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说话一样去写作

2017-04-24 23:14李翀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我心一棵树民歌

李翀

前段时间在网上流传着这样一首诗,或者不能称之为诗的几句话,读完却让我感动不已。

我想变

我想变成一棵树

我开心时,

开花。

我不开心时,

落叶。

据说这首小诗的作者只是个小学生。小诗没有什么独特的技巧,也不是高深理论指导下的合成品,只是把自己比作一棵树,在开心时像花朵一样微笑,在伤心时像落花一样哀愁。随口的几句话,却像吹皱一池萍翠的微风,掀起我心中的涟漪。它打动我的原因,仅是用浅显直白的话语表达了他内心最真切的感受。

其实,写作和说话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越来越多的人为了追求华丽的辞藻,结构的转合,意境的幽深,慢慢将写作作为交流的本质功能淡忘。“断竹,续竹,飞土,逐肉”,上古民歌《弹歌》用八个字,极其精练地描述了整个狩猎的过程,简短质朴,一气呵成。诗歌乃至写作都是从民歌中发展而来,起初的作用都只是交流。

写作是为了交流。孔子曾言:“辞达而已矣。”文辞是为内容服务的,只要做到通达即可,不然,也不会有“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也”的论断。现代教育学家叶圣陶同样认为“写文章跟说话是一回事儿。”只是,从古到今,有很多人剑走偏锋。扬雄提出“文必艰深论”,贾岛以“苦吟”的态度作“清新奇僻”之诗,他们将文章创作、诗歌创作引入了艰深的泥潭,以此“语不惊人死不休”。当然,反对派者诸如苏轼,他认为文学创作还是应该率性而为,像说话一样,当行于所行,当止于所止。

写作唯恐失之艰深。荣维东提倡“交际语境写作”,要求创设情境,在话语情境中让学生产生写作的冲动,从创作的源头为学生找到表达的欲望点。一脉相承,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同样需要在情境中写出切合真实语境的文字。故而,我们倡导像说话一样去写作,用我口说我心,用我手写我心。

翻开很多名家的作品,你会发现,越是思想深邃、手法纯熟的作家,其文风越是清新自然,仿佛面对面交流般亲切,如梁实秋《为什么不说实话》。当然,这种化繁为简、举重若轻的功力还不是我们可以达到的,但把写作当成聊天的那种放松的心態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我们发现学生在微信、QQ等社交平台经常口若悬河、文采飞扬,时常更新的状态也是颇具诗人情怀,可一到了写作时,便无从下笔。这与写作的内容有关,也与写作时的心态有关。就拿教师论文来说,人们总把它塑造成一个穿着灰色大褂的老学究,戴着三寸厚镜片的眼镜,摇头晃脑地絮叨着不知所云的古文。于是乎,编辑们对着长篇大论,个个是汉字却终究不得其解的论文,心里默默地说:“有话不会好好说?”

下笔时如若竭斯底里,成文如若诘屈聱牙,让读者阅读时如坠云里雾里,这样的写作和戴着镣铐跳舞还有区别吗?

远离套路,走出模式,像说话一样自然地倾吐,作文或许就没那么难写了。

猜你喜欢
我心一棵树民歌
你是一棵树
一棵树七个人
一棵树(外六首)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窗外,一棵树(外三首)
穿花衣 唱民歌
我画我心
我画我心
我画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