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的可行性研究

2017-04-15 14:38靳开严
景德镇陶瓷 2017年1期
关键词:文化创意可行性研究景德镇

靳开严

摘要:本文选取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为论证,就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的基本流程和开发模式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文化创意 产品 可行性研究 景德镇 陶瓷博物馆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不断提升,对博物馆的需求也不仅仅是从前简单的收藏、教育、展示这个基础的功能,更是需要文化、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提升,更加强调与观众的参与性、互动性体验。每个博物馆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资源,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上都有自己的优势,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自身的文化资源。当下,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笔者认为大力发展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是传播博物馆文化的更重要方式。

一、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发展概述

景德镇陶瓷博物馆是国内第一家大型陶瓷专题艺术博物馆。1955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是在景德镇陶瓷馆的基础上重新选址建设并对外开放。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总占地面积约5.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总投资2.5亿。依照高标准、高规格、国际化进行空间规划,由常设展厅、临时展厅、学术交流区、公共活动空间、休闲商务区、多功能区、库房区、办公区等组成,能够满足收藏、展示、研究、培训和教育等各项功能需求,设施完善。

(一)中国陶瓷博物馆文创产品概括

常年积累的陶瓷业经营模式,使景德镇陶瓷业的发展形成了一种小家小户,关起门来搞生产的形式。一方面是因为从事制瓷行业的人口众多同时也没有价格底线控制,导致了景德镇陶瓷产品价格低廉,另一方面也没有加强产权保护的意识,使得餐具、茶具、陶瓷工艺品等价格越来越低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货渠道售卖陶瓷,这大大降低了陶瓷产品的原创程度,虽然景德镇的陶瓷店面拥有千万间,但雷同的产品却占了很大的比例。这种现象在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以及景德镇其他陶瓷类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区都有出现。

1.典藏复制类文创产品

由于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以及景德镇的特殊性、各类文物藏品材质的特点,使得博物馆文创产品区在典藏复制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鸡缸杯的各类复制品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2.图书类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文创产品区尚在开发阶段,图书类产品多以介绍古陶瓷、陶艺制作、各时期的名窑、陶瓷收藏、陶艺期刊等为主,虽然没有出版本馆藏品详细介绍的书籍但所售賣的书籍种类丰富,也会使人流连忘返。

3.产品类

这里的产品不是文化创意产品而只是进货类的陶瓷产品,产品种类丰富,可以算作是旅游纪念品,包括餐具、茶具、饰品、摆饰、挂件等等,这种陶瓷产品占了中国陶瓷博物馆文创区的极大一部分,这在全国各大博物馆都是很少见的一个现象。

4.文化创意产品类

这一类产品在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所占比例少之又少,还有待开发。

5.体验类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开设“哇陶”陶艺互动体验区,这一类文化创意区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和体验性,因此对于游客的吸引力也是巨大的。参与、互动、体验的方式适应时代和公众的需求,使博物馆的教育对象从被动接受教育变为主动学习与接受的地位,有助于推进博物馆教育发生本质的跨越,使博物馆教育增加无穷的活力。

6.社会服务类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在学术研讨会以及“瓷都对话大讲堂”上取得的学术成果是巨大的,公众可以参加,这为广大游客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育空间,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知识,更增长了群众的审美情趣。以讲座这一形式潜移默化地为社会服务,使博物馆的文化教育层次登上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不仅为广大民众提供了服务更加增强了馆际间的交流促进了馆际间的发展。

