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瓷录

2017-04-15 16:40陈海澄
景德镇陶瓷 2017年1期
关键词:大洲星子景德镇

陈海澄

第一章 白 土

余江不(dǔn)子

余江古称安仁,因与湖南之安仁同名,于民国年间改今名,故其所生产的不子简称“安仁”。

据《民众月刊》载:余江不子產于余江县城北的流源等处。矿山有宋家源、老虎源、船峰岭等处。船峰岭距城35华里,因至信河的旱路过长,运输费过重而停产多年。宋家源、老虎源产量丰富,距城25华里,开采时间约在民国初年。各碓厂租山开采,山租以一支碓为计算单位,每年交租洋价3至4元,开采工力资1万斤洋价2至3元。

出余江县城北门8华里,沿信河支流直至流源,各村落均有碓厂,计下脚龙碓5乘,每乘装碓6支,鼓儿碓17乘,每乘装碓4支,其中也有荒废未舂造者。

制不的粉碎、淘洗方法与他地相同,但淘洗池、沉淀池、干燥场均在露天之下,无有盖覆,制成的不块亦散置于露天,仅以茅草盖覆而已。

各碓厂制成的不块,均用人力土车运至县城,有25华里,每天仅能运送一次。再由余江县城上船,下水经鄱阳湖,再溯水而上抵达景镇。民国24年(1935年)前后,年产量约100万块,每万块售价在170至180元之间。

这里的交易与别处大致相同,虽然碓户众多,但贫寒者居一半以上,他们所需的资本,都是向当地殷实户借贷,而后以不子代为还帐。这种收买人称之为囤户。碓户为了还帐,无力求得货物精美,只求数量,故质量较差,仅为粗瓷制造之原料。囤户收到了一定的数量,再船运至镇,由白土行代为出售。

当地政府也于民国23年组织余江流源村保证责任瓷土运销合作社,以发展瓷土制造业,虽曾一度登记造册,但终因资金无法筹集而停办。以后,余江不子也终因质量不佳,兼之运输路途遥远逐渐被淘汰。

乐平不(dǔn)子

据《民众月刊》载:乐平不子产于乐平县南乡礼林里,距县城24华里,距河1华里许。矿区同在一山,矿脉分为两条,一名老坑,一名新坑。两坑土色相似,其采取方法用明坑,上层的矿石多已风化,成土状,耐火力高,但粘性差。下层稍坚,耐火度低,粘性益不强。这两处土坑都为礼林人洪志禹个人经营。民国19年(1930年)前,运矿石至镇售于银坑坞、渡峰坑、满坑坞等碓厂舂造,每120斤为一担,100担售价洋40余元。以后数年因售价不佳,未曾运至景德镇售卖。土坑之矿,由其本人设碓6支舂造,年产量约12万块,每块重3斤,每万块售价约200元。其碓厂粉碎、制造和交易等与各地相同。

以后的情况不详。

土 果

土果是灰渣器、古器主要原料之一。但它不是从矿山开采原土进行制造,而是利用中高档细瓷业废弃的捡渣等物复制而成。捡渣为釉果、不子、高岭土经淘洗后的尾砂,这也是一个古老行业。《陶录》载:“捡渣者何?盖大窑户所淘泥不倾去粗沉之土渣也。凡用捡渣户雇工收捡于外,复加淘汰,练成泥方可用。”

民国年间,土果业有四家,分别在朱弄里下弄、登科下弄、沙帽墩和赛宝坦。前三家为都昌人,赵曹二姓,后一家为余江人。前三家的制作场地均在朱弄里以南的昌江岸边的沙洲上。他们顺着坡度开辟出100多平方米的平地,在高处砌一四方形淘浆池,面积约5平方米,紧靠着的下边砌一滤浆池,面积不大,高约40厘米,便于日晒。另一边搭一草棚,设有打砖的桌子和木匣、木槌等。

业主向制造脱胎、二白釉的窑户们廉价购得捡渣、脚板屎(散落于地下被脚践踏的脏泥)、晒架塘泥,便用独轮车推到洲地,倒进淘浆池,用长柄渣耙搅拌,稍事沉淀后,放开闸伐,泥浆流入滤浆池。澄清后,舀去清水,再经日晒至可塑性时,便用木匣打制成砖状,放在沙洲上曝晒。因土果含尾沙量高,水易渗出,夏天,半天便可晒干。干后,搬入棚储存。

靠近朱弄里一带,有很多制造灰渣器的窑户,他们的坯房也在这一带。灰渣器是灰可器中的粗瓷,名曰“渣胎碗”,用土果配粘性强的石头口高岭土制成坯胎,比用余干瓷土便宜四分之三。交易做成后,业主还用独轮车将土果送到坯房,并自行码好。

