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株Sr18杀线虫代谢物的规模发酵及杀线效果研究

2017-04-27 07:06王亚萍王修清孙建华冯欣孟庆恒
中国酿造 2017年4期
关键词:松材菌体滤液

王亚萍,王修清,孙建华,2,冯欣,2,孟庆恒,2*

(1.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300387;2.天津市动植物抗性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7)

菌株Sr18杀线虫代谢物的规模发酵及杀线效果研究

王亚萍1,王修清1,孙建华1,2,冯欣1,2,孟庆恒1,2*

(1.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300387;2.天津市动植物抗性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7)

实验以菌株Sr18(Syncephalastrum racemosum)为发酵对象,以杀线虫活性为考察指标,在5 L、30 L发酵研究基础上,进行了200 L和5 t发酵罐水平上的规模发酵实验。结果显示,200 L罐发酵工艺参数为接种量4%,发酵温度26℃,罐压0.05~0.12 MPa,空气流量4~9 m3/h,转速120~198 r/min,发酵周期48 h;5 t罐发酵参数为接种量4%,发酵温度26℃,罐压0.03 MPa,空气流量65~80 m3/h,转速80~90 r/min,发酵周期40 h。在此发酵条件下,200 L和5 t罐的1倍稀释发酵液的杀线虫活性均可达到100%,表明实验所设定的发酵参数适用、可控。

菌株Sr18;杀线虫代谢产物;规模发酵;杀线虫活性

根结线虫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侵染作物后植物根部形成根结,严重影响植物对养分和水分等物质的吸收和利用,造成了严重的农业经济损失[1]。线虫的防治措施中,生物防治由于其环境相容性好、二次污染小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其中真菌生防制剂的关注度更高,已有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和厚垣普奇尼亚菌(Pochonia chlamydosporia)制成的杀线剂在我国实现商业应用[2-3],更多的相关研究正在积极的进行当中[4-8]。

菌株Sr18(Syncephalastrum racemosum)即是一株研究较为深入的杀线虫真菌。前期研究表明,菌株Sr18代谢物具有广谱杀线作用,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 incognita)、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和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均有很强的毒力作用,尤其是对根结线虫,处理24h后校正死亡率达100%[9],并具有快速击倒和杀死效应,药效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10]。进一步的温室黄瓜栽培实验发现,该菌代谢物可通过提高黄瓜植株体内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y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性,以及提升保护酶如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的含量,提高植株对线虫的抗性,实现对宿主的保护作用[11]。田间试验结果还发现,菌株Sr18代谢物不仅可使虫口密度明显减退,而且增产显著,效果高于益舒丰和灭虫灵[12]。理化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其代谢物活性组分具有分子质量小、耐热、水溶性好、环境相容性好等优点[13],显示出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本研究以前期5 L和30 L发酵工艺参数为参照[14],对200 L和5 t发酵罐条件下规模发酵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以验证动态参数在规模发酵过程中工艺条件的可控性,旨在为今后菌株Sr18代谢物的大规模生产提供实验依据。目前,对菌种实施大规模发酵技术的研究已成为生防制剂开发应用的瓶颈,导致生防制剂虽然研究众多,但只有少数生防菌株被开发为商业化制剂,大部分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2],而进行5 t罐规模发酵的研究更不多见,这也是本研究在初期小容积发酵技术的基础上进行200 L和5 t罐规模发酵试验的关键所在,对于该菌株从实验室研究阶段,顺利过度到大规模发酵生产阶段具有重要意义[15-17]。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1.1 供试菌种及线虫

菌株Sr18(Syncephalastrum racemosum):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微生物实验室;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中国林科院森保所。

1.1.2 化学试剂

蔗糖、麦芽精(生化试剂):天津市化学试剂一厂;琼脂(生化试剂):天津市化学试剂三厂;次氯酸钠(分析纯):天津市风船化学试剂科技有限公司。

1.1.3 供试培养基

斜面活化培养基采用马铃薯蔗糖琼脂(potato sucrose agar,PSA)培养基:20 g/L蔗糖,2 g/L麦芽精,20 g/L琼脂,溶于1 L土豆汁中(300 g/L),pH自然。0.1 MPa灭菌20 min。

