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十字韧带重建术后低强度体能康复训练的实践研究

2017-05-10 02:23曾庆萍
运动精品 2017年6期
关键词:十字韧带康复训练

曾庆萍 程 公

(1.广西重竞技发展运动中心,广西 南宁 530031;2.广西体育运动学校,广西 南宁 530012)

体能康复训练是以体能训练方法为手段,解决和帮助恢复运动功能障碍的一门综合学科。体能康复训练主要包括对身体健康的运动员的体能康复训练、对受伤或者亚健康运动员的训练恢复。对膝关节十字韧带重建手术运动员而言,一个设计完美、实施成功的术后体能康复训练计划是膝关节恢复良好功能的必要条件,术后长期、严格的体能康复训练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本研究根据训练实践,在探讨体能康复训练的基础上,以摔跤运动员为个案,采用低强度恢复性体能训练方法,对运动员十字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核心稳定性和力量训练进行研究,了解其低强度体能训练过程和膝关节的康复水平,总结其低强度康复新训练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对各省市摔跤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预防和损伤后的康复训练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个案研究法、实验法以我国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陈某某为研究对象,对她右膝关节后十字韧带重建术后的低强度体能康复训练方案和恢复情况进行研究,探讨低强度体能康复训练对核心稳定性和膝关节力量的影响。

2 膝关节十字韧带重建术后低强度恢复性体能训练阶段划分与原则

陈某某膝关节后十字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训练分为五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手术后的0-4周,消除肿胀、减少疼痛,对患肢肌肉萎缩的预防,加强关节活动度和肌力恢复;第二个阶段为术后5周-3个月,提高关节控制能力及稳定性,逐步改善步态;第三个阶段为术后4-6个月,平衡及核心能力训练,强化肌力及关节稳定;第四个阶段为术后7-12个月,目的是强化肌力及跑跳中关节的稳定性,全面恢复运动或剧烈活动;第五个阶段为术后13-18个月,目的是全面恢复膝关节功能,进行体能训练和比赛。本文采用实验法重点论述第五个阶段(手术恢复后期)低强度体能康复训练对核心稳定性和膝关节力量的影响,探讨低强度体能康复训练的效果。

陈某某后十字韧带重建术康复后期低强度恢复性体能康复训练实验遵循以下原则:

(1)平衡能力训练,加强伤侧腿本体感觉和下肢力量。

(2)核心力量训练,增强核心区域肌肉的控制能力和力量。

(3)蹬车训练,在尽可能减小膝关节负荷的前提下恢复股四头肌肌力,通过训练找到能够对股四头肌产生刺激的负荷。

(4)无疼痛状态下被动运动恢复伤侧膝关节正常ROM。

(5)训练后伤侧膝关节无明显疼痛,第二天无肿胀。

(6)震动训练,肌肉做等长收缩,增强肌肉肌力和控制能力。

(7)哑铃训练,增强肌力和肌耐力。

3 陈某某低强度恢复性体能康复训练的实验分析

通过对陈某某膝关节十字韧带重建术后前12个月的康复训练效果分析,发现陈某某术后12个月的体能康复训练效果不明显,患肢的机能水平没有恢复到正常人的水平。本研究针对陈某某术后康复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制定了陈某某十字韧带重建术后康复后期低强度恢复性体能康复训练方案。

实验目的:恢复膝关节的运动水平,全面恢复运动技能,正常进行训练和比赛。

实验时间: 2016年4月-2016年9月(陈某某十字韧带重建术后第13-18个月,共6个月)

实验控制:陈某某十字韧带重建术后第13-18个月的康复训练方案与专项力量结合比较紧密。主要采取平衡能力训练、核心力量训练、蹬车训练、震动训练、哑铃训练和放松拉伸训练。实验过程中每隔三个月对陈某某进行等速膝关节肌力测试,每隔两个月对核心训练动作可持续时间和基础训练动作和专项技术动作的主观感觉进行测试。

3.1 康复后期低强度体能康复训练方案

3.1.1 平衡能力训练(15分钟)

平衡能力训练贯穿在十字韧带重建术康复后期13-18个月的康复训练的始终,13-14个月进行平衡能力训练(1)和(2)的组合,15-18个月进行平衡能力训练(2)和(3)组合。

