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向善:让每一朵木棉花开

2017-04-22 19:02黄日暖
广东教育·综合 2017年4期
关键词:科组和善木棉

黄日暖

吴中天,中学数学高级教师,深圳市兼职督学,多次被评为深圳市先进教育工作者、龙岗区优秀校长。作为一名资深校长,他善于结合本地本校文化传承与办学实际,汲取儒家传统理念精华,积极倡导“和而不同,止于至善”的“和善”教育思想,有效提升了任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师生综合素养。在他的大力倡导与践行下,“和善教育”不仅让他先前任职的深圳市龙岗区德兴小学的办学特色凸显,也让他如今任职的木棉湾小学提炼出了“向上向善”的校訓,引领全校师生追寻“让每一朵木棉花开”的教育梦想!

本刊记者:2014年,您在德兴小学任校长时,我曾对学校的和善教育办学实践进行过报道,对和善教育思想印象深刻。2015 年1月,您调任木棉湾小学,2016年6月,以“让每一朵木棉花开”为办学理念、以“向上向善”为校训的木棉湾小学章程被龙岗区教育局核准。在这里,我读到了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味道。

吴中天:谢谢!你有心了。确实,在如何更好地推动木棉湾小学进一步发展的思考中,我有意识地融入了和善教育的理念与某些做法,这就是“一脉相承”。实际上,校长的教育思想与学校的办学理念是相辅相成的。在德兴小学推进和善教育特色发展的过程,其实也是我自己的教育思想凝练与完善的过程。和善教育思想,其核心就是“和而不同、止于至善”,即是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发展,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与追求。这一思想要义,对于教育追求来说是带有普遍意义的。

本刊记者:但是,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传统、文化底蕴与办学实际,校长个性的教育思想与学校独特的办学情况的碰撞必然不是简单的套用或者照搬就能融入的。那么,您是怎样将和善教育思想融入新的学校并创新实施的呢?

吴中天:在新的工作环境下需要“与时俱进”。当然,我在木棉湾小学所面临的“时”,不仅是指教育形势的发展,更多是指学校实际的形势。

正如你所说,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不是照搬就能形成的。所以,虽然我的和善教育思想日臻成熟,但是在探索木棉湾小学特色办学理念的过程中,我没有照搬这一教育思想。木棉湾小学有着自身的历史传统、校园环境与文化底蕴,比如木棉湾校名、《花开木棉》校歌、国学教育底蕴,还有校园里随处可见的木棉树。木棉,其形高大、雄壮魁梧,其花厚实、硕大红艳,给人一种向上生长、积极进取、灿烂美好的感觉。挺拔向上的木棉树,象征着木棉湾小学师生激情昂扬、志存高远、奋发有为、崇尚卓越的孜孜追求与精神气质。这与我之前倡导的和善教育思想有着许多的共通之处。于是,我把和善教育思想与学校木棉精神深入结合起来,概括出了“向上向善,让每一朵木棉花开”的教育理念,用和善思想做根本指引,意在以木棉花的形象激励师生向上成长、个性发展,引导师生追求高尚、体验成长。“向上向善,让每一朵木棉花开”,就是要让每一位师生都以独一无二的姿态,奋发向上、彰显自我;让每一位师生都吐露甘醇清香的芬芳,沁人心田、臻于至善。

后来,在拟定学校章程时,我们依托“向上向善,让每一朵木棉花开”教育理念,围绕学校历史传承、教育现实与未来发展愿景,建构起了学校的核心理念系统:办学理念——让每一朵木棉花开;办学目标——智慧木棉、至善木棉、和乐木棉;校训——向上、向善;校风——奋发向上、至真至善;教风——和合共生、崇尚卓越;学风——勤学善思、乐活成长。

小学教育,重心在培养学生健康心智、良好习性。而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因身心发育、智力开化、家庭背景的不同,核心潜能发展也存在差异。让每一朵木棉花开,就是倾心关注每一个孩子,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核心潜能,让每一个学生心智健康、乐活成长。

本刊记者:一所学校的特色办学实践能否取得成效,不仅仅依赖于办学理念的体系化建构,更需要依托于具体可行的办学路径、方法与举措。请介绍一下木棉湾小学具体的特色教育活动。

吴中天:好的。在“向上向善,让每一朵木棉花开”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我校以国学经典教育为主线进行特色教育活动,深挖国学内涵,实施文化育人。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丰厚、历史悠久,强调克己修身,具有丰富的育人功能,与我校“向上向善”的校训有着高度的契合性。因此,我们将国学内涵精髓与基础教育的内容特点相结合,把国学教育有机地融入学校课程体系之中,开设了“国学”校本课程,以《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孟子》等经典中的名言古训为内容载体,通过诵读、讲释、讨论、欣赏、背诵、应用等教学环节,让学生了解国学知识,增强对国学文化的体验和感受,引导学生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为自身的价值判断并自觉践行,以促进学生知义明礼、修身养性。我校还将国学经典的内容融入校园环境中,一方面通过在教学楼文化走廊、宣传橱窗、电子屏幕上动态地呈现国学经典内容,让学生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感受国学经典的熏陶,另一方面,通过设置班级文化墙,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国学文化环境的建设,从而让校园成为立体的、会说话的“国学读本”,强化国学经典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本刊记者:除了国学经典教育外,木棉湾小学还有哪些特色教育活动途径?

