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的忠告特别适合中年人

2017-04-14 20:45李连江
博览群书 2017年3期
关键词:叔本华格言人生

李连江

《人生智慧箴言》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流传最广的作品,智慧冷俏,禅意隽永,把作者的人生经验、佛教的基本信条与欧洲的人生哲理熔于一炉,阐述了悲欣交集的独特人生哲学。全书由导言和六章组成。导言开宗明义,指出人生智慧就是幸福生活的艺术;人生面对两大敌人,窘迫贫困制造痛苦,平安富足产生无聊:“既无痛苦,也不觉无聊,本质上就实现了人世的幸福。”第一章指出人生的佳品有三类,最重要的是“人之所是”,包括健康、体力、美貌、性情、道德品格、心智;次重要的是“人之所有”,即各种意义的财富与财物;最不重要的是人的形象,也就是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具体表现是名誉、品阶与名声。第二至第四章分别讨论世人在追求三类佳品时常犯的错误,分析错误根源,探讨克服方法。第五章是五十三条“忠告与格言”,依次讨论人生总则、如何律己、如何待人、如何应对世道与命运。第六章讨论年龄对人生境界的影响,分析人生四季的特点。此书问世一百六十多年来,被译为三十多种语言,影响了无数感怀人生幸福与苦难的人,特别是对人生之苦格外敏感的艺术家。叔本华的著名“粉丝”包括作家托尔斯泰、托马斯·曼、卡夫卡,作曲家瓦格纳、马勒,诗人博尔赫斯,也包括哲学家克尔恺郭尔、尼采,心理学家弗洛伊德。

叔本华是无神论者,但这本书很像他的自白,与卢梭的《忏悔录》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这本书中,作者既孤芳自赏,又悲天悯人;既愤世嫉俗,又洞察世情。他偏重分析人性的阴暗面,一些论点让人凛生寒意。例如,关于嫉妒:“有人以為,展现聪明才智,可以在社会上讨人喜欢。何其幼稚!事实刚好相反,这样做,在大多数人那里只会惹憎招厌”;关于虚荣:“听到赞扬,尤其是搔到自命不凡之痒处的赞扬,人人欢喜满面,哪怕赞美之词显然是谎言”;关于自我中心的人:“他们对别人言谈中的真知灼见、绝妙好辞、格言警句充耳不闻,然而,无论别人说了什么话,哪怕只是隐隐约约、七弯八拐地伤害了他们那可怜的虚荣,或者冒犯了他们那至尊至贵的自我,他们都会声声入耳、字字入心。这些人之脆弱,跟小狗一样,你要是不小心轻轻踩了它的爪子,那你就听它嚎叫吧”;关于虚假的友谊:“患难之交稀少?——恰恰相反!我们刚与人结交,他已经身处危难,向我们伸手借钱了。”这些论述,固然失之刻薄,但对天性过于敦厚轻信的人,尤其是涉世不深的年轻人,却不失为有益的警示。

本书提出了不少睿智的人生忠告与格言,特别适合负担最重,然而体力心力均已开始衰退的中年人。例如,关于健康至上:“人生的头号愚蠢,就是牺牲健康,以求其他:求财富、谋腾达、图博学、逐名声,更遑论纵色欲,求片刻之欢。健康第一,我们应该把一切都放在它后面”;关于珍惜现在:“染病在身之日,情绪低落之时,回忆会让我们无限渴望每个无病无灾的时辰,把它们视为失去的乐园,遭冷落的朋友。假如我们在愉快健康的日子时刻记得上述感受,我们就能更加珍惜现在,享受目前”;关于珍惜早晨的时光:“一日之晨,宛如人之少年:轻松愉快,晴朗清新。我们觉得强壮有力,脑力体能,无不任由调遣。切莫晚起,以免缩短上午光阴,莫做琐事,莫事闲谈,以免浪费早晨时光。要把早晨视为生命的精华,珍而重之,如待圣物。”很多人也许想不到,被戴上“悲观厌世”帽子的叔本华主张面对困难时要坚韧不拔:“只要天空还有一个蓝点,就不要对天气失去信心;同样,只要险情的结局仍有疑问,只要仍有可能化险为夷,就不要动摇,应该专心抵抗”;甚至有“猛志固常在”的一面:“‘骰子像铁块一样落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应该有铁一般的心灵,它身穿抵抗命运的铠甲,手执对付他人的武器。生活始终是战斗,每一步都是挑战。”

本书的行文意象奇峻,近乎散文诗。在作者笔下,感慨有诗意:“在少年眼中,人生是无穷无尽的未来;在老人眼里,人生是短短的过去”;自省有情景:“漫游山林之间,抵达高处,回首俯视,蜿蜒曲折的来路尽收眼底。同样,我们度过了人生一个时期,甚至是走完人生路程,才明白我们的行动、成就与工作之间的真实关系,才看清它们的先后次序与因果链条,才懂得它们的价值”;领悟有画面:“年轻时,我们认为,如果某人某事对我们一生有重大影响,事情一定会轰轰烈烈地发生,人物必定在鼓乐齐鸣中登场;年老了,回顾以往,才知道一切都悄悄然,蹑手蹑脚从后门溜进来,几乎察觉不到。”作者在此书中也充分发挥了创作比喻的天才。关于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不妨把一生比作一方刺绣,前半生看到的是正面,后半生看到的是背面。背面不那么美丽,然而更富有教益,因为它让我们看清条条丝线的脉络关联”;关于长寿之道:“若要长寿,体质健全是前提。长寿之道,无非两条,均如点灯。一盏灯,灯油虽少,但灯芯很细,所以长明;另一盏灯,灯芯虽粗,但灯油很多,所以也长明。灯油是生命力,灯芯是对生命力各式各样的消耗”;关于悄然老去:“身在船上,见岸边景物渐渐后退,越来越小,方意识到自己在前行。同样,我们心目中的年轻人,年龄越来越大,留意到这一点,我们才察觉自己已经变老,越来越老”;关于人生时间的相对性:“我们的一生,时间是在加速运动,如同从高处滚下的圆球。旋转圆盘上的点,离圆心越远,运动速度越快。同样,距离生命开端越远,时间跑得越快,越来越快。”

人生哲理,格言警句,主要不是指导未然,而是辨正已然,从而确信自己既非格外愚蠢,亦非特别不幸。这本书是叔本华的警世之言,也是他孤芳自赏的告白。对多数年轻人来说,此书是一位沧桑老人的夫子自道,只宜浏览,权当消遣,至多“为赋新词强说愁”。不过,对禀赋特异、多愁善感的年轻人来说,此书或许不失为一剂良药,甚至是一位忘年交。对多数中年人而言,此书值得一读,不过不可全信,权当杜康,聊作药酒,失意低落时,不妨信手翻翻,偶或心意相通,可知自己并非独憔悴,一旦走出死荫幽谷,尽可过河拆桥。老年人读此书,当如细品苦茶,大概会感慨“德不孤,必有邻”,未必欣然忘忧,至少可以略减岑寂。一句话,对于追求幸福人生,本书堪称青年的药、中年的酒、老年的茶。

(作者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猜你喜欢
叔本华格言人生
老师的样子
叔本华:正直还是伪善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为什么会无聊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毒舌男”叔本华
独一无二的你
图片格言
阅读理解练与析
斜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