3.1.2 核心力量训练(30分钟)

核心力量训练同样贯穿陈某某十字韧带重建术后13-18个月的康复训练始终,术后13-14个月基本上每天都进行训练,训练强度会根据陈某某身体情况而作适当的调整。术后15-18个月每周进行3-4次的训练,这时候的训练更注重训练的质量。

3.1.3 蹬车训练(30分钟)

蹬车训练时陈某某十字韧带重建术后13-18个月康复训练的主要锻炼形式,每周进行2-3次训练。第13个月以蹬车训练(一)进行训练,第14个月以蹬车训练(二)进行训练,第15-18个月以蹬车训练(三)进行训练。

3.1.4 下肢肌力训练(15分钟)

选择合适的健身器械,每种器械训练四组,前两组20次/组,后两组8次/组,组间间歇60s。主要训练肌群:大腿内侧、外侧、股直肌、臀大肌。下肢肌力训练从陈某某十字韧带重建术后的第14个月开始实施,一直都进行训练,每周安排2-3次的训练。没有特殊情况,尽量不中断。

3.1.5 震动训练(15分钟)

四个动作一组,30秒/个,两组,间歇30s。主要针对肩部肌群,还有胸大肌和斜方肌。从陈某某十字韧带重建术后的第14个月开始实施,一直都进行训练,每周安排2-3次的训练。

3.1.6 哑铃训练(20分钟)

六个动作一组,15次/个,两组,间歇1min。主要针对肩部肌群,还有胸大肌和斜方肌训练的动作。从陈某某十字韧带重建术后的第14个月开始实施,一直都进行训练,每周安排2-3次的训练。哑铃训练与震动训练尽量不安排在同一天进行。

3.1.7 放松拉伸(33分钟)

(1)慢跑3分钟

(2)全身主要肌肉拉伸10分钟

(3)按摩放松20分钟

放松训练在每天训练结束之前进行,是每次训练课的必修内容。

3.2 康复后期低强度体能康复训练医务监督及注意事项

陈某某十字韧带重建术后13-18个月每天进行90-120分钟左右的康复体能训练。在陈某某进行康复体能训练的时候,尽量保持康复体能训练的连续性。每次训练的运动量和强度安排会根据陈某某身体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她身体反应正常的情况下,基本上按照康复训练方案上的负荷进行训练,以保证训练的效果。训练结束后主要通过以下五个方面对康复训练的效果进行评估:

(1)平衡能力和核心力量增强,动作持续时间增长并能做难度大一点的动作。

(2)伤侧腿股四头肌感觉轻微,力量有所提高。

(3)有氧能力提高。

(4)训练结束后有肿胀感。

(5)伤侧腿膝关节ROM增加,后侧肌肉群紧张度下降。

4 陈某某康复后期低强度体能康复训练效果的对比分析

4.1 陈某某康复后期膝关节肌力结果对比分析

为了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两次测试均选用同一测试仪器,由同一个实验员进行操作,测试基本情况见表4。

通过对陈某某膝关节等速力量测试,从表5测试结果上看第一次测试时陈某某左侧膝关节屈肌群峰力矩为82.3 Nm,右侧膝关节屈肌群峰力矩为50.8 Nm,左侧:右侧为162.0%;左侧膝关节伸肌群峰力矩为165.5 Nm,右侧膝关节伸肌群峰力矩为63.0 Nm,左侧:右侧为262.7%。这说明陈某某双侧膝关节力量出现严重的非均衡,左侧力量明显大于右侧,陈某某右侧膝关节十字韧带重建术后恢复情况不是很好,离完全恢复到原有的水平还有一段距离。第二次测试时,已经又经过三个月的低强度恢复性体能康复训练,陈某某左侧膝关节屈肌群峰力矩为81.3 Nm,右侧膝关节屈肌群峰力矩为73.5 Nm,左侧:右侧为110.6%;左侧膝关节伸肌群峰力矩为163.6 Nm,右侧膝关节伸肌群峰力矩为141.2Nm,左侧:右侧为115.9%。从第二次测试结果分析这次训练后右膝关节的力量较第一次有了明显的增长,双膝力量的非均衡性基本上得到较好的控制。总的来说目前采用的低强度体能训练对陈某某十字韧带恢复后期膝关节力量的增长具有较好的康复效果。

