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粉彩仕女人物

2017-04-15 14:46陈丹
景德镇陶瓷 2017年1期
关键词:仕女粉彩传神

陈丹

陶瓷粉彩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粉彩也叫“软彩”,是釉上彩的艺术与技巧另一品种。所谓釉上彩,就是在烧好的素器釉面上进行彩绘,再入烤花窑经摄氏700℃~800℃温度烘烤而成。粉彩瓷器是在康熙五彩基础上,受珐琅彩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造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始见于康熙晚期,后历朝流行不衰。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粉彩瓷更有长足的发展,许多具有健康、清新、大方特色的新作琳琅满目。

一、粉彩瓷画的工艺特色

粉彩是在高温烧成的白瓷上勾画出图案的轮廓,然后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再将颜料施于这层玻璃白之上,用干净笔轻轻地将颜色依深浅浓淡的不同需要洗开,使花瓣和人物衣服有浓淡明暗之感。由于砷的乳浊法作用,玻璃白有不透明的感觉,与各种色彩相融合后,便产生粉化作用,红彩变成粉红,绿彩变成淡绿,黄彩变成浅黄,其他颜色也都变成不透明的浅色调,并可控制其加入量的多寡来获得一系列不同深浅浓淡的色调,给人粉润柔和之感,故被称之为“粉彩”。

粉彩瓷的装饰形式多种多样。有折枝式、图案式、开光式等。每种形式都是结合造型特点来确定的。粉彩瓷装饰画法上的洗染,吸取了各姐妹艺术中的营养,采取了点染与套色的手法,自然界各种各样的物象,无论是花鸟鱼虫,还是人物山水,都可以来表现。采用的画法既有精细严谨、刻画入微的工笔;也有潇洒奔放、简洁明快的意笔,还可广泛吸收中国画、油画、水彩画以及木刻、剪纸等画种的表现手法,精细处毫发毕现,奔放处雄浑强健。可做到大件作品,构思严谨、工艺复杂;小件瓷画,绘制精妙、灵秀细巧。所描绘对象从平填进展到明暗的洗染,都能做到画面工整、色彩逼真、明暗清晰、层次分明、质感强烈。因而深受艺术家的推崇不断发展至今,成为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

粉彩的问世并发展至今,与中国画有着难解之缘。因为就目前的陶瓷艺术创作而言,其形式主流还是国画风格的。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内涵来看,都是国画风格在陶瓷材质上的表现,或者说是以陶瓷材质为载体,以陶瓷的釉、颜料为表现手段,以国画的技法来表现国画的一种神韵,说白了,就是陶瓷国画艺术。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国人物画的艺术成就。

二、人物画的审美内涵

人物画是以描绘和塑造人物形象为主体的一种绘画。它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形象、人物动态及其相互关系的描绘来反映现实生活。人物画的种类很多,其中有群像、肖像、历史人物题材、现实人物题材等等。按画法区别,又有工笔人物、写意人物、水墨人物、色彩人物、白描人物之分。群像人物画一般以突出人物活动为主;肖像人物画以描绘和刻画人物形象为主,有的也可以带有特定的情节。

在中国人物画中,历来对塑造形象的最高要求和审美标准,主要是“传神”。魏晋时期的画论中就已提出了“以形写神”、“气韵生动”、“形神兼备”等美学要求和艺术原则。所谓“气韵生动”就是要求生动地表现出人的内在精神气质、格调风度。“以形写神”则是顾恺之所说的“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阿堵、即眼睛。要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必须抓住眼睛这个最富传神的特征。所以“传神”要靠人的眼睛,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至于外在的活动只是从属的和次要的。这种追求人的 “气韵”和“传神”的美学趣味和标准,正是人物画所要求的目的。

另外,中国人物画的造型手段主要是靠线的运用。无论是刻画人物的形体、衣服、表情等都离不开“线”的转折组合。线是对客观事物进行抽象的产物,但线的艺术又恰好是与人的感情有关的。绘画中的线条也往往是以形象的抽象形式存在的。如直立的人可能被感觉为竖直的线,弯曲的河流可能被看作是一条曲线等。所以,线不仅是人物造型的基本因素,而且具有感情色彩。线的处理生动与否,直接关系到形神的好坏。人物的形神关系,往往是靠许多有生命的线来完成的。

