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退耕还林区棕背鼠平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2017-04-22 01:32赵玉根门晓光雷晓明王正升关占荣王布赫
陕西林业科技 2017年1期
关键词:银狐株率捕鼠

赵玉根,门晓光,雷晓明, 王正升,关占荣,王布赫

( 1.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森林保护站, 呼和浩特 010010;2.内蒙古武川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内蒙古 武川 011700)

呼和浩特市退耕还林区棕背鼠平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赵玉根1,门晓光1,雷晓明1, 王正升2,关占荣1,王布赫1

( 1.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森林保护站, 呼和浩特 010010;2.内蒙古武川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内蒙古 武川 011700)

在武川县 15 a生油松林内,按密度0.3只·hm-2释放年龄1.5~2 a银狐,和沿山脊线两侧分别栽植2行(行距200 m,桩距300~500 m)招鹰桩,进行了释放银狐和栽植招鹰桩捕杀棕背鼠平技术试验,结果为释放银狐可使林地棕背,鼠密度由19.16只·hm-2降低到4.83只·hm-2、被害株率由22.82%降低到7.81%、植株死亡率由6.13%降低到4.01%;栽植招鹰桩可使鼠口密度由18.97只·hm-2下降到4.94只·hm-2,被害株率由22.96%降到7.68%,死亡率由6.03%降到4.02%,既达到了控制鼠害的目,又具有绿色、高效、持续等优点,可大面积推广。

呼和浩特市;退耕还林区;棕背鼠平;生物防治

随着国家工程和地方绿化工程的建设,呼和浩特市有林地面积不断增加,现有林地53.3万hm2,其中近几年退耕还林区面积13.3万hm2,油松(Pinustabuliformis)、樟子松(P.sylvestrisVar.mongolica)等针叶树林地也增加至4.7万hm2,同时以棕背 (Clethrionomysrufocanus)为主的森林鼠害日益严重,危害面积达0.65万hm2,除危害针叶树外,还危害山杏(Armeniacasibirica)等灌木,林地平均被害株率和死亡率分别达到22.89%和6.13%,直接降低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严重影响了生态景观,制约地方经济发展。为此,2013 —2015年我们在完成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过程中,在武川县上秃亥乡15 a生油松纯林中,进行了以栽植招鹰桩、驯养释放狐狸为主的生物防治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总结如下。

1 试验方法

1.1 试验设计

1.1.1 银狐(Vulpesfulva)捕鼠试验

(1)试验材料

选择生长健康、年龄1.5~2 a的银狐进行饲养和捕鼠试验。银狐喂养和释放驯养包括四个步骤:饲料喂养、饲料加死鼠喂养、活鼠驯化喂养、野外生存适应性训练喂养,前两个步骤在基地进行,后两个步骤在野外林地进行。

(2)试验布设

野外林地释放银狐密度为0.3只·hm-2。2013年6月6日开始释放银狐,2014年9月8日进行捕鼠效果调查。

(3)捕鼠效果观察与调查

野外设置24 h监控摄像头,捕捉狐狸捕食活鼠情况,摄像头布置密度为0.3台·hm-2,达到准确清晰拍摄目的;在释放区内调查粪便,根据其中是否有鼠毛、鼠骨确定捕鼠与否,收集狐狸刨挖鼠洞的痕迹、爪印、洞等,用望远镜追寻、观察狐狸生活状况。

1.1.2 招鹰桩试验

(1)试验材料

控根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育苗技术,其核心思路是通过科学的配方和管理来达到调通植物根系生长,从而缩短种苗培育时间,减轻田间管理的工作量。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控根技术通常由育苗基质配方和辅助控根培育管理技术两个模块组成。随着我国农业和林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控根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中,并且在我国的林木种苗培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招引桩规格为长8 m、直径25 cm松木油杆,T型架顶端横杆长2 m,侧斜杆长1.5 m,鹰巢直径约 0.6 m。

(2)招鹰桩布设

在试验区林地内沿山脊线两侧栽植,每侧2行,行距200 m,桩距300~500 m,共栽植60根。2013年5月6日布设招鹰桩,2014年9月30日进行捕鼠效果汇总。

(3)捕鼠效果调查

每隔一周,在每个招鹰桩下观察有无老鹰捕鼠后吐出的鼠毛、鼠骨以及老鹰粪便中是否有鼠骨、鼠毛等排泄物,在试验区调查老鹰捕食野兔、鸟类等其他动物遗留的毛骨等痕迹;设置监控摄像头观察老鹰在招鹰桩及周边的活动;用望远镜观察老鹰现场捕鼠情况。

1.2 林地鼠口密度调查

1.2.1 标准地设置[1]在试验区按照有林地面积的3%设置总样地面积,再根据总样地面积和每块标准地面积(0.7~1.0 hm2)确定标准地地块数量;本试验区面积0.33万hm2,共设置标准地100块(其中栽植招鹰桩试验60块,驯养释放狐狸试验40块)。

