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舒霖30R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2017-04-27 09:12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低血糖胰岛素血糖

叶 军

(蔡甸区中医院内一科,湖北 武汉 430100)

甘舒霖30R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叶 军

(蔡甸区中医院内一科,湖北 武汉 430100)

目的研究分析甘舒霖30 R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2015年2月~2016年2月住院部与门诊初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应用甘舒霖30 R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时候,两组患者数据同样不存在差异(P>0.05)。结论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甘舒霖30 R与诺和灵30 R均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会产生低血糖与不良反应,两种药物安全系数均较高,临床可混合使用。

甘舒霖30 R;初诊;2型糖尿病

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2型糖尿病患者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在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治疗的时候,其中大约有一半的患者不能有效控制血糖,这种现象对口服降糖药的患者而言尤为明显。过去治疗2型糖尿病,只有在口服药物药效降低与严重并发症的时候才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1]。在临床研究中,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使用胰岛素治疗,可解除高血糖的毒性,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本文研究分析甘舒霖30 R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住院部与门诊初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经诊断所有患者符合糖尿病判断标准。临床表现主要有多饮、多尿、体重减轻等。将其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45~78岁,平均(55.6±7.3)岁。病程1~12年,平均病(6.2±2.3)年。观察组38例,男23例,女15例,患者46~78岁,平均(56.1±7.3)岁。病程1~11年,平均(6.1±2.1)年。两组患者一般性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治疗,即皮下注射诺和灵30R,于早晚餐前半小时皮下注射诺和灵30 R,3 U/次。治疗期间根据患者个体性情况调整剂量,每次使用的最大剂量必须控制在23 U。观察组使用甘舒霖30 R治疗,皮下注射甘舒霖30 R,于早晚餐前半小时皮下注射甘舒霖30 R,3 U/次。治疗期间根据患者个体性情况调整剂量,每次使用的最大剂量必须控制在24U。在接受治疗的时候,所有患者还应进行饮食控制,加强运动锻炼。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每次注射的部位应与上次保持距离超过1 cm,连续两周不可在同一部位注射两次。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观察患者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空腹血糖(FBG),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低血糖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后所有患者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并存在差异(P>0.05),见表1。对比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时候,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7.9%和1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低血糖发生率分别10.5%和5.3%,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s)

组别 时间 2 hPG(mmol/L)FBG(mmol/L)HbAlc(%)对照组(n=38)治疗前 21.8±9.4 14.2±4.3 8.9±1.4治疗后 9.2±2.1 6.4±0.8 6.5±1.3观察组(n=38)治疗前 22.3±9.4 13.6±4.3 8.6±1.3治疗后 9.3±2.3 6.5±0.9 6.4±1.5

3 讨 论

糖尿病是一种典型的慢性疾病。如患者血糖不能获得有效控制,将会对全身脏器造成损害,特别是心、脑、眼、神经系统等[2]。大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在诊断的时候B细胞功能已经显著降低。随着后期病情逐步发展,胰岛B细胞的功能会不断减退。就我国2型糖尿病治疗情况来看,大部分患者诊断和治疗存在较晚的现象,以此影响到临床治疗效果。在过去,治疗2型糖尿病主要采用阶梯疗法。实践证实,此种治疗方法效果并不理想。长期以往,就会加重患者高血糖毒素,降低胰岛B细胞功能。即便患者在后期的治疗中使用胰岛素,也难以达到理想的临床效果,且还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从最近几年的临床研究发现,患者早期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显著改善胰岛细胞功能。使用胰岛素,有利于血糖快速达到正常范围,降低高血糖毒性。诺和灵是常见的预混胰岛素制剂。利用生理剂量的胰岛素来抑制肝糖输出,可有效改善患者空腹血糖,促使胰岛B细胞获得充足的休息时刻,以此实现治疗2型糖尿病的目的。而甘舒霖30R是一种新型的胰岛素,其中含有30%的甘舒霖R和70%的甘舒霖N。这种物质是通过模拟生理胰岛素的分泌。这种制剂是利用重组DNA技术生产出来的人胰岛素,但临床效果与天然胰岛素相同,具有调节糖代谢,促进葡萄糖转化为糖原,抑制糖原异生,以此来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3]。并且这种物质使用便捷,剂量准确,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在临床研究中已经表明,这种物质能够改善患者血糖,同时还可改善血红蛋白水平。

综上所述,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甘舒霖30R与诺和灵30R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的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且不会产生低血糖与不良反应,两种药物安全系数均较高,临床可混合使用。

[1] 赵艳艳,安 颖.沙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及甘舒霖30R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心理医生,2015,21(15):789.

[2] 庞育林.对比甘舒霖30R和诺和灵30R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3(1):228-228.

[3] 白 玫.2型糖尿病应用甘舒霖30R、阿卡波糖联合治疗的效果体会[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13(11):121-122.

本文编辑:李 豆

R587.1

B

ISSN.2095-8242.2017.02.365.02

猜你喜欢
低血糖胰岛素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您对低血糖的这些看法 原来都是错的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临床常用胰岛素制剂的分类及注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