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资源共享促进区域教研效果最大化

2017-04-22 19:17汤月颜
广东教育·综合 2017年4期
关键词:数学科科组中心组

汤月颜

广州市白云区新一轮的教育体制改革把区内学校划分为3个片、4个镇进行管理,其中笔者所在的石井片管辖的小学为38所。根据地域大的特点,石井片在小学教学管理方面着重从整合资源方面构思区域教研活动,以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工作重点,以课例研究为抓手,创新区域学校“组团教研”模式,积极开展用好新教材的教学研究与指导,追求常态课教学的优质高效,促进学科教学和教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一、改革区域集体备课,促进教学资源共享

对于区域数学科组的备课,在每学期初的学科组工作会议上,各年级就如何开展集体备课、有何困惑或建议,在研讨中达成共识,共同策划本片的数学教研工作计划。针对片内教师对参与片内集体备课的反馈,笔者与科组中心成员一起研讨改革集体备课的形式,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为了充分发挥网络技术对集体教研的作用,石井片利用区学科网的平台,进行一至六年级的集体备课,主要以网上发帖跟帖讨论的形式进行,跟帖的主题是由片中心组的各年级备课组长根据新教材的特点,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讨论。如2015学年第一学期,根据新教材的热点问题,提出以下主题:关于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内容;关于新教材中新增的内容;关于有效作业的设计。这些主题与教师的日常教学息息相关,片内的任课教师踊跃参加,讨论热烈,研讨效果理想 。

另外,中心组在片内分年级组建各年级的教研学习Q群,成立了以备课组长为中心的新型教研团队,并要求全片38所小学的数学教师加入对应年级群,利用网络无界限沟通的优势,随时随地集体备课,避免了小规模学校教师“孤军作战”的现象发生,提升了研讨氛围,对小规模学校起到很大的促进和帮助。

二、精心策划主题教研,加大课程研究力度

每学期初,由数学科中心组长与中心组成员一起收集、分析片内学校教学中遇到的共性问题,研究确定本学期的主题教研,着力解决学科教学中的突出问题。如在征集教师的教学困惑时,很多教师提出疑问:“实施新课程后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这一领域的课型教学如何把握?”“需关注落实哪些的数学素养?”因此,中心组确定了以“怎样上好小学数学综合與实践课”为该学期的教研主题,以“集体备课——课例展示——同课异构”的思路进行。数学教研中心组在向全片展示主题教研活动的同时,也为片内各小学数学科组提供了很好的观摩学习机会。片中心组指引学校数学科组根据校本实际,确定每学期的主题教研,要求做到“有计划,有跟踪、有落实、有反思”。

在学校调研访谈中,我们欣喜地发现学校科组教研活动改变了过去组织松散、无主题的现象,教研组长对科组活动的设想和组织较之前有了明确的思路。从各校数学科上报的教研主题来看,有的学校根据教师不懂处理教材这一问题开展了“如何处理教材、整合教材”的专题教研;有的学校根据“教师布置作业随意”这一问题,开展了“作业有效性”研究;有的学校根据抽测中发现很多班级的优秀率不高的问题,开展了“如何让课堂的提问更有深度和广度”研究,等等,这些都体现了学校科组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师在学校组织的主题教研活动中,开展相关的小课题研究,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校本研究与校本教研、培训整合开展,一学期(学年)一主题,把问题逐一攻破,教师也在参与研究的过程中收获了成长。

三、重视骨干教师培训,示范引领教师成长

为了进一步促进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中心组积极组建各年级教研组,挖掘骨干教师资源,充分发挥教研组在区域教研中的示范、指导作用,开展了新教材研讨、与青年教师的师徒结对等活动。如省骨干培养对象的周卫红老师、广州市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的钟转红老师、白云区教学创新能手陈娟老师等片内名师,多次在片内承担课例展示工作,送教到学校,送教到科组,引领薄弱学校科组建设。

