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故事”教学实录及评析

2017-04-13 07:42
小学教学(语文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狗熊夜莺竹笋

一引入

(课始,组织学生玩成语游戏“声音之最”)

最响的声音——惊天动地、震耳欲聋

最轻的声音——悄无声息、万籁俱寂

最动听的声音——绕梁三日

师:我们生活在一个声音的世界,每天都被各种声音所包围。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几个声音的故事。分别是《给狗熊奶奶读信》《世界上最响的声音》《竹笋》。

二诵读

师:请大家从这三个故事中选择喜欢的段落诵读,努力做到情感表达准确、到位。读之前,说明是哪个故事的哪一部分。

(生各自练习,而后师指名读)

(一生读《给狗熊奶奶读信》片段,师相机指点:注意,狗熊奶奶年纪大了,语速要慢点儿;如果在狗熊奶奶的话里加点语气词,就能将她的心情表现得更充分。试一试。生在“他就这样用命令的口气,叫我给他捎甜饼吗?这办不到”一句前加上“哼”)

(一生读《世界上最响的声音》最后几个段落,师指导生放慢语速,读出“安静”的感觉,再组织全体女生齐读)

(一生读《竹笋》,师指导生读出小竹笋和“妈妈”的不同情绪)

师:同学们读得很用心,读出了自己的理解,这就是好声音。

三 寻找“好声音”

师:下面,我们一起寻找故事中的“好声音”。

(出示)

寻找故事中的“好声音”。

1.浏览三个故事,寻找自己最喜欢的声音。

2.重点阅读描述这一声音的故事,想想喜欢的理由。

(生默读,圈画批注)

生:我找到了夜莺姑娘的声音。我觉得她的声音非常柔和。

师:柔和的声音是好声音,请你把“柔和”一词写在黑板上。

(生板书“柔和”)

生:我觉得夜莺姑娘的声音很婉转、动听。

(生板书“婉转”)

师:哪位同学来读一读夜莺姑娘的话?

(一生朗读,师指导生表现出夜莺姑娘声音的柔和、婉转)

师:第二个故事里有“好声音”吗?

生:我找到了,大自然的声音是好声音。

(生读相关段落,师出示片段)

突然,从花园那边传来一阵美妙的声音,他们停下来,静静地倾听。王子第一次听到了小鸟的歌唱,听到了微风在树叶间的低语,听到了小溪潺潺的流水声。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听到了大自然的声音,意外地得到了“安静”这个礼物。他欣喜地微笑着,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快乐。

师:听见小鸟的歌唱、微风在树叶间的低语、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对于噼里啪啦城的居民们来说,是种什么样的感受呢?我们来模拟一下当时的场景吧。现在,这儿就是噼里啪啦城,诸位都是噼里啪啦城的居民。你们喜欢大叫大嚷,你们的耳边充斥着各种嘈杂的声音。请大家各自选择一种声音,可以喊叫,可以跺脚,可以拍桌,可以起立。

(生用各种方式制造噪音,师做出“停止”的手势,全场立刻安静,一段带有流水与鸟鸣的音乐响起)

师:噼里啪啦城的居民们,你们听到了什么?

生:我听到了小鸟的叫声、流水的声音。

生:我听到了微风在树叶间的低语。

师:风声、水声、鸟语,“安静的声音”多么美好。用心聆听,或许还能听到更安静的声音,比如,一片树叶……

生:我还听到了笛声,悠扬美好,若有若无。

生:(无限向往地)我听到了一朵花在静静地开放。

生:我听到一片树叶在风中轻轻地飘动。

师:哪位同学最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指名读)

师:谢谢你,读得如此“安静”,给我们这样美好的享受。鸟语、风声、水声,人们把这种自然界的声音叫作——天籁。(板书“天籁”)第三个故事里有“好声音”吗?

生:(读)“竹笋一开始是长在地底下,到处钻来钻去的。等到一场雨过后,它们就会从土里面嘭嘭嘭地探出头来了。”我觉得这个“嘭嘭嘭”的声音很好听。

师:哦,“嘭嘭嘭地探出头来了”,这是什么声音啊?

生:这是竹笋生长的声音。

师:对,生命拔节的声音是好声音。

生:我觉得里边那个笛声非常美妙。

师:故事里怎么说的?

生:(读相关语句后)故事里说笛声“温柔动听”,“说不出的好听”,“美妙”。

生:他连妈妈的劝告都不听,可见这个声音有多吸引他。

师:我们也来想象模拟一下吧。你为什么就是不听妈妈的话?

生:因为那边有个温柔动听的声音在呼唤我。

师:你会被马蹄踩到的。

生:没有关系,我会小心的,也不怕。

师:你为什么这么坚决?

生:因为那个温柔动听的声音一直在呼唤我。

生:我长大以后也一定要拥有那样的声音。

师:哦,所以你这么一直不断地往远方钻去。你们觉得,去远方,这个想法是小竹笋的什么?

