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精神对提升中共执政能力的重要贡献

2017-04-24 00:40郭元阳
党史文苑 2017年6期
关键词:执政能力中国共产党

郭元阳

[摘要]大庆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之一,它对于新时期从严治党、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贡献。一方面,大庆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培育的时代精神,它与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其他精神具有内在一致性;另一方面,大庆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精神资源,有利于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关键词]大庆精神 中国共产党 执政能力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这是新时期“更好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大危险”[1]的关键,也是目前提升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关键。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的大庆精神,是对党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对于大庆石油会战的胜利发挥了凝心聚力的作用。同时,大庆精神作为党的伟大精神之一,它对于从严治党、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同样具有重要贡献。

一、大庆精神是党培育的时代精神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反映时代特征和体现民族特色的伟大精神。其中就包括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发展于新时期、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基本内涵的大庆精神。自从大庆石油会战以来,中共中央、石油工业部党组、大庆会战工委等各级党组织一直非常注重发扬党和解放军的优良传统,非常注重调动广大油田建设者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说,大庆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心培育出来的成果,与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其他精神具有内在一致性。

1.强化职工理想信念教育。大庆油田始终强化对职工的理想信念教育。在石油大会战期间,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个人生活的艰难、生产物资的短缺以及生产技术的落后,大庆会战工委对广大职工长期进行了理想信念教育,号召大家向铁人王进喜学习,并正确回答会战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这困难,那困难,什么才是最主要困难?千矛盾,万矛盾,什么才是最主要的矛盾?

经过教育,广大会战职工充分认识到,生活上、生产上遇到的困难,都是些暂时的困难、局部的困难,不是最主要的困难。而国家缺油才是全局性的困难、第一位的困难、最主要的困难。当时开展石油大会战,确实遇到了很多矛盾和困难,但是国家建设需要大量石油与国家缺油之间的矛盾才是最大的矛盾。拿下大油田、取得石油会战胜利固然有困难,但如果中途放弃大油田,国家和人民就会更困难。所以,考虑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大庆人只能迎难而上,就像铁人王进喜所说的,“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只有成功拿下大油田,尽快取得会战胜利,才能使国家最主要的困难和最主要的矛盾得到根本解决。在十年“文化大革命”内乱时期,当生产遭遇冲击时,大庆人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即“干,才是马列主义;不干,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凭借这一信念, 他们紧抓石油生产不放松,完成了石油产量持续增长的目标,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后,面对石油资源递减的困境,大庆人不断探索接续产业的发展之路,探索资源型城市的成功转型之路。这些都是大庆长期以来对职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所结出的丰硕成果。

2.夯实党员干部领导作风建设。大庆油田自从会战打响以来,一直非常重视领导干部模范作用的发挥。长期以来,形成了“三个面向”“约法三章”等良好的领导作风。

根据会战工委提出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深入生产第一线,扎扎实实领导生产”的要求,大庆人在实践中反复总结,最终形成了“面向生产、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指导思想,即“三个面向”。“三个面向”指导思想,实际上对各级领导干部都提出了要求,即靠前指挥,实行面对面领导。因此,会战中一些做法逐渐固定化。例如,凡是由一个二级指挥部几个队联合施工的工程,包括钻井队、作业队等,就由这个二级指挥部组织前线总指挥所;如果由几个二级指挥部许多队联合施工的工程或地区,包括钻井、井下作业、油田建设、水、电、路、讯等,就由会战总指挥部设立前线指挥所,实行统一指挥。“三个面向”既贯彻了群众路线,又推动了石油会战的胜利。“面向生产”,领导亲自组织队伍,以生产为主题,为生产服务,能现场解决的工作就现场解决,提高了工作效率。“面向基层”,机关的工作围绕基层所需来开展,坚持为基层服务;把方便送下去,把麻烦揽上来。机关职责范围内的工作绝不推给基层,由机关人员来负责总结撰写基层单位的生产典型材料,机关主动帮助解决基层生产遇到的诸多困难。“面向群众”,领导同工人同吃同住,既有利于总结经验教训,树立典型,充分挖掘群众的创新能力;又有利于更直接地向群众学习,改进领导的工作方法,提高领导的工作能力,从而使干群关系更加密切。“约法三章”,则是要求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生活中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坚决杜绝特殊化;领导干部坚持在生产第一线,摆脱官僚主义风气,坚持杜绝做官当老爷;领导干部坚持“三老四严”作风,不骄不躁,坚决杜绝假大空。

