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流域水利技术示范实践与探讨

2017-04-13 15:18何世军王振宝
东北水利水电 2017年12期
关键词:松辽水土保持水利

何世军,王振宝,余 莉

松辽流域水利技术示范实践与探讨

何世军,王振宝,余 莉

(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吉林长春130021)

文中结合松辽流域水利技术示范工作实际,重点以东北黑土区水土保持领域水利技术示范为例,系统总结了近年来流域水利技术示范的主要做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做好流域水利技术示范的意见和建议。

水利技术;示范;松辽流域

水利科技创新是保障国家水安全的重要支撑,也是加快水利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水利技术示范作为水利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利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松辽委高度重视流域水利技术示范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水利部《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水利科技创新若干意见》,强化需求导向,突出流域特色,着重从东北黑土区水土保持领域入手,通过水利技术示范项目深入开展流域水利技术示范,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流域水利改革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1 流域水利技术示范主要做法及成效

1.1 主要做法

1)找准定位,确立流域水利技术示范目标。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党的十八大明确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松辽流域拥有得天独厚的黑土资源、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的突出特点,确立东北黑土区水土保持领域作为重点示范领域,广泛深入开展流域水利技术示范,加快促进有效保护黑土资源,改善治理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推动新一轮东北振兴和松辽流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2)创新驱动,大力培育流域水利先进技术。根据流域水利技术示范目标,积极探索,勇于实践,重点研究水土保持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一直致力于将无人机遥测技术应用于松辽流域水土保持各项工作中,包括流域大中型生产建设项目监测、监督及检查;流域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及方案落实情况调查;流域重点治理区及预防区土地利用解译、植被盖度测算;区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监管;侵蚀沟情况调查及水利工程现状调查等,形成了一套集硬件、软件、人员“三位一体”的松辽流域无人机遥测系统。组织对无人机遥测系统进行技术评价,成果荣获松辽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为流域水利技术示范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3)示范引领,深入开展流域水利技术示范。申请全国水利技术示范项目并成功立项,将黑龙江省海伦市光荣小流域、吉林省柳河县、辽宁省新宾县、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察尔森镇作为示范区,并不断加大示范和推广力度,将无人机遥测系统广泛应用于松辽流域水土保持领域,累计开展40万km2水土流失监测,为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①应用于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成功实施27个生产建设项目的监管,涉及水利、农林开发、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采矿及生产、公路、铁路、民航、水运、城建、社会服务12个大类。②应用于国家级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监管。完成黑龙江省的龙江县、拜泉县、望奎县、克东县、兰西县、安达县、宾县、北安市,吉林省的梅河口市、柳河县、梨树县,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内蒙古自治区的扎兰屯市共13个典型县,累计完成重点治理区监管面积约5.53万km2。③应用于国家级水土保持重点预防工程监管。完成大兴安岭预防保护区内的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呼伦贝尔预防保护区的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自治旗和长白山预防保护区内等重点预防区监管,监管面积约2.26万km2。

4)注重实效,加强流域水利技术示范管理。重点抓好水利技术示范项目的组织实施、执行进度、示范效果、成果获取、经费使用、绩效指标考核等关键环节。定期组织项目执行情况及资金使用情况检查,深入项目示范区开展水利技术示范情况调研,组织召开示范工作汇报交流会,开展示范成果的评价、宣传、培训及推广,切实增强水利技术示范效果。

1.2 工作成效

1)有效提升了水土保持各项工作能力。无人机遥测系统在流域水土保持监督、治理、监测、验收等工作领域得到全面应用。大幅提升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效率和水平,满足了动态、过程、准确和及时的需求;大幅提升水土保持监管信息化水平,解决了传统人工调查、遥感监测等方法耗时、耗力、成果时空精度低、不全面等问题;大幅提升水土保持监管决策能力,全面掌控各监测分区水保方案落实情况,及早发现人为水土流失安全隐患,提出监管整改意见。

2)获取了大量详实可靠的成果数据。应用无人机遥测系统可以快速、准确、高效、低成本获取所需水土保持信息,不仅包括地面植被、土地类型、地表扰动情况、水土保持措施类型等点、线、面的二维信息,也包括侵蚀沟侵蚀量、生产建设项目取、弃土渣量等三维信息。