1.2.2 鼠铗、食饵及其布放[2]鼠铗采用中号板铗(12 cm×6.5 cm);布铗方式为在标准地内按铗距5 m、行距20 m的平行线或按Z字形、棋盘式等形式布放,每个标准地布设1个鼠铗,共100个鼠铗。食饵为炒熟的白瓜子或油炸花生米。

1.2.3 标准地鼠口测定及密度与捕获率计算[3]在每个标准地采取“夹日法”进行布铗和计数捕获数量,即每间隔24 h检查、计数、记录1次鼠铗捕获鼠口量(区分雌雄),并用空铗替换已捕获过的鼠铗, 每72 h后将捕鼠铗全部收回;由每个标准地计算整个试验区鼠口及其密度。

1.3 被害株率调查

在武川县项目区内,按不同的立地条件、林型选择被害株率超过10%的小班地块,每小班设置1个标准地(面积1 hm2),并按对角线随机选取100株进行被害株树和死亡株数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2.1 驯养释放狐狸防治棕背鼠平的效果

从表1可以看出,释放狐狸可以使林地棕背鼠平密度由19.16只·hm-2降低到4.83只·hm-2、降低74.8%,被害株率由22.82%降低到7.81%、降低15.01百分点,植株死亡率由6.13%降低到4.01%、降低2.12百分点,防治效果明显。

表1 驯养释放狐狸防治棕背鼠平效果

2.2 栽植招鹰桩防治棕背鼠平的效果

表2显示,栽植招鹰桩试验区鼠口密度由18.97只·hm-2下降到4.94只·hm-2,下降了14.03只·hm-2即74.0%;被害株率由22.96%降到7.68%,下降了15.28百分点;死亡率由6.03%降到4.02%,下降了2.01百分点,防治效果明显。

表2 栽植招鹰桩防治棕背鼠平效果

3 结论

在呼和浩特市武川县油松中幼林地释放银狐(密度0.3只·hm-2),可使林地棕背鼠平密度由19.16只·hm-2降低到4.83只·hm-2、被害株率由22.82%降低到7.81%、植株死亡率由6.13%降低到4.01%;沿山脊线两侧各栽植2行招鹰桩,行距200 m,桩距300~500 m,可使鼠口密度由18.97只·hm-2下降到4.94只·hm-2,被害株率由22.96%降到7.68%,死亡率由6.03%降到4.02%,都达到了控制鼠害的目的,具有绿色、高效、持续等优点,突破了传统的化学防治模式,顺应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新趋势。为进一步提高鼠害防治效果,降低成本,今后应继续深入跟踪调查狐狸和老鹰活动踪迹,探索鼠害种群数量、天敌种群数量、防控规模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建立合理的生物控制模型。

[1] 李传道,唐祖庭,李周直,等.森林病虫害调查[M]//林业部调查规划院.森林调查手册.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0.

[2] 武晓东,付和平,杨泽龙.中国典型半荒漠与荒漠区啮齿动物研究[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3] 赵肯堂.内蒙古啮齿动物[M].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

Biological Control ofClethrionomysrufocanusin Reforestation Area of Hohhot

ZHAO YU-geng1, MEN Xiao-guang1, LEI Xiao-ming1, WANG Zheng-sheng2, GUAN Zhan-rong1, WANG Bu-he1

(1.ForestProtectionStationofHohhot,Hohhot,InnerMongolia010010; 2.GuwuchuanForestPestandDiseaseQuarantineandControlStation,Guwuchuan,InnerMongolia011700)

Biological methods by releasing fox and planting eagle poles were adopted to controlClethrionomysrufocanus, with foxes density at 0.3 hm-2and two rows spacing at 200m and pole spacing at 300m-500m) in the forest of 15a pine trees.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Clethrionomysrufocanuswas reduced from 19.16 hm-2to 4.83hm-2, damaged trees from 22.82% to 7.81% and death rate of trees from 6.13% to 4.01%. Eagle poles attracted eagles and reduced the number ofClethrionomysrufocanusfrom 18.97 hm-2to 4.94 hm-2, the damage trees from 22.96% to 7.68% and the death rate of trees from 6.03% to 4.02%. The methods proved to be effective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nd sustainable.

Hohhot; slope land conversion to reforestation;Clethrionomysrufocanus; biological control

2016-12-18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内林科推[2013] 3号)。

赵玉根( 1967-),男,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正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S763.306

A

1001-2117(2017)01-0039-03

猜你喜欢
银狐株率捕鼠
银狐家的100个锦囊
2021年大通县油菜三甲害虫药效防治试验报告
捕鼠记
澳洲坚果杂交子代开花调查分析
捕鼠能手小花猫
三化螟田间为害丛率与为害株率相关性研究及应用
2018年泰山东麓和南麓甜樱桃主产区冻害情况调查
高雅之银狐犬
可怕的习性
拉里不走 唐宁街10号“捕鼠官”续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