无论是“三个面向”还是“约法三章”,都是大庆会战时期夯实党员干部领导作风建设的重要体现。这样就使得领导干部与群众的关系得以密切,干部特殊化现象得以杜绝,领导干部在职工心中的良好形象得以树立。

3.展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1960年2月13日,石油部党组给中央递交了一份报告,即《关于东北松辽地区石油勘探情况和今后工作部署问题的报告》。该报告指出:“根据这个地区的情况,我们认为应该下一个狠心,用最大的干劲,用最高的速度,迅速探明更大的油田面积和更多的新油田。”“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我们打算集中石油系统一切可以集中的力量。用打歼灭战的办法,来一个声势浩大的大会战。”[2]p2-3對此,党中央和国务院非常重视,在当时经济极端困难的形势下,作出了战略性的决策。1960年2月20日,中共中央正式发出文件,批准石油工业部在松辽盆地组织大会战,同时要求国务院有关部委和省、市给予支持和协助。

为了解决人力不足的困难,1960年2月22日,中央下达了《中央决定动员3万名退伍兵给石油部》的指示。该指示指出:“为了集中力量迅速开采在东北大庆地区发现的新油田,决定从部队今年度退伍兵中动员三万人交石油部参加开采大庆地区新油田的工作。”[2]p21随后,中央军委又做出了给大庆分配3000名转业军官的决定。1960年2月21日,大庆石油会战首次筹备会在哈尔滨召开。康世恩副部长正式宣布了石油部党组的决定,即全国石油系统37个局、厂、院校都来参加大庆石油会战,要求参加会战的人员必须是各部门骨干人员,由主要领导带队,设备自带;并对会战开始的各项主要工作进行了安排。这样,到第一次筹备会议规定的3月15日,各单位到达大庆地区的工人已有1000多人,部队转业官兵11000多人也到达了会战现场。加上松辽局原有的5000多人,集结在大庆油田的会战队伍已达17000人。运抵黑龙江安达的设备、器材已有247个车皮,1万多吨。3月13日、17日,国家计委、经委、建委发出电报,督促有关单位迅速调拨钢材、汽车、水泥、拖拉机、机床、木材等设备物资,支援松辽地区的石油勘探和开发。21日,国家经委在给毛泽东的报告中,汇报了大庆石油会战部署和组织支援工作情况,正式提出增加投资2亿元、钢材3.8万吨;会战按年产2000万吨原油安排工作[3]p208-211。

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能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优势,来自四面八方的广大会战职工以顽强的斗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取得了石油大会战的胜利,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大庆精神是党执政的精神资源

1956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曾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4]p162精神对于人来说是最宝贵的,它是一种思想信仰,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气概情怀。伟大的精神成就伟大的事业。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华民族正是凭着艰苦奋斗、改革创新的精神,走上了伟大的复兴之路。这就告诉我们,一个社会的发展也是需要有点精神的。这种精神将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将成为人们创造奇迹的无穷动力,这其中就包括大庆精神。

1.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1959年,周恩来总理在听取石油部领导关于准备石油大会战的汇报时,意识到会战将要面临巨大困难,指示要用毛泽东思想指导大会战,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会战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1960年4月,石油部党组作出《关于学习毛泽东同志所著〈实践论〉和〈矛盾论〉的决定》,旗帜鲜明地将“两论”作为指导油田开发建设的思想武器和理论指南。为了更有效地学习“两论”,石油部党组提出了学习要求:一是学习原则——理论联系实际;二是学习方法——边读、边议、边做;三是学习时间——每周不少于6小时。

