版)12 卷隆重出版发行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医学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新路径的探讨与实施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理实一体化课程过程考核的研究与探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人体解剖学
太极拳侧行步运动解剖学分析
“电气控制与PLC”理实一体化课程研究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理实一体化在中职《电工基本技能》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