(二)中国陶瓷博物馆文创产品具体情况调查

1.博物馆的观众定位分析

以往的文创产品多以复制品和图书出版品为主,这是因为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市场观众的需求,缺乏市场的调研和观众的定位分析,导致了文化创意产品缺乏文化特色,与观众难以产生共鸣,很难满足观众的实际需求,科学的发展方式是要经过对现场的观众进行调研,获取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市场的准确数据,发现市场的空白点以及增长利润,根据观众的需求来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创意产品。观众是博物馆行业服务的重要对象,了解观众的心理及喜好对博物馆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了解观众、熟悉观众、重视观众、掌握观众、满足观众的需求是博物馆的根本宗旨。分别从①观众的年龄、受教育状况。②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分别侧重哪几点以及不同年龄的喜好是什么。③观众购买文化创意商品的目的和用途。④观众所接受的文化创意产品价格是多少这几个方面来了解观众对于本馆文化创意产品的不满之处以及对未来开发的建议。

不同年龄阶层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也是不同的,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设计不同的文化创意产品也是最科学合理的办法,按照年龄将观众区分为四大类分别是:

A.学生类(10~25)岁

此年龄段的观众主要身份是学生,包括小学、初高中、大学、研究生,这些观众都是新新人类,年轻的一代,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而且喜欢猎奇。通过调查总结可知,此类观众最感兴趣的是文化创意产品,其次是社会服务类,具有设计感的文化创意产品是这个年轻段的观众最期待的,带走产品的同时也彰显了个性,但此类观众的购买能力不强,因此,针对学生观众所开发的文化创意产品价格不可过高,通过调查得出最能激起此类观众购买欲望的产品是生活用品类和装饰类文化创意产品,比如说书签、明信片、文具、环保袋等类产品可以为此类观众量身打造。

B.青年类(25~40岁)

此年龄段是青年至中青年类观众,此类观众包括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以及事业上升期的中青年人,这一类观众对文化产品的品质要求略有提高,对学术研讨会、讲座的兴趣浓烈,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社会阅历,是社会的中流砥柱,此类观众最感兴趣的是家居类、生活用品类文化创意产品并且购买力很强,对美的要求也更加细致,针对此类观众可以开发设计精致并且具有时尚感的家居摆件或实用并且个性的小型家具、地毯等等,将博物馆出品的家居用品置于家中更能彰显品味。

C.中年类(40~65岁)

此年龄段主要包括有阅历的或刚刚退休的中年人,他们多是陪同亲友或带领晚辈参观展览,在展览结束多会理智购物,对产品的要求也不仅仅是美观,更要具有历史文化意義。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也和前两类有所不同,此类观众最感兴趣的是产品类和文化产品类,由于景德镇的特殊性,产品丰富多样,针对此类观众可以在现有专门的产品店中销售高档瓷器、名家作品等等。

D.老年类(65岁以上)

此年龄段主要是退休的老年人,多是由子女或亲友陪同参观,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历史体验,也会在子女或亲友的陪同下进行购买,针对此类观众可以设计具有丰富历史感的文化产品或是典藏复制类产品,可以出版具有本馆历史文化内涵的书籍。

2.政策经费项目调查

自国家出台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政策后,除了政府的财政拨款,博物馆如何在当今的社会中立足成了各个博物馆面临的主要问题,许多博物馆开设了文创部,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也不例外,比起故宫博物院的文创品研发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就逊色了许多,其中不乏经费不足的原因,笔者对此展开了调查采访: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所有单位都面临着生存的竞争,即使是带有公益性质的博物馆也要面临这一竞争,资金短缺一直是限制博物馆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调查采访可知:

2.1博物馆的资金项目大部分投入到硬件设施的建设中去。

2.2本馆留有一家店面大小的文创区用来售卖可以以进货渠道买到的陶瓷。

2.3其他大部分文创区租赁给景德镇的各大陶瓷商家。

2.4文创部并没有开发中国陶瓷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

2.5博物馆暂时没有出台关于文创产品开发的政策。

这无形中为中国陶瓷博物馆节省了一笔文创产品开发的资金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其他博物馆不存在的问题,虽然节省了资金并且增加了收入,但是本应琳琅满目、生机勃勃的文创区变成了景德镇的又一个陶瓷大卖场,这对观众的吸引力大打折扣。