学习“两论”的决定发布后,大庆石油会战的领导干部和职工立即投入到学习热潮中。首先,解决著作短缺的问题。通过多途径购买《实践论》《矛盾论》单行本,基本达到了会战职工人手一册。其次,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带头学习,并帮助基层职工学习。各级领导干部一方面实现了工作与学习结合起来,开会时学,总结工作时也学,遇到问题和矛盾时结合实际学;另一方面将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很多单位陆续成立了领导班子中心学习小组,建立并认真执行学习日制度,在集体学习时交流个人学习体会。同时,成立宣讲团,由领导带队,以机关政工干部为宣讲团成员。宣讲团深入基层,主要负责为一线会战职工讲解辅导、分享学习心得,从而增强一线会战职工的学习效果。再次,广大会战职工随身携带毛泽东的“两论”单行本,一有空闲就学习。有些老工人由于文化水平低,不能自己直接阅读,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学习“两论”的热情。他们请别人读给自己听,认真思考,讨论时积极发言,与有知识的年轻工人相比,毫不逊色。

通过学习“两论”,干部职工解决了思想认识问题,找到了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金钥匙,确保了大庆油田的顺利勘探与开发。新时期,党员干部同样需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找到解决新问题、克服新困难的金钥匙,从而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2.增强执政为民意识和提升拒腐防变能力。大庆精神有助于党员干部增强执政为民意识。一是有助于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对于能源的需求与我国能源工业基础薄弱形成了尖锐矛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大庆人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克服生产和生活上的种种困难,不怕苦、不怕累,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终结了中国使用洋油的时代。这样一种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有助于增强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二是有助于增强密切联系群众的意识。大庆油田领导机关工作的指导思想还有“五到现场”,即生产指挥到现场、政治思想工作到现场、材料供应到现场、科研设计到现场、生活服务到现场。生产指挥到现场,就是负责指挥调度的人员到现场进行调度,负责计划的人员到现场落实计划,实现综合平衡。如果施工地区是两个以上施工单位协同作战,那就成立前线指挥机构,以便实现面对面领导。政治工作到现场,就是从事政治工作的干部实行“三三制”分配,即留在机关的人员占三分之一,长年基层蹲点人员占三分之一,深入现场、宣传典型事迹人员占三分之一。材料供应到现场,就是物资供应部门以设计和施工预算为依据,通过“大配套”“小配套”“货郎担”等方法将材料送到现场,负责维修设备的工作人员也“身背三袋”实行现场服务。科研设计到现场,就是科研设计工作与生产实际密切结合,对生产中遇到的难题给予及时有效的解决。或者将一部分设计研究人员组成工作组,深入生产前线,现场调查研究;或者将一部分设计研究人员组成试验队,在现场一边参加生产,一边进行试验;或者联合研究与生产两个部门组成攻关队,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对群众进行技术交底,交意义、交目的、交原理、交办法、交技术要求,使科研设计工作也有群众积极有效参与。生活服务到现场,就是后勤和商业等部门组织理发、缝补、日用百货到现场,更好地服务前线。实际上,“五到现场”体现了大庆会战工委始终把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依靠广大职工的忘我奉献取得会战胜利,作为一条根本路线。王进喜也曾说:“咱当干部的,脑子里要想着群众,心里要装着群众,不然,就不是共产党的干部。”[5]p47这种密切联系群众的意识,有助于教育新时期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始终把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放在心上。

大庆精神有助于党员干部提升拒腐防变能力。一是有助于增强理想信念的坚定性。大庆人从石油会战一开始,就抱着这样的信念:“我不相信石油都埋在外國的地底下”;“早日把中国贫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大干社会主义有理,大干社会主义有功,大干社会主义光荣,大干了还要大干”。正是在这种坚定的理论信念指引下,大庆人忧国家之所忧,急国家之所急,献国家之所需。新时期,广大党员干部尤其需要这种坚定的理念信念。这样,才能提升拒腐防变的能力。

