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围术期抗生素合理用药管理

2017-04-13 08:32王福刚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4期
关键词:普外科抗菌抗生素

王福刚

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外二科,吉林长春 130062

普外科围术期抗生素合理用药管理

王福刚

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外二科,吉林长春 130062

目的 探讨普外科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现状,为进一步规范围手术期抗生素用药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普外科 2014 年 12 月—2015 年 12 月收治的 182 例患者,将患者按治疗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情况使用,研究组在干预措施的指导下应用抗生素,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法规,调查分析两组患者的抗 生 素使用 情 况 。 结果 预防用 抗 生素比 例 为百分率 为 81.32%(74/91),预 防用药 合 理率为 71.42%(65/91);对照 组 :预防 用抗生素 比 例 为百分率 为 95.60%(87/91),预防用 药 合理率为 50.55%(46/91)。 研究组预防用药合理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该院普外科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中还存在使用率较高、药物选择不恰当、联合用药不合理等情况,在今后中要进一步强化管理,严格把握用药指征,提高用药合理性。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抗生素是由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或高等动植物产生的有活性的代谢产物,是临床常见抗感染药物,在普外科围手术期预防和控制术后切口感染中广泛应用。近年来,抗生素不合理甚至滥用现象普遍,药源性疾病、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加、患者医疗费用不断攀升,尤其是耐药菌、超 级 细菌的出现,严 重 威胁着患者的生 命 健 康[1-2]。 抗生素的滥用成为医学界一大难题,引起全世界的广泛重视。如何合理有效的应用抗生素,落实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规定,实现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出现不良后果,该院经过研究考察制定出符合该院实际的抗生素合理应用管理规范及监督、检测计划,定期监测、反馈并进行干预,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普外科 2014 年 12 月—2015 年 12 月手术患者共 182 例进行调查,将患者按照治疗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男性 51 例,女性 40 例,年龄 9 个月~80 岁,平均(44.5±3.2)岁,清洁术 34 例,清洁污染手术 29 例,污染手术 28 例;对照组男性 48 例,女性 43例,年龄 11 个月~82 岁,平均(42.5±4.0)岁,清洁术 31例,清洁污染手术 26 例,污染手术 34 例。 纳入标准:患者术前无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等感染症状体征,术后无感染,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均为预防性用药;病例完整度高;该次研究通过伦理道德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术前或者术后出现感染;病历不完整;行 2 次以上手术;手术涉及多器官多原因。

1.2 方法

1.2.1 药 物 使 用 合 理性调查 采 用回 顾 性 调查 法 , 分析两组患者的归档病历。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该院抗生素临床应用规范,参考相关书籍、药品说明书,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抗抗生素的临床预防使用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反馈到科室,制定不合理用药的干预措施。

1.2.2 药 物 合 理 使 用干预措 施 ①建 立 干 预小 组 , 医院药事管理部门牵头,组织各科室专家成立干预小组讨论干预措施,提出建议并协助调查。详细记录检查结果,及时解决已发现问题并不断完善。②制定干预措施相关管理文件,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制定严格的抗菌药物使用原则,制定合理应用抗生素相关文件,以院文的形式发放并督促严格执行。 ③定期培训,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定期专业培训,做到相关责任人详细了解并熟记抗生素合理应用规范,在工作中严格执行。④其他:定期监测手术前后抗生素使用情况并及时反馈;抗生素使用情况纳入科室综合绩效中;对多次违规科室进行诫勉,必要时给予警告、经济处罚及暂停抗生素处方权等。

1.3 判定标准

参照卫计委颁布的抗生素合理使用标准,内容包括药物选择、用药时机、用药方式、剂量、适应证、禁忌证 等[3-4]。

1.4 统计方法

采用 SPSS 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数据对比采取 χ2校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这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研究组:预防用抗生素比例为百分率为 81.32%(74/ 91),预防用药合理率为 71.42%(65/91);对照组:预防用抗生素比例为百分率为 95.60%(87/91),预防用药合理率为 50.55%(46/91)。 研究组预防用药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029,P<0.05),防用药合理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70,P<0.05),见表1。

表1 研究组 对照组治疗效果差异统计[n(%)]

