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评价指标调查分析*

2017-05-03 10:45杨明聪向学熔范小平
重庆医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口腔医学专业学位导师

杨明聪,向学熔,范小平,王 春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 400016)

·医学教育·

口腔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评价指标调查分析*

杨明聪,向学熔△,范小平△,王 春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 400016)

随着医学和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医学发展对口腔医学人才能力培养提出不同的要求,特别是在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专业实践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保持口腔医学研究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巩固和发展口腔医学特色,培养复合型口腔医学高级专业人才是高等口腔医学教育的重要任务[1-2]。目前国内尚无以能力要求培养需求为导向的、成熟的口腔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内部质量评价体系。基于此,本研究从导师角度,针对现目前的口腔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评价指标考核进行调查分析,以初步了解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侧重点,以及科学合理的、实用性强的、适应口腔医学人才能力要求的评价指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采用抽样研究法,以口腔医学院口腔牙体牙髓教研室、颌面外科教研室、修复教研室、牙周黏膜教研室、正畸教研室所有研究生导师共计25人。对口腔医学院5个教研室口腔医学导师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5份,回收24份,其中有效问卷24份,回收率96%。本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根据本研究的需要,查阅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咨询及国外PubMed数据库近十年相关刊物文献资料,并翻阅有关管理及人才培养相关书籍,从中搜集有关口腔临床医师临床能力评价构建要素,分析其中各要素的优缺点并加以取舍,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基本资料包括导师的性别、学历、工作年限、带研究生时间、职称、所带研究生总数、所带研究生类别等。调查内容包含5大类别,45个问题,其内容按5级评分,1分为非常不重要,2分为比较不重要,3分为一般重要,4分为比较重要,5分为非常重要。调查问卷设计后请相关专业专家修改和指导,总调查问卷有较好的可行度和效度。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AS9.4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导师基本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在成为导师前一般都会经过助教、讲师、副主任医师的评选,这一过程因导师的学历不同所需时间有所不同,但培养一名导师至少也要5年左右的教学时间。本次调查的大部分导师工作年限都超过了10年,约占总数的87.5%,男性导师占54.2%,女性导师占45.8%,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导师约占91.7%,具有教授职称10名,占41.7%,副教授职称13名,占54.2%,副研究员1名,占4.1%。根据调查显示,具有高级职称的导师所带研究生时间超过10年的有8名,占33.3%,超过5年的有6名,占25.0%。这是一批接受过正规教育的、有着丰富的带教指导经验、处于教学一线的优秀导师人员,对口腔医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2.2 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要求指标体系认知态度的调查与分析

2.2.1 关于生源质量结构指标重要性调查分析 生源和课程质量是考察研究生是否有资格入学的比较公平、公正、科学的方法,通过客观指标的测试,全面综合评价和预测,把有进一步学习能力、有一定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具有基础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选拔出来进行系统的培养,是决定能否培养一名优秀研究生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从导师对研究生生源质量指标的权重情况分析导师选拔具有科研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认知态度。对于研究生生源质量结构指标重要性的调查结果显示,导师认为综合素质是最能体现研究生生源质量的指标,占58.33%,其次是专业知识成绩,占54.17%,其中最不重要是入学成绩,见表1。

表1 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和课程质量 重要性调查分析(%)

2.2.2 关于临床能力考核结构指标重要性调查分析 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研究生从培养方向上就决定了其有本质的不同。学术学位研究生是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医者仁心,讲的是医生要具有基本的医德。这一点从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考核结构指标的认知调查分析结果中得到了提现,医德医风考核和医患交流沟通能力是必须具备的能力。

正是由于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研究生两者的培养方向不同,在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知识创新能力结构指标重要性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看重的是导师指导力度,仅要求具有一定的科研思维能力,能查阅文献,会写综述,通过中期考核,顺利完成学位答辩,具备完成简单课题设计的能力。

人的发展离不开交流。为了了解最前沿、最新、最全面的信息,医学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交流。因此,在导师对专业学位的研究生的学术交流能力也比较重视,见表2~4。

表2 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考核 重要性调查分析(%)

表3 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知识创新能力 重要性调查分析(%)

表4 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术交流能力 重要性调查分析(%)

