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处走来一个老农

2017-04-14 17:26张雪梅
博览群书 2017年3期
关键词:做学问品行老农

张雪梅

老刘(黎明)的弟子王国巍写的文章,和其他同事写的纪念文章比起来,侧重点有些不同,内容真实,语言朴素,实在难得!其实,老刘根子里带着那个时代过来的一代人的深深烙印,视时间为生命,拼命夺回耽误的青春与时光,做学问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生活上向最低标准看齐。

我經常觉得他整个人已经被异化了,“追求”苦行僧般的生活,只为能静心做学问。受先人思想品行深入骨髓的贯穿,我一直觉得他对做人的道德、品性有极其严重的“洁癖”,像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

他经历坎坷,年幼时受父亲“大右派、反革命分子”的牵连吃了很多苦,下乡后为争取自己“洗刷翻身”的机会拼命劳作,上学、工作后又如饥似渴读书补回失去的时光,熬夜是常态……一直到后来的教书育人、学术研究、孝敬父母,都是竭尽全力,唯独没有考虑过自己的身体。

低调是因为看得很透;不在意吃穿的生活细节,是不想在无谓的事情上浪费时间;对学生严苛甚至不近人情是因为率直;很大方地招待学生吃饭是要对极尊敬的仙逝导师陈先生的品行进行传承,当年陈先生就是这样关心关怀他们的;随意、低调、自我调侃是自信的表现,曾拒绝去给市领导做秘书和去央视百家讲坛露脸的机会,这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

本来老刘年轻时“颜值”是很高的,五官的长相可称“完美”,但他追求的却偏偏是这样的一个人生画面:远处走来一个头戴破草帽、脚踏草鞋、裤脚一卷一挽高低不一的老农,仔细谈之阅之,大为惊呼,原来是某某大学者啊!这是他毕生的理想和追求!

(作者系刘黎明教授夫人。)

猜你喜欢
做学问品行老农
品行障碍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与自我价值感相关研究
教师是做学问的
老农帮马未都劈柴
老农答记者
老农答记者问
浅谈校外教育在我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突出地位
不耻下问
背后
憨厚的老农
做学问像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