二是有助于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石油会战时期,石油部党组和会战工委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严格要求,即必须亲临前线,带动所有干部和工人一起参加劳动,不当“甩手”领导。领导干部参加劳动主要有四种方式:1.以调查研究为目的,跟班劳动;2.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跟班劳动;3.以改造落后班组为目的,与落后班组同吃同住,跟班劳动;4.以支援生产为目的,在最困难、最艰苦之时,在生产中遇到复杂情况之时,在人少打突击之时,在最紧要、最关键之时,跟班劳动。对此,工人给予了肯定。他们认为,在这样一些好干部的带领下工作,再大的困难也无法阻止他们取得会战胜利的决心与步伐。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党员、职工,都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那个艰苦的创业年代,他们“不为名、不为利,不怕苦、不怕死,一心为会战、一心为革命”,一心为祖国献石油。有的人把生命献给了油田,鞠躬尽瘁;有的人为了拿下大油田,拼命大干,积劳成疾;有的人放弃了天伦之乐,远离妻儿老小,舍己奉公。王进喜就是这些先进典型中的代表。新时期,广大党员干部特别需要发扬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构筑反腐防腐的思想防线,从而提升拒腐防变的能力。

3.促进组织制度建设。一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大庆人充分发扬政治、经济以及生产技术三大民主,形成了“五级三结合”的会议制度,即由小队、中队、大队、指挥部、会战总指挥部五级,干部、技术人员、工人三结合。会战初期,大庆油田每年都召开五级三结合会议以及技术座谈会,对油田政治、经济、生产和技术上的重大问题进行讨论研究,以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种由多层面、多层次的各类人员参加的“诸葛亮会”,在当时起到了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1962年大庆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后,“五级三结合”会议制度作为企业民主的一种形式,也一直在坚持着。它已经在大庆油田建设乃至全国的石油开发工作中成为一种制度而被固定下来。这一制度的确定与继续执行,既保障了广大职工在审议企业重大决策、监督行政领导等方面的权利,也调动了广大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很好地坚持了民主集中制这一党的组织原则。

二是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石油会战期间,大庆形成了 “干部来自工人、领导来自基层”的一种选拔任用干部制度。毛泽东曾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6]p526基于实现会战胜利的目的,会战工委对各级干部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懂生产、会管理,二是群众基础好。所以,大庆培养、选拔和任用的干部多出自于标兵、模范、具有实践经验的优秀工人。有些干部如果缺乏基层锻炼,那就需要到基层代职半年、一年,或到基层任职。大中专毕业的学生同样要先到基层顶岗锻炼一段时间。油田的先进模范人物,思想坚定、作风优良、干劲实足。其中的优秀分子,经过考验后,可以成为选拔干部的后备力量。油田先进单位的领导干部,既具有指挥生产、带好队伍的实践经验,又能够经受住表扬与批评的考验,就可以被提拔,进入上级领导班子。这种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既与干部的成长规律相契合,又使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得以调动。大庆企业各级领导干部,来自工人、来自基层的,在各级领导班子中占70%左右。上级领导机关的负责干部,多数是从基层的先进标杆单位干部中逐级选拔上来的,他们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群众基础,并能以身作则,带领群众为油大干。实践证明,这是识别、培养、选拔优秀干部的一项重要制度。○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0/27.

[2]大庆油田五十年文史资料汇编(第1卷)[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

[3]中国共产党大庆历史(上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王进喜.铁人诗话[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

[6]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陈 洪

猜你喜欢
执政能力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加强作风建设的理论解析
企业党组织应从五个方面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网络时代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思考
选贤任能:执政党肌体永葆活力的关键要素
社会转型期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