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大学生人际交往行为研究

2017-05-05 15:54李亚琼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31期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人际交往

李亚琼

【摘 要】 大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有效促进其社会化进程,艺术类大学生因其学科特征、处事风格和行为秉性具备更多的个性特征,其人际交往行为特点也体现出更多的独特性。本文对艺术类大学生人际交往行为的特点、影响因素予以阐述,并针对人际交往常见障碍提出调适方法。

【关键词】 艺术类大学生;人际交往;行为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1-00-01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心理关系。人的社会性需要也是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实现的。大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不是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而且是大学生之间心理关系亲密、融洽和协调度的重要体现。

具体来说,人际交往的个体之间主要是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表情、肢体动作等手段传递信息、沟通思想、交流情感的过程。艺术类大学生因其学科特征、处事风格和行为秉性具备更多的个性特征,其人际交往行为特点也体现出更多的独特性。本文将具体论述艺术类大学生人际交往行为的特点、影响因素、常见障碍及调适。

一、艺术类大学生人际交往行为特点

(一)人际交往主动广泛,互动性强。艺术类大学生普遍性格外向,灵活度高,更具亲和力,有利于人际关系的愉悦性。

(二)人际适应性良好,但稳定性差。艺术类大学生往往兴趣广泛、爱好丰富,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怀有良好的人际互动愿景。但在环境不利时,却更容易轻易放弃和怨天尤人,不宜主动去适应环境。

(三)对人际交往角色把控不足。艺术类大学生个性突出,行为的果断性强而自制性差,对人际角色的把握不够准确,往往会出现更多的误会和失当。

(四)人际交往活动普遍呈现乐群性,同时呈现出焦虑性。艺术类大学生往往渴望与他人交往但期望过高,由于自我中心倾向往往会忽视他们的需要和体验,倒置交往挫折而造成焦虑甚至孤僻和封闭。

二、影响艺术类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

(一)情绪因素:人际关系的好坏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稳定的积极心境是优质人际交往行为的重要前提,具备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及健康正确的情绪倾泻渠道才能避免在人际交往行为中出现重大失误。艺术类大学生普遍较为感性,倾向于情绪化,在人际交往往往更需要稳定的情绪把控力。同时,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有助于他们豁达、平和的情绪养成。

(二)人格因素:一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和人对客观事物的稳定态度形成了人的基础需要、动机、兴趣、理想和基本信念。其中,一个人对于自己、社会、世界的看法和态度是个体从事各项行为的基本动力,也决定着人们行为的方向。艺术类大学生在人格特征上普遍勇于创新、热情自由、乐于尝试,这样便降低了因警惕、防卫意识而带来的交往壁垒,在人际互动上,容易将信任、喜爱等积极态度转递给周围的人。但由于他们立场鲜明、个性显著,往往在人际交往呈现出固执的一面,很難具备足够的“同理心”。

(三)环境(学校)因素:艺术类大学生的专业领域富含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个具体的载体,例如琴棋书画、诗词曲赋、民俗戏曲、民间工艺、民族建筑等,这必然给予艺术类大学生更多的美学体验,这也将促进他们具备更多的高级情感体验,如社会乐群性、集体归属感、责任感等,并能够增加对真善美的感受力。日常“团队式”的学习与创作环境也能充分促进成员互动和建议综合。但一些错误的现代工具性教育行为也使一部分艺术类大学生灵性褪色、急功近利,使人际交往成为满足个人发展的有效道具和利益捷径。

(四)环境(社会家庭)因素:艺术类大学生对于前沿信息的获取途径广泛,往往受到双重或多重价值标准的影响,他们的人际交往行为动机和行为评价标准正在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发生着变化。既对集体具备强烈的归属感,又呈现出一定的个人主义倾向;既追求崇高助人,又热衷于关注眼前利益;既向往志同道合的深度维系,又缺乏宽容奉献的持久行为,这种思想矛盾性还体现在与人际行为极具相关性的个人情绪上:既具有热情奔放,易冲动的外显性,又具有含蓄文饰、善藏抑的内隐性。家庭教育中纵横交错的价值冲突也使艺术类大学生行为体现出更多的波动性,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和依赖水平也左右着他们的自我认识、自我定位、安全感以及开放性。

(五)能力及其他因素:能力因素是指与人交往的技巧和方式方法等。艺术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整体呈现出良好态势。调查发现,约77%的艺术类大学生认为自己具备人际交往中需要的能力,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语言表达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诚信。还有一些因素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时空接近性和外表因素等。

三、艺术类大学生人际交往常见障碍及调适

(一)自卑回避心理及调适。一部分艺术类大学生的交往自卑主要来自于:性格敏感,在相对活泼的人际环境中较为边缘化,自惭形秽;遭遇过较大的交往挫折,交往的成功体验较少,顾虑重重;过分在意外形短处,容易与人比较并妄自菲薄。

调适方法:1.正确认识自我。大学生有能力通过自我反省、自我分析,通过对自己言行的再认识和再评价,不断悦纳自我,提升人际交往开放性和交往技能。2.积极实践,主动交往。要重视和练就人际交往的基本功,例如赏识他人、积极的自我暗示、丰富的内在信息量和语言艺术。在人际交往实践中积累丰富的交往经验,不在小细节上放大纠结,提升自我认同感,取长补短,提升自己中心品质的影响力。

(二)虚荣失度心理及调适。这一心理主要表现在嫉贤妒能,与人心存芥蒂,常存戒备之心或是盲目依赖要求对方从而失去分寸感,影响人际质量和持久度。这一现象在艺术类大学生群体中尤为常见,一方面艺术类大学生更倾向于对外在形象、服饰做出评价,另一方面他们在人际中显得更为随意,喜好厌恶都是溢于言表,更容易会出现一言不合友谊破裂和过度要求、捆绑指责等情况。

调适方法:1.注重艺术类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理论教育,加深正确认知。2.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提升人际交往实践质量,鼓励他们开展诸如社会志愿奉献、环境保护、帮贫助困等活动,在有意义的交往环境中优化人际关系。

(三)敏感猜疑心理及调适。

由于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自我的统一和整合还不甚完全,存在着闭锁性和开放性的矛盾。敏感猜疑不仅不利团结,而且会因疑心作祟与他人产生更大的隔阂。

调适方法:1.优化生活小环境,建立良好班风、学风、寝室风貌,利用同伴间相得益彰的影响力,潜移默化地抵御内心的过度敏感。2.通过集体关怀、“榜样”作用、真诚表达,使个体实现自我思维监控和自我行为评估,并学习体验真实而有益的交往互动行为。

参考文献:

[1]李文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张玮.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猜你喜欢
艺术类大学生人际交往
舞动治疗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改善的相关理论研究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辅导员视角下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关于加强艺术类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