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画山水在陶瓷上的应用

2017-04-15 14:39汪志鹏
景德镇陶瓷 2017年1期
关键词:陶瓷应用

汪志鹏

摘要:国画山水在陶瓷上的应用在传承的基础上,在艺术风格与工艺技法方面进行了全面开拓与创新,其具有工艺性、装饰性和商业性等突出特点。

关键词:国画山水 陶瓷 应用

国画山水在陶瓷上的应用由来已久,是国画山水艺术与陶瓷工艺相结合的产物,国画山水的审美意趣、风格与陶瓷彩绘工艺技法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貌和工艺特色,值得深入研究与探索。

一、国画山水在陶瓷上应用的历史源流

山水是陶瓷装饰中最重要的题材之一,大约在唐代末年的长沙窑中出现。不过长沙窑山水几乎完全是窑工的自创形式,抽象率意的表现与当时流行的国画青绿山水风格大相径庭。宋代磁州窑继承并发扬了长沙窑传统,其白地黑彩装饰与国画效果颇为接近,其山水题材多以线条勾勒不设色,类同于国画中的白描手法,如同国画山水的草图,可以看作是国画山水在陶瓷上应用的萌芽时期。元代时,在陶瓷上仍并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国画山水应用,多作为青花人物故事图的背景出现,且处在“人大于山”的初级阶段。从明代早中期的情况来看,其山水题材亦颇为缺乏,在官窑中盛行“福山寿海”题材,这类庸俗题材与文人气息的国画山水审美旨趣迥异。

大约到了明代晚期,国画山水在陶瓷上的应用才真正兴起,其应用主要在民窑。随着经济的繁荣,民窑陶瓷绘画水平迅速提高,出现了模仿文人画意的山水题材,其民窑青花分精粗两类,皆受董其昌倡导的南宗画派国画山水深远影响,精者勾皴点染,有文人风范,粗者率意挥洒,更显写意精神。经明末清初过渡,至清康熙时期,国画山水在陶瓷上的应用达至一个高峰,其青花山水,山重水复、层次丰富,与“四王”水墨风格无异,其五彩山水则直承“二袁”青绿之风。至乾隆时,随着粉彩山水的兴起,陶瓷上水墨之风迅速衰退,青绿之风大行其道,设色华美富丽、构图线条繁缛,此风延至清末。

清末程门等文人书画家的介入,以国画山水笔法入瓷,一扫乾隆以降之奢靡风气,使国画山水在陶瓷上的应用进入到真正的文人时代。清末文人介入后,创制了浅绛彩山水,其来源国画浅绛山水技法,多以瓷板为载体,与国画山水风格几无二致,且诗、书、画、印相结合,俨然纸绢做派,一时风行。至民国中期,浅绛彩山水因工艺缺陷式微并消失,但其所开创的文人国画山水传统却在新粉彩、青花中广为盛行,以汪野亭为代表,山水画风远追“宋三家”、“元四家”,近承“海上画派”,彩墨相宜、雅俗共赏。

二、国画山水在陶瓷上应用的当代传承与开拓

新中国成立初期,陶瓷山水艺术家继承了近现代国画山水工艺技法,并在题材内容上进行了开拓与创新,古典文人内容被摒弃,大量地融入了社会主义生产劳动与生活场景,具有浓郁的政治色彩,留下了一个时代不可复制的印迹。改革开放之后,传统文人国画山水在陶瓷上的应用得到复兴,并且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在传承的基础上进入到开拓创新时期,在艺术与工艺面貌上与传统拉开了很大差别。

从传承上看,其一,审美形式上的传承。当代陶瓷山水画家仍然以诗、书、画、印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创作活动,当然,与近现代国画山水在陶瓷上的应用相比,其在诗、书、印方面日益趋于弱化却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其二,审美精神上的传承。当代陶瓷山水艺术家虽然引入了不少西方绘画元素与理念,但传统美学精髓仍是大多数作品所追求的审美目标,包括儒、道、禅等美学思想。