3)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无人机遥测系统获取数据精度和直观判断均能满足水土保持管理需求,很好地弥补了遥感监测和人工调查等传统方法的缺陷,大幅提升流域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效率和水平,为流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监管以及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图斑精细化”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效益显著。

4)拓宽了技术服务领域。无人机遥测系统有效应用于松辽流域防汛抗洪工作中,实现现场汛情采集,及时传送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信息。同时还为流域规划、水资源以及水政安监等工作提供技术服务。

2 流域水利技术示范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制约水利技术示范的开展。目前主要依靠申请水利部水利技术示范项目,项目规模较小、数量和资金较少,项目申请难度很大,很难持续保障水利技术示范开展。

2)重视程度不够,影响水利技术示范推广应用。科研和应用还存在脱节,“重研究、轻应用,重成果、轻推广”的观念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开发的一些成果难以满足实际需求,不少水利科技项目在完成研究报告、论文发表,通过成果验收鉴定后便束之高阁,水利科技成果示范推广不够、转化率低。

3)政策保障不足,管理机制及体系尚未建立。目前国家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但水利科技示范推广配套的相应制度和管理办法还尚未建立。示范推广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主的公益性水利科技成果,解决所需经费、鼓励和引导新技术示范应用,更急需相应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4)示范领域发展不平衡,缺乏长效工作机制。由于受经费和各专业领域自身发展情况制约,目前主要还处于先易后难、急需优先的水利技术示范阶段,总体来看,在水土保持和水资源领域开展的技术示范相对较多,而在水利其他领域明显偏少,各专业领域水利技术示范发展不平衡。通常项目结束后,水利技术示范就相继停止,技术的深度研发不够,还未形成持续长效的示范推广机制,一定程度影响了水利先进技术的深度推广应用和技术革新。

3 做好流域水利技术示范的意见和建议

1)建立流域水利技术示范体系。在国家和水利部出台的有关政策和制度框架下,建成集组织、实施、管理等于一体的流域水利技术示范体系,为流域水利技术示范提供有力保障。

2)加大水利技术示范投入。多渠道、多层次增加流域水利技术示范投入,探索从水利建设基金中划出一定比例经费用于水利科技成果的示范;鼓励、引导企业、地方、社会资本和各类机构参与水利科技成果示范应用。

3)坚持水利技术示范原则。实行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便于实施、因地制宜的原则。优先支持具有先进性、前瞻性和引导性的示范项目。主要依托经过省部级以上鉴定、评价、登记、验收或获得专利、奖励、推广证书的技术成果。重点支持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等能够形成产品化的技术成果。

4)创新水利技术示范形式及内容。围绕流域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节水型社会建设、水生态文明、水土保持、农业节水灌溉等重点工作,或依托流域水资源、水环境、水土保持等监测基地,加强水利科技示范园区、试验站等示范基地建设。推进流域水利科技成果市场化、产业化,选择符合产业转型升级方向、先进实用的技术,在国家重点工程和典型区域进行集成示范应用和推广,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升流域水利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贡献率。

5)加强水利技术示范管理。建立合作机制、奖励机制、创新机制等激励机制。坚持问题导向,联合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科研力量攻关创新。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建立薪酬制度、奖励制度、分类考核制度、流动制度等奖励激励机制。定期组织水利技术示范成果评价,重点评价示范效果、综合效益、应用价值及应用前景。搭建水利科技示范共享交流平台,使科研与示范、推广及应用互联互通,形成以水利需求促科研、以示范促转化、以应用促发展的研发-示范-应用模式,使科研、需求、应用最大程度实现一体化。

6)加大水利技术示范宣贯力度。充分发挥培训、讲座、推介会、交流会、水利科技服务网等水利科技示范平台作用,加强水利技术示范成果的普及宣传。重点加强农业节水灌溉、防汛抗旱减灾、水资源高效利用、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水环境与生态治理等领域的技术成果示范宣传培训。

TV212 < class="emphasis_bold"> [文献标识码]B

B

1002—0624(2017)12—0064—03

2017-11-03

猜你喜欢
松辽水土保持水利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松辽分水岭隆起带近30年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一生追梦色粉笔画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土保持
水利监督
内蒙古自治区2017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