发酵罐培养基(200 L):土豆48 kg,蔗糖3.0 kg,麦芽精0.50 kg,泡敌少许,pH自然。

发酵罐培养基(5 t):土豆1 000 kg,蔗糖65.8 kg,麦芽精6.58 kg,泡敌适量,pH自然。

1.2 仪器与设备

SPX-150B-Z型生化培养箱: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SW-CJ-1F型净化工作台:苏州净化设备有限公司;200 L、5 t自动发酵罐、FPC-2000型发酵过程集散控制系统:江苏绿环生化工程成套装备有限公司;RPN-P100、RPN-P 300型真空浓缩锅:陕西三原宏达实业公司轻工设备厂;L-100型喷雾塔:新星兽药厂;SX500型全自动高压蒸汽灭菌锅:日本Tomy Digital Biology公司;DB型电热恒温干燥箱:天津市华北实验仪器有限公司;LDZ5-2型雷勃尔离心机:北京雷勃尔离心机有限公司;XTB-A 5538型体视显微镜:桂林光学仪器厂;k-25血球计数板:上海求精生化试剂仪器有限公司。

1.3 方法

1.3.1 200 L罐发酵培养

菌种的活化培养:将保藏的菌株Sr18接入斜面活化培养基,26℃条件下静置培养5~7 d。

孢子悬液的制备:活化培养两代的菌株Sr18,用接种环挑取3~5环孢子至无菌水中,k-25血球计数板测定菌浓度,备用。

一级种子制备:50 L罐,装液量46%,接种量16%,培养24 h,备用。

200 L发酵培养:装液量63%,接种量4%,培养48 h。发酵过程中每隔4 h取样,待测。

1.3.2 5 t罐发酵培养

一级种子制备:500 L罐,装液量50%,接种量15%,培养24 h,备用。

5t发酵培养:装液量66%,接种量4%,发酵时间为40 h。发酵过程中每隔4 h取样,待测。

1.3.3 生物量的测定

采用菌体干质量法:将发酵液用已称质量的干燥滤纸进行真空抽滤,然后将菌体和滤纸置于干燥皿内,置于105℃烘箱内,烘干至前后两次称质量不变,计算菌体干质量。

1.3.4 杀线虫活性测定

松材线虫由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培养保种,通过大麦仁培养基大量培养后,经过贝尔曼漏斗法收集,用无菌水清洗3次,离心分离后,用无菌蒸馏水调制成1 500条/mL的线虫悬浮液。

取96孔细胞培养板,每孔加入发酵液100 μL以及线虫悬浮液100μL,25℃条件下保湿培养,每个处理重复3次,设灭菌水为空白对照(CK)。在5d后进行检测计数,向有死虫的孔中加入一滴1mol/L的NaOH溶液,30s内从直线状变成弯曲状判定为活虫[9],计算松材线虫的死亡率(即杀线虫活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200 L发酵培养及动态分析

200 L罐发酵参数动态变化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0~12 h菌体干质量整体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但菌体干质量增加较缓慢,处于适应新的发酵环境的延迟期;12~28 h菌体快速生长,干质量大幅增加,表现出对数生长期的特点;28~40 h为稳定期,菌体干质量呈小幅波动变化,进入生产的收获期。

图1200 L罐发酵过程中动态曲线Fig.1 Dynamic curve of fermentation in 200 L fermenter

pH值整体上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28 h后由初始的6.46下降到2.00,之后基本维持稳定,与生物量呈负相关。杀线虫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发酵24h取样处理松材线虫5 d,杀线虫活性达到98%以上,且与菌体的生长呈正相关,表明活性产物的发酵类型应属于菌体生长相关的偶联型。

2.2 5 t发酵培养及动态分析

5 t罐发酵过程中各参数动态变化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与200 L罐的生长曲线相似,菌体干质量整体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延迟期菌体生长缓慢,生物量最高为0.647 g/L,12 h后进入对数生长期,生物量快速增加,40 h时5 t罐取样的菌体干质量可达4.242 g/L。

