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2017-05-10 01:26光旭晶
关键词:小班化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光旭晶

【摘要】教育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根本,课文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我们虽然是在农村,学生很少,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老师可以照顾到每位同学,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态度、学习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互相学习,团结合作。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转变观念,教师角色重新定位以及教学中合作方法多样化展开了研究,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望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实践。

【关键词】小班化;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实施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124-01

一、概述

近年来,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问题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虽然我们学生少,但老师的教学过程还是和大班是一样的,只要在学习上只要老师引导的好,就能全面促进学生学习兴趣,让成绩、知识、能力、态度、个性共同提高。

二、全员参与,在学生自助和互助中让小组学习焕发生机

传统的小组合作学习具有临时性特点,再加上教学中教师设计到的合作学习内容一般都是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因此,这种小组合作成了优等生唱一台戏的场面,而且经历的次数多了,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因为合作学习很多差生包括中等生都一致认为合作学习都是优生的事情,即使关系到自己也无能为力,于是就真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們大部分学生成了合作学习的倾听者,甚至有的学生连听都不听,他们就成了合作学习的受害者。

首先,要避免优生唱一台戏的现象。在刚开始实施小班化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时,很多时候会出现组内同学中几个好同学凑在一起说得津津有味,头头是道,有时也许还会出现优等生认为问题简单而不想探讨或者不探讨的状况,但在这个过程中,小组内还有个别的差生却没有明白过来。针对这种情况,我的办法是:小组内除了选出组长之外,还给各个组的同学编号,这些编号应是固定的。在每次课堂教学中,等学生小组学习结束后,我不规定让组长汇报,我常会因不同的问题确定不同序号的学生来汇报本组的学习成果。有时候碰上序号是差生时,他也得发言,而且优等生为了本组及自己的利益拼命的去帮助差生,于是在帮助与被帮助中,很多不会的学会了;学会的变得更熟练了,甚至懂得如何来表达学会的知识。有时某小组看到其他组的奖励超过了自己,优生就搜肠刮肚地教起差生。当然,学生的互助互学是有一定限量的,优等生不可能把一个很难的知识点很好地教给差生,但差生也会在很短的时间里接受并代表本组很好地发表已经掌握的信息和答案。

其次,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因循序渐进,难易结合,考虑以学生为主,把学生看在眼里,放在心里,处处做到为学生的互动着想。因为差生的接受能力是有限度的,如果老设计难的问题进行训练,就会产生优等生唱独角戏而经常让优等生吃力地教差生的情况,如果差生汇报的并不如人意,结果无法加分,学生就体会不到成就感,可能会挫伤两方面的学习和教学的兴趣。所以我们认为教师在小组学习开始的时候,可以先设计简易的学习任务让小组互学互助,这样差生掌握起来容易,优等生指导起来比较轻松,并且汇报起来又理想,经常让学生在学有所成中体验小组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当然,教学中不一定就一味地让着差生,有时候教师也应该设计难的学习任务挑战优等生,刺激差生,在原有学习能力上跳一跳,让小组成员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甚至还会有出人意料之外的收获,岂不更好。

小组合作学习团队形成之后,课堂不再是“一言堂”的课堂了,一切学习活动都走向了真实和高效。这时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班级模式将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活跃的小组,充满活力的班级。学生的学习热情被点燃,“为家长学”“为老师学”的传统思想被抛弃,真正意识到为自己的梦想在努力,为实现愿景在付出,为了自己,一切都值得!一个人的热情被点燃,那他的潜能自然而然就会被激发出来,所有的困难也都不再是困难了。久而久之,资源共享之后,思想也会共享,思维方式随之转变并日臻完善。过去的你嫌我学习习惯不好,我嫌你品质有问题,这样的负面思想没有了,变成了每个小组成员都值得信赖、值得尊敬。这个小组就成了相互促进、合作共赢的先进学习小组。过去的课堂,主要以老师的传授为主,是以“教”为中心的教学,学生参与度低,学生对老师有一种依赖,以致最后达到老师不讲学生都不知学什么的状态。这样的师生关系是单向的,课堂是单一的,最后就会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部分学生的天赋和兴趣得不到施展和培养;实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后,教学变为以“学”为中心,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强化,学生变成课堂的真正主人。在小班化学生少的课堂中,学生既学会了倾听,又要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表达自己的思想,自主探究,团体合作,由“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另外,在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一定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再是包揽课堂的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而是虚心学习的、充满导学智慧的“大同学”。教师一定要牢记自己只是一个“导学者”,千万不能包办学生的问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实施问题的研究分析,对于其良好教学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学生少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其具体策略与方法的科学性,与孩子们成为朋友,帮助他们补齐所缺知识,维护他们的尊严,树立他们的信心,以期用最短的时间缩小学生的学习差异,实现成绩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 曹乃娟.三串式教学模式下的小组合作学习[J].新课程(小学).2016(11):88-89.

[2] 张海芳.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2016(29):115-116.

猜你喜欢
小班化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小班化教学方法体系的探索
农村学校如何应对小班化
基于专业特色的《数学分析》课程小班化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