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ACK框架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

2017-04-13 04:49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学科知识师范生信息化

王 芳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江苏·连云港 222006)

TPACK框架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

王 芳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江苏·连云港 222006)

教育信息化是目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未来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文章通过对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现状的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而构建出TPACK理论框架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体系。

TPACK;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

教育部在2016年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进一步提出“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国家战略”,“将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纳入师范生培养课程体系”,从中可以看出我国的教育改革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关键词”。这两个重要文件都对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了迫切、明确的要求,因为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未来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TPACK全称是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and Content Knowledge,可翻译为“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是指技术、教学法、学科知识三者互动、融合后形成的多种新的复合知识。三者的关系是:“学科知识”是要学习的知识本身;“教学法”是理论基础,是需要遵循的教学规律,可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技术”像是“外挂”,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当然三者之间不是完全割裂、独立的关系,“学科知识”与“技术”、“教学法”有效互动、有机融合后会产生新的复合知识,为单一的学科知识转化形成立体多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多维知识做准备。TPACK理论为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是师范院校教师教学、同时也是师范生建构能力体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理论基础。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现状

“教师教育课程”广义上是指“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类课程”[2]。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下称“连师专”)连续三年招收新生学前专业所占比例超过一半,所以下面就来看看连师专2015级学前教育专业三年制师范生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中确定公共基础课程占所有课程学分比例为23.02%,专业必修课占45.32%,教育类必修课占2.52%。TPACK理论中的“技术”在课程中体现主要是“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两门课程,“教学法”主要体现在“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教育学”两门课程,综合实践主要体现在刚进校时半周的“入学教育、专业学习、职业生涯规划”、一年级下学期一周的社会调查、三年级上学期2周、下学期16周的专业见实习和三年级下学期4周的毕业论文。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TPACK理论体现的是一种复合知识理念,而这种复合知识在师范生学习过程中应该是先分散在多门课程中学习,这些课程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然后再通过实践把这些知识进行统一,为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高提供实践基础。连云港师专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院系层面:缺乏对技术、教学法、学科知识三者的融合性、全局理解,课程缺少衔接设计,有的课程时间安排不当;缺乏政策保障机制;教学硬件条件太差。

2.教师层面:各相关课程任课教师之间缺乏沟通;教学能力水平参差不齐。

3.学生层面:缺乏激励机制;学生重视专业技能课,忽视教育类课程,特别是理论性的教育类课程。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对策一:加强顶层设计,提供制度、经费保障。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最好安排在实习前,即三年级第一学期,把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教育学、心理学、大部分专业课以及多次见习作为先导课程。另外可以考虑安排一些专题讲座有计划的穿插在各个年级阶段作为课程之间的过渡和桥梁。为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制定好配套的政策、制度,为教师教学改革提供支持和保障,引入激励机制,对于表现突出的团队和教师个人给予奖励[2]。另外,硬件是很多信息化教学开展的必要条件,必须加强学校硬件建设。学校需要为教师搭建平台,实现资源共享,还需要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学习、提升能力的机会。

对策二:成立不同主题方向的备课组:如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备课组、师范生基本技能备课组、就业方向指导备课组等,备课组不局限于本专业、本院内部或者某门课程的相关老师,应该根据备课组的主题方向从学生三年或四年的培养计划中挑选出某方面能力培养的相关课程,安排相关老师的集体听课、备课。可以考虑根据不同专业特点选择几个经典案例贯穿于TPACK框架下多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同课程的老师就相同的案例根据课程目标的不同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当然这需要做好总体规划。另外,各个任课教师也需要加强自身专业知识、教学法和信息技术的进一步深入讨论和学习,如果能将教学法和信息技术完美融合于自己的课程教学过程中,这本身对学生就是一种优秀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经典示范,学生耳濡目染,更有利于学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高。

