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错刀 商业网红的秘密

2017-05-03 08:13Monica
商界·时尚 2017年4期
关键词:爆品国货创始人

Monica

金错刀是传统媒体人转型的成功典范之一,从博客、微博时代到微信公众号都能看到他笔耕不辍的身影。基于研究IT、互联网的基础,金错刀在转型互联网时更加得心应手、自带土壤。现在的他同时兼具几个不同的跨界身份:自媒体人、企业创新顾问、创始人培训导师、爆品战略研究中心创始人。

深谙“自黑”和“吐槽”法则的金错刀对于拍摄没有偶像包袱,可以在一本正经和鬼马搞笑之间自由切换,采访到一半的时候,他要赶回公司处理事情,于是在“滴滴打车”的路上,我们的对话继续着。滴滴专车驶入了北京西南二环的一栋写字楼,金错刀健步如飞进了电梯,办公室里一群年轻的团队成员和两拨儿客户正等着他的到来。

时代促使创始人

成为网红

我们的话题围绕着互联网热词“网红”展开。与所有的互联网产品一样,网红迭代至今,已经不是颜值和搞怪的专利。在自媒体时代,个人品牌变得特别值钱。过去这是被忽略的资产,现在每个微小的个体都是品牌。金错刀曾经在公司的社群里与团队发起创始人要不要做网红的讨论,碰撞后明确了两个观点:这个时代,创始人一定要想办法成为网红,创始人是向世界传达品牌的一个重要标签;创始人拥有不可替代性。现在,金错刀团队已经把打造网红放进了创始人培训课程里。

网红出现的大背景是渠道的自由化和传播节点的去中心化趋势降低了媒介门槛,人人都具备“发声”能力。那些能够将声量和发声价值进行最大化开采和快速引爆的人,往往表现出网红化的特征。这在过去的工业时代不可想象。

所以Angelababy、李宇春是网红,王思聪、罗振宇是网红,梁宏达、徐小平也是网红,用户将精神寄托于某个有血有肉的人身上,完成精神体验。用户通过信任、热爱、信仰这种人格,形成商业上的连接,为其背后的经济埋单是可持续的。新网红在新经济的岔路口,以电商迭代广告,以魅力人格迭代品牌logo,成为流量最好的入口。人格化商业早已经深入到很多细分领域,企业创始人们躲也躲不了。

金错刀举了一个学员的案例:“前段时间我见了一个大咖,他的企业是传统行业里面有个几百亿规模的一个,他也在纠结这个问题——国外的很多知名品牌,比如阿迪达斯、耐克等,大多数人不知道它们的创始人是谁,他们不用站出来。但我说,情况不一样,它们生长的时代还没有互联网。网红之所以会红,是因为某个人格体被放大了其优点。过去必须是行业第一才会被记住,但在细分化的今天,你只在某一个点上第一就可以了。”

人格化本质上的表现是创始人与用户的交互,其人格特征在商业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于是小米无人机直播发布会上,我们看到雷军很卖力地为我们展示新晋网红的潜力。罗永浩的“锤子手机”也是人格品牌的代表,锤子手机能不能成功不重要,但是有流量能力的罗永浩肯定能成功。鉴于创始人的人格魅力,当罗粉喊出“你负责认真,我们帮你赢”时,这位网红的商业效益秒杀一众靠砸广告赚眼球的老牌竞争对手。

更别提王建林、王思聪这对首富父子,明明富可敌国,这一老一少两位网红还要时不时爆出金句制造热点,搞个大新闻上头条。思聪爸爸“先赚它一个亿”的言论一出,分分钟实力霸屏。

而金错刀的使命,正是要成为创始人和互联网的连接者和摆渡人。让更多有网红潜质的创始人变身网红。而这位连接者、摆渡人也被称为网红——创始人眼里的商业网红。

爆品战略是传统企业通向互联网的第一张门票

爆品战略总裁营是金错刀正式创业后精心打造的商业培训课程,历时3年,已有5500位企业创始人、总裁响应并参与其中。爆品战略被金错刀定位为传统企业通向互联网的第一张门票。“它是王道,不是左道。”金错刀强调。

金错刀认为,互联网时代的超级产品,所有创新都是“以用户为中心”,成功要素不再是工厂、渠道等,而是杀手级硬件体验、杀手级软件体验,甚至让用户成为粉丝。他解释说:“爆品是具有可持续性的爆款,一年一款单品能够到10个亿,而且很有口碑。比如共享单车摩拜、ofo,它们自带流量,每一辆单车都是广告。”

爆品是把“以用戶为中心”作为一种商业模式的最大体现,金错刀如此定义。

他又拿自己的老本行传媒行业举例,在过去,标题是主编一个人说了算,主编对于文章有生杀予夺的权力。在今天,头条卖65万元的自媒体大号咪蒙生动地贯彻了爆品原则,每一篇头条都拟定好几个标题请群里的粉丝们投票决定。粉丝的喜好影响着她的决定。