吴中天:除了国学经典教育外,我校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特色教育活动。

一是塑造特色科组平台,延伸课堂教学。我校以科组为单位,整合学科内的师资力量,开展富有学科特色的科组活动,既丰富了学科课程的教学内容,也促进了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实际运用,更推动了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发展。语文科组通过开展“语文周”活动,举办了朗诵比赛、童话故事创作比赛、课本剧选拔赛、手抄报比赛,学生演讲比赛、教师教育故事讲述比赛等活动,让学生感受文学的魅力,激发其文学创作的兴趣;数学科组依托“数学周”活动,组织开展了数学竞赛、跳蚤市场、认图速算、数字谜语等活动,寓教于乐、寓学于乐;英语科组深入研究微课、网络平台、智能设备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努力打造高效科组,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美术科组通过开设“小画家”班、“小小摄影师”班、书法班等,将学生的美术作品通过长廊、橱窗、美术展等形式展现出来,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趣;音乐科组开设合唱社团、舞蹈社团、鼓号社团、儿童剧社团,通过元旦文艺汇演、艺术节文艺汇演、校园班级合唱比赛等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娱生活;体育科组通过抓好常规训练、开展每天一小时课外体育活动,让学生体质多年来保持在龙岗区较前水平,在去年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位居前列,学生比赛也屡获好成绩,在龙岗区、深圳市都获得非常好的名次,成为了体育强校;科技科组组建了学校科技队,对队员进行了七巧板、建筑模型、航空航天模型、无人机等培训,提升了队员的科技素养。学校科技队参加科技竞赛屡获佳绩,为校争光。

二是搭建特色社团平台,展现个性特长。为挖掘学生的特长和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发展,让每一朵木棉花开出不一样的姿态,吐露不一样的芬芳,我校通过成立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和开展精彩纷呈的社团活动,搭建了培育和展现学生个性特长的社团平台。我校因地制宜,积极开发学校的教师和物力资源,对辅导教师、社团定位、活动内容、时间场地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和统筹管理,保障了社团活动的顺利开展。我校还建立了社团活动的双选制度,根据教师的专业特长安排好社团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辅导方式,根据社团的开设情况鼓励学生选择与自身特长和兴趣爱好相符合或相关联的社团活动。目前,我校已先后开设了科技、英语脱口秀、经典诵读、象棋跳棋、足球、美术、舞蹈等近50个学生社团,既为学生个性特长的培育提供了平台,也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氛围。

三是建构数字教育平台,彰显智慧木棉。学校充分利用龙岗区提供的平板教学媒体,开辟多种教学途径,开展汉字听写大赛、诗词大赛、国学知识大赛、数学口算比赛等,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字时代的神奇,感受收获的快乐。接下来的科技周、数学周,我们会开发出更多新颖的数字比赛,让学生乐在其中,快乐成长。

本刊记者:既有体系化的办学理念,又有具体化的活动路径,我相信在“向上向善”精神的引领下,一定能够“让每一朵木棉花开”。最后,请谈谈您对教育的理解和思考。

吴中天:谢谢!我认为,教育应该处理好多样与统一的关系:一方面,教育不是生产,而是培养;学生不是产品,而是花朵;学校不是工厂,而是花园。因此,教育应该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每一个可能性,充分挖掘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并以此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这是学校的教育个性追求。另一方面,教育不只是追求学生个人知识和技能的增长,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引导学生不断完善自我、追求高尚、成人成才,并以此引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发展,这是教育的立德树人使命。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在我的教育追求与办学愿景中,“和而不同、止于至善”的和善种子是不会消逝的,只是其表现的具体形式在不同的学校不同的阶段有所不同罢了。

(本文图片由深圳市龙岗区木棉湾小学提供)

责任编辑 魏文琦

实习编辑 黄博彦

猜你喜欢
科组和善木棉
做人的真谛:厚道坦诚和善
南疆木棉红似火
爱拖延的米米
木棉红了
和善
基于中华经典文化的中学语文教研组的建设策略——以河源市和平县为例
木棉开尽时
深圳科学高中历史科组组稿之三 例说2018年全国卷“史料实证”素养的考查方式与教学启示
深圳科学高中历史科组组稿之一 历史解释的两种考查类型及教学培养策略——基于2016年以来全国卷高考题的探讨
深圳科学高中历史科组教研活动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