3 讨 论

过去,在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注重科学型人才培养、培养模式单一的大环境下,口腔医学研究生教育也免不了收到这一模式的影响,最终造成专业学位研究生重科研、轻临床的现象[3-5]。在目前研究生教育转型、变革之际,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研究需要积极战略转向,建立分层、分类、分级的多元化研究生教育评价体系,探索研究生教育创新能力要求评价的新类型和新方法。基于学位类型不同,应建立不同的培养、评价体系[6-9]。

正是在这样的认知大环境中,本研究调查显示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的能力要求从根本上开始出现有变化。(1)从生源质量方面来看,导师认为综合素质是最能体现研究生生源质量的指标,其次是专业知识成绩,其中最不重要是入学成绩。这也从另一个层面反映出,研究生教育不再单单要求具有应试教育的能力,也需具备素质教育的能力。(2)在临床能力考核方面,导师们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侧重点在于临床病例的收集能力、医患交流沟通能力及医德医风考核方面,其中医德医风考核和医患交流沟通能力是必备能力,这可能是由于口腔医学与临床医学相比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特殊性,它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交叉性很强的医学学科。口腔医学要求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动手能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3)在知识创新能力结构指标方面,导师最重视的是导师指导力度的投入,所占比重达37.50%,仅要求具有一定的科研思维能力,能查阅文献,会写综述29.17%,通过中期考核20.83%,顺利完成学位答辩16.67%,具备完成简单课题设计的能力8.33%。(4)导师对专业学位的研究生的学术交流能力重要性调查结果分析显示,参与学术会议情况所占比重达20.83%,说明学术交流是了解新技术、掌握前沿知识的必要途径。

在这次认知调查分析中,存在实测样本量偏小,在实际验证过程中,由于客观原因的限制,所选取的实测样本量偏小,所以还需增加实测样本量,通过信度、效度检验,不断完善考核指标体系,使之更加合理、有效,从而满足考核指标体系的时效性及社会对高级口腔临床医学人才的需求。同时也存在主观因素影响,实际测量验证中,考评专家和实测对象之间存在“施教”与“受教”的关系,因此考评结果不能完全排除主观因素的影响。

总的来说,有关口腔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要求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各个院校对指标体系的研究具有较大的差异性,目前仍未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口腔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要求评价指标体系。作为口腔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要求的考核手段,还需要在具体实践中不断摸索,进一步优化指标、修正权重和当量值等,使评价指标体系更符合培养高水平、高素质、具备创新能力的口腔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社会需求[10-12]。

[1]李翠英,徐开秀,马艳艳.从国外专业学位教育看我国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J].口腔医学研究,2012,28(3):276-278.

[2]李春洁,华成舸,陈娥,等.互助教学模式在循证口腔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上海口腔医学,2015,24(5):632-636.

[3]曹洁,张小玲,武文洁.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培养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1):92-93.

[4]刘贵华,孟照海.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逻辑[J].教育研究,2015,36(1):66-74.

[5]郭艳利.近十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综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31(6):49-54.

[6]王战军.加强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 促进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31(8):1-5.

[7]王战军.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理念、框架、内容[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30(1):1-5.

[8]李军,王耀荣,林梦泉,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探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4,30(5):3-6.

[9]靳培培.论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基本导向[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30(1):48-52.

[10]赵琳,王传毅.以“学”为中心: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保障的新趋势[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32(3):11-14.

[11]佘远富,陈景春.试论创新人才培养与研究生教育体系改革[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28(1):7-10.

[12]潘兰兰,向学熔,李勇,等.口腔实习生医患沟通技巧的情景教学探索[J].重庆医学,2016,45(25):3583-3585.

10.3969/j.issn.1671-8348.2017.11.046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资助项目(yjg132015);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大项目(yjg121002);重庆医科大学课题(SBY2008049)。 作者简介:杨明聪(1983-),主治医师,硕士,主要从事牙周病学方向的研究。△

,E-mail:cqzxfxp@sina.com。

G424.1

B

1671-8348(2017)11-1571-02

2016-11-18

2017-02-05)

猜你喜欢
口腔医学专业学位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口腔医学》2022年杂志征稿及征订启事
2019第14届口腔医学十大新闻评选
V eraW an g
导师榜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口腔医学讯息
铌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