人格体+极致单品=爆品,在过去改变了我们很多人的三观,短短的几年时间,饿了么、闪送、小米、微信等众多爆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本质性的改变。金错刀频道的一个slogan是:用爆品推动社会进步。金错刀认为爆品的可能性存在于所有的消费品行业里。正如小米要用爆品干掉一百个过去的传统行业的野心一样,金错刀也寄望于爆品战略帮助传统的企业转型互联网,晋级爆品行列。

联想是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的典型案例,在转型中,联想手机却保不住原有的江湖地位,眼看着小米、OPPO陆续诞生爆品,产生话题,杨元庆对自己的团队大呼:“你们拿着榔头敲都敲不醒,你们太慢了。”联想等老牌企业的滞后给了金错刀很多启发和反思,在他看来,传统企业有三个最致命的榔头:不掌握核心用户;没有互联网流量入口;没有爆品。

因为没有核心用户,让老牌IT品牌联想停留在卖硬件的时代,没办法倾听千万粉丝的需求。因为没有掌握优质、高频、便宜的互联网流量入口,联想损失了上千万的粉丝效应。而为了逼迫自己做出让人尖叫的单品,杨元庆任命自己为首席产品经理。

老板出任自家首席产品经理,这已经是互联网时代的一门必修课。但是,金错刀提醒,首席产品经理不仅是个职位,还有自身的使命——打造极致单品:爆品。而极致,就是在一个单品上往死了做,形成一个对手都没法儿抄袭的价值锚。金错刀举例:“比如京东自建物流,不仅落地了,而且做得很极致,投资了十几亿美元,这让对手望而兴叹。”

产品是1,营销是0,在互联网的世界里,一切中间环节都被砍掉,只有产品够让人尖叫,才能通过营销放大100倍、1000倍的威力。靠渠道、靠营销引爆市场的时代已经结束,如果产品本身不够让人尖叫,在互联网时代一切皆会归零,而金错刀的爆品战略就是帮助创始人找到N个0前面的最初那个1。

曾经的家装老大博洛尼在参考金错刀的爆品战略后,将家装的入口——施工部分做成变态级环保,同时放弃施工利润,除了施工队的酬劳之外,公司30%的毛利全部放弃,给到客户,换来了博洛尼家装板块的大幅增长。这是金错刀会员的实战案例之一。

新国货运动的企业家

推手

上世纪70年代,索尼的崛起带动了整个日本工业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三星的国际化带动了整个韩国工业的崛起。如今的中国,已经有了技术上、设计上可与世界一流品牌媲美的小米和华为等智能手机品牌。新国货时代,已经悄然来临。

雷军将好产品定义为“新国货”。2016年雷军在互联网论坛上率先表态,希望小米能够推动整个中国的新国货运动,这些优质的产品将在各行各业大量出现,为此雷军已经陆陆续续投资了几十家创业公司。京东也想搭上这趟车,今年的3·15消费者权益日,京东重磅投放广告,宣布联合央视推出首个“3·15京东国品日”,同时还气势如虹地登上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大有强化新国货互联网平台之势。

金错刀认为新国货运动是个大趋势,每个发达国家都会经历自己的国货时代。上至国家层面上实施供给侧改革,总理提出品质时代,匠心时代;下至企业层面上出现华为、小米这样的爆品推手,新国货时代已经呼之欲出。然而互联网推手再强大,也只占10%左右的市场空间,更广泛的三线城市才是中国最大的沉睡区,只有推动所有人改变,才能真正迎来国货时代的爆发。

金错刀谈及自己的观察:“日本很多品牌打着‘本国产口号,本国产的比进口的要贵,所以在日本,依云是最便宜的;这与中国相反,我们这儿进口的是最贵的。长期以来国内的产品价格敏感,质量平庸,靠广告渠道来获取流量和变现。今年的iF设计大奖,中国有好几个产品获奖。中国现在的产品做得挺好的不在少数,像手机行业、移动互联网行业中国已经全球领先,摩拜单车这样的产品中国才有。但是在很多传统领域还是没办法让人有自豪感。比如我身上穿的这件衬衫是阿玛尼带弹力的,国产的就很难买到这样品质的单品你说中国现在还有什么技术是搞不定的?我们不会生产好东西,我们习惯生产便宜的东西,这是思维方式的局限性,所以雷军说要用鲶鱼效应干掉一百个行业,这是对的。”

那么金错刀会在新国货运动中扮演什么角色呢?