在培养青年教师上,中心组重视平台搭建,组织石井片数学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比赛形式以“初赛(说课比赛)——决赛(课堂展示)”的形式有序进行。活动吸引了片内青年教师的踊跃参与,评委由片教研组长、中心组成员以及骨干教师担任,初赛突围的教师参加决赛。这过程既是对石井片数学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的一次集体检阅,又是对青年教师备课、说课能力、课堂组织驾驭能力的强化提升。说课赛场上,参赛教师精心准备,融入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并结合教育教学理论对教法、学法进行阐述。参赛教师注重教育说课的流程清楚、完整,安排合理,是一次成功的说课活动。进入决赛的赛课环节,参赛教师无论在教学风格、艺术、形式,还是课题氛围、学生学习状态等方面,充分展示了新时期新下课程教学理念,展示了一名合格的青年数学教师的风采。

四、开展区域组团教研,搭建互动共享平台

针对本区域小规模学校、薄弱学校的现状与不足,笔者带领小学数学中心组成员深入学校参与学校数学科组的教研活动,了解学校的教学教研现状,提炼片内小学数学优秀科组建设的经验;找出薄弱学校的教学教研问题,指导学校数学科组教研组长开展实效教研活动。为了进一步搭建教研共享平台,2015学年开始,中心组尝试运用“组团教研”的模式,引导科组建设较好的“龙头”科组与临近的兄弟学校进行每月一次的“组团教研”。首先是以同德小学为“龙头”科组,以明德小学、螺涌小学为“组团”,联校教研以“集体备课——课例展示——同课异构”的形式进行。经过一年的实践,验证了开展数学组团教研的可行性,数学科中心组进而策划在片内全面铺开此模式。基于本片管辖的38所小学的办学性质、办学规模、办学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和地域分布广的现状,笔者在区域学校分组组团方面进行了科学分析,将本区域学校分为9组,每组4~5所学校。每一组安排一个教研常规扎实的学校科组作为“龙头”科组,该学校科组长为组长,从引领帮扶的角度来将学校分组:针对小规模学校数学教师每年级只有一位教师,且跨级教学,致使教研活动长期难以开展或流于形式的情况,安排邻近规模较大,教学管理较好,教师队伍建设较好,教研活动有一定质量的公办学校作“龙头”引领,以改变小规模学校数学教师单打独斗的教研格局,分享优质学校的教研资源,营造良好的研讨氛围,促进小规模学校形成良好的教研规范;针对数学师资编制紧缺、一二年级语文数学“包班”几所的公办学校,安排一所数学师资水平较好的学校作为“龙头”,以优质学校各年级数学教师为引领,开展集体备课,研读教材,课例研讨等活动,帮助临时数学教师解决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素养的问题,为高年级数学学习打基础;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小学生源相对较差,师资不稳定的现状,安排师资稳定、教研常规扎实的优质小区配套小学作为“龙头”科组,以分享优质民办学校的教研资源,为薄弱的民办学校作示范,帮助其建立形成良好的教研常规。

组团的几所学校还分别组建数学科联校教研Q群,利用网络平台随时随地开展自主教研,为校与校之间的交流搭建平台,发挥各校优秀教师的辐射作用,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注:本文是作者主持的2015年广州市白云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整合区域性小学数学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质量的行动研究》前期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数学科科组中心组
理论学习中心组
理论学习中心组
理论学习中心组
理论学习中心组
云存储的数学科资源库建设的策略探讨
基于中华经典文化的中学语文教研组的建设策略——以河源市和平县为例
深圳科学高中历史科组组稿之三 例说2018年全国卷“史料实证”素养的考查方式与教学启示
深圳科学高中历史科组组稿之一 历史解释的两种考查类型及教学培养策略——基于2016年以来全国卷高考题的探讨
深圳科学高中历史科组教研活动掠影
转化农村初中数学科后进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