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景德镇文人瓷画的传承与发展

2017-04-15 14:47刘章鸿
景德镇陶瓷 2017年1期
关键词:瓷画粉彩彩绘

刘章鸿

景德镇的瓷上文人画,始于清咸丰,盛于同治、光绪,衰于民国,创始人是新安画派的浅绛山水名画家程门(又名增培,字松生,号雪笠,笠道人,安徽黟县人,“工书善画,凡山水、人物、花卉以至虫、鱼、鸟、兽,兼擅其长”,是一位名噪大江南北的著名画家)。程门突破传统,用本门技法,以浅绛彩,将诗、书、画、印相融的“画中带有情趣,画外流露思想,具有文学性、哲学性、抒情性”的文人画,移植入陶瓷绘画之中,开启景德镇陶瓷彩绘新篇章。这种在瓷上直抒胸怀表达个性情感的艺术表现形式,不仅让当时习惯于听皇命照葫芦画瓢的画师们大开眼界,而且激发了他们的自我创作意识。由于御窑厂顶尖职业画师金品卿、王少维和汪友棠(程门之徒)、汪晓棠(红店职业画师)及同在江西省甲种工业学校任图画教师的潘匋宇、周筱松、张筱耕的积极参与,浅绛彩瓷上文人画成为了当时的主流产品,风靡大江南北。可惜的是浅绛彩瓷,在其领军人物相继谢世后,丧失了其文人瓷画的内质,加之随着时间推移,其色料单薄、粘连不牢、难以长久保存的缺点日益显露,人们对其关注逐渐减弱。

清朝末年,当人们找到了新的彩绘颜料——新彩时,一些瓷画家便尝试着用它代替浅绛彩,在瓷上彩绘文人画,但只有少数对色调把握恰到好处的文人绘瓷大师如陈松、程声和、钱仙槎、易海翁等,才能以新彩料绘出同浅绛彩瓷意蕴几无差异的作品。新彩瓷上文人画的代表人物是陈松(陈松,字雪岩、陶峻,号灵峰外史,新建人,活跃于清末民初,擅山水、书法。山水学米家父子和黄石谷,书法有王羲之行草风格),陈松用新彩创作的文人画与国画的艺术效果非常接近。因为新彩具有所见即所得的彩绘特征,画师们都相继效仿,后来周筱松、汪晓棠、潘匋宇、张晓耕、王琦、汪野亭也加盟其中,推动了新彩文人画的发展。然新彩文人瓷画流行的时间也不长,一是因为,新彩与浅绛彩一样,有日久料彩脱落、画面逐渐浅淡模糊的缺点。二是因为,彩料是洋货,在国货受到洋货挤压、日本侵华气焰日益嚣张的境况下,为众多富有爱国之心的瓷画家所排斥,因而不久便在全国范围抵制日货的大潮中退出市场。

汪晓棠、潘匋宇为了拯救因浅绛彩、新彩工艺缺陷而面临衰亡的瓷上文人画,决定重拾粉彩,用粉彩在瓷上画出了极具国画韵味的文人画,立刻得到了同行的追捧,加之他们的极力推广,粉彩文人瓷画兴起。

粉彩自康熙朝创烧成功后,一直都为皇家御用的主流产品,无论是御窑厂的职业画师,还是民间作坊的艺人,都很熟谙它的工艺技法。粉彩瓷粉润柔和丰富多彩的色泽,永久不变的画面效果,一直是世人青睐的。汪晓棠、潘匋宇通过探索为瓷上文人画找到了能永久保留的最佳方式。