4.2 陈某某康复后期本体感觉对比分析

本体感觉又称人体的深感觉,是全身肌肉关节的感觉输入。包括关节活动(运动觉)和关节位置(位置觉)的感觉,本体感觉受韧带损伤、外科手术和康复活动的影响。本体感觉反馈机制的神经控制影响随着康复活动的进展,对临床和关节功能性稳定的恢复起重要作用。分别在5月15日、7月15日、9月15日进行三次本体感觉测试,测试结果见表6。

从表6完成基础动作和专项技术动作的主观感觉评分可知陈某某在完成各项动作的本体感觉,主观感觉评分越高,证明陈某某完成各项动作的本体感觉越好,说明膝关节十字韧带重建术后的恢复越好,关节稳定性越高。陈某某术后康复后期低强度体能训练过程中膝关节的核心稳定性逐渐向着好的趋势发展,6个月期间进行了三次测试,每次测试结果都在前一测试结果上有一定的进步,其中以专项技术动作绝招跪变化最为明显,评分从1分转变为4分,即从第一次基本无法完成该动作到第三次能够顺利完成该项技术动作;经过六个月的低强度体能康复训练,陈某某已经能够高质量完成慢跑、半蹲技术动作;主观感觉的平均分从最初的2.25分上升到4.5分(见表6),这说明陈某某基本上能够正常完成各项基本动作,膝关节稳定性较好,如需高质量完成专项技术动作,膝关节的稳定性还需要进一步进行针对性的锻炼。

4.3 陈某某康复后期核心训练动作可持续时间对比分析

陈某某康复后期核心训练动作可持续时间的测试主要是对膝关节稳定性和膝关节力量的综合性测试。核心训练动作可持续时间的技术动作主要从平常体能训练手段中选择,每两个月测试一次,共测试3次,测试结果见表7。

表7 核心训练动作可持续时间测试结果

从表7可知,陈某某背桥可持续时间由最初的60秒增加到100秒,侧向肘支撑可持续时间由最初的25秒增加到50秒,双向肘支撑由30秒增加到64秒。整体上分析核心训练动作的可持续时间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不同技术动作增加的幅度不一样,与膝关节力量关联性较大的技术动作(侧向肘支撑、双向肘支撑)增加的幅度较少,这也说明了陈某某膝关节稳定性的恢复优于力量的恢复。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陈某某十字韧带重建术后第13-18个月的低强度体能康复训练与专项力量结合比较紧密,主要采取平衡能力训练、核心力量训练、蹬车训练、震动训练、哑铃训练和放松拉伸训练,训练强度、难度的控制根据陈某某康复情况和身体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通过6个月的康复后期低强度体能康复训练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陈某某右侧膝关节十字韧带重建术后恢复较慢,但经过6个月系统的低强度体能训练基本上恢复到原有水平,双侧膝关节力量的非均衡性得到明显控制,膝关节稳定性的恢复优于力量的恢复。

5.2 建议

陈某某在以后的训练中需要加强右侧膝关节的力量练习,如不存在疼痛的话需要特别加强右侧伸膝肌群(股四头肌)的练习。在改善主要的屈膝(如腘绳肌)和伸膝(股四头肌)肌群的同时,右侧膝关节同时还需要注意协同肌和固定肌的练习,加强膝关节的稳定性和动作控制练习。此外左侧屈膝肌群力量需要加强,以预防进一步的关节损伤。

[1] 孙健.国际式摔跤[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17.

[2] 陈世益.前十字韧带损伤[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2(11):93-101.

[3] 王文广.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断裂动力重建的尝试[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6(6):365.

[4] 蒋青.髌腱自身重建前十字韧带.中国运动医学杂志[J].1997(1):46.

[5] 于红英,钭晓帆等.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的阶段性本体感觉训练[J].护理学报,2010(7):44-46.

[6] 潘昭勋,范启申,李建强,等.前交叉韧带重建本体感觉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J].实用医药杂志,2004,21(9):793-794.

猜你喜欢
十字韧带康复训练
张竹君与中国赤十字会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十字棋
听说人工韧带不好, 真是这样吗
江南运河始镇江,十字交汇谱华章
“十”字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