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设计中美的观照

2017-05-08 17:37赵圆圆谷会敏赵志科
祖国 2017年7期
关键词:文化生态

赵圆圆+谷会敏+赵志科

摘要:美是设计好坏的评判标准,好的设计从内容美和形式美间的平衡中取得。设计中美的观照,应该从美的本质出发,一方面在继承发扬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与时俱进的充实人的本质;另一方面在集中凝炼生命形式的过程中,遵循形式美的变幻规律。美的观照必不可少,它为设计的个性与普遍性、完善与创新起到规范和指引作用。

关键词:美的观照 内容与形式 视觉心理 完形 文化生态

当代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受二十世纪初期的现代主义设计影响,即受工业文明的影响。在千篇一律的大形势下,人们不断地在认识与改造的对象中迷失自我。但人又是主观能动的,在其自由自觉的本质力量诉求下,便如同游子归来,重新叩响属于自己的民族大门。美的设计,不全是直觉的感性形态的形式美,还有隐喻其中的待参悟的乐生的道法。

一、美的本质

对美的探索与定义,自古就有。孔子主张以德为美的人格美,庄子主张以自然为美的无为美,荀子主张以化性起伪为美的的全粹美,墨子主张以善为美的功利美等,这些先贤对美的认知与思辨,都是依存于特定的社会基础而生的,都在一定阶段引起当下人的思想争鸣,对社会发展有着不可靡灭的功劳。

当代社会中美的定义,是在因袭历史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的结果。首先,美是人与生俱来的生理心理需要,即主体性需要。这在荀子的《性恶》里得到论证。荀子认为,人有五綦,目欲耳欲口欲鼻欲心欲。欲望是人的天性,虽不可禁锢,但可通过礼法加以引导,使各自在合理的基础上得到怡养,才能化恶为善,维持人群和谐。随着历史发展,人作为社会主体在长期探索实践中不断与自然、与社会抗争,自身愈发复杂化,开始向外寻求某种有应的调和。通过调和,人性得到解放与完善,人与社会更加和谐有序,这在中国传统纹样中刻画的淋漓尽致,如五伦图中阐释的君臣之义、父子之情、朋友之信等和谐关系都是这种调和作用的展现。其次,美需要依附载体才能存在,即对象的客观实在。无论是简单的衣食住行,还是深层次的与人有应的情感寄托,都以特定的形态存在着。感时溅泪的花,恨别惊心的鸟,悲欢离合的阴晴之月,都是作为载体存在的体现。然而不是每个对象都是美的,美与丑依存又对立,美是人正善知的本质力量的因循,丑是人正善知的本质力量的悖逆。最后,美需要通过审美活动才能感知,即美在社会关系。探求美的本质,直接相关的便是审美,只有通过审美活动,美才能成其为美。一个过客从古木幽深的风景中心不在焉的走过,没有展开审美活动必要的关注、交融,风景再出尘灵秀,也不会被过客称为美。相反,如果这个过客关注到路上的美景,并由此联想到自己生活的世界的喧嚣,便会突觉心旷神怡,美便由此而生。此外,审美主体扎根社会,还可以通过审美活动提升审美素质,反向推动美的发展。所以,美是人本质力量的感性形态的完善与创新。

二、美的内容观照

在内容与形式的争辩中,一切背离内容只追求形式的的设计都会被历史一一剔除。可见,内容是一个好设计存在的灵魂,形式是灵魂栖居的载体与表现方式。首先,美的内容源于积极调和的关系。自然的风驰电掣、动物的凶猛残暴、人的你争我夺都是各自属性中的某一方面,然而自然也可以风光旖旎,动物也可以乖顺可爱,人也可以谦逊有礼,这是另一种属性表现。中国讲究中和之美,谈的就是不偏不倚,和谐共生的大国文明。这个“和”字便源于能动的社会实践——调和。调和是人这一主体从重复的经验中获取的认识、把握与分析判断,进而博弈各自利弊,得到的一种长远发展的大计。中国传统纹样中的龙凤纹,不仅是图腾,更是一种“和”文化的展现。如龙是由牛的头、鱼的鳞、蟒的身、鹰的爪合并而成,凤是由锦鸡的头、鹦鹉的嘴、大鹏的翅膀、鸳鸯的身体、仙鹤的腿、孔雀的尾巴合并而成。这些纹样都是先人历经部落对立、国家分化的种种矛盾中衍生出的对团结安定的渴望。在当代设计中,同样需要调和问题,如快节奏的压力、传统文化的淡忘、金钱的利欲熏心、人心的隔离冷漠、濒危动物的关怀、生态的失衡等,通过调和,实现人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就达到了美称其为美的最本质、最典型的要求。