把粉彩文人瓷画推向巅峰的是“珠山八友”成员王琦、王大凡(汪晓棠之徒)、徐仲南、邓碧珊、何许人、毕伯涛、田鹤仙和汪野亭、程意亭、刘雨岑(三人皆为潘匋宇的学生),他们在粉彩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坚持创新,拓展了粉彩的艺术表现形式。如:王琦将西洋绘画技法运用到粉彩人物画中,画出了光影效果逼真的人物,当时被人称为“西法头子”;王大凡一改粉彩先用“玻璃白”打底,然后再在“玻璃白”上用彩的彩绘工艺,自创“落地粉彩”(彩绘时不用“玻璃白”打底)技法,其人物画色彩鲜艳,层次丰富;汪野亭创造了通景山水瓷画,在瓷瓶上画出了气韵贯通的循环山水画作;何许人创造了用“玻璃白”直接在瓷上彩绘的雪景山水;刘雨岑创造直接用“玻璃白”色料点染花朵的没骨“水点桃花”;为了能像国画一样更逼真地表现大自然物象的材质,程意亭在创作瓷画之余,潜心研究彩料,研发了许多新的粉彩颜料,丰富了粉彩瓷的色彩。

粉彩瓷上文人画自民国初年至今一直都是陶瓷艺术作品的主流,一直都受到世人的青睐,在景德镇陶瓷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且仍在续写辉煌。

我崇尚文人画,崇拜唐代诗人、山水画家王维,一直在研究他“援诗入画,然后趣由笔生,法随意转,言不必宫商而邱山皆韵,义不必比兴而草木成吟”( 姚茫父?《中国文人画之研究?序》)的绘画境界,也决定毕生像他一样用心去画画。

我主攻粉彩,学习在瓷上创作文人画,走过一段弯路。最初,我想像浅绛彩大师们一样,直接用国画技法在瓷上创作粉彩文人画,但没有得到预想的效果。反思之后发现,要想在瓷上创作出有国画韵味的粉彩瓷画,只有国画理论知识不够,只懂国画技法不够,必须熟谙粉彩彩绘技法,必须对粉彩工艺驾轻就熟,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将国画知识和国画技法融合于粉彩工艺之中,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所追求的艺术思想,呈现自己想要的艺术效果。我们的先辈,我们的榜样,“珠山八友”之所以能创作出别具一格的流芳百世的新粉彩文人画,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抛开传统工艺这个基石。当我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我决定从头学,从零开始,一点一滴慢慢积累,认真学习研究粉彩的传统工艺,并在熟谙其表现技法和工艺特点之后,开始细细揣摩如何将国画技法运用于粉彩彩绘之中,并逐渐探索到了适合表达自己个性思想的彩绘形式。

我喜欢在瓷上画山水,或模仿古代文人山水画,或模仿前辈的粉彩山水作品,但更多的是画源于现实生活的实景。我在学习国画时就弄明白了,前人之所以能画出那么贴近现实生活的作品,能提炼出真实表现现实物象材质和纹理的技法,能总结出那么丰富的绘画理论,就是因为他们注重深入生活,从现实生活中感悟、提炼绘画技法和创作思想。所以,当我想全身心投入创作粉彩山水瓷画时,除了研习前人的优秀作品外,更多的时间是走进现实生活,因為不同地域的山、石、树木的材质和纹理不尽相同,我们要表现好自己眼中、胸中的山水,就必须仔细研读现实生活中的山山水水,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当代山水的风貌,创作出反映当代山水风貌的真正具有个性思想和个性风格的作品。

想创作出好的瓷上文人山水画不易,为了让自己能有王维才学的一点点,我在创作之余还潜心学习诗文,练习以诗入画,依画题诗,我的体会是闭门造车不行。但当我走进现实生活,被现实生活激发出创作灵感后,诗和画便随眼中景,胸中情自然产生,真的有“趣由笔生,法随意转”之快意。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说:“文人画有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这既是对传统文人画的总结,也为热衷于创作文人画的后者引了路,我以之为标准。

猜你喜欢
瓷画粉彩彩绘
基于意象思维的瓷画龙江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2
快门风景
舒克中粉彩陶瓷艺术作品
舒克中粉彩陶瓷艺术作品
蒋晓贝瓷画艺术作品
瓷画猫系列作品
王清丽瓷画
彩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