“推手!”金错刀肯定地回答,“我们来推动创始人、企业家,想要转型的企业家去制造爆品。爆品会干掉很多传统产品,随之会有更多的爆品出现。以后小店、欺骗顾客的店都会被干掉,最终达到用爆品来推动社会进步的目的。”

金错刀品牌的

转型与迭代

与传统品牌的转型与迭代一样,金错刀本人也经历了纸媒时代,博客时代,微博、微信时代的转变。保持了知识分子写而优则商的习惯,金错刀也曾经在BAT这样的互联网企业任职。对于这十来年的身份转变,有几个转折点让金错刀记忆犹新。

传统媒体死于傲慢——一直扎根商业纸媒的金错刀在多年前与加入腾讯失之交臂,对主流媒体的热爱让他选择了《中国企业家》网络版任职主编,尽管对自己的内容自信不疑,金错刀却发现网站的点击量一直跟不上来,直到一个小编辑点醒了他:“你要尊重互联网用户的习惯。”一句话唤醒了他作为传统媒体人的傲慢。“传统媒体人想的是表达价值云云,却从来没有考虑过什么是用户爱看的。”这也验证了后面更多的纸媒倒闭的结局。“传统媒体最大的一个障碍是傲慢,死就死在傲慢上。”金错刀有些感慨地说。这些经历也历练了他,现在创立自有品牌时时刻刻保持谦卑态度,一切从用户的需求出发。

要单点突破,不要豪华大餐——这些年来,金错刀也见过不少项目,看上去一切条件都很完备,资金充裕,大咖云集。但即使是这样的项目,也不一定能成。这给了他很大的启发:哪怕项目看上去再完美也不可能什么都做成,先找到一个单点切入,撕开一个口再说。

要做就做极致单品——在小米内部当顾问的这段时间给金错刀带来了很多启发和改变。小米的成功在于把一个产品做到极致。极致单品后的关键词是爆品。金错刀的互联网价值观与雷军、黎万强不谋而合,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要想成功,必须做出爆品,有引爆市场的产品和策略。爆品是一个信条,产品线不聚焦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资源太分散会导致参与感难以展开。“爆品是互联网时代必备的产品思维,金错刀是深入研究爆品战略的第一人。”小米的联合创始人黎万强如此评价。

创业与生活的平衡

金錯刀团队的成员大多数是年轻的90后,问及年轻的90后与前辈们最大的区别在哪里,金错刀想了想后回答,90后这一代人最具自我意识的觉醒。金错刀也喜欢看团队里小朋友们爱看的综艺节目,比如《奇葩说》 《吐槽大会》等,他特别赞赏《吐槽大会》能把中国人的吐槽需求转化成一个成功的节目。“我现在也超爱看弹幕,看着一个个网友的吐槽刷刷刷地从屏幕滑过去,精彩程度有时候不亚于节目本身。”金错刀说完哈哈一笑。

对于年轻人,金错刀管得并不多:“马云很早就说过,不要统一思想,要统一目标,我不需要洗脑式管理,这是个怀疑和吐槽的时代,传统企业里底下的人一吐槽,老板可能活不下去,但在互联网时代,老板们要有自黑精神!”

互联网最大的用户群是年轻人,年轻人是互联网的主要意见领袖。所以金错刀允许团队的编辑们爱怎么想就怎么想,只要他们能实现10万+。金错刀自己则把更多的时间用在爆品战略的研究上,用在如何解决企业家的痛点上。虽然多年来一直浸淫在互联网圈,但他坦言没有任何捷径能够保证方法论一直走在前沿,“考验我的就是能否帮助创始人群体解决问题。”金错刀直言爆品战略与传统的商学院有很大区别:”我们的课件迭代更新很快,案例都是互联网公司的最新实战案例,没有高深的理论,没有好喝的鸡汤,我们只做干货和爆品。我们一直对自己保持最大的警惕、小心、怀疑。我总觉得,不要认为自己说的都对,能解决问题才是王道。”

四处出差的金错刀最爱忙里偷闲寻觅爆品级美食,北京的大董烤鸭店是他的最爱:“大董真正地把美食做到了极致。”他还会去香港及国外尝试各种米其林三星餐厅,回来不忘记跟从事餐饮业的学员们分享:“中国好的餐饮品牌已经超越了国外很多米其林星级餐厅。”这让大家备受鼓舞。

金错刀崇尚健身,尽管作为创始人需要日夜兼程、风尘仆仆,但他仍然坚持每隔两三天抽出一点时间给健身教练,还不忘记吐槽:“KEEP对我这样不自觉的人真心不管用,大多数人还是需要被强行带到一个场景里去健身。”

所以好的产品一定是线上跟线下融合,这是个趋势,金错刀思考着。

“线下体验太重要。”金错刀一边补刀一边拿起手机查看当日的APP排行榜,开始了一天的学习时间。

猜你喜欢
爆品国货创始人
127.48万元起售,全新奥迪A8L Horch创始人版上市
千年国货奶茶店
路上那些记忆中的国货老物件
国货之光
品质才是爆品的关键
今夏最值得期待的动画赛菲尔珠宝联手好莱坞巨制打造IP爆品
德家 打造爆品战略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发展电商需要了解的那些事之如何打造爆品
为创始人王石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