笔墨当随时代,当代国画山水在陶瓷上的应用价值主要在于开拓与创新,以体现新时代的审美精神。当代国画山水在陶瓷上应用的开拓主要体现于艺术风格与工艺技法两方面。从艺术风格的开拓上来看,其一,借鉴引入的视角扩大。除借鉴古典山水名家艺术风格以外,大量借鉴现当代山水名家作品,与当代山水画艺术同步前行,另外,还引入大量西方风景画风格,使作品更具现代感觉;其二,由程式化走向个性化。传统陶瓷山水具有程式化的特征,当代陶瓷艺术家在应用国画山水时,不再拘泥于师承,特别是学院派,注重于个性符号的表达,创造出许多独具个性的艺术语言;其三,由单纯模仿国画效果到注重陶瓷本体语言表达。传统陶瓷山水以完整达到国画山水效果为最高境界,而当代不少陶瓷艺术家已经开始注重于发挥陶瓷材料语言特有的肌理质感。从工艺技法的开拓上来看,其一,引入大量现代国画技法。现代国画技法中引入了大量西方现代绘画技法,而这些在当代陶瓷山水中亦得到广泛利用。其二,高温颜色釉的普遍应用。近年来最突出的工艺技法变革之一,当代陶瓷山水艺术家将高温颜色釉这一过去不被作为瓷画语言的材料大量应用于山水创作中,形成类同泼彩山水的震撼效果。

三、国画山水在陶瓷上的应用特征

国画山水在陶瓷上的应用必须符合于陶瓷艺术的创作规律和工艺要求,其与国画山水同中有异,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自身鲜明的表现特征。

首先,工艺性特征。国画山水在陶瓷上的应用必须建立在陶瓷工艺基础之上,脱离了这种基础是无法表现出国画山水效果的。其一是载体的工艺性。其载体包括坯体和胎体,坯体一般要求具有较好的吸水性,使之能产生水墨效果,胎体一般要求具有致密莹白的质地,以利于线条的勾勒和色彩的呈现。其二是颜料的工艺性。各种陶瓷彩绘颜料性能具有很大差异,在绘制作品前必须通过反复实践来掌握料性,在此基础上才能自如应用。其三是技法的工艺性。不同陶瓷彩绘类型技法大不相同,如青花的分水技法、粉彩的填染技法等,在掌握基本技法的基礎上才能变革创新。

其次,装饰性特征。其装饰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其一,适型性。国画山水是在二维的平面纸绢上表现,而国画山水在陶瓷上的应用则除了瓷板以及镶器以外,大量的是在三维的立体器型上进行创作,因而在创作时,画面必须进行适型性变化,从而使其具有显著的装饰特点。其二,图案化。这一特点在传统国画山水在陶瓷上的应用中表现尤为突出,是与其程式化生产特点相对应的,不仅画面本身具有图案装饰性,还以边饰图案进行辅助装饰。其三,视觉化。相比于国画山水,国画山水在陶瓷上的应用更注重于视觉效果,往往色彩更丰富,光泽感更强,技法更精巧,以形成打动观者的视觉效果。

第三,商业性特征。与国画山水的艺术化相比,国画山水在陶瓷上的应用更注重于商业化,其商业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其一,工艺美术属性。陶瓷艺术品属于工艺美术范畴,自古以来即是纯粹的商品,陶瓷山水也不例外,其生产创作目的即是为了销售;其二,创作过程的生产化。国画山水在陶瓷上的应用从过程上来看,具有明显的生产特征,古代即需要七十二道生产工序,现代也不例外,创作者必须紧密依靠于其他生产者方可完成作品。

四、结语

陶瓷上的山水艺术表现受到国画山水的强烈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国画山水在陶瓷上的应用是国画山水的复制和翻版,事实上,国画山水在陶瓷上的成功应用离不开陶瓷工艺技法的不断成熟与革新,而当代陶瓷山水艺术家则更在传统基础上锐意进取,与国画山水在面貌上日益拉开距离,形成了更具陶瓷本体语言特色的新风貌。

参考文献:

[1]孔六庆.中国陶瓷绘画艺术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邓幼堂,魏柳杨,张吟玲.国画山水与陶瓷山水创作[J].中国陶瓷.2005(03)

[3]任东方,郑健.明末清初国画山水对陶瓷青花装饰的影响[J].美术界.2013(03)

猜你喜欢
陶瓷应用
趣图
陶瓷罐摆一摆
平顶山市陶瓷行业提出向“陶瓷强市”起航
陶瓷艺术作品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