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浅入深,漫溯诗海最深处

2017-05-13 11:32杨娟
江西教育C 2017年4期
关键词:随堂体悟词人

杨娟

从《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到宋词,中华诗词的宝库在时光的积淀下日益丰盈。诗词是文明的精粹,是先哲的智慧,也是无价的文化遗产。小学正是引领小学生认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奠基阶段,教师应该不遗余力地全方面落实新一轮课程改革对于诗词阅读的诠释。

一、了解背景,体悟情感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倡导者白居易在继承汉乐府“缘事而发”的基础上的全新见解。这一真知灼见启迪我们,若要真切地体悟诗歌的感情,解读背景资料乃是有效的路径,笔者在诗词阅读中注重引导小学生穿越历史的云烟,用心倾听时代的声音,把握当时社会的脉搏,以此打开体悟诗歌情感之门。

在教学苏教版《如梦令》时,笔者要求学生在预习时搜集有关李清照的相关资料。笔者在课堂拓展中问道:“请同学们细细品读,这两首词的异同在哪里?”有的说:“都有船、酒和花。”另一名学生接着补充:“有词人。”笔者追问:“那词人的情感是否相同?”学生思考:“不同。”有的学生回答:“李清照少年时家境富裕,生活优越自在,而南渡后,词人被国亡家破的阴影笼罩,生活陷入孤苦凄凉之中。‘常记是在回忆自己乘兴划船,误入荷花深处,沉醉但人未醉,将词人的豪放豁达、开朗乐观展露无遗。”有的学生答道:“《武陵春》作于宋高宗绍兴五年,词人在浙江金华避难,丈夫病故,国破家亡,花已败落,小舟无法承载忧愁,只好借酒消愁,该词传达的是悲苦。”背景助学生拨开了文字的藩篱,直接与作者对话,体悟到了词人的情感变化。

时代背景可以映射诗人创作的缘由。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关注诗歌的作者经历、创作背景等相关信息,这样,小学生就会在感悟时代特色的同时,明确理解的方向,再根据作者生平,自主捕捉到字里行间流淌的情感。

二、把握意象,进入境界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于《文心雕龙·神思》中的这句话堪称诗中佳句,诗人登高揽胜,情动而后辞发,以眼前景物为载体寄托心中之深情。那些蕴含诗人情思的物象则被称为意象,若干想象连缀便营造出不同的诗境。若进入诗歌境界,把握意象,不失为有效的路径,笔者据此引导学生学习捕捉诗歌中的意象。

在教学苏教版《宿新市徐公店》时,笔者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寻找诗歌的意象,“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朗读诗歌,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学生朗读后回答,“篱笆、树木 ”“孩童、蝴蝶”“还有菜花”……“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描绘诗歌营造的意境。”学生再次回归文本,朗读诗歌,组织语言,然后开始展示,有的学生说:“清晨,诗人踏着春光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只见一条小路通向远方,小路两旁是稀稀落落的篱笆……”有的说:“桃花、杏花已经凋落,高大杨柳吐出了嫩绿的新叶。”有的说:“一群孩童在追逐蝴蝶,一个小孩即将捉住它时迅速地飞远了,孩子们紧追不舍,蝴蝶时而调皮在他们头顶漫舞,时而在眼前闪过,小孩一伸手,它却飞入金灿灿的菜花从中。”学生仍流连于意象构筑的佳境,体会到了孩童的活泼天真。

诗歌意象,可以折射诗人眼中及心中的世界。小学生学会敏锐捕捉诗歌中散布的意象,就掌握了领会意境的快捷键,继而抓住诗中意象,展开丰富的想象以及联想,合理地解读意境,循序渐进融入诗歌境界,自如遨游诗歌的海洋。

三、随堂改写,凸显个性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师要发挥教材的范本优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作文的能力,使之学会举一反三。”宋代杰出的词人苏轼也指出:“作诗火急追之逋,清景一失难再摹”若要小学生开展深度阅读,随堂改写可谓凸显其个性的最佳路径。笔者据此采用随堂练笔的策略,为学生开拓读写结合、释放自我的空间。

在教学苏教版《示儿》时,笔者当堂布置了改写诗歌的任务,学生品读后自主完成。有的展示:“南宋王朝的一个偏僻的乡村,天色阴沉,寒风呼啸,低矮的茅屋中闪动着昏暗的灯光,床上的老人双鬓斑白,奄奄一息……”有的说:“儿子拉着父亲的手说,‘父亲,您一定会好起来的。老人听了热泪盈眶,长叹一声,‘儿啦,为父只恨自己年迈,不能为国尽忠效力。儿子安慰道,‘父亲,朝廷已经派兵北伐了,不久就会传来捷报,您安心养病吧。”有的说:“ ‘我——恐怕等不到那天了,你,你們一定——要在祭祀的时候——告诉我祖国统一的好消息。老人断断续续地低声说完,便闭上的眼睛,一行清泪滑落在耳边,屋中传来伤心的哭声,风更大了。”改写练习使学生被诗人炽热的爱国深情触动,纷纷个性解读诗词课堂,延续爱国情怀,课堂飘逸着浓浓的人文气息。

随堂改写,可以使阅读与写作自然衔接。小学语文教师要依据不同学段采取适当的改写方式,将练笔融入诗歌阅读中去。这样,小学生会自主扩展想象的领域,激活创新思维,于深度解读诗歌后,汇聚心灵的共鸣,书写凸显个性的习作。

总之,跨越时空了解背景让小学生明确了感情的参照;把握意象让小学生豁然开朗,亲身体验诗歌的别有洞天;随堂改写给予小学生独书心灵体验的舞台。教师由浅入深展开诗歌阅读教学,小学生手握兰桨,快乐地向诗海最深处漫溯,语文课堂缓缓流淌着古典诗词厚重的原汁,又满溢着小学生个性解读的新味。◆(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五汛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潘中原

猜你喜欢
随堂体悟词人
论词人择调与审美联想
郎世宁的心声与体悟
词人的职业
体悟伟大梦想 汲取创新力量
体悟书法
林逋梅妻鹤子
不一样的体悟 2014 RFC国际雨林赛后记
词人的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