其次,美的内容源于民族性。美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它有根源,有故事有文化有素质,凝结着人类智慧的传承与发展。中国的美的历程,从远古神话的开天辟地到先秦的诸子百家争鸣,再到魏晋南北朝的玄学之逸、明清的西学传入,直至今天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无一不是其故事的讲述、文化的积淀、素质的锤炼。如中国传统纹样中的云纹,反映的是农业社会下人们靠天吃饭,敬天求雨的生的需求,以循环往复,从不停歇的形象表现对死的畏惧。云纹的美的发展也跨越数千年之久,从石器时代中自然现象里的人的指纹、鸟的喙纹、木头横断面的年轮提取出来的螺旋纹样,随着时代工艺与审美需要推演变化着,或方或圆,或散或聚,无一不是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当代设计中,文化袭断的场景时常出现,苹果电脑、好莱坞电影、德国汽车等跨越国度影响着世界各地的人的审美判断。人们在附庸流行的创造过程及创造对象里渐渐迷失自我,没有个性,没有民族底蕴与气质。对文化生态的关注,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对中国而言,就是“和”文化体现的包容与多元共生。

最后,美的内容源于时代感。美不是束之高阁、停滞不前的,美的需求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总是源于现实高于现实,引领人们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每个时代的政治制度、人的解放程度、社会工艺都是不同的,如商周時期的纹样,多见于青铜器,粗狂肃穆,狞厉威吓,表现了对天命的敬畏。到了大唐盛世,精致华美的金银饰品层出不断,纹样结合缠枝花卉,明媚丰盈,现实生活气息浓厚,表现了社会的开放与富足。当代社会,东西方文化融合、人文与科技并举,为设计的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性。当代的设计,应反映当代社会的要求,深入实践,恰到好处的运用新材料新工艺,妥善处理各种社会关系,营造合理有序的美的环境。

三、美的形式的观照

形式,是内容栖居的载体与表现方式。一个好的内容,需要一个恰如其分的美的形式才能更好实现它的价值。如何选择形式,是许多设计者思忖的问题。形式分为形与式两部分,形是点线面,式就是形式美法则的组合。形式如内容一般,也有其从简单至复杂的生命认识活动,这方面鲁道夫.阿恩海姆的探讨,很是值得借鉴。他立足于格式塔心理学,探讨了一系列审美直觉问题,有助于我们对形式的理解更进一步。

首先,视觉中美的形的演绎。形的美,不仅仅是客观存在的点线面的单方面的问题,还有与之对应的审美主体。审美主体通过长期实践,一步步认识形,分析辨别形,概括最容易理解与感受的形的规则。美之所以存在于多种表现形式中,如音乐、戏剧、绘画、雕塑、建筑、园林等,都是人们自身不断成熟的体现,人的眼睛学会欣赏优美,人的耳朵学会听见旋律,人的手能搭建殿台楼阁,都是在实践中发展得来的。通过重复经验形成了对形的认识,加上联想,继而发展成具有某种意味的形,为之后的审美活动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直觉判断。格式塔心理学里以“完形”,来阐释人们长期以来对形惯有的认知与理解。简单、规则的形被视为好的格式塔,给人安定,满足,减少纷扰。如中国传统纹样中的弦纹、钱文、篦纹、编织纹,都以整齐一律的形式重复出现,既有装饰性,又互不冲突,给人秩序感。杂乱无序的形视为好的格式塔的变形,给人刺激、不安、想试图纠正它的矛盾等心理,通常还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即不安解除后的轻松。如中国传统纹样中的海屋添寿,居于幅面左侧,右部留白,观者通过联想,用广阔无垠的天地去“完形”空白部分,霎时间变得层次丰富,意境高远。在当代设计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格式塔的种类,打造或单纯静谧或动荡富有韵味的美的效果,实现不同情境的美的流露。

其次,心理中美的形的组合之式。式就是按照形式美法则处理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而产生的具有审美意味的组合安排。式分为两大部分,一个是安静、稳定的形式,如中国传统纹样中的双喜字,五福捧寿、宝相花纹,都是严格对称、四平八稳的态势;另一个是动态、有力场的形式,如中国传统纹样中的太极,由阴阳两条鱼首尾衔接,成追逐不定的动势,给人以道法玄妙,生命不息的意味。根据此形,衍生了许多题材的中国传统纹样,如二龙戏珠、举案齐眉等,皆是立足于对此形式的美的认同。除此之外,在形的组合之中,也可以将两者穿插,不断丰富形式,打破单一的格局。在当代设计中,可以借助形式组合的动静,把握两种态势的特点,做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尤其在把握动态时,要仔细辨认哪种力的形式具有生发性,能够引起典型的美的效应。同时,使作品多样统一,不会涣散。如中国传统纹样中的葫芦纹,以其“三”的外形作为力的生发结构,表达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寓意多子多福。

越好的设计,对美的理解越是深刻,道法精简,层次上却是丰富齐全。不仅需要设计者从时代出发,立足实践,根据现实美凝练艺术美,还要有历史的高度,深层次把握美的本质,把握美的形式的动力结构,两者融合,共同营造具有乐生倾向的真善美。

参考文献:

[1]刘秋霖,刘健.中华吉祥物图典[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2]王其钧.锦彩纹饰[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3][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4]顾永芝.美学原理[M].江蘇: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5]胡建.从“美”到“积美”——论荀子的文化或政治美学及其对后世的影响[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5).

[6]长北.中国艺术史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作者简介:[1]赵圆圆,东北大学艺术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设计学;[2]谷会敏,东北大学艺术学院;[3]赵志科,黄河科技学院应用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文化生态
京津冀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问题与对策
从玉米到蔬菜:一个山镇生计变迁的文化生态解读
文化生态视角下的闽南文学
浅谈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