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与理论研究

2017-05-10 00:02王冶陶
速读·下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理论研究含义高校图书馆

摘 要:本文首先阐述了阅读推广的含义和重要性,指出了现阶段我国高校图书馆可推行的阅读推广模式,并对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进行了初步的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及实际指导价值。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含义;重要性;理论研究

阅读作为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对于优秀文化知识的传承至关重要。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的到来,知识、信息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竞争的最佳武器。而由于现阶段人们工作节奏快,生活压力大,阅读已经成为一种奢侈的享受,且很多不恰当的阅读方式使得阅读质量严重下滑。作为高素质人才聚集地,高校应当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积极通过阅读推广等方式,点燃学生阅读兴趣,引导他们正确阅读,通过阅读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开拓眼界。因此,笔者认为十分有必要对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与理论进行研究,以期寻求出合适的阅读推广模式,帮助高校提升图书馆阅读服务水平,以图书馆为阵地,营造良好的高校阅读环境。

一、阅读推广的含义和重要性

阅读推广,简单地说就是将阅读这一活动通过各种合理可行的方式或模式,使更多的人参与到阅读中来,扩大阅读受众群体。阅读推广是一个较为复杂、长期的过程,它需要阅读的主体通过某种或者多种渠道及推广媒介向被推广者阐述阅读的优势,以达到吸引更多人员成为阅读者的效果。是多种要素在某一时空范围条件下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和整合、沟通、相互作用的结果,帮助更多人参与阅读,感受阅读带来的愉悦。

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阅读推广是高校图书馆职能的外延。高校图书馆肩负着开展全民阅读的责任,开放式的图书馆要为校内外群体提供阅读参考、文献查阅、学习交流的平台。针对高校学生来讲,高校图书馆能够帮助学生丰富其文化知识、提升其道德素质,开拓眼界,营造良好的阅读与学习氛围。其次,阅读推广有助于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活力,更是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保障。受到互联网、信息化、多媒体的影响,很多阅读者都喜欢通过计算机网络平台获取相关信息,而不愿意到现实的图书馆中翻阅资料,甚至有些高校图书馆已经名存实亡。阅读推广就是对该问题的有效解决途径,能够增加图书馆的吸引力和公众阅读的参与性,促进图书馆可持续发展。

二、高校图书馆可推行的阅读推广模式

1.馆内阅读推广模式

馆内阅读推广就是将高校图书馆作为阅读推广的场地进行阅读推广,这是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最为重要、应用最广的方式。高校图书馆可以借助图书馆各区域空间,对阅读推广进行相关宣传,比如开展阅读推广周或者推广节,给予该段时间过来借阅图书的同学以一定的优惠。另外,还可以邀请校内专业教授或者行业专家学者到图书馆来给学生办一定的主题讲座,与学生面对面沟通交流,帮助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再如,可以开展阅读竞赛或者是图书征文活动,调动学生参与主动性,帮助学生多阅读、会阅读、多思考、会思考,并通过图书借阅情况选出优秀读者,予以奖励。还可以举办“阅读尝鲜”活动,新书速递,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读书参与氛围。

2.网络阅读推广模式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增速迅猛,高校图书馆的现代化、信息化和科技化水平也在与日俱增,很多高校图书馆引入了诸多的现代化图书借阅、登记、还书设备,并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对师生借阅书籍的数据信息进行记录、整理和分析,已初具信息化规模。比如,一些高校图书馆利用时下最为流程的微信、QQ、MSN等网络聊天工具或者是微博、校内网等网络平台进行阅读推广。更为先进的一些院校,根据学校师生和图书馆实际,开发了符合师生使用要求的图书馆APP,学生可以通过手机便捷、清晰的获取图书馆内图书信息,有新书的话还会给学生发送消息推送,学会也可以利用手机系统来查阅借阅的书记,并对借阅的图书进行评价与互动,与高校师生分享相关的阅读技巧,提高师生对阅读活动的重视和愉悦感,另外学生还可以通过手机APP与图书馆工作人员实现在线交流与互动,引导读者正确阅读。

