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王君《一路修行教作文》的答问

2017-04-24 23:34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王君新作文笔记

王君,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现任教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多届“语参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评选大赛评委会主任。获评2014年首届全国中语十大学术领军人物,2015年全国教育改革先锋教師。北京大学等全国几十所大学特聘“国培”专家教师,兼职硕士生导师。从2005年起首倡“青春语文”“青春班主任”的教学理念和教育理念,公开发表的各类教育教学文章1000余篇,其中16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已出版专著14部。

《新作文》杂志:王老师,您的书《一路修行教作文——王君作文教学笔记》和你在语文教学中追求的“青春语文”是什么关系?

王君:所谓“青春语文”,其本质就是提倡通过灵性阅读、生命写作、激情生活三条路径使语文教学过程保持青春状态,进而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保持、享受整个人生的青春状态(即幸福人生)做准备。青春语文的终极目标在于改变、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生命状态,让师生双方都永葆青春的激情。

“灵性阅读”是青春语文基于阅读教学打通“教法和活法”的探索。“生命写作”是青春语文实践“写作是我们的道场”的现场。“激情生活”是青春语文让班主任工作和语文教学工作相融,让职业和日常生活共鸣的实践。

青春语文的底座是生活,是整个语文教学系统中每个人的生命状态。只有当灵性阅读、生命写作和激情生活相互融合,互为支撑的时候,青春语文,才真正成为了一种语文追求。

《一路修行教作文——王君作文教学笔记》是我正式出版的第三本作文教学专著,是我借由写作诠释、传递青春语文理念的重要通道。

《新作文》杂志:《一路修行教作文——王君作文教学笔记》和您的另外两部写作教学专著的关系是什么?

王君:2013年,我出版了《听王君讲作文》(上下两卷),这部书是对我前二十年作文教学研究成果的一个集中展示。在这部书中,我提出了“青春语文”写作教学的十大教学理念:

1.变学生独写为师生共写;

2.变应试写作为生命写作;

3.变技巧灌输为情智促技;

4.变课文示范为经典引领;

5.变校园视角为社会视角;

6.变读写一体为写作举纲;

7.变学科技能为班建动力;

8.变象牙写作为红尘写作;

9.变统一要求为分层激发;

10.变纸质写作为网络点兵。

这部书呼吁的是一种明亮的习作状态。

中学生作文的天地可以很广阔:青春话题、公民意识、荣誉和责任、悲悯和同情……人与社会、自然、自我的关系应该是永恒的作文源泉。青年的写作应该展现青春气息而又思考大问题,应该能够体现胸襟抱负而又敢爱敢恨。少年的写作中一定要能听到对生命的歌唱,哪怕是不太成熟的歌谣,其价值也远远超过了无病呻吟和故弄玄虚。心中有爱、肩上有担、腹中有墨、胸中有识、目中有人、手上有艺,这才是中学生作文的一种境界——这是文的境界,也是人的境界。

2016年年底,我出版了《青青园中葵——清华附中圆明书院史记》和这本《一路修行教作文——王君作文教学笔记》。《一路修行教作文》的素材是近四年来在我的作文课堂上发生的四十个鲜活的故事。《青青园中葵》则是以年级为写作共同体的写作行为、写作成果的记录。总之,这两本书,是对《听王君讲作文》中的青春语文写作理念中观和微观的再实践。

《新作文》杂志:《一路修行教作文——王君作文教学笔记》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王君:这本书中的文字,写于2012年到2016年之间。