对策三:教师言传身教,加强教育引导和宣传,让学生能认识到信息技术和教育类课程的重要性。相关部门可以开展一些活动,制定相关制度,完善激励机制。

四、TPACK理论框架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体系设计

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是系统的,是可以通过学习积累、模仿体验、实践反思等活动来逐步培养提高的,同时信息化教学能力又是动态的,它会随着外界技术环境以及教育理念等的变化而不断发展[3]。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作为师范生培养教学计划中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课程,是师范生形成信息化教学能力雏形的敲门石。所以下面就以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程为例,探讨一下TPACK框架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内容体系设计问题。

(一)课程内容之外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

首先,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程不能与教育学、心理学课程同时开设,因为教学设计时需要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作为设计的理论基础;可以和教法类课程、师范生微格教室的技能训练、教育见实习等课程同时开设,因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些知识内容学生需要在实践中去训练、体验、验证。当然,为了保证学生学习内容的连续性、有效性,相关课程的老师需要做好沟通,安排好内容教学时间上的衔接。

其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内容非常丰富,如果要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充足的课时。也可以考虑开设一些如硬件设备的操作、音视频处理、动画制作等内容的选修课作为先导课程,每一专题可以安排不同的教师进行深入研究再引导学生学习,这样既可以减少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师的课时压力,又能保证更好的教学质量。

(二)TPACK理论框架下课程设计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主要包括教育技术概述、理论基础、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资源环境利用、课件制作等内容。由于信息化教学能力中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是核心和关键,所以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是主线,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等理论基础以及信息化教学资源和环境利用、课件制作等为辅线。

TPACK理论框架下,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可分掌握、应用、实践、反思四步走。

第一步:掌握TPACK理论框架中的三个相对独立的核心元素,即掌握各单元模块学科内容知识。如教学设计模块中的教学设计方案撰写,课件制作模块的flash、dreamweaver、photoshop等各类工具软件的使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和环境模块的交互式电子白板、电子书包、数字课桌等新媒体的使用等。该步骤的学生任务是选择本专业中小学某一节课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完成教学设计方案初稿的撰写。教师需要为学生准备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教学设计方案基本框架,并提供见习机会。指导学生先在网络上搜索出自己需要主题的不同人所做的教学设计方案,进行比较,简单思考分析确定方案初稿。在该步中,学生实现了专业知识、技术、教学法三个核心元素的初步融合,形成TPACK理论中简单的复合元素,学生的学习目标是“会用”。

第二步:学生任务是各模块元素的综合应用。如教学设计模块中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等环节的具体深入挖掘、讨论分析;具体分析不同信息化教学资源与环境利用带来教学变化;课件制作模块中powerpoint文字为什么进行这样的简化、美化处理,动画为什么这样设计,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处理方法等。这一步骤中的技术应用必须以第一步骤中的技术掌握为基础,理论或技术本身都不了解怎么回事,如何谈应用呢?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小组讨论、汇报的机会,并随时提供学习帮助。该步骤在该步中,学生实现了专业知识、技术、教学法三个核心元素的进一步融合,体会融合后学科知识的变化,学生的学习目标是“用好”。

第三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任务是将之前经过反复打磨修改的教学设计方案在教学中实施。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教学实施后需要注意收集教学过程视频、教学评价等资料,听取专家建议和意见,为三个核心元素的深度融合奠定基础。

第四步:反思实践过程中的每一环节,思考讨论“为什么会这样”、“应该怎么整改”等问题,如果需要,可以考虑安排再一次的实践探究。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引导帮助。经过这一环节,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的理解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此时的学科知识已经不再是原来的单一、孤立的学科知识本身,而是融合了新教学理念、新技术的复合知识,此时学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将得到显著提高。

总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大工程,不是一位老师、一门课程、短时间能够完成的,TPACK理论为我们指引了一个新的方向,这一课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试行)[Z].2011-10-08

[2]刘清堂.重点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N].中国教育报(03),2016-08-27(03).

[3].魏会廷.高校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模式探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10):41-44.

G652;G434

A

1009-8534(2017)06-0142-02

王芳,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教学设计。

周圣强

审 稿 人:程家超

猜你喜欢
学科知识师范生信息化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月“睹”教育信息化
品读
月“睹”教育信息化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