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备语用”让读写构思未雨绸缪

2017-04-27 22:42赵海灵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7年15期
关键词:凡卡语料储备

赵海灵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经典名句道出了储备语用的功效,储备语用就是要根据文本的语用特征及个性,让学生感受、理解一些基础性的语用知识和策略,积累一些基本的语用材料和碎片,但不一定是实际使用的语言文字。其表现形式,通常为储备语用材料及储备语用知识两类。

一、储备语用材料,为写而读

储备语用材料,就是人们常说的阅读积累,它包括摘录好词佳句、背诵经典诗文等。小学生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将语言材料的积累放在首位可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就是多读多背,强调在儿童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最大限度地积累语言材料。其实,阅读积累只是一个手段、一种过程,它的最终目的还是运用。因此,引导学生将“消极积累”转化为“积极积累”,促进积累的产出性,实在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

1.情境式积累。就是将学生已积累的各种语料运用到一种新创设的语境中去,这种使用,可以是原汁原味的和盘托出,也可以是浑然一体的推陈出新。对学生而言,它既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正是这种陌生化的语境,强化了学生对积累的使用意识。比如,就运动会上各种比赛的场面描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去积累相关词语、句子或段落,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场面写作的语言素材库。

2.比较式积累。将相同题材、相同主旨的语料集中在一起,作比较式的积累,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进而加深对各自语料特点和个性的感知和积累,并从中悟到一些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精妙所在。比如,同样是动物题材的文章,《鹅》《白鹅》两篇课文,就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布局谋篇技巧及言语表达风格,可以引导学生在单元学习完毕之后进行比较,反复阅读文本进行比较性积累。

3.探究式积累。让学生在一个框架、一条线索的指引下,自觉搜寻相关的语料,通过筛选、归类、整理,加入自己的积累库存。比如,学生学完人物描写系列课文之后,可以围绕学生最熟悉不过的“母爱”,将描写母爱的诗句名言、表现母爱的感人故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母爱体验、名家笔端的母爱情结等语用信息储备下来。

积累是丰富学生语言材料的重要手段,语言上的积累储存,同时还是一种文化的积淀。值得注意的是,现实教学中,教师都容易注意扩大积累范围,各种语言材料都成了学生读背的内容,相对忽视了将这些散见于教材、不成体系的成语、谚语、名言警句、古诗词等语言材料归类整理,忽视了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果将这些积累材料归类,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延伸、拓展、整合,这些孤立的材料将整合成灵动的语言材料,有助于学生长久记忆并成为自己源源不断的写作灵感。

二、储备语用知识,读中悟写

储备语用知识范围非常广,比如,语用的文章学知识、文体论知识、逻辑学知识、修辞学知识、美学知识等,这些语用知识,大多属于程序性、策略性的知识。对于小学生而言,在储备语用知识方面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帮助他们习得阅读的策略和技巧,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这既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要求。

比如,《凡卡》一文,凡卡给爷爷的信中,反复出现“求爷爷带他回乡下”的词语和句子,其中,“亲爱的爷爷”出现了四次,“带我离开这儿”出现了三次。这样写,是为了加强语势,抒发凡卡强烈的悲苦之情、祈求之愿。优秀教师彭才华执教这一课的设计就匠心独运,先引出“反復”的现象,进而故意搁置起来,师生的目光转而投向“凡卡连狗都不如的生活”。对于凡卡的生活,教师引领学生进行了紧锣密鼓、敲骨吸髓般的细读体验,这就为感悟“反复”这一语识积蓄了充足的情感能量。这一环节的实施,既从源头上为学生建构“反复”这一语识指明了方向,也从根本上拒绝了以理性分析、简单灌输来落实语用知识的方式,其设计令人拍手叫绝。

储备语用虽未直接使用,但无论是指向运用的语言材料储备,还是走向融合的语言知识储备,都间接地为实际的文字使用提供了动力和源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储备语用的挖掘和积累,不仅是能改变学生的文字气质、增加语文底蕴的语用学习,更是教师深入研读文本、提高专业素养的一个重要举措。

猜你喜欢
凡卡语料储备
《凡卡》续写
可比语料库构建与可比度计算研究综述
中古汉语分期研究所涉及的语料问题
如何使用第二外语学习者语料
外汇储备去哪儿了
克隆快乐
丰富情感,打造朗读底座
英语教学中真实语料的运用
集中扫描动词,想象透视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