2012年,“课堂内外”的《创新作文》初中刊主编彭治旗老师邀请我为刊物写专栏稿。最开始,我有很多顾虑。首先,我担心自己“写不出”。北上以后,困难很多。在教育教学上,我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迷失了方向,陷入了精神上的惶恐不安。我担心写不好专栏。其次,对中小学的作文教学,从南方到北方,我更加绝望。“天下乌鸦一般黑”,应试依旧肆虐,教育哪有桃源?——大家无不是心照不宣,和分数排名赤膊相见,赤裸裸地为了“提分”而教写作。中小学哪里有什么“写”?只有“作”。学生的心甘情愿,家长的推波助澜,教师的急功近利,推动着应试战车在南北校园里横冲直撞。青春少年写出来的文章,普遍充满了追逐龙虎榜的铜臭之气,不忍卒读。天下滔滔,若想螳臂当车,我担心自不量力、自讨苦吃!而且,对写“专栏稿”,我有一种本能的恐惧。我怕那个“专”字。构思、立意、选材、作文价值观、思想倾向性……是不是都需要专为刊物“量身订制”,都得“讲政治”“讲政策”,不得越雷池一步?而我这样的人,“生来爱自由”。不自由,毋宁死;不自由,不写作,但彭主编以“你可以自由写,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渴望表达什么就表达什么”的表态打消了我的顾虑。这个专栏,我一写就是四年。而且到现在,还在坚持。

“自由写作”帮助我疗愈了自己,走出了生命低潮。所以,这本书中,让学生“自由地写”和培养学生“自由的人格”是贯穿全书的追求。

《新作文》杂志:《一路修行教作文——王君作文教学笔记》的核心写作理念是什么?

王君: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写作是我们的道场。通过写,让孩子们爱上他们自己。

《新作文》杂志:“通过写,让孩子们爱上他们自己”,这个理念很有意思,您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呢?

王君:作为教师,我曾经很认真地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我的写作起点在哪里?我将带领着学生们走向哪里?

我先研究了自己。这个学生时代考个最次的大专也需要经历“高四”的学习弱者,在后来的岁月里,是怎么经由“写作”而成为了一名在业内认同度比较高的所谓“名师”。在学生时代,我的写作“成绩”也绝算不上优秀,但是后来又是怎么样真正“爱上”写作的?我的写作动力来自哪里?我的写作情怀是怎么熏陶出来的?我的写作人格是如何形成的……

叩问自己让许多问题渐渐明晰:我爱教师这个职业,我爱教语文,爱做班主任。校园啊,教室啊,是事故场,但更是故事场。我最初的写,是被这些故事吸引,然后情不自禁地记录。越记录越觉得有意思,越记录越沉醉不知归路。大学毕业后,大家都被社会驱赶,曾经很能写的许多同学被生活的浪潮冲打得东倒西歪,不再有时间写,不再有心情写。我呢,因为一份热爱的职业,因为一份沸腾的生活,反而越写越有劲,越写越会写。开头是“无用之写”;后来发表文章数量渐多,渐渐走向“有用之写”;再后来,不需要再发表文章了,重新回归“无用之写”。到现在,写作已经成为了习惯,成为了爱好,成为了生活必需品了。

因为爱生活爱学生,开始写。因为被肯定,受到激励,勤奋写。因为内心的需要,心灵的呼唤,痴迷写。

写作动力,就是生活动力。写作情怀,就是职业情怀。写作人格,就是生命人格。

再自我剖析得深入一些,那就是——我写,是因为我想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坚持写了下来,是因为我通过写作,正在成为更好的自己。

于是,我的“写作思想”就渐渐明晰了:不要去“教寫作”,而要去唤醒写作的激情。

“写作能力”本质上是一种心灵的能力,是一种灵魂的状态,只有少部分可教,大部分,无法教。不教写作,但要“促进”写作。语文教师不是写作训导师,而是活力激发师。你用什么样的手段,用什么样的技巧,用什么样的写作状态,让“写”成为魅惑,成为责任,成为习惯,让学生们欲罢不能,这些,乃是“教”的更关键部分。

在这本书中,“我”和“学生”其实是一个写作共同体。我不断启发学生“我们为什么要写作”。我们的写作成为了事业,成为了生命本身的组成部分。

《新作文》杂志:《一路修行教作文——王君作文教学笔记》这本书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内核是什么?