生:是他的理想。

生:是他的梦想。

生:也是他的心愿。

生:是他的决心。

师:(板书“梦想”)确实,那是他的一个美丽的梦。

四 创造“好声音”

师:这些声音真是美好。怎么才能创造或者获得这样的好声音呢?选择一个问题,阅读相关内容并思考。

(出示)

1.河马先生很委屈,他的声音天生没有夜莺动听,怎么办?(注意文中的细节描写)

2.想一想,得到了“安静”这个礼物,喧闹王子会对国王说什么?

3.为什么其他竹笋宝宝没听见那美妙的声音?

讨论问题1:

生:河马先生可以学着夜莺姑娘喝点露水,润润嗓子。

师:你抓住了细节,“喝了点露水润润嗓子”——大家拿笔画下。她喝露水是想干什么?

生:想让声音更加好听。

师:她是想传递什么呢?心里一定在想什么?

生:我要把小孙子的话读得更加好听,让奶奶知道。

师:她的声音不仅是天生好听,更包含着——

生:感情。

生:我明白了,饱含感情的声音是好声音。

(掌声)

师:有感情的声音才是好声音,哪怕是低哑的。谁来用“虽然……但是……”对河马先生说一说?

生:河马先生,你好!虽然你的声音不怎么好听,但是只要有感情,你的声音也会变得很动听的。

师:只要心里住着感情,有一颗真诚的心,每个人都可以是夜莺,都可以创造美好的声音。

讨论问题2:

生:得到了“安静”这个礼物,喧闹王子会对国王说:这是我有生以来得到的最好的礼物,我发现,这个世界原来是这样美好。

生:喧闹王子说,我以前是多么糊涂啊,放着那么美好的天籁不懂得珍惜。好在,我终于明白了。

生:喧闹王子说,我现在知道了,大自然的天籁之音是美妙的,我们要好好享受、珍惜。

生:喧闹王子说,多亏了那个小男孩,我们选他做安静的形象大使吧!

讨论问题3:

师:为什么其他竹笋宝宝都没听到?

生:小竹笋有自己的梦想。

生:我有不同意见,我觉得其他竹笋宝宝也有自己的理想,但是只有小竹笋去追寻了自己的梦想。

师:请你读一读,小竹笋是怎样行动的?

生:(读)“可不管她怎么警告,还是有一个小竹笋不断地往远处钻去。”“于是,他越走越远,越走越远,最终离开了其他的竹笋,在篱笆的外面探出了头。”

师:这是说小竹笋听到了美丽的声音后行动了。

生:他去追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梦想。

师:也就是说,这个声音从远方传来,这又是小竹笋的决心和愿望,可见,这声音既来自远方,还来自哪里?

生:其实,更来自他的内心。

生:内心。他一开始就有这个梦想。

师:这是内心成长的声音,是自我的心声。这样的声音最有力量。(板书“来自内心”)最终,小竹笋成为了横笛,自己成为了好声音,创造了美好。

五 研究表达特色

1.聚焦“想了又想”。

师:如果让你推荐,你想把哪个故事推荐给谁阅读?说明推荐原因。

(出示)

我想把《________》推荐给__________阅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

生:我想把《竹笋》推荐给一位同学阅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梦想而不去追寻,梦想是不会实现的。

生:我想把《给狗熊奶奶读信》推荐给××同学。他的声音虽然不像别人那样动听,但是他很真诚,只要有感情,他的朗读也会很棒的。

生:我想把《竹笋》推荐给一位同学。他画画很好,我觉得可以听从自己的内心,往这方面发展。

生:我想把《世界上最响的声音》推荐给所有的现代人阅读。现在人们已经没有时间去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多可惜啊!

师:推荐的过程,反映出我们对这些故事的认识和想法,也就是说,这几个故事都引起了我们的思考。既然这样,作家干脆在故事最后加上几句话,把这些想法写出来,好不好?比如第一个故事——

(出示)

结尾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声音里有爱的甜蜜和芬芳,我们要用自己的声音传递温暖和爱心。

结尾二:为什么同样的内容却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呢?因为夜莺姑娘那么用心,她用露水滋润过的声音那么美好,让人听了快乐、舒畅。

结尾三:小孙子听说这件事后感慨万分,他想,语文课上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真重要啊!

……

生:加上结尾后更能体会小孙子对狗熊奶奶的爱。

生:这样写起总结的作用,告诉我们可以读出什么道理。

师:有不同观点吗?

生:我觉得不加好。如果把结尾直接给你,有点儿枯燥无味,读者就没有自己的想法了。

师:现在有两种观点,有没有改变想法的?

生:你给的结尾有好多,加哪个结尾呢?所以,一开始我认为加,现在认为不加更好。

师:你是因为无所适从,才不加的?

