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涉海专业女大学生职业指导的问题思考

2017-05-10 01:12黄蔡芹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女大学生职业指导

黄蔡芹

摘 要:随着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提出,结合高校涉海专业女生就业的现实情况,加强对高校涉海专业女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2010—2014年涉海专业的女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数据,分析涉海专业女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原因,指出加强对涉海专业女大学生职业指导的意义和途径。

关键词: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涉海专业;女大学生;职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6)10-0016-03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战略,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急需大量海洋人才。但是我国海洋人才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是严重不足的,制约了国家海洋事业的发展。《全国海洋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推动海洋教育全面发展是完善人才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的重要措施之一,高等院校涉海专业肩负着推动海洋教育和培育海洋人才的重要职责。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以及高考改革,高校女生比例逐年增高。近几年,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的女生比例已经高达33%。但通过对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涉海专业女大学生的就业分析,发现涉海专业女生鲜有在急需人才的涉海行业就業,海洋人才极度浪费,而高等院校涉海专业女生的出路堪忧[1]。因此,加强对高等院校涉海专业女生的职业指导,引导她们投身于涉海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等院校涉海专业女生的就业现状分析

(一)鲜少在人才需求供不应求的涉海行业就业

近年来,党和政府提出海洋强国战略。很多涉海企业在建新厂增产能扩张发展,企业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企业对涉海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如表2所示,从2010年至2014年,涉海企业每年为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学生提供岗位数量超过毕业人数的170%,涉海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但如表1所示,2010年至2014年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女毕业生在涉海行业就业率最高只有19%,女生鲜少在人才供不应求的涉海行业就业。

(二)当代女大学生自强上进,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就业竞争力强

随着职场对女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女大学生自入学开始就利用各种平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根据调查,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近5年男女生获奖学金的人数比例,女生远远高于男生。担任学生干部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近5年担任学生干部的男女生人数比例,女生也高于男生。因此,从总体来说,女生综合素质比男生略高一筹[2]。

(三)涉海专业女生就业质量不高

如前文所分析,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涉海专业女大学生综合素质总体比男生略高一筹,但女生就业质量却不高,主要体现在专业对口率不高、职业期待吻合度较低、离职率高等方面。据统计,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2010—2014年涉海专业女生就业专业对口率仅在17%—19%之间;笔者对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2014届涉海专业64名女毕业生进行调查的数据显示,毕业仅半年,36名女生就离职了,离职率高达56%。职业期待吻合度是指毕业生被调查时的工作与职业期待吻合的人数百分比,同样,笔者在对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2014届涉海专业女毕业生的调查中发现,有85%的人认为目前的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不吻合,其中65%的人认为不符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60%的人认为不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

二、原因分析

高等院校涉海专业女生就业竞争力不低,但就业质量却较差,鲜少在供不应求的涉海行业就业,主要原因如下:

(一)女大学生的自身特质与自然附着成本

在女性的就业过程中存在着一个就业生涯低谷期,即面临生育、抚育期的问题。由于国家法律明确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应受到特殊的法律保护,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如果男、女大学生具有相同的劳动生产率,用人单位会更倾向于选择雇佣男生。女大学生毕业之后的年龄使其不得不承担了较高的自然附着成本,用人单位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很自然地会考虑降低或排除这些额外成本。

(二)涉海单位对女大学生存在偏见,为女生提供就业的机会少

涉海行业的工作基本在偏僻的基层,条件比较艰苦,工作环境较差,有一定的安全隐患,甚至有些工作需要一定的体力,并且社会大众普遍认为女性综合素质不如男性,所以涉海企业在招聘时对女生存在一定的偏见[3]。虽然我国劳动法规定,企业在招聘时不能有性别歧视,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在提供涉海岗位时虽然没有注明不招女生,但招聘主管在审核学生的就业材料时就人为地将女大学生排除在外,女生很难获得应聘机会。

