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快乐体育教学构建与实施探究

2017-04-13 04:49池贤彬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中学教学内容体育

池贤彬

(闽清县雄江初级中学 福建·闽清 350800)

中学快乐体育教学构建与实施探究

池贤彬

(闽清县雄江初级中学 福建·闽清 350800)

中学体育教学由于教学内容与方法等问题影响,导致教学效果与功能尚未完全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标。而快乐体育教学的深入实施则可有效解决此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学快乐体育教学构建的重要性,结合中学快乐体育教学开展现状的分析,最后提出了中学快乐体育教学构建与实施对策。

中学;快乐体育;教学;实施

快乐体育近年来在我国体育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其内核在于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形成体育课堂“乐教乐学”的整体氛围,引导学生在掌握体育技能的同时体验到运动的快乐,进而培养其终身体育的意识与习惯。新形势下,快乐体育教学的实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学快乐体育教学构建的重要性

教学实践中许多学生并不愿意上体育课,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学习压力较大,认为体育课可上可不上,没有充分认识到体育学习的重要性;其次,由于体育教学理念、方法、手段问题,体育课程过于枯燥与单调,难以产生足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中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与个性形成的关键阶段,他们有着非常大的个体差异性,不少学生由于身体素质等因素影响,缺乏运动兴趣与体育爱好,不具备体育锻炼参与的意识与能力,并且从中学生身心特征来看,其兴趣爱好广泛,体育锻炼动机不稳定,由于体育课的特殊性无法让学生体验体育运动的成功快乐,导致一些学生逐渐失去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快乐体育教学则能够通过合理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得到快乐的体验,在学中“乐”,在“乐”中学。快乐体育具体指从情感教育入手,对学生实施健全的身体与人格教育的一种教育思想。其既有着传统体育教学的精髓,也重视体育学习的兴趣。快乐体育尤为强调学生的兴趣,从情感入手,引发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情绪与态度,由被动接受转化为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融入体育学习当中,掌握体育技能的同时体验运动乐趣。快乐体育教学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也能够得到充分展现。传统体育教学中过于重视教师的主体地位,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师指导,导致学生积极性与自觉性遭受打击。而在快乐体育教学下,激发与维持学生学习动机以及兴趣成为了关键。同时快乐体育也更为注重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强调教师与学生一起锻炼,一起游戏,使学生乐学,教师乐教。此外,快乐体育也追求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能够帮助学生挖掘体育运动乐趣,促进学生在心理素质、智力以及美育等各方面的发展,培养学生自主性、独立性与创造性等。

二、中学快乐体育教学开展现状分析

当前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动,快乐体育等教学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

首先,快乐体育教学实践对教师教学能力有着较高要求,需要教师拥有“乐”教能力。而就现状来看,中学体育教师通常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体育技能与身体素质发展中,对提升自身快乐体育教学能力的意识不强。同时,由于体育教师教学任务较重,对快乐体育教学实践的积极性不足,不愿意主动尝试快乐体育教学,更难以花时间与精力研究快乐体育教学。快乐体育教学的实施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体育教师的工作量,给教师工作带来了更大压力。

其次,教材内容与方法不合理。从目前中学体育教材内容来看,其内容的不合理性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快乐体育教学的发展。现行中学体育教材教学内容包括田径、球类、体操、武术等项目,虽然种类丰富,但教材竞技性较强,技术含量较高,学生不仅难以掌握,也无法产生足够的学习兴趣。并且教材中针对教学的硬性规定相对较多,体育教学课时较少,教师可选取的范围不足,导致体育教学难以细致展开,教学灵活性不足,无法激发学生兴趣。

此外,少数教师在快乐体育教学中过于强调主体性。快乐体育教学实施需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协助学生发展个性特征,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教学计划制定、教学方案确立等都围绕学生进行,如果教师教学把握不当,易产生“放羊式”教学现象,导致后续教育计划难以实施,教师一味“放任自流”,不顾体育活动时间长短,不顾体育锻炼效果。一味遵循学生爱好兴趣进行“快乐运动”,必然会导致体育教学成为“娱乐”教学,教学规律被打破,不仅无法全面提升学生身心素质,同时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学体育课程的地位。

三、中学快乐体育教学构建与实施的对策

(一)优化教学情境

创设情境,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轻松的学习环境,是快乐体育教学开展的基础。要让学生由排斥上体育课转变成喜欢上体育课,教师作为组织者与引导者,应通过优良的情感品质构建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因此教师需注重培养融洽的师生感情,教师应在教学中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杜绝挖苦讽刺、言辞过激等行为。同时,糟糕的教学环境对学生学习情绪、意志力以及信心等都有着不良影响。教师也有必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通过美观、整洁有序的环境,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动力;利用视觉心理等效果,对体育教学场地器材进行合理摆放,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畏惧心理,提升体育学习自信心。此外,应处理好快乐与严格之间的关系,快乐与兴趣之间的关系。快乐体育教育的实施不是让学生毫无负担地玩,而是需要教师遵循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完成规定的教学计划与内容,强调快乐,也不能完全放弃严格。同时也要正确对待快乐学习与刻苦训练的关系,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寻找体育教材中的“快乐”因素,使其与体育教学计划更为协调,从而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体验快乐的同时,也能够高效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体验运动乐趣,提升终身体育意识。

