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画记

2017-04-14 20:48彭璋庆
博览群书 2017年3期
关键词:天坛山茶花画笔

彭璋庆

退休了才有更多时间做我喜欢的事——临摹油画。从喜欢油画到动手临画是在我长期审美积累对油画知识的了解基础之上,生发一种对我钟爱的油画作品“占为己有”的想法和自视自己还有一点模仿能力,再加上退休干活膝關节“透支”使用,如今使行动受限,拿起画笔干些只用手不用腿的活,也很惬意。

我首次拿起画笔学习画油画是临摹我喜欢的风景油画作品。首选了画家吴冠中的油画作品《莎士比亚故乡》,我凭着对被临摹作品的崇敬、观察和感觉,加上自己对创作的执着和自信,谨慎细微地描摹每一笔,取得成效。这样,我先后临摹了金一德的《山茶花》、凯代尔的《毕却但尔的水道》等七幅油画作品。当我怀着小有成就感的心态把画作放到我的同事(也有画家)面前征求意见时,得到他们的首肯、称赞和指点,惊讶我“还有这两把刷子!”《山茶花》参加了本单位举办的“离退休职工书画摄影展”获得二等奖。 《毕却但尔的水道》还获得了光明日报报业集团和新天地杂志社主办的“离退休干部才艺展”的“阳光之星”。

《天坛祈年殿》是我“再创作”的一幅油画,是临摹我拍的一幅难得的、得意的摄影作品。怎么难得又得意呢?悉听道来:1991年我去天坛公园采访,发现院内西南方“丹陛桥”右侧堆起一座很大的土山,山上还有一块不小的平地。我登上山环顾四周发现这是一个拍摄园内景观的绝佳高角度,出于碰上“好镜头”的“职业心动”,我就对拍摄主建筑祈年殿下功夫了。我先找好角度,使用了几种镜头取景构图,最后决定用望远镜头拍摄最佳。这样可以把祈年殿、配殿、祈年门以及远处新建楼房拉近、压缩,形成一个构图竞购、主体突出的理想画面,很好地反映了这座著名的古建筑的时代风貌。写到这儿您等急了吧?会问:拍这种照片怎么难得呢?告诉您吧:天坛公园里这座土山后来就消失了!原地全种上了柏树。现在您再找这个高角度拍这张照片那就难了。我看只有动用消防“云梯”或“航拍”才行。由于拍这样的照片是我难得的一次有幸的经历,一种珍贵的留影,因此我突发奇想,若把《天坛祈年殿》这幅摄影作品绘制成一幅油画,长期保存多有意义。我想以“随类赋彩”之法,把它化成具有强烈色彩表现力的油画最合适。其效果肯定会比照片有另一种“味道”的呈现,会更有观赏性。创作这幅油画时,我没有“照搬”照片的原色调,为了达到充分表现物体的真实感和丰富色彩效果,我有意将琉璃瓦、基座、墙壁和远景楼房几处,画得比照片的色调更强烈,色彩明亮,对比鲜明,以突出祈年殿建筑群庄重、宏丽的形式美感。《天坛祈年殿》是我探索性的油画习作纳入创作的一次实践,这其中包含了我的真情、想象和愿望,尝试用油画色彩感觉和绘画语言把所描绘的对象用形、色之美表现出来。

我学习画油画完全是兴趣爱好使然,是一种“自我考试”和实习,是一种自由愉快的想画就画的艺术实践活动和成就感的愉悦。

画油画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就连处世惯例都有了改变,见到“老北京”朋友都不是张口问候“您吃了吗?”而是“您现在画什么?”我答道:老坐着画也不行,膝关节不“答应”了,它需要适当活动,又在用一种贴敷新药,放下画笔,我正在“伺候”它哪!

(作者系光明日报社原高级记者。)

猜你喜欢
天坛山茶花画笔
红花开处
小画笔 大世界
《天坛之美》
小画笔 大世界
小画笔
山茶花
山茶花
山茶花
小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