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服务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2017-04-15 10:23■常
奋斗 2017年7期
关键词:黑龙江省专利知识产权

■常 城

大力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服务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常 城

省委提出要持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黑龙江省的两次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化创新驱动,培育壮大新动能,激发内生动力。在奋力推动黑龙江振兴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基本保障作用,找准知识产权工作的切入点、着力点和支撑点,大力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将更加有力助推黑龙江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从而更好地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新发展理念引领知识产权强省建设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部署,知识产权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等重大政策文件,要求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围绕实施“五大规划”发展战略、深入推进“龙江丝路带”建设等中心工作,省知识产权局将2016年确定为“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起步年”。出台《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贯彻落实《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实施新一轮知识产权“四大工程”,即专利优势企业创建工程、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工程、“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工程、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工程。2016年全省专利申请35293件,同比增长1.97%,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208件。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能够支撑产业发展的高价值专利技术正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助力黑龙江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是黑龙江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关键之年。省知识产权局继续开展“主题年”活动,确定2017年为“第二个质量年”,提出“四个充分发挥”理念,提出即要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制度供给和技术供给双重作用,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基本保障作用,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现代产权体系中保护无形财产权的核心作用,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的重要支撑作用。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以“聚焦全省中心工作,主动融入发展大局,准确把握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断增强工作主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新理念,进行知识产权事业发展顶层设计,更好地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彰显知识产权使命,凸显知识产权价值。

“强市”“强企”“强校”支撑知识产权强省建设

知识产权强省建设需要“强市”“强企”“强校”等一系列“强”字头的支撑。

哈尔滨市以知识产权与城市创新发展深度融合为主线,大力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完成《哈尔滨市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将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工作纳入全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2017年哈尔滨市力求建立促进知识产权转化工作体系、决策机制和管理流程,促进知识产权成果更快转化落地。同时,构建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按照“5+N”服务体系模式,逐步建立专利信息分析利用、贯标辅导、知识产权运营、专利诉讼维权等服务机构,为知识产权强市奠定坚实基础。

黑龙江珍宝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不断加强专利技术专项资金投入,2014-2015年经费投入314.6万元,其中企业获得省扶持资金35万元,自筹资金279.6万元。企业专利产品的销售量稳步提升。2015年公司专利产品销售收入达147720.5万元、利润总额61591.9万元、税金26607万元,专利产品销售额占企业总销售额比例达100%。在近年来全省开展的专利优势企业创建工程中,这样的企业远不止一两家。2016年以来,全省各级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联合深入130家企业,指导和帮助企业进行专利挖掘,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企业专利申请数量和发明专利拥有量。积极跟进“千户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服务和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为中小微企业开辟专利创造绿色通道,开展专利优势示范企业贯标认证工作。一系列的服务政策激励助推了以专利运营为核心的专利强企。

高校和科研院所一直是引领全省自主创新、专利创造的龙头,全面提升黑龙江省知识产权综合能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重要的一环就是挖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潜力。在全省高校、科研院所专利“提质促量”的政策服务及高校、科研院所专利事业发展项目资金的拉动下,全省高校、科研院所的知识产权意识进一步强化。哈尔滨工业大学以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2577件及发明专利授权1454件跃居全国高校第二位。在近两年高校、科研院所专利事业发展项目的评审中,专利转化成为重要指标。哈尔滨医科大学是其中涌现出来的典型。学校科技研发与产业处集中精力负责转化前景较好,离市场更近的专利类科技成果的管理,并具体负责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实现了成果至落地的无缝衔接。在呼兰利民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打造集聚技术服务、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人才培养“四位一体”的生物医药科技研发中心。筹资6000余万元建成哈医大(中国)北方转化医学研究合作中心。“一种抗肿瘤多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喉部手术甲状软骨固定器”“预防原发性肝癌的树莓提取方法”等一大批具备良好市场转化前景的专利应运而生。哈尔滨工业大学以“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领域入选“国家专利协同运用试点单位”,成为全国8所首批试点高校之一。省知识产权局专门赴哈尔滨工业大学,组织编写《黑龙江省机器人行业专利分析报告》,分析黑龙江省机器人行业专利申请的热点和盲点领域、有关应用机器人专利池构建以及通过专利信息分析提出产业发展规划等,为推进全省机器人行业发展“保驾护航”。

全链条服务助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

为充分释放专利这一无形资产的巨大价值,推进全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省知识产权局在优化公共服务、加快交易平台建设、推动专利与科技、经济、金融创新结合、加速知识产权全链条发展等方面下功夫,全方位服务黑龙江省创新主体。

推进专利预警分析工作。开设省专利分析与预警平台免费专业账号,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更好的知识产权服务。组织研究制定《焊接行业专利分析报告》和《医用机器人行业专利分析报告》,得到业内专家肯定。

发挥知识产权大数据平台的作用,结合“千户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开展专利挖掘、专利布局、专利信息检索和专利分析等服务。升级面向公众的专利检索分析系统,围绕大豆、马铃薯、玉米、畜禽深加工等产业进行专利数据综合集成与深度开发,明晰相关产业创新路径。

举办专利运营沙龙、专利转化与创新创业论坛等服务活动,与重点高校、院所建立专利转化合作机制,通过专利展会、媒体发布等方式推介优质专利项目千余项,实现一批专利技术转化落地。联合省工信委,从《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项目中筛选出8个项目,组织省内8家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开展了知识产权评议工作,积极为产业发展提供知识产权支撑。全省知识产权局系统开展专利执法“护航”专项行动和电子商务领域“闪电”专项行动,加强对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以及电商领域的专利行政执法,满分通过2016年全国“双打”办绩效考评,在国家局执法绩效考评中排名第14位,再次位居东北三省一区第一名,为黑龙江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4.26”知识产权宣传周及中国专利周期间,全系统深入企业、校园、党校、社区开展上门服务宣传,打造集中宣传的品牌效应。在黑河学院组织的中俄高校知识产权文化交流活动树立了黑龙江省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形象。完善了黑龙江省知识产权人才库建设,并实现与国家知识产权人才库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知识产权人才库登记68人,其中国家级人才18人,智库建设初具规模。

事业越发展,任务越艰巨,责任越重大。我们将继续加快提高优质专利供给能力,积极促进专利高效运用,实行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夯实知识产权工作基础,以加快知识产权强省建设为主线,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知识产权“四大工程”为载体,努力开创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新局面,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展现新担当!

(作者系黑龙江省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

责任编辑/赵嘉宾zhaojiabin@fendouzazhi.com.cn

猜你喜欢
黑龙江省专利知识产权
专利
黑龙江省节能监测中心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s potential immunomodulatory players 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duced by SARS-CoV-2 infection
发明与专利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