3. 社会服务项目调查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的优势之一就在社会服务这一项目上,中国陶瓷博物馆会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举办瓷都对话大讲堂等等,学术研讨会有“一带一路古代外销瓷研讨会”、“明清官窑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蒋祈《陶记》暨景德镇宋元窑业国际学术研讨会”等等。瓷都对话大讲堂有故宫讲堂走进景德镇(开设五节讲堂)、于丹《水润瓷都》讲座等等,并邀请故宫博物馆院长单霁翔做客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开启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馆互相交流学习的新篇章,讲座也使观众收获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

二、中国陶瓷博物馆开发文化创意产品的现实条件

(一)优势条件

1.优秀的人才

发展文化创意产品最重要的就是需要专门的设计人才,而景德镇是具备这个条件的,景德镇陶瓷大学有很多专门学习陶瓷设计的学生与许多从事设计、对景德镇陶瓷慕名而来的人才,笔者认为这一人才资源浪费实在可惜。可以和故宫一样举办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来广泛吸纳各界人才的创意。

2.地域文化

景德镇的陶瓷文化有千年的历史,每个人提起景德镇都会想起陶瓷业——这个为景德镇提供无限活力的行业,深厚的地域文化本来就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前提,有了文化才有文化创意产业,景德镇为这个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这些条件和背景足以发展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甚至是景德镇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只有不断的发展才能将城市文化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才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以促进景德镇市的经济更快速的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1.思维模式

正是因为景德镇有着深厚的制瓷文化,才显得景德镇在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的问题中尤为突出。其一是本土文化的束缚,传统的制作模式使得陶瓷产品近几年来很少创新,销售量好的产品一家做千家仿,雷同产品占了陶瓷市场的很大比例。工艺上也是缺少核心技术,对文化产权的重视程度不够。其二是外来文化的冲击,西方文化的思潮从上世纪开始涌入景德镇,新的思想新的审美都在冲击着景德镇的陶瓷产业,有些制瓷人一味重视西方的审美模式而忽略了中华文化传统的精神内涵。总的来讲就是传统的过于传统,现代的一味追求视觉上的刺激而忽略了文化底蕴,当然,高层次的产品也不在少数,笔者所指是景德镇陶瓷产业的问题所在。

2.产业结构

景德镇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同时也有“深厚”的制瓷传统,制作陶瓷的72道工序分工明确精细,每一道工序都有专门的师傅来制作,每个师傅都有专门的作坊,这种长久以来形成的小作坊式的制瓷模式使得景德镇在当代陶艺以及产品陶瓷业的进步甚微,在技法、工艺上被日本、韩国、美国赶超。特别是产品陶瓷制作大多数都是个人小作坊或是个人工厂,在工厂中从事陶瓷制作的工人没有得到相应的保障,产品过得去就不会再去研制或改进新的生产模式,各个工厂之间很少交流制瓷经验,工厂也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只以个人工厂的形式发展,这对陶瓷业的发展是不利的。

3.资金限制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发展文化创意产品的前提就是拥有足够的资金,而资金不足这个原因已经使得很多博物馆在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上停滞不前,这就使各大博物馆开辟新的道路,比如说通过品牌授权或是跨界合作等方式进行发展实现共赢等等。

三、国内外博物馆文创成功发展案例

(一)国内外博物馆文创发展概述

1.国内博物馆

1.1台北故宫的成功案例

台北故宫是一座国际级的现代化博物馆,拥有藏品6 9万余件,典藏了大量的中华文化瑰宝,近几年来每年都能吸引国内外近百万观众,台北故宫的成就以及对人类的贡献无需多言,这里主要介绍台北故宫近年来成就卓越的文化创意产品,以及台北故宫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模式。

台北故宫为了更好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开展了网路平台进行销售,其主要经营的文化创意产品有7大类3 5项之多,共有7 0 0多件产品,其中以文化创意类产品占多数。台北故宫通过自主研发和品牌授权联合进行的形式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比如说台北故宫与全球首屈一指的意大利家用品领导品牌ALLESSI合作研发的以清朝皇帝、嫔妃等为主题的趣味家居小件,通过改变传统的纪念品模式,不再局限于传统旅游复制品,将文化精神融入到创意产品当中去,观众通过这一系列的产品获得年轻时尚又富有文化内涵的精致物件,并且价格合理适中,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