生:不是,我现在觉得,不加可以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会更促进我们思考。

生:加了结尾,只能给我们一个想法。不加,就有想象的空间,故事也显得特别。

师:一个故事是丰富多彩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不是唯一的。

生:每个人读这篇文章的想法都不一样,还不如不加呢。

师:好的故事耐人寻味,叫人咀嚼。一个好故事,往往让人“想了又想”。

(板书“想了又想”)

2.聚焦“真没想到”。

师:好的故事还有个特点,故事的发展会让人“真没想到”。选择一篇快速浏览,找找故事从哪儿开始转折,这是你没想到的。

生:本来噼里啪啦城是世界上最吵闹的地方,后来变成最安静的地方了,这是我没想到的。

生:喧闹王子想让世界上所有的人在同一时刻发出叫喊,小男孩和他的好朋友却打算在其他人张大嘴时他们不发出声音,这是我没想到的。

生:小竹笋长大了,成了一根非常漂亮的横笛,这是我没想到的。

生:《给狗熊奶奶读信》里,狗熊奶奶请河马读信很生气,后来又请夜莺读信却很开心,这我没想到。

师:既让人“想了又想”,又让人“真没想到”,好的故事就是这样的。这几个关于声音的故事,大家有兴趣的话,回去后还可以再想一想。下课。

评析:在首届北京国际儿童阅读论坛上,特级教师周益民上了一堂课:声音的故事。真是语文教学的“好声音”。

声音无处不在,但我们对声音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东西往往是陌生的。从熟悉到陌生,再从陌生到熟悉,正是一个教育的过程,周老师将这一过程定位于:究竟什么是“好声音”?确实,好声音应当是有内涵的。这样的定位,引导学生从日常用语的好声音走向具有文化意义和教育意义的好声音,进而用有意义的好声音去判断、选择日常生活中的好声音。这样,同一个“好”却有了质的区分,有了价值的提升。不难理解,主题阅读的“主题”是一种核心价值和意义,一个又一个如此的“主题”会让学生积淀、内化为自己的价值,逐渐寻找最大公约数,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周老师选择了三篇关于描写声音的文章:张秋生的童话《给狗熊奶奶读信》,美国贝杰明·爱尔钦的童话《世界上最响的声音》,日本新美南吉的《竹笋》。三篇文章有三个不同的视角,道出了好声音的不同内涵。《给狗熊奶奶读信》说的是河马给奶奶读信粗声粗气,连“亲爱的”也不加,似乎是命令的口气;而夜莺姑娘喝了点露水润润嗓子,同样没有用“亲爱的”,但从语气中听出来了,比加“亲爱的”还要亲热,奶奶说小孙子是个有良心的孩子。周老师引导学生体味好声音之好,在于真心、真诚。《世界上最响的声音》说的是噼里啪啦城所有的人,一起张大嘴,但都不发出声音。正是在一片寂静中,听到了最美妙的声音,那是小鸟的歌唱,那是微风中树叶的低语,那是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周老师引导学生认识大自然的声音,“安静”是最好的礼物。《竹笋》说的则是,小竹笋在地底下,听到远方声音的呼唤,于是老爱往远的地方跑,终于在篱笆外探出了头,听到了美妙的笛声,而他自己后来成了一根漂亮的横笛。周老师引导学生去体味:有心愿、有追求,才会听到美妙的声音,才会发出美妙的声音。

三个故事短小精悍,都十分生动,洋溢着童趣,又从三个不同的视角解读了究竟什么是好声音。孩子们渐渐理解了好声音是来自内心的,来自大自然的,来自对梦想的追求的。而且,好声音是多元的、丰富的。正是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我听到了孩子们的好声音,听到了教育的好声音,听到了儿童阅读论坛的好声音。

以上说了这么多,我还想说的是周益民老师的教材观,抑或说他的课程观。我们常说,教师不只是课程的忠实执行者,更重要的是课程的创造者,但怎么落实?教师们总是困惑,感觉难以落实。周老师一直执着地研究,走自己的路子:根据课程标准,从儿童的生活出发,从人类丰富的优秀的文化中寻找材料、开发资源并加以连接,产生意义的关联作用,组成一个又一个主题,形成一个又一个专题。完全可以说,周老师是一个优秀的课程创生者、教材编创者。当下,我们需要对现行教材加强研究,与此同时,还需要鼓励、提倡教师自己去开发教材。这样,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才是一个开放的、丰富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学生才能听到好声音,教师也才能听到学生内心的好声音。如果我们安静下来,即使不用“亲爱的孩子们”的字样,也会像小竹笋那样听到并创造语文教学的好声音。

猜你喜欢
狗熊夜莺竹笋
一只狗熊来报恩
夜莺
狗熊打保龄球
竹笋
竹笋
狗熊讲体面
夜莺
竹笋见到阳光啦
一万种夜莺
我是一只狗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