土果制造只能在夏秋二季进行,春冬雨水多,且少日晒。业主们虽然在做买卖,实际上是出卖苦力。值得一提的是:在那个年代,制瓷原料做到了物尽其用,没有半点浪费。

20世纪50年代以后,土果业便消失了。

(二)高岭土类

明砂高岭

明砂高岭土的矿址在浮梁高岭村,因土中所含的白云母晶莹明亮,又多是砂土,故得其名。在历史上,高岭村曾为东埠乡所管辖,所以又称东埠高岭。唐代,浮梁县域曾按昌江的东、南、西、北港(河)四条支流所经过的地区称东、南、西、北乡,高岭村靠近东港,所以又别称东乡高岭和东港高岭。

但是,景德镇广大瓷业工人和业主们,却称高岭为“高梁”。原因有二:其一,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他的《天工开物》中云:“一名高梁山,出粳米土,其性坚硬……”经查,无论古代和现在,无论婺源和浮梁,都无“高梁山”这一地名,显然,宋应星将高岭山误为高梁山,使之沿用至今;其二,景德镇城区人的方言是以都昌方言为基础的语言,高岭村的方言接近婺源方语,城里人几乎听不懂,很可能是读音上的讹差。

关于开采时间,按当地的《何氏宗谱》记载的有关条文推算,当是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自南宋至明万历年间,均为民间开采,后因麻仓老土枯竭,这里的高岭土一度被列为官土。清康熙二十一年版《浮梁县志》载:“万历三十二年,镇土牙戴良赴内监,称高岭土为官业,欲渐以据他土也。檄采取,地方民衣食于土者,甚恐。守道叶云仍、知县周起元争之,还其檄。”

开采最盛时期为清乾隆年间,当地《冯氏宗谱?冯光发传》条载:“土名麻石坳等处之山,被婺(源)邑在山搭有棚厂数百,人数千余,强取磁土。”再加上本地人开采,其盛况可谓空前。

清同治年间,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来此地考察,著文后,这里的名声鹊起。这期间,也是明砂高岭由盛而衰转折期。

迨至民国,矿源逐渐衰竭。民国19年(1930年)江西省政府建设厅出版的《江西陶瓷沿革》中作了如下记述:“现在采掘此项瓷土者,有汉洋、汉澄、四义、尔梅、同发、云贵、享林等厂”,“出产总额,每年二百五六十船。”

民国24年(1935年),江西陶业管理局曾到这里作过调查,主要内容如下:

高岭土产于高岭山中,一望白砂满目,盖此地瓷土挖取已历数百年,故弃之渣滓遍地皆是。土之淘洗、制造及各场人数,均与星子高岭相同。其产额在清代同治年间最盛,至光绪时,因受星子高岭发现之影响,营业上大为衰落,至民国年间,产量不过10余万块,场户也只五六家。

衰落的原因是矿土逐渐枯竭,在开采多年之时,浅处之土基本挖尽,再挖则渣滓过多,影响质量;深处须用隧道采取,深则有水,要排水则费工时,兼之洞深有二三里,肩挑不易,尽管原料比星子高岭好,但成本过重,所以被星子高岭战败。迄今只有双造脱胎、双造粉定和雕塑瓷掺和用之。

此处制成的高岭成品也与其他地区所产的高岭成品不同,体积小,重量轻。老工人回忆说,一块高岭好像一块小豆干,长约3寸,宽约2寸,厚约6分。關于重量,20世纪40年代黎浩亭在《景德镇陶瓷概况》中记载说,“每人平均每天淘洗净泥200块,计50斤”。即每块净重16两为1斤的4两(合今秤2.5两)。当年,每万块洋价100元。

制成的高岭,由人力肩挑至东埠街,有5华里山路,然后水运至镇,约80华里。由白土行代为销售。

1950年,村民胡宗山、李发亮、汪裕前等自发地重操旧业,取土淘砂,制成成品出售。1954年政府成立浮东瓷土矿,高岭村为第一矿区,并修了一条简易公路。高岭土矿重新开采后,直到1968年才停止.