图25 t罐发酵过程中动态曲线Fig.2 Dynamic curve of fermentation in 5 t fermenter

发酵滤液的pH值同样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这与菌株Sr18代谢物中有机酸的生成有关[18],发酵40 h时pH值降到1.86,此时已不适宜菌株生长和继续生产代谢产物,因此pH值可作为发酵终止的重要参数。发酵滤液的杀线虫活性整体上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发酵的前20 h发酵滤液杀线虫活性较低,可能是受到了生物量偏低的影响。20h以后,随着菌体生成量的增加,杀线虫活性迅速上升,由28.27%增加至89.28%,增加了大约3倍,36 h发酵滤液的杀线虫活性可达到100%。

2.3 5 t罐条件下溶氧量的变化及控制

发酵过程中溶氧量变化及控制参数见图3。由图3可知,发酵初始,转速和空气流量分别设置为90 r/min、80 m3/h,罐压为0.03 MPa,此时相对溶氧量设为100%。发酵过程中,溶氧量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8 h后急剧下降,同时菌体干质量大幅增加,pH值快速降低,说明此时菌体快速生长,产生酸性代谢产物。在28 h后,溶氧量出现轻微的上升趋势,同时pH值下降速度减缓,菌体干质量出现下降,表明菌体生长已受阻,此时降低转速和空气流量分别至80 r/min、65 m3/h,以减少由于搅拌对菌体造成的剪切损伤和气泡的生成,使菌体在比较适宜的条件下继续生长,积累代谢产物。调节转速和空气流量后,菌体干质量开始上升,代谢物杀线虫活性上升,36 h时达到100%,pH值降至1.91,此时已不适合菌体生长,预示到达发酵终点。

图35 t罐发酵过程中的参数变化Fig.3 Changes of fermentation parameters in 5 t fermenter

2.4 发酵滤液杀线虫活性的比较

发酵终止后,取不同浓度发酵滤液处理松材线虫5 d的杀线虫活性结果见图4。由图4可知,200L罐和5t罐的发酵滤液原液和1倍稀释液(1/2原液)杀线虫活性均达到100%,当发酵滤液稀释至1/4原液浓度后,200 L罐的杀线虫活性为85.70%,而5 t罐的杀线虫活性为88.71%,对松材线虫的致死效果较好,表明实验设定的参数和对溶氧的控制对5 t罐的发酵是适用而有效的。

图4 发酵滤液的杀线虫活性Fig.4 Nematicidal activity of fermentation broth

3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菌株Sr18代谢物杀线虫活性随菌体的生长逐渐增加,表明活性产物的生成与菌体的生长呈正相关,菌株Sr18活性代谢物的发酵应属于偶联型(I型)发酵。菌株Sr18杀线虫代谢物200 L罐的发酵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26℃,罐压0.05~0.12 MPa,空气流量4~9 m3/h,搅拌速度120~198 r/min,pH自然,发酵终止时间48 h,在此发酵条件下,菌株Sr18代谢产物的杀线虫活性较高,3倍稀释液的杀线虫活性仍达85%以上;5 t罐的发酵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26℃,罐压0.03 MPa,空气流量65~80 m3/h,搅拌速度75~90 r/min,pH自然,发酵终止时间40 h,在此发酵条件下,发酵36 h时代谢产物的杀线虫活性即达到100%,发酵终止后,发酵液稀释至1/4原液浓度的杀线虫活性仍能达到88.71%,显示出良好的杀线虫活性。菌株Sr18的规模发酵研究为今后投入规模化生产应用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SIKORA R A,FERNNDEZ E.Nematode parasites of vegetables[C]// Plant Parasitic Nematodes in Subtropical and Tropical Agriculture. Wallingford,UK:CAB International,2005.

[2]金娜,刘倩,简恒.植物寄生线虫生物防治研究新进展[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5,31(5):789-800.

[3]李芳,葛慈斌,刘波,等.淡紫拟青霉此生代谢物质的抑菌效应[J].植物保护学报,2006,33(1):94-98.

[4]MANTELIN S,BELLAFIORE S,KYNDT T.Meloidogyne graminicola: a major threat to rice agriculture[J].Molecul Plant Pathol,2017,18(1): 3-15.