(三)涉海专业女生自身职业定位不明确

职业定位是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重要内容,是在了解自我和进行环境探索的基础上树立自己的职业目标。按照我国目前的教育状况,一般地很多学生是在大学阶段才开始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大学虽然开设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这门必修课,但高校职业指导课程是很多专业在一起的合班上课,职业指导课程缺乏具有女大学生特色和与专业紧密结合的内容,职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所以很多涉海专业女大学生往往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当作一般公共课应付了事,缺乏深入的自我探索和环境探索,对自己的职业兴趣不了解,对涉海行业不了解,主观地将自己排除涉海行业就业的行列,难以有明确的职业定位。笔者对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2014届涉海专业64名女毕业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有81%的女生在毕业前没有明确的职业定位,同时70%的女生认为涉海行业没有合适女生的岗位[4]。

三、从学校层面发挥职业指导作用,引领涉海专业女大学生投身国家海洋事业 职业指导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和帮助的过程[1]。从职业指导的定义可以看出,职业指导的对象是劳动力市场中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两个主体,职业指导的最终目标是求职者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人尽其才。但高校职业指导一般以学生为指导主体,往往忽视了用人单位的主体地位,忽略了用人单位的指导需求。涉海专业女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与单位用人指导工作的脱节,是导致用人单位找不到适合的人才进而不能实现人尽其才,以及涉海专业女大学生难以在供不应求的涉海行业就业的主要原因。因此,从学校层面加强对涉海女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和用人单位的用人指导,有利于充分实现人职匹配,有利于促进涉海专业女大学生投身国家海洋事业[5]。

(一)加强对涉海专业女大学生的职业指导

1对涉海专业女大学生开展预防性职业指导

首先,高校在涉海专业女大学生进校初就应结合专业和各种活动开展职业指导,寓职业指导于教育教学环节之中。其次,高校通过预防性职业指导采取各种积极措施,转变涉海专业女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消除和控制在实现就业和稳定就业过程中将遇到的各种观念上的障碍因素,促进她们成功就业。再次,从大学一年级开始高校就结合专业和女性特点讲解女大学生在涉海行业的就业形势、行业发展趋势、女性就业的优劣势,对口专业岗位对女性的职业能力的要求,并预测和挖掘涉海行业适合女大学生的岗位,对女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匹配性的职业指导,让女大学生提前做好职业取向分析、职业生涯规划等求职准备工作,引导女大学生做好相应的求职准备,最终成为符合涉海行业需求的职业人。

2对涉海专业女大学生开展个性化职业指导

对涉海专业女大学生开展个性化职业指导就是在女大学生接受共性职业指导的基础上,根据她们的个体需求、个性特征、生涯发展等实际情况而对其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通过对涉海专业女大学生开展个性化职业咨询、个性化职业信息提供等个性化指导,使她们通过个性分析、职业分析,化解各种因素之间的冲突,寻求协调,促进她们依据个性特点找准涉海行业的职业范畴;通过对她们进行职业素质测评和职业设计,指导和帮助她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自我评估与环境评估、目标与路线设定、目标实现策略、反馈与修正等四个步骤进行实施。通过这些个性化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进一步了解提高职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个性化职业指导是深受女大学生欢迎的。笔者在对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2014届涉海专业女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受访者希望能得到个性化的职业指导。曾经接受过个性化职业指导的受访者100%认为个性化职业指导对自己有帮助。通过对班主任进行职业指导培训,班主任通过建立女大学生职业发展档案的方式对她们进行个性化职业指导是可行的。笔者在2010—2014年间为8名涉海专业女生开展个性化职业指导,毕业时她们求职准备很充分,就业对口率100%,分别在水产贸易、检测等水产领域就业;而没有接受个性化职业指导的其他26名女生,就业对口率只有7%。