(二)改革教学内容

中学生活泼好动,朝气蓬勃,教师应紧抓学生身心特征,优化与创新体育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乐”中学。因此体育教学内容上的改革与创新,首先应当做到在基于学生角度选取内容,在原有内容中开发出实用、新颖的教材,例如体育娱乐项目、太极拳、武术等民族体育项目、攀岩、野外生存等时尚体育项目等。其次,体育教学内容的选取也应当结合学生个性发展需求。教师需针对学生年龄特征、性格爱好等差异性,选取适合学生发展的体育教学内容。例如体育游戏是中学生非常喜爱的形式,也是快乐体育教育实施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利用学生好胜心强、猎奇等心理,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游戏,例如球类“投掷”游戏,“炮弹”垒球游戏等,让学生在竞争化氛围中,保持高昂的运动情绪。此外应丰富课外体育活动。拓展课外体育活动也是快乐体育教学实施中的重要部分。中学生在体育课堂与学校中的锻炼时间有限,因此为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加强体育锻炼,例如可改变传统课间操的单一模式,除了基本的广播体操,教师可教会学生特色体操,丰富课间操形式,提升学生运动兴趣。教师也可有效结合学生特征,针对性制定出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实施计划,并与学生家长合作,共同督促学生完成课外体育活动。如针对一些身体较为肥胖的学生,可建议家长在课外时间与孩子共同去慢跑、远足等,让学生在快乐运动中发展身心素质。

(三)创新教学方法

快乐体育教学的构建与实施也离不开教学方法的创新。例如针对短跑、长跑的教学,教师可以采用接力短跑、跳绳短跑以及喊号短跑的方式引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长跑教学可通过双人长跑、领先长跑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其在快乐运动中逐渐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在教学实践中也积极利用音乐法、角色体验法、游戏法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如音乐舞蹈法的应用。教学中可针对性引入一些富有节奏感的音乐,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进行体育运动学习;或者将健身操、民间舞等各类舞蹈贯穿于教学当中,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审美意识,提升教学效率。再如角色体验法的实施。教师可让学生担任组长或者教师的角色,在体育活动组织中使学生通过角色体验,培养自身的自律性与责任感,同时也可活跃课堂氛围,发挥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完善评价体系

中学快乐体育教学的构建与实施也离不开评价体系的完善,法国教学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以及鼓舞”。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通过鼓励、信任以及尊重等语言与行为,对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表现给予肯定,使其具备更大的兴趣与自信心。例如当学生跳高失败,可用“老师相信你可以的,再试一次”等语言激励学生,使其产生更大的勇气与动力。其次,教师也可积极通过小组竞赛等,鼓励学生参与体育比赛,并通过评价提升其学习热情,享受体育运动成功所带来的快乐。例如针对田径接力赛的教学,基于快乐体育教学理念,教师可充分依据中学生争强好胜的特征,让学生自主分组与训练,教师则在旁边进行必要的指导,在训练时间完成之后展开小组比赛,教师最后则对学生成绩展开评比,并给予成绩优异的小组一定奖励。如此一来,自然摆脱了传统教学内容枯燥的问题,有效激发了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结语

总而言之,中学生思维活跃,活泼好动,同时自制力不足,注意力难以集中,排斥枯燥的说教。因此对于体育教学而言,教师应有效结合中学生身心特征以及当前教学实践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方面入手,构建起中学快乐体育教学,使学生愿学、乐学、敢学,在体育课堂体会到体育运动的快乐,进而发展身心素质,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1]朱和燕,赵晓冬.“以人为本”的快乐体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05):114-116.

[2]吴娟.中学快乐体育教学的策略[J].吉首大学学报,2013(01):98-99.

[3]刘春华.普通中学快乐体育教学思想的解读与诠释[J].运动,2013(10):124-125.

[4]范玉红.浅谈中学快乐体育教学实践[J].科技信息,2012(11):359-360.

[5]张文将.基于快乐教学理念的中学体育教学初探[J].当代体育科技,2013(09):69-70.

[6]王纪禄,孙风真.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及对策[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7(01):188-189.

G812.5

A

1009-8534(2017)06-0159-02

池贤彬,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周圣强

审 稿 人:刘 芳

猜你喜欢
中学教学内容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2016体育年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我们的“体育梦”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