[5]HASHEM M A D.Biological control of two phytopathogenic fungal species isolated from the rhizoplane of soybean[J].Czech Mycol,2004, 56(3/4):223-238.

[6]蔡爽,申佩娟,刘晓霞,等.海洋真菌BH0531对黄瓜促生长作用的研究[J].中国酿造,2016,35(3):27-31.

[7]黄敏,刘晓霞,申佩娟,等.海洋枝顶孢霉BH0531对黄瓜根结线虫防治的微生态效应[J].中国酿造,2016,35(3):52-56.

[8]李婷,黄文坤,彭德良,等.3株生防真菌发酵液对大豆孢囊线虫的防治效果[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7,36(1):42-46.

[9]李平,田阳,高丙利,等.Sr18生防制剂的杀线虫谱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8):238-245.

[10]侯金丽,冯欣.Sr18菌代谢产物对线虫应激能力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5,54(3):605-607.

[11]任毅,王修清,孙建华,等.真菌Sr18代谢产物对根结线虫胁迫下黄瓜叶片保护酶的影响[J].植物保护,2016,42(4):99-104.

[12]孙建华,齐军山,冯欣,等.Sr18生物杀线虫制剂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病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5,20(4):74-78.

[13]张晓鸽.Sr18菌杀线虫产物发酵工艺放大及活性组分的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

[14]张晓歌,王海宽,王建玲,等.Sr18菌杀线虫代谢产物30 L罐发酵放大条件的优化[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8(2):1-4.

[15]王海宽,路福平.培养条件对甲醇毕赤酵母异源表达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影响[J].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07,22(1):33-36.

[16]向微,李涛,路福平.维生素B12分批与补料分批发酵的研究[J].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06,21(3):12-19.

[17]熊宗贵.发酵工艺原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126-154. [18]张颖,孙建华,杜连祥.总状共头霉产生杀线虫活性物质的条件和产物性质的初步研究[J].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04,19(3):1-4.

Scale-up fermentation and nematocidal efficiency of nematicidal metabolites by strain Sr18

WANG Yaping1,WANG Xiuqing1,SUN Jianhua1,2,FENG Xin1,2,MENG Qingheng1,2*
(1.College of Life Science,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Tianjin 300387,China; 2.Tianjin Key Laboratory of Animal and Plant Resistance,Tianjin 300387,China)

Using the nematocidal activity as evaluation index,on the basis of 5 L and 30 L fermentation research,the strain Sr18(Syncephalastrum racemosum)was cultured in the scale of 200 L and 5 t fermenter.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of 200 L fermenter was as follows:inoculum 4%,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26℃,vessel pressure 0.05-0.12 MPa,air flow rate 4-9 m3/h,rotational speed 120-198 r/min and fermentation cycle 48 h.The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in the scale of 5 t fermenter was as follows:inoculum 4%,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26℃, tank pressure 0.03 MPa,air flow rate 65-80 m3/h,rotational speed 80-90 r/min and fermentation cycle 40 h.Under the fermentation conditions,the nematicidal activity of one time diluted fermentation broth could reach 100%,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fermentation parameters were suitable and controllable.

strain Sr18;nematicidal metabolites;scale fermentation;nematicidal activity

Q939.9;S435.6

0254-5071(2017)04-0054-04

10.11882/j.issn.0254-5071.2017.04.012

2017-01-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2019)

王亚萍(1990-),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微生物发酵和植物抗性。

*通讯作者:孟庆恒(1963-),男,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应用微生物。

猜你喜欢
松材菌体滤液
菌体蛋白精养花鲢高产技术探析
我国启动松材线虫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
长填龄渗滤液MBR+NF组合工艺各处理单元的DOM化学多样性
谷氨酸全营养流加发酵新工艺
渗滤液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深度脱氮及机理研究
垃圾渗滤液处理调试期间NF膜通量下降原因及优化
松材线虫病的侵染循环以及病原与病媒的综述
某渗滤液收集池底部防渗层鼓包的分析与治理
《松材线虫病生态灾害督办追责办法》出台
菌体蛋白水解液应用于谷氨酸发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