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术方法用于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2017-04-27 09:12刘彦博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髓内螺钉股骨

刘彦博

(隆化县医院,河北 承德 067000)

不同手术方法用于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刘彦博

(隆化县医院,河北 承德 067000)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97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试验组99例和对照组98例。对照组采取动力髋螺钉法进行手术治疗,试验组采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法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97%较对照组的78.5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手术方法较动力髋螺钉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股骨转子间骨折;近端防旋髓内钉;动力髋螺钉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多发的骨折,指沿着股骨大小转子间线发生的囊外骨折。患者发生股骨转子间骨折后转子区出现疼痛,肿胀等症状,多数患者的下肢活动受到极大的限制[1,2]。在临床上针对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法多为手术。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等手术方法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3]。不同手术方法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预后存在差异。基于此,本研究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手术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97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试验组99例和对照组98例,年龄48~80岁。试验组男54例,女45例,年龄49~79岁,中位年龄为(66.7±4.8)岁,稳定性骨折56例,不稳定性骨折43例。对照组男55例,女43例,年龄48~80岁,中位年龄为(66.8±4.7)岁,稳定性骨折57例,不稳定性骨折41例。两组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动力髋螺钉治疗方法,患者全身麻醉后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采用闭合复位,自大转子向远端做股骨近端外侧切口。体外置克氏针定位。确认钻入的导针位置,根据钻入长度选择螺钉,扩孔。将螺钉与钢板固定,生理盐水冲洗,置入引流条,缝合。试验组采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方法,患者全身麻醉,取仰卧位,常规消毒。准确选取大转子顶点近端切口,逐层切开,行髓内开口,插入导针并确认导针位于髓腔内,沿导针扩髓,将防旋髓内钉主钉旋入,拔出导针,连接导向器,确定导针位置。打入螺旋刀片后,将其锁定。固定牢固后,冲洗,置入引流条,缝合。两组术后均静脉输液头孢唑林钠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1.4 评定标准

治愈:骨折愈合良好,可正常活动,无疼痛等不良反应;有效:骨折愈合较好,有轻度髋内翻,轻度疼痛,基本恢复正常活动;无效:骨折虽然愈合,但是有髋内翻,疼痛等不良反应。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1.0软件处理所有数据,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97%较对照组的78.5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临床效果对比 [n(%)]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快速发展,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病率有所升高。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生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般是由于间接暴力或直接暴力引起,在跌倒时身体产生扭转动作或以侧位摔倒在地,大转子直接受到撞击,导致转子间骨折的发生[4]。目前临床上治疗此病首要选择手术治疗方法。手术治疗主要包括髓外固定方法、髓内固定术以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目前临床常用治疗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方法主要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法与动力髋螺內钉法,各自具有优势均为外科医生常用方法,但是何种手术方法最佳还存在争议。据研究报道[5,6],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手术方法具有稳定性高的优点,应用此方法可以更好的防止旋转和内翻;而动力髋螺钉手术治疗方法钉点不易选,且此方法属偏心固定,应力集中,术后易发生髋内翻等。

本研究对不同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较动力髋螺钉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率高,愈合情况较好,有助于良好预后。

综上所述,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手术方法较动力髋螺钉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1] 徐厚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修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35):5611-5615.

[2] 冯传汉,张铁良.临床骨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1052.

[3] 林劲松,夏 春,傅日斌,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疗效比较[J].临床骨科杂志, 2014,17(3):320-323.

[4] 赵耀杰,陈 军,李凯军,等.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J].临床骨科杂志,2014,17(2):161-163.

[5] 徐雍剑.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研究[J].中医正骨,2013,25(6):20-23.

[6] 高延明,张路.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37(8):712-713.

本文编辑:王雨辰

R687.3

B

ISSN.2095-8242.2017.02.274.01

猜你喜欢
髓内螺钉股骨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椎弓根螺钉设计与其生物力学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