1.2北京故宫博物院

北京故宫博物院中朝珠样式的耳机、黄袍花纹的T恤、清朝顶戴花翎状遮阳伞等等,这类东西带回家不但实用而且彰显个性,在网络上一夜爆红。最被网友称道的莫过于雍正批田文镜中的一句“朕就是这样的汉子”印在扇子上的“宫廷汉子扇”,数字类应用有“皇帝的一天”app iPad应用和创意书籍《故宫日历》等几个方面,都以趣味性主打,内容结合故宫历史与馆藏文物。据故宫博物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故宫早在1984年便成立了故宫服务公司,故宫官方淘宝旗舰店正式创立于2008年12月,以电子商务推广的形式传播故宫文化,约有200件以故宫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创意产品,这些小巧玲珑、方便实用的文创产品逐渐成了人们日常相互交流的礼物,为了将文化遗存与现代人的生活、审美需求对接起来,故宫博物馆推出了一系列文创产品,让收藏在宫殿的文物活了起来。截止目前,故宫博物馆研发的故宫特色文化产品共有6000余种。

2.国外博物馆

国外博物馆在文创产品的创意、开发、設计、生产、销售与售后等方面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上比国内领先许多,产品也能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已经达到产业化的高度。注重鼓励先进的经营理念,大规模引进人才,注重政府、企业、媒体的多方面合作,共同实现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的全面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收入所占GDP比重远远超过原有传统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带动了整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例如:大英博物馆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由全球采办组负责设计或联系设计并生产,另一种是直接从部分厂家进货。大英博物馆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有两大特色:一个是把某件藏品当成“super star”,围绕这件“star”开发出无数种产品,譬如镇馆之宝罗塞塔石碑,其历史意义大于美学意义,一直都是大英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界的老大,围绕罗塞塔石牌的文化创意产品几乎囊括了各种日常生活用品,甚至还有发泄海绵。

四、中国陶瓷博物馆如何借鉴国内外博物馆文创的成功案例

1.产品系列化原则

纵观成功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系列化已经是一个趋势,突出产品的卖点形成系列化产品也是市场的一种潮流。针对同一个题材的文化创意产品应有多种不同的形式,赋予文化创意产品丰富多变的形式,才能唤起观众对产品的兴趣。一是选择出观众最感兴趣的展品,根据展品来设计制作一系列的衍生品,这不仅可以节约很大一部分的设计成本,更可以通过增加在观众眼中出现的频率来加大观众对这一主题产品的注意力,更加有利于同主题产品的推广,系列化产品的不同功能也可以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二是产品的系列化把市场细化了,这样也可以使产品更加具有针对性,有助于产品的深度开发也完善了产品结构。三是系列化产品具有明确的主题,同时又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做出灵活的调整,满足市场需要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节约了设计成本。如台北故宫中的“翠玉白菜”这一主题就有一百余种相关的文化产品,与意大利著名品牌ALLESSI合作开发的文化产品也是由多种不同系列组成的。

2.适度包装与品牌标识原则

人类具有普遍的对于美的本能的追求,“美观”是吸引消费者的首要特征。文化创意产品的销售环节中对于观众来讲吸引力最大的就是产品的美观,而陶瓷类文化创意产品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包装,应设计出可以使观众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包装,只有精致的陶瓷是不够的,可以设计有馆徽的包装袋、包装盒等等,使博物馆文创区的总体质感提升。品质提升了销量自然也会提升。设计优良的包装不仅能为文化创意产品带来更高的附加值,还可以提升文化创意产品的观看感受,更加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台北故宫无论是小小的钥匙扣还是鼠标垫都有其适合的包装,这就大大增加了观众的购买欲,同时包装上都附有文化产品的创意来源,这使文化传播的功能也大大增加。

