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应仅仅是默写

2017-04-22 12:46孔小波
广东教育·综合 2017年4期
关键词:过度科目分数

孔小波

每当学期开始,语文、英语办公室前的走廊便会门庭若市,学生或单枪匹马,或三五成群,或摩肩接踵,纷纷到办公室进行默写。不仅语文、英语如此,历史、地理,甚至化学、数学等科目也无一例外。全员默写的现象不仅普遍,还甚为流行。

在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报告会上,一位演讲者看似戏谑地讲道:“有学生甚至在中午吃饭的时候,去食堂找化学老师默写。这是化学老师的魅力啊。”台下一片哄笑声。这样的哄笑声若是传到那位化学老师耳里,不知道他会有什么样的滋味。于我而言,它是一记警钟,刺耳苦涩。

回忆多年前,在我们上高中的时候,只有英语一门学科需要默写,每节英语课一般需要默写十个单词,而其他科目跟默写则是搭不上边的。反观现在,几乎所有的科目都要默写,越到考试前,默写的频率就越高。为什么现在默写那么受“欢迎”?因为默写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教学检查手段之一。默写的内容一般是简单的陈述性知识,如古诗文、单词、公式、历史事件的时间等。通过默写,教师能够迅速地了解学生是否已经完成对知识点的记忆,如果学生没有掌握到位,便可以让学生重复记忆和操练,直至掌握到位为止。

在考试中,默写类的题目容易得分,也容易失分:学生若记不清楚、不熟练或写了错别字,就会丢掉分数;学生若记牢了,就能拿到分数。因此,默写类题目的得分差距较大,是兵家必争的“拉分题”。教师为了任教班级学生的成绩不落后于其他班,便会严格地要求学生进行背诵、默写。一旦有教师要求学生背诵、默写,其他的教师也必然会加入到默写的行列。教师也害怕,害怕考試的时候,学生默写类题目的分值被其他班级拉开,也担心自己不让学生背诵、默写的“与众不同”,担心成为独特的“那一个”。最终,从众心理和分数效应就导致了教师在默写上乐此不疲。

另外,弱势学科、非主科学科也面临着尴尬的境地。学生往往认为这些学科学之无味,但弃之不可。因此,默写成为了这些学科“刷存在感”的利器。为了提高学科的存在感,避免被学生“遗忘”,增加学科在学生心中的“分量”,科任教师别无他法地选择通过默写来促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维系学科存在感。

但是,单纯的默写,尤其是考试前的各种默写,所导致的恶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反复的默写会大大降低学生的主动学习。在“布置默写——检查反馈”的条件反射中,学生会逐渐变得依赖默写,一旦离开了默写,学生主动完成学业任务的积极性就可能降低。越来越多的学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检查,原本学习能力强、善于主动学习的学生也会逐渐变得依赖默写。从学习本质的角度来说,这种在无形中变主动为被动、变自发为检查的做法,极其容易对主动、高效、乐学的学习习惯造成致命影响。一旦默写所产生的刺激不再,学生学习的状态又该如何保证?

其次,过度默写不仅将学生置于被动学习的境地,也破坏了良好的教学生态,导致了学生之间恶性的分数竞争。为了学生的分数、成绩不落后,教师们纷纷举起默写的大旗,不背得滚瓜烂熟誓不罢休。这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但过度的默写已经将单纯的知识默写异化为分数较量的工具,将学生和教师的关注点从学生的知识建构、个性发展转移到分数、成绩的绝对提升上。真正的教学是学问的教学,而不是分数的竞争,是思考的教学,而不是默写的较量。我们从不反对必要的、适量的默写,但坚决反对与分数挂钩的、过度的、疯狂的默写。

最后,高频的默写打乱了学生学习计划,破坏学习的整体性。默写的质量,需要一定的时间来保证。在学生之间疯狂的分数竞争下,学生、教师只能通过不断的重复默写练习来增加默写准确性,保证默写的质量。疯狂的分数竞争导致了高频的默写练习,而高频的默写练习则将学生的早读课、实践课、活动课、自修课、午休、晚自习等大量学习时间挤占,使得学生已经安排好的学习计划被打乱,严重损害了学生的休息权利,影响了学生的知识消化过程。从本质上说,这是一种对学生正常学习过程的干扰,这看似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实则却导致了学生的片面化发展和“倒退式”发展。

怀特海说:“教育是一个一分钟一分钟、一小时一小时、一天一天地耐心地掌握细节的过程。”但教育并不需要过度默写的“耐心”,也不需要“一分钟一分钟、一小时一小时、一天一天”的机械重复。教育真正需要的是回归朴素,点燃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火焰,静待花开的声音。教育不应仅仅是默写。

猜你喜欢
过度科目分数
2024年拟在河北招生的普通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发布
中药煎煮前不宜过度泡洗
分数的由来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过度减肥导致闭经?
可怕的分数
希望你没在这里:对过度旅游的强烈抵制
算分数
过度加班,咋就停不下来?
让讨厌的科目“牛”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