3.馆外阅读推广模式

馆外阅读推广模式打破了传统以图书馆内空间为核心的模式的局限性,提高了图书馆的现代开放性,高校图书馆通过加强与校内其他部门或者校外机构的合作,极大的提升了阅读推广的实施范围,获得更多阅读者和潜在阅读者的参与和支持,特别是对于一些开放式的公共图书馆,该模式效果突出。首先,可以组织“图书漂流”活动,通过贴标签的方式,将读书进行随机的延续,给更多的喜欢读书的人提供了便捷和机会,这种“传递”不是固定的,而是跟“漂流瓶”特点类似,使得这本书能够一直漂给喜欢阅读的人,实现其价值最大化,而且该方式受到了广大师生的青睐,书香传递,增进了师生和生生之间的情感。还有一些学生在读完的图书上将自己制作的个性化的卡片附到图书内,或者对图书中某一章节的阅读感受进行了点滴记录,实现了图书价值最大化。其次,同层次、同类别的高校之间或者是某地区的高校可以建立相应的阅读联盟,在同一時间在校图书馆联合开展阅读推广专题活动,提高当地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并优化区域内图书资源配置,提升阅读效率和质量。

三、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研究

1.开展阅读推广学研究,建立理论体系

首先,阅读推广学研究的主体应当是阅读推广实施者,可以是合适的机构,也可以是个人。而对于高校来讲,作为阅读推广的组织与实施机构,图书馆及其管理部门责无旁贷,另外还应当有相应的组织团队人员的积极参与,才能确保阅读推广能够顺利实施。其次,高校阅读推广的对象应该是校内外的师生,由于师生阅读行为之间的差异性,因此进行阅读推广也要根据读者实际有针对性的进行推广。针对一些阅读目标不明确的学生,可以进行适当的推荐,而对于高校教师则要为其提供专业课题科研图书介绍。其次是阅读推广的平台,也就是图书馆的软硬件环境、阅读推广渠道的多样性等能否满足阅读者的需求。

2.阅读疗法研究

阅读疗法就是利用阅读手段帮助有心理问题的人群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为其指明方向,解决其心中的顾虑,增加其自信心,帮助其树立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最为典型的就是相关的“心里鸡汤”类的书籍阅读方式。从阅读疗法的研究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大学生都愿意通过阅读或者曾经利用阅读来进行心理自疗。比如2007年北大的王波学者的《阅读疗法》一书已经成为阅读疗法研究的专著。我国大学生阅读疗法研究委员会也编译了《阅读疗法———理论和实践指南》,并积极在高校中通过讲座形式对大学生常見的心理问题做出了针对性的解答和帮助。阅读疗法更加注重从精神上与学生的思想产生契合,更加容易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其正能量所在。

3.开设阅读推广讲座或课程

知名学者到高校讲座是一种常见的阅读推广方式,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并分享阅读技巧。阅读推广课程方式也是新兴的一种方式,但是应用还不是很普遍。而阅读推广理论课程应当包括阅读推广的目的、意义,阅读推广活动内容和形式、阅读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阅读心理疗法的实际应用等方面。学校还要积极开设相应的新生入馆教育活动以及信息检索课程教学,通过系统而客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图书馆阅读的相应规则,让学生能够通过检索、推荐的方式进行高效阅读,能够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进行深入阅读,提升阅读的兴趣。阅读推广讲座和课程的设置,可以从理论上对阅读的重要性予以提升,可以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系统的阅读体系。

4.构建理论推广平台

高校为了对理论进行推广,还需要进行推广平台的构建。此平台的构建一方面需要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播,通过口碑建立、品牌宣传的方式让人们认识到图书馆在高校中所占的地位,认识图书馆在阅读推广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高校还需要积极构建相应的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平台的构建,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图书馆的阅读资料内容,也让学生通过网络的方式阅读到更多的好书,激发学生走进图书馆的兴趣。高校要对推广平台的构建引起高度关注,既要给予政策方面的倾斜,也要给予资金方面的支持,构建相应的信息支持系统,为理论平台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路线,为理论的推广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同时,理论平台的构建还需要与推广实践结合在一起,让理论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中来,也让教职员工在实践中更好地挖掘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理论的构建,为学生的阅读搭建桥梁。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圣地,更加是心灵和精神提升的重要学习场所。通过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方式可以让学生逐渐培养起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更多的阅读方式,可以让阅读走进学生的生活,成为学生的伙伴。高校要大力推广更加丰富的图书馆阅读模式,让实践和理论并行,让知识滋润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简介:

王冶陶,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 馆员。

猜你喜欢
理论研究含义高校图书馆
Union Jack的含义和由来
浅析我国竞技健美操研究现状与趋势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虚荣的真正含义
关于“获得感”之含义
五星红旗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