打造自己的博物馆品牌,设计自己的品牌标识也是完善文化创意产品的一种重要手段,品牌是一种代表公司和公司产品的符号,纵观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发达的博物馆,无不例外从产品设计生产到产品包装都相当完善,品牌标志明确,特征明显,这种品牌特征同样也会反馈给观众,在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产品的同时也会将是否具有品牌特色这一因素纳入到购买因素之中。这里以台北故宫为例,台北故宫的文化产品,从钥匙扣、背包、瓷器、到U盘都印有台北故宫的品牌标识,这也是文化创意产品区别于其它同类型产品的独特之处,品牌与文化可以说是文化创意产品的灵魂,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

3.设计、生产、销售相结合原则

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必须将设计、生产、销售的环节牢牢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才可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目前很多博物院设计、生产、销售环节脱钩,处于一个自发的状态,行业统一规划和管理机制不健全,大多数博物馆甚至直接将产品设计这一环节省略,以进货渠道来填充文创市场,商品设计与市场脱节,生产与销售脱节,这就阻碍了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将多个环节的分工合作明确化,设计者集思广益,生产者精益求精,销售者大力宣传、扩宽渠道,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对观众的喜好进行全方位的了解,才能在销量与盈利上获得成功。

4.馆际交流与重视人才原则

博物馆应积极引进与培养具有设计能力的人才或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养,注重对博物馆设计研发部分的培训,增强博物馆的应变能力,跟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另外随着系列化和系统化设计的展开,博物馆文化产品的开发呈现出设计量大,设计需求变化快的特征。博物馆本身的设计力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对设计的要求。只有结合高校的设计资源与专业设计公司的经验,形成一种动态的设计联盟,才能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博物馆可以与艺术家合作开发设计与自己作品相关的产品,例如日本森美术馆邀请艺术家村上隆设计吉祥物;2009年11月份在法兰克福现代美术馆的售卖柜台看到根据村上隆作品开发的产品。或是博物馆与著名的品牌合作,如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与日本品牌无印良品(MUJI)合作,在实体商店与网络商店中都有专门的区块放置该品牌的商品。

5.资金多元化原则

加强与鼓励博物馆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利用多种渠道的社会资金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与旅游企业合作,不仅可以将资金问题缓解还可以宣传旅游企业的文化内涵,文化旅游活动也可以就此展开,拉动了消费,扩宽了销售渠道,同时提升了博物馆的知名度,使文化消费市场的广度增加,而博物馆资金不足的现状可以得到改善。企业与博物馆的合作已经是越来越多博物馆想要获得资金所选择的方式,多渠道、全方位的经营模式才可以为博物馆带来勃勃生机。

五、结语

博物馆文创产业的发展,有利于达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促进文化的产业化和产业的文化化;有利于博物馆文化普及到大众日常生活中,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传承和发展历史文化精髓,塑造人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我国博物馆文化产业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需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以及国内其他行业产业化先进经验,使博物馆文创产业逐步实现产业化,从文化产业的边缘走向核心位置,形成良性循环,取得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国平主编.时尚故宫?数位生活.国立故宫博物院出版,2007.12

[2]戴维?思罗斯比著,王志标,林峥嵘译.经济学与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9

[3]余丁编著.艺术管理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1

[4]吕济民.中国博物馆史论.紫禁城出版社,2004.12

[5]黄光男.博物馆企业.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7

[6]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新形势下的博物馆工作实践与思考.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文化创意可行性研究景德镇
《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论》前言
空调冷冻水冷回收技术可行性研究
社区团购与本地农产品结合的可行性研究
我的家乡景德镇
2017“小猕猴欢乐行—景德镇陶瓷文化之旅”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基于熵权—TOPSIS法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巧借“文化创意”实现转型升级
广西再生金属企业海外拓展战略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