高岭村的高岭土已成为历史陈迹,由于它是陶瓷原料技术革命的里程碑和发祥地,以至成为当今国际陶瓷研究者“朝圣”的圣地。⑺

星子高岭

星子高岭简称“星子”,产于江西星子县境内的庐山东南麓。

乾隆末年,浮梁明砂高岭土矿源逐渐减少,迫使人们寻找新的矿源,以解决制瓷之需。约在嘉庆年间,在庐山脚下发现并开采高岭土。这种土淡红或米黄色,烧成瓷器后呈白色,其坚硬度相当于明砂高岭。《南康府志》载:道光十九年(1839年)“景德镇各窑制造瓷器所谓高岭,即庐山所出白土,无论粗细瓷器必须以之配合,即御窑制造上用瓷器亦须配用。”以后取土出现了风波,被禁止开采,谓“伤残龙脉”云云。但最后还是摄于“御窑上用”而开禁。从此,这里的开采日益旺盛,成了景德镇制瓷的主要原料基地之一。光绪二十年(1894年),又在县城北面的五老峰相距三华里许的太白岭发现并开采。民国18年(1929年),在这一带开业的先后有29家。随后,又在桥头霸、大洼、小洼、亭子下等地开采,最多时,淘土厂达48家,年产量达2000多万块。以后逐渐减少,至24年,只有上洗金厂、下洗金厂、天宝堂、下王家场、宝兴堂、夏任生、风车口、许家中场、梅记美玉场、明玉宝、十股场,以及枫树凹的老宝兴堂、新宝兴堂等,共计16场,年产量900万小块。

江西陶业管理局业曾到这里调查,摘录如下:

经营者城乡均有之,每场人数无一定额,视销货之多寡,或增或减,少者十余人,多者六七十人不等。增减之权,由山主随时行之。矿山为各姓私有,开矿者有独资的,也有合资的。无山者,即向他人租赁,每场所交租金亦不一致,平均洋价200元,所采之土不计多寡。

此地的矿土为砂粉状,采掘用隧道法。洞内矿土,以人肩挑出。至矿土采尽或路途太远时,将洞内支架顺次倒退拆出,上面和两侧的矿土,自行逐次崩下。当退到矿土没有时,再在洞下面另开一洞,依照前法采掘之。

淘洗场地设在矿洞附近,分淘洗池、沉淀池、干燥场。底部及周围均以乱石砌成,上无遮盖。各池及干燥场大小不等,都是依山势而施之。淘洗时,导引天然水入池,再将矿土肩挑而入,以人力充分搅拌,再用铁耙取出渣滓,再用木桶将泥浆舀入沉淀池,俟沉淀完毕,舀出上面清水,让沉淀之泥浆,自行流入干燥场,当干燥到一定程度时,用木匣制长方块状,置于四周木架之砖上晾干。

制成块状的高岭,有运至景德镇交白土行代卖的,也有自己开白土行的;有的就在山上售卖与商人。不论那种形式,最后全部运往景德镇。

从工棚到河边,近则五六华里,远的十余里,山涧小路,多靠肩挑。成人每担可挑30多块,小孩挑七八块不等。挑货力资一个铜板一块,路远的加倍,按路途计算。遇上景德镇缺货,瓷土商要赶货上镇,便暗中增加力资,引起农民兴趣,大家蜂拥而上,一刹时人山人海,一运而空。装船完毕,便当日扬帆,飞渡鄱阳湖,逆水赶到景德镇。在长达200公里水路中,一般为二段运行。第一段深水程,自星子矿区到鄱阳古县渡或皇岗过驳,即从大船装卸到小船上;第二段为浅水程,用小船运到景德镇。过驳由大船主代办,包括挑土、过驳、卸货力资在内,大约占售价总额的40%。一万块的运费,约在60至80元之间。从产地到销地,成本约100元。高价时可售150元,低价可售120元左右。产销地的买卖,均以大块计数。大块即双块,五千大块为一万小块。

货运到了景德镇,一般都要投白土行,由他们再卖给窑户,按成交额缴纳2%的佣金。当年,有几家星子高岭矿主,曾联合一起在景德镇开设白土行,作为驻景德镇的办事机构,洽谈买卖,传递信息以及货主短期停留等。这类专营星子高岭的白土行有三四家,其中以陈作功牌号颇有声望。

星子到景德镇路途远,做生意时必须审时度势,抓住时机,方可以赚大钱。有一年天旱水浅,滩途难行,每万块售价高达200元。而那些闻风赶货上镇的船只,恰逢暴雨水涨,于是千帆竞渡,一涌而来,先到的卖了好价,后到的“货到地头死”,最低价跌到120元。有些有实力的矿主或瓷土商,当市场价格平稳时,便直达景德镇;如遇价贱,便存放在古县渡或凰岗,一俟船只稀少,价格好转时,再用小船运来出售。在船运方面,大船到凰岗过驳时,每万块允许损耗200块,等于九八折交数。若船仓有碎末,4市斤折一块抵数,小船到景德镇,也同此例。故船户和箩夫均珍视碎土屑末,扫拢收集,减少浪费。若货少,超过2%,即按成本赔款。

抗日战争期间,星子县沦陷,几乎所有的厂都停了产,一部份业主和工人,转移到浮梁西乡的大洲继续从事高岭土的开采和加工制作。胜利后,陆续回故地重操旧业,生意也日益兴隆⑻ 。

