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微项目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2017-04-27 11:06龚静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6年29期
关键词:微项目计算机文化基础实践

龚静

摘要:在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教学理念,针对课程教学目标设计了若干个微项目,并进行了教学,此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微项目;设计;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9-0134-02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应该是高职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之一,因为其知识简单、灵活,所学的软件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的软件。然而,目前的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陈旧,学生被动学习,学习积极性低,学生的操作能力与创造力难以获得提升。因此,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将微项目教学方法引入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中。

微项目是项目的简单化、微型化,微项目教学是知识点设计成若干个小的实例项目,通过小组讨论、协作的方式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是目前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会知识,掌握技能,展示成果,此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微项目教学设计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信息量多,知识更新快,课时少,大部分学校为40-60课时。因此,应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出合理的微项目,制作一些既符合教学实际情况,又具有趣味性的微项目,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教师可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分为下面五个学习模块:基础扫盲一认识计算机软硬件、文字处理一九寨沟旅游攻略、电子表格一公司职业工资处理、演示文稿一西湖美景宣传、网络应用一网上订书,针对每个模块设计出若干个微项目。在设计微项目时要注意下面几个事项:1)首先应为学生学习微项目提供所需的软件资料:软件的操作说明、功能及应用领域等,只有当学生熟练掌握软件的基础知识后才能熟练地运用软件;2)为每个微项目设置一些趣味性的题目,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提供微项目的操作提示及操作步骤,避免基础差的学生因完不成任务而产生厌学情绪;4)提供微项目任务的素材资料,以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2微项目的实施

2.1微项目教学过程

微项目的教学要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七个步骤:学生分组—确定微项目任务—制定完成方案一实施任务一总结归纳一延伸拓展一教学反思。学生通过分组来完成微项目任务,主动参与到实践来,可以避免传统教师讲起来很带劲而学生听起来无味的状况。在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检查学生的进度,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此时,教师的作用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创新。项目完成后教师与学生要一起总结、交流经验,展示优秀作品,表扬项目有新意的学生。同时,教师每次将学生的项目完成情况、项目的难易程度、出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反思不足之处,为下次设置微项目内容时少走弯路。项目完成后教师布置一些难度大一点的任务以让学生拓展提高。

2.2微项目教学评价

一般的评价往往是采用测验、考试的成绩来进行区分的,微项目教学的评价既要定量,也要定性评价,也就是说要有总结性的评价,也要过程性实践评价,构建系统化的评价体系。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微项目教学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与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的氛围也浓厚了,学生到课率一般是100%。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也大大提高了,现在学生都能用Word自己动手制作精美的简历,用Excel进行数据管理,用PowerPiont制作演讲稿,能熟練使用网络收发电子邮件、文件传输、搜索引擎等内容。

3结束语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人才培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改革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势在必行,近3年来,我们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采用微项目的教学方法。实践表明,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采用微项目教学,能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课堂上充满生气与活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体现了学生的主导地位,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会了知识。由此可见,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采用微项目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猜你喜欢
微项目计算机文化基础实践
中职电类技能微项目教学过程评价实践与研究
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基于微项目教学法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