(二)加强对涉海单位的用人指导

1建立用人单位资源信息库,定期推介适合的涉海专业女生

涉海专业女大学生难以在供不应求的涉海行业就业,用人单位除了考虑女大学生自身特质和自然附着成本外,对涉海专业女生由于不了解而存在偏见是重要的原因。因此,可以将历年来校招聘或往届毕业生就业的涉海企业作为目标客户,建立资源信息库,跟踪了解这些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动态,包括人才的数量、结构、职业素质及能力要求,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指导涉海专业女生做好求职准备。印制详细的涉海专业女生生源信息资料,包括姓名、性格、年龄、专业学历、兴趣爱好、技术技能、奖项、兼职情况、求职愿望、薪酬愿望、涉海专业的专业设置和详尽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及时将这些资料发送给用人单位,使用人单位详尽了解涉海专业女生的就业优势,并定期向用人单位推介适合的涉海专业女生。发挥职业指导的中介作用,搭建用人单位和涉海专业女生相互了解的桥梁,有力地促进女生在涉海行业就业。

2加强校企合作,为涉海专业女生到涉海行业就业搭桥牵线

高校要充分发挥职业指导桥梁纽带作用,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岗位特点推荐职业定位相匹配的涉海专业女生到企业实习,同时指导用人单位在不影响自身经营的前提下,根据涉海专业不同年级女生的情况,提供对应参与程度的实习岗位。如,针对大一、大二女生提供参观了解、短期操作等实践岗位,针对大三学生提供中期实习岗位,以及毕业前半年的顶岗实习。还可以通过校企联合办学,对涉海专业女生开展订单式培养。例如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自2007年开始,通过举办“粤海班”“恒兴班”“通威班”等方式进行校企联合办学,这些班级是面向学院所有学生招生组建而成的,各企业利用周末和节假日选派优秀的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到校为学生授课,内容包括专业知识培训、工作技能培训、综合素质培养[6]。通过深度校企合作,让涉海专业女生零距离了解涉海企业的价值观、职业观和行业岗位的素质,为她们明确职业目标,了解涉海行业环境,为在涉海行业就业夯实基础。同时,也为涉海单位深入了解女生,并为女生提供合适的岗位打下基础。

3指导用人单位制定招聘标准,开发涉海行业适合女生的岗位

根据涉海行业用人单位的需求,指导用人单位进行岗位分析,分析具体岗位所需要的包括专业、经验、动手能力、表达能力、专业以外的其他技能等基本技能。同时,分析具体岗位需要的人格特征和职业道德要求等。通过指导用人单位进行岗位分析,开发涉海行业适合女生的岗位。如,水产属于涉海行业,很多人认为女性很难在水产行业就业。但笔者认为,水产行业是一个集生产、加工、贸易于一体的具有完整生产链的产业。笔者曾经通过指导水产企业进行岗位分析后发现,水产行业的水产贸易、人力资源、水产品检测、化验、质检、企业报刊杂志记者、编辑等岗位特别适合女大学生,很多水产企业在这些岗位上为涉海专业女生提供就业机会。现在涉海专业女生在这些岗位上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真正做到了职业发展,企业也实现了人尽其才。

参考文献:

[1]王韦懿.发挥职业指导作用引领三大群体就业[J].中国就业,2009,(11):19—20.

[2]江明.试论职业指导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性和作用[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4):127—129.

[3]隋郁.试论职业指导在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J].青年文学家,2012,(24:77.

[4]杨春林.试论职业指导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4):133—134.

[5]王芸,鲁红媛,褚利民.困局与出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J].经济师,2013,(6):54—55.

[6]赵锦秀.试论全程化职业指导在促进职校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J].百花园地,2012,(9):148—149.

Abstract:With the proposal of the strategic objective of building China into a maritime power,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current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ocean-related majors female university students, this paper holds that career guidance for ocean-related majors female university student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Using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of ocean-related majors female university students in Fisheries College of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from 2010 to 2014 and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ir employment and the reason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importance of strengthening their career guidance and channels.

Key words:Fisheries College of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ocean-related majors; female university students; career guidance

(責任编辑:朱 岚)

猜你喜欢
女大学生职业指导
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六字诀健身气功锻炼对女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影响实验研究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试论如何提升职业指导效果和效率
浅谈高校职业指导工作
高职院校“人职匹配”职业指导模式的思考
试论如何开展三层六段精细化职业指导
加大职业指导专业人才培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