2.2 预防用抗菌药物情况

两组患者预防用药以硝基咪唑类、三代头孢及其酶抑制剂为主,个别医师对Ⅲ类切口患者会选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氟喹诺酮类等。此外,Ⅰ类切口多选择单联用药,Ⅱ类切口以单联和二联用药为主,Ⅲ类切口以联合用药为主。

2.3 不合理用药表现

对照组患者用药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预防用药疗程过长、无指征预防用药、预防用药时机错误;研究组预防用药合理率明显上升,但仍存在预防用药选择不适宜等现象。

3 讨论

抗生素是是我国目前临床预防、治疗感染作用的常用药物,是我国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药物,广泛应用于围手术期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治疗中。我国目前已成为抗生素应用的大国,随着而来的不恰当甚至滥用抗生素现象也日益引起社会关注。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不仅给影响患者病情的康复甚至掩盖病情延误治疗时机;各种药源性疾病;耐药菌、超级细菌;患者治疗费用的不断攀升都严重威胁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加强围手术期抗生素合理用药管理是当今医学一大难题。该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预防用抗生素比例为百分率为81.32%,预防用药合理率为 71.42%;对照组预防用抗生素比例为百 分率为 95.60%, 预防用药合理率为50.55%。研究组预防用药合理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中发现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如下:①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比例高。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指出抗生素一般不应用于Ⅰ类切口,主要针对Ⅱ、Ⅲ类手术切口。 I类切口感染率低,行清洁处理即可,仅在特殊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 调查结果显示,对照组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百分率为95.60%,研究组为 81.32%,虽有明 显 下 降 ,但仍 偏 高 ,无指征预防用药问题仍较为普遍。 ②用药时机错误,用药疗程过长。 该研究中时机错误主要体现在术中、术后分别用药。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规定[5],围 手术期抗生素最佳使用时间为术前 0.5~2.0 h 以使切口充分暴露时药物浓度最大杀菌效果最佳,用药时间不宜超过24 h;短的清洁术术前用药 1 次即可;对于有污且需要清洁的手术,可根据患者需要适当延长用药时间。 ③抗菌药物选择不当 要根据目的选择针对性强、疗效确切的抗生素,术后感染主要选择抗金黄色葡萄球菌药物;术中感染依据手术类型、范围、污染情况选择。术后感染以一、二代头孢菌素为主;泌尿系统手术选择喹诺酮类;酶抑制剂不宜用于 I类手术切口;口腔、肠道手术选择抗厌氧菌药物。 该调查中存在喹诺酮类、三代头孢菌素类、硝基咪唑类尤其酶抑制剂使用率高,未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针对性地选用。④其他不合理表现术中追加用药不适宜,手术时间超过 3 h 或出血量> 1 500 mL 时可以在术中进行2次给药。此外联合用药要有明确指征。

综上所述,经过有效的用药管理,该院围手术期抗生素的使用情况有明显改善,但也应该意识到,在普外科抗生素不恰当应用现象仍较为普遍,抗生素使用率较高、药物选择不恰当、联合用药不合理等情况,在今后治疗过程中要进一步强化管理,严格把握抗生素使用原则,有效提高用药合理性。

[1]樊晖晖,张静.普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J].中 国 处 方 药 ,2015,13(5):44.

[2]潘 锦 珍.I 类 切 口 围 手 术 期 抗 菌 药 物 合 理 用 药 干 预 性 研 究[J].中 国 现 代 药 物 应 用 ,2015,10(10):173.

[3]付旻,刘露,郁美珍,等.普通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 用 及 对 策 研 究[J].白 求 恩 医 学 杂 志 ,2015,13(5):462.

[4]姜洪旭.目前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用药问题评价与分析[J].医药前言,2015,5(33):115.

[5]洪 霞 , 郭 轩 ,张 颂 颂 ,等.216 例 围 手 术 期 预 防 性 应 用 抗 生 素合 理 性 分 析[J]. 黑 龙 江 医 药 科 ,2015,38(6):120.

R619

A

1672-5654(2017)02(a)-0114-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04.114

2016-11-07)

王福刚(1976.7-),男,吉林长春人,硕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普外科基础与临床。

猜你喜欢
普外科抗菌抗生素
什么是抗菌药物?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精细化管理在普外科引流管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普外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PBL教学方式对普外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围手术期护理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具体运用
抗生素的故事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