大洲高岭

大洲高岭产于江西浮梁黄坛乡大洲村,因地处西港(河),故亦名西港高岭。

关于大洲高岭土的始采时间,蓝浦的《景德镇陶录》载:“近邑西李家田大洲上亦出土可用,不(dǔn)大于东土,但造佳瓷必求东埠出者耳。”该书成于乾隆末年至嘉庆初年,据此,始采时间亦当是这一期间。《陶录》还提示了它制成块状的规格大,同时指出了它的质量差。据考察,当时淘洗出土率仅13%。加之星子高岭的质量接近东埠高岭,故采掘了一段时间便停采了。据当地老人说,在延搁了很长时间之后,到咸丰年间,陆续来了许多湖广人,有的说达一千有余。这批人很凶蛮,倚仗人多势众,欺压乡民,调戏妇女。浮梁谢知县前来惩办凶首,竟被他们扣押。饶州府闻报,派兵前来,惩治了元凶,其余全部遣回原籍。为了防止再发生类似情况,在黄坛街建立了一所官厅,相当于二府衙门,由浮梁县派员长驻,以保地方治安。这所官厅,20世纪50年代都依然存在,因年久失修,直到“文化大革命”时期才被拆除无存。

湖广人走了之后,整个矿区恢复了原来的宁静。约在光绪十四年(1888年)前后,安徽青阳县来了五六百人,在板坑坞开矿取土,他们遵守当地法规,无大的不轨行为。所制成的高岭土,销售景德镇粗瓷行业。他们大约干了20多年,在宣统退位时陆续回了原籍。

民国成立以后,大洲人开始自己开采,他们学会了淘洗、制土。其资金则由景德镇的窑户们筹集,制成的高岭卖给窑户。民国23年(1934年),倪运秋、黎培依等人合伙,开采包塘档矿。其资金由杂帮会首赖淮清提供,合同规定,由资方取牌号为“老宝兴堂”,每块制成的高岭,都得盖上牌号印记。还规定,制成的高岭卖给资方,每万块法币50元。以后涨到每万块100元。

抗日战争时期,星子县沦陷,星子高岭停产,于是乎大洲高岭成了制瓷的主要原料基地。生产规模日益扩大,高岭土源源不断地运到景德镇。与此同时,星子县也有五六百人来此谋生,他们有技术,自筹资金,选定大洲屋后、打石坞、石砂下、包横档等山地为基地,生产搞得红红火火,其中“陶兴堂”最为出名。抗日胜利后,他们都回了原籍,继续从事高岭土生产。

各山头所出的高岭质量各有不同,其中以包横档、粉岭包等处的较好,石砂下属中等矿,大洲屋后的较差,打石坞的更差。土质好的,轻而松,性硬,是配制瓷胎的好原料。但整个大洲矿杂土含量高,好的矿区,能取纯土50%,差的只有13-20%。

至于开矿、取土、制作、工具设备等,与星子高岭大同小异。

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强度大,安全设施差,工伤事故时有发生。而每天冲洗细砂石360担(每担150斤),工钱仅法币5角。超过此数者另加工钱,不足者照减。伙食是工头供给,吃的是“砻下”糙米,平时菜肴只有豆豉炒辣椒和青菜,但每月初一、初八、十五、二十三有猪肉半斤,豆干2块,白酒2两,名叫“做神福”。每人每年有草帽一顶,宽幅布围巾一条。布鞋一双,但只发给在矿过年的人。每人的年工资只在200元上下。

制成的高岭砖块,靠水运到景德镇,但西河水浅,高峰期在春夏涨水时,错过涨水期,要在浅水段作坝蓄水,当成批船只通过时,中间开缺口,船鱼贯而下。

1949年以后,矿区仍在继续生产。1953年,国家对粮、油实行统购统销政策,私人采矿受到了限制,于是,由景德镇瓷土厂接管开采。1958年,整个矿区成立为国营大洲瓷土矿,隶属于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⑼。

抚州高岭

抚州高岭产于临川县城北之砂子岭,距城约60华里。据《民众月刊》記载:该矿区开采时间为民国8年(1919年),计有三场。至民国20年,三场均已停采,原因有二,一是资金不足,二是山地有争讼。

砂子岭紧靠赣闽公路,距抚河之柴埠口,旱路有12华里,至镇水路由抚河经鄱阳湖溯昌江而上,约有400华里。所产矿土为砂粉状,满山皆是。山之表面废土层甚薄,施采工程只须将废土排去即可采取,无须穿洞凿井。其淘洗方法与星子高岭同,不过山虽不高,但无水源,淘洗工棚均设在山下。

民国24年以后,浮梁东埠之明砂高岭枯竭,这里又陆续开采,但产量不高。

解放后,矿区划归江西瓷业公司管辖,成为景德镇制瓷原重要基地之一。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大洲星子景德镇
《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论》前言
弯弯的月亮
送小星子回家
动物“萌主”在澳洲
我的家乡景德镇
在多风的夜晚
大洲与大洋
地球七巧板
2017“小猕猴欢乐行—景德镇陶瓷文化之旅”
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