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的应对策略研究

2017-05-10 11:16郁芸
关键词:分离焦虑小班幼儿应对策略

郁芸

【摘要】幼儿在年满3周岁时正是幼儿对父母依恋发展的一个高峰期,而此年龄段要进入幼儿园开始崭新的社会化适应生活,这从一定意义上切断分割了幼儿与抚养者之间的依恋关系,入园分离焦虑便在这时产生了。本文将从幼儿、家长和幼儿园三个方面对分离焦虑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最终从幼儿园、教师、家长三个维度来研究应对分离焦虑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班幼儿;分离焦虑;分析;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 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225-02

每年的九月份被我们称之为“九月哭潮”,因为这是新的小班幼儿入园的日子,随之而来的就是新入园幼儿连绵不断的哭声。对幼儿而言,剧烈变化的环境会使他们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大多数幼儿在新入园的头一个月,会出现分离焦虑。小班幼儿每个孩子分离焦虑的原因是不一样的,孩子们产生分离焦虑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去应对缓解分离焦虑这一现象呢?这是本文重点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一、入园分离焦虑的产生原因

入园分离焦虑影响了家长们的工作生活,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使孩子无法进行正常的入园生活,并有可能对孩子以后的成长埋下不良隐患。那么,入园分离焦虑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1.幼儿自身的影响因素

(1)自立能力差

孩子入园之后需要自己学会上厕所、吃饭、穿衣,这些基本生活能力都未具备的孩子在集体生活中肯定会感到不安。有些孩子从小在家长的庇护下,缺乏同伴交往,语言表达能力差,没有学会与人相处的技巧,除了自己在角落里玩玩具外,没有小朋友和他一起玩,因此在班上不受欢迎,所以也就不喜欢去幼儿园。

(2)表现不佳

有的幼儿因为智力较低,学习表现不好经常遭到老师的批评;有的幼儿好胜心强,特别在意老师的赞扬,一旦老师批评或责备他,他就会受到挫折而害怕上学;有的幼儿则是没有处理好与其他小朋友的友好关系,常常与小朋友吵架打闹,因而产生排斥幼儿园的心理。

2.家庭教育的影响

有些家长过于保护孩子,怕孩子不适应幼儿园生活而"陪读",或者很迟的时候才送幼儿入园,很早的时候来接,这会使幼儿不重视入园。而有些家长却与此相反,在送幼儿进入班级时,不管幼儿是否哭闹,立即就走,让幼儿没有整理情绪的"缓冲"时间。

3.幼儿园教育的影响

面对幼儿的入园焦虑,幼儿教师大多采用安慰法,教师抱着哄哭闹的孩子,但教师一个人无法照应多个孩子,使得班级的哭声此起彼伏,这边刚哄好,那边又开始哭了,从而影响了全班的心情。有时为了安抚幼儿,教师甚至还“欺骗”幼儿“妈妈很快就来了”。一旦幼儿意识到教师的欺骗,对幼儿园的厌烦心理就会更甚,从而不愿相信教师,幼儿的分离焦虑也无法得到缓解。还有的教师对哭闹的孩子采用冷处理,幼儿得不到教师的关心,对幼儿园的生活更是充满了恐惧。这些常见的处理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弊端。

三、入园分离焦虑的应对策略

为了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入园集体生活,在幼儿园中愉快地游戏,健康地成长,有效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我们从幼儿园、教师、家长三方面来探讨入园分离焦虑的应对策略。

(一)全园发动,策略推进

多年来,我园一直在研究探讨入园策略,现在我们主要采用入户家访制度与梯队入园制度相结合,让幼儿尽快的可以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首先建立完善的入户家访制度,做到每户家访、深入交流,消除幼儿和家长的顾虑;其次建立合理的梯队入园制度,从新生家长会、新生半日亲子活动、新生首周半日入园制度、新生首月三点离园制度四个方面来完善梯队入园制度。

(二)专业教师,行为跟进

1.专业引领,“三用”同步

一用: 善用游戏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是在游戏中得以发展的。我们要善于利用游戏来帮助幼儿缓解适应障碍所带来的各种心理不适。

二用:多用音乐

音乐具有神奇的力量,它能适当地调节幼儿的情绪,帮助幼儿放松。我们在洗手、如厕、饮水等过度环节播放或者弹奏幼儿熟悉的音乐,暗示幼儿接下来该做什么,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常规,早日适应入园生活。同时,还利用餐前、餐后等时间配合各种乐器进行小音乐游戏,让幼儿感受在园与在家的不同,感受音乐的魅力,从心底喜欢上幼儿园。

三用:巧用户外

亲近自然是孩子的天性,在大自然中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面对刚入园的小班新生,除了每天日常的户外游戏外,我们可以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孩子们去户外玩耍。

2.温情关爱,笑意连连

日常生活中,我们给予孩子鼓励的微笑,给予孩子肯定的眼神,给予孩子热情的拥抱,给予孩子爱的保护。当孩子闹情绪的时候,我们从孩子的心理入手,给予关心、安抚和拥抱,这样孩子便能从教师的身上感受到爱,从而开始信任教师,并一直在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辰辰是个乖巧的女孩,但由于各种原因,对幼儿园幼儿园产生了恐惧,不愿意上幼儿园。在辰辰早上入园时,我们老师就在教室门口迎接辰辰,先与辰辰有个眼神的交流,在辰辰有回应时,伸出双手把辰辰抱起,把幼儿园里好玩的玩具介绍给辰辰听,让辰辰感受到教师的爱,帮助辰辰健康的成长。

3.环境渲染,愉快入园

贴近孩子生活,充满童趣的环境,可以使孩子緩解适应障碍。我们在进行环境创设时要尽量把活动室布置得为幼儿所熟悉。比如我们知道幼儿最熟悉最依恋的是自己的家,那么我们就尽量把活动室布置成“家”的样子,可以把幼儿的全家福照片、喜欢的卡通形象做成一面装饰墙,还在区角中创设娃娃家,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家庭氛围的甜蜜与温馨,降低对新环境的陌生感,较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减轻并一定程度地缓解入园不适情绪。

幼儿园的区角中设计“幼儿之家”,把每位幼儿的全家福照片都贴在墙上,让幼儿能够看到自己的父母,感受到爸妈就在自己身边。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幼儿阶段的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启蒙阶段,在这个时期能调整好幼儿的心理情绪,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积极健康的状态下进入幼儿园,对其今后的校园生活至关重要。但幼儿的适应障碍问题还是广泛地存在,对此不加以重视的话很有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对幼儿今后的学习生活极为不利,因此家长和教师都要高度重视小班新生入园幼儿情绪的调控。让我们家园携起手来,共同积极应对幼儿的适应障碍问题,让幼儿在科学的保教机制下顺利入园。

参考文献:

[1]陈帼眉,冯晓霞,庞丽娟著。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杨眉著.与焦虑同行—社交焦虑与考试焦虑的调节[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6):24.

[3]翁玉婷,王云霞.儿童分离性焦虑障碍的研究评述[J].中国校外教育,2011,(4):15-29.

猜你喜欢
分离焦虑小班幼儿应对策略
缓解新生入园分离焦虑的策略
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小班幼儿数学区域活动要体现“生活化”
幼儿分离焦虑的原因和应对策略
一例“分离焦虑”儿童的个体辅导案例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