三、粉彩人物仕女画在陶瓷装饰上的表现

粉彩人物仕女画的创作,不仅要重在写实,重在传神达意,形神兼备,而且在主题内容和表现形式上,更要注重对仕女艺术形象的刻画,做到轮廓清晰、结构严谨、线形协调,把画者的思想感情和艺术见解,贯穿于对整个人物表现的客观过程。既要发挥粉彩的附着力强,颜色鲜艳的特点,又要能跨越和突破生活的真实,展开联想。 “出新奇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从意境的深度和广度上构思、渲染,使艺术风格流露于指笔方寸之间,突出以事物本质的表现手法和体现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法,加以對形象人物的塑造,将意韵充分表达在陶瓷载体上,并使之感动受众,唤起人们对艺术形象的思想感情共鸣,从而取得挺拔、大方、庄重、统一、整体的艺术效果。

人物形象有神才能富有生机、才有生命力、才能感人。笔者在创作粉彩瓷板画《五鞠图》时,就较好地把握了人物画创作原则和美学要求,取得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五鞠图》中,画面上正在跑动的五匹骏马,体态丰满,细尾扎结;五个仕女乘骑精熟,驰骤如神,雅态轻盈,妍姿绰约。但见红尘飞扬,香汗淋漓,一位骑白马的红衣仕女高举鞠杖,侧身挥舞击鞠,鞠在场中滚动,左右几个仕女驱马争抢,展示出仕女争夺场面打球的激烈。笔线遒劲洗练,设色丰富变化,依据描写人物特定的情景,在点、皴、洗、染中显示意境,使人物意象之间、运笔纵横之间、设色浓淡之间,都流动着水与色、线与面、人与物互融互动的生机和气韵。整幅作品线条清晰,层次分明,人物形神兼备、格调清新高雅,造型动感强烈,尤其是对仕女击鞠时眼睛的描绘传神达意,透过那美丽而传神的眼睛,使作品洋溢着鲜活的生命动感。对仕女形貌刻画的目的是要表现其精神与神韵,而生动描绘仕女形象的动作表情,则可表现仕女形貌的内在神韵。

文学创作和绘画离不开生活的基础,都需要深入生活观察自然。“登山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真诚的感情是艺术创作的动力,当艺术家的思想情感感动观众时,这种感情就成为艺术家和观众之间心灵相通的纽带,使两者之间心心相印。如《游园》这件作品,仕女人物使用了粉彩的表现手法,背景却使用了新彩的表现手法。两种技法表现之间,注重表现绘画内容的块面、层次和空间关系,树立新的造型观念,打破自然物象结构的约束,重新排列组合,强化意象造型,表现再造的自然和艺术家的心灵。《游园》通过对色彩运用的变化,使色彩的运用更为讲究,从立意,背景衬托,设色点缀均以暖色调完成始终。画面仕女形象秀美,气质高雅,神态若有所思,若有所待,传达出一种内心的含蓄与朦胧,给欣赏者以自由的想象空间。画面背景呈现花红绚烂,优美自然的热烈气氛,典雅中蕴涵乡土味,给人以憨厚、纯净、质朴、回归自然的意境。粉彩人物的精美神韵,通过构图、色彩、线条、造型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在观赏之中潜移默化,让观赏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四、结束语

粉彩陶瓷艺术作品的特色,不仅表现在扎实的绘画技巧,而且是艺术修养。尤其是人物画的创作,作品的主题,画面的虚实,手法的运用,装饰技法的选择,色彩的搭配,都需要经过长期的创作实践,才能做到得心应手,恰到好处。人物画的动作姿态仅是个形象问题,易画。而人物的微妙表情和神态则属思想感情的外化,不易表达。绘画是画家的心灵与观众之间的桥梁,借助粉彩陶瓷装饰表达创作者的思想与情感,是一个人物画家探寻表现人物形象神韵的有效途径。通过不断的习研和努力,才能在创作时表现出娴熟的造型能力,发挥材质特点,在深刻的思想之外加上真实的表现,就能创作出产生令人神往,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精品佳作。

猜你喜欢
仕女粉彩传神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2
感怀
浅谈木雕中的仕女创作
舒克中粉彩陶瓷艺术作品
从唐代仕女人物画看中国传统色彩之美
舒克中粉彩陶瓷艺术作品
脑洞大开的国画,这么high!
工笔画中的“写意”性表现载体
顾恺之艺术成就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