王君:这本书是“手记”。以“手记”的形式记录了四十个作文教学故事,其中涉及到写作技巧的教授,写作积累的促成,写作情怀的熏陶,写作人格的培养等方方面面。这些故事的内核还是写作的主体——学生的成长。

经由写作,学生们更加勇敢和坦诚:这本书里的写作故事,有豆蔻年华、青春岁月的写作辉煌,也有迷茫时代年少无知的写作愚昧,有渐写渐艰、渐行渐困的写作挣扎……大部分故事,非常温馨;但有些故事,称得上惨烈。我们的成长会经历什么,我们的写作就会经历些什么。写作的历练,本质上就是生命的历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追求真诚,而且,渐渐具备诊断“真诚”和培育“真诚”的能力,直面心灵墙壁上不那么容易察觉的污点,自我否定,自我保洁,自我修复。

在这个道场中,我们的第一课,就是忠诚于生活,忠诚于自己。

经由写作,我们更加理性和智慧。在这本书里,你会看到一些关于写作技巧的指导,但我的希望是,你能够更多地看到这些技巧背后的东西。我之所以把它们介绍给我的学生,不是因为它们有多重要、多必需,而是因为,在写着写着的过程中,这些技巧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了,自然而然地被“需要”了,这是我的意念中“写作知识”最好的生长方式。它们“长”在写作的土壤中,是学生们写作生命的一部分,不是被蓄意嫁接的,也不是被粗暴赠予的。它们和学生们的写作智慧、写作情怀是相融的、相生的、相互应答的。

在这个道场中,我因为得到了自由,所以,努力让这自由蓬蓬勃勃生长起来,开花,结果——让她成为学生们写作的理由。学会享受自由,拥有不“逃避自由”的勇气和自信,是这个道场中,我们的第二课。

经由写作,我们最终要走向的终点是自我接纳、自我欣赏、自我创造、自我成长。

我要让学生们经由写作而爱上自己,于是我成了生活创意大师。我的头脑里有无数的奇思妙想,而且,我负责把这些奇思妙想变为学生们沸腾的当下生活。我努力让他们时时刻刻活在惊喜中。“把365天活成365个样子”后,每一个人,都会在这365面镜子中照到一个更欢喜的自己,于是,他就成为了写作的花,写作的树。反思成为本能,记录成为惯性。我写,是因为我有;我写,是因为我爱!

通过这本书,你会看到我们的作文价值观:你怎么写,你就怎么活;你怎么活,你就会怎么写。写法和活法,天然相互沟通,互相成全。

《新作文》杂志:在前文中你提到了“写作共同体”这个概念,《一路修行教作文——王君作文教学笔记》对此有涉及吗?

王君:所谓“写作共同体”,就是让学生不再“孤独”地写作,在日常的写作教学中,除了个人自由练笔之外,还可以结成“师生共同体”,师生合作写作。或者组织班级和年级的学生共同参与写作活动,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协同写作,产生“生生不息”的写作成果,互相学习,互相激励。《青青园中葵——清华附中圆明书院史记》就是这种活动的写作成果。

在《一路修行教作文》中,我还介绍了“班级每日微信播报”创作活动,“百家讲坛”创作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写作活动,很有看点。

《新作文》杂志:你对如何读这本书有什么建议吗?

王君:这本书是我的“一路修行系列”中的一本。它既是一本作文教学书,更是一本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通过写作进行心性修炼的书。你还可以结合我的《一路修行做老师》《一路修行做班主任》《一路修行做女人》,以及即将出版的《一路修行做母亲》《一路修行教阅读》来读。

写作,是让我们爱上更好的自己的修行 方式。

教写作,本质上也是教做人,教生活。既成全自己,也成全学生。

猜你喜欢
王君新作文笔记
Color-image encryption scheme based on channel fusion and spherical diffraction
学写阅读笔记
学写阅读笔记
我的自然笔记(一)
漂流记
爱的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