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模拟社区卫生服务站在中职外科护理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2017-04-27 09:12黄正美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服务站考核成绩护理学

黄正美

(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广西 百色 533013)

建立模拟社区卫生服务站在中职外科护理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黄正美

(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广西 百色 533013)

目的探讨“模拟社区卫生服务站”在中职卫生学校外科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以今后的护理教学工作提供思路。方法以我校2014~2015年的上学期和下学期接受《外科护理学》课程学习的学生10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开展“模拟社区卫生服务站”课程,对比两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以及期末考试中护理个案分析能力与专业理论考核成绩。结果(1)教学满意度:对照组中,非常满意19例,较满意18例,不满意13例,总满意度为74%;观察组中,非常满意27例,较满意23例,总满意度为1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的护理个案分析能力与专业理论考核成绩分别为(90.33±3.74)分与(91.64±2.86)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中职卫生学校《外科护理学》课程中建立“模拟社区卫生服务站”,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提高学生的教学满意度。

社区卫生服务站;外科护理;教学

社区卫生服务站是在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统一管理下的延伸服务窗口,同时也是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职能部门[1]。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基层医疗机构,为中职护理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机体,但是由于应届毕业生临床护理实践能力较差,无法满足基层医疗的需求,因此影响了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护理质量[2]。本文中将探讨“模拟社区卫生服务站”在中职卫生学校外科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中职护理毕业生实践护理技能,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校2014~2015年的上学期和下学期接受《外科护理学》课程学习的学生10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名。对照组男3例,女47例;年龄18~21岁,平均年龄(18.23±1.71)岁。对照组男1例,女49例;年龄18~20岁,平均年龄(18.05±3.83)岁。两组学生均为同级学生,在研究前未接受过《外科护理学》知识的学习,且在性别、年龄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临床护理教学模式大纲进行教学,观察组除按教学大纲进行教学以外,还在教学中开展“模拟社区卫生服务站”教学,在教学期间由学生与老师共同建立模拟社区卫生服务站,将本组学生分别5组,各10名,分别扮演医生、护士、患者等角色;在教学中重点突出外科护理技能在临床中的应用技巧与注意事项,每组学生轮流扮演各种角色,指导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负责教学计划的制定,并指导学生明确教学目标与中心内容,并于每个学习阶段结束后对于护理内容进行总结与考核。

1.3 评价标准

教学满意度调查采用我校自制的《基础护理学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学生进行满意度调查,满分100分,90~100分为非常满意;60~89分为较满意;0~59分为不满意;教学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度+较满意度。本组研究中共发放调查问卷113份,收回113份,回收率为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教学满意度

对照组中,非常满意19例,较满意18例,不满意13例,总满意度为74%;观察组中,非常满意27例,较满意23例,总满意度为1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教学满意度比较(n,%)

2.2 考核成绩

观察组的护理个案分析能力与专业理论考核成绩分别为(90.33±3.74)分与(91.64±2.86)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对比(s,分)

表2 两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对比(s,分)

组别 护理个案分析能力 专业理论考核成绩对照组 83.75±3.39 84.75±5.12观察组 90.33±3.74 91.64±2.86 P<0.05 <0.05

3 体 会

虽然近年来我国新医改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临床中对于医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但是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过度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考试成绩成为学生学习质量与技能的唯一衡量标准,使学生长期得不到社会实践锻炼机体,束缚了学生的积极性与探索精神,而且不利于基层医疗服务人才的培养[3]。随着教育教学体系的不断进步,许多新的教学理念与思想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中职卫生学校作为临床医护人才培养的主要机构,是培养基层医疗机构服务及工作的技能型医护人才的摇篮,因此进一步深化教学工作势在必行[4]。

“模拟社区卫生服务站”是我校自主研发的教育、教学手段,能够充分释放学生创新思维,满足学生自主意识的要求,激发学生思考、创新与实践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我们坚持“学习—实践—创新”的培养模式,以就业需求为本的研究方向,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能力为本,通过主动、积极地探索和亲身实践来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进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5]。注重研究过程和行动过程,不断反思成功经验与存在问题,以此推进教学改革,从而成功地实现培养目标。

通过本组研究,可以发现观察组的教学总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的护理个案分析能力与专业理论考核成绩分别为(90.33±3.74)分与(91.64±2.86)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模拟社区卫生服务站”教学活动主要具备以下几点优势:(1)开拓中职卫生护理教学新思路,促进卫生职业教育教学与卫生服务紧密结合提高卫生职业技术人才和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我地区及周边省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6];(2)开展调查研究,结合卫生服务站工作岗位需求及技能要求,制定相符合的教学计划和大纲;(3)以学校门诊为基地,建立模拟社区卫生服务站,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在中职卫生学校《外科护理学》课程中建立“模拟社区卫生服务站”,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提高学生的教学满意度。

[1] 邹玉莲.护理教育中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几种有效途径[J].卫生职业教育,2010,(10):337-338.

[2] 吕 晶,苏 静,赵笑虹.模拟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卫生职业教育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8,15(21):73-74.

[3] 袁科理.医学基础课程一体化实施模拟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09,6(31):193-194.

[4] 林朝芹,黄荔萍,魏碧蓉,等.研究性学习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尝试及效果分析[J].护理研究,2008,(10):1033-1034.

[5] 章朝霞,袁家麟,许振慧,等.社区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模式实践与研究[J].中国基层医疗,2013,1(16):341-342.

[6] 方红星,韩昌福.镇村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模式探讨[J].浙江预防医学,2013,9(25):82-83.

本文编辑:吴玲丽

R473.6

B

ISSN.2095-8242.2017.02.297.02

课题题目:建立模拟社区卫生服务站在中职外科护理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编号:GXZZJG2014C196)

猜你喜欢
服务站考核成绩护理学
青海:首个劳动维权一站式服务站成立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天津武清区总工会:为户外劳动者打造专属服务站
《护理学杂志》稿约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投资3,000万进军水产料!建100个养虾服务站,这家猪料公司欲在水产业一展身手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