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冷思考

2017-05-13 11:00李树杰王玲
学周刊 2017年13期
关键词: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培养

李树杰+王玲

摘 要: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低年级是小学生行为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 但是,对现如今年龄小、可塑性强的一年级小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其学习习惯上存在不足之处,分析其成因并给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3-013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3.078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样,在我国古时候也早就有了“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说法。可见,学习习惯的培养历来在教育中占相当重的地位。但是,身处农村工作的笔者,对现如今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上发现一些不足,那么如何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 精心调查、总结问题

我通过对本乡镇六个教学点一年级学生学习状态的调查,发现学生学习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对应策略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养成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课前准备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为了让学生做到课前准备充分,要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给予及时、行之有效的提醒。以小组评比奖励的方式促使学生逐渐“习惯成自然”,养成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

2.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专心听讲是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学生上课专心听讲关系到老师的教学内容,要涉及学生的看、听、想、说、做、答等几个方面。要让学生的眼、耳、手、脑、口都集中在听课中,逐步培养其独立思考、善于质疑、乐于实践以及合作学习的习惯;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讲课时做到精神饱满,语言生动有趣,方法灵活多样。

3.养成良好的做作业习惯。完成作业是学生最基本、最经常的学习实践活动,学生的作业更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对于一年级学生,大脑形成写作业的意识,从小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作为引领者和指导者的老师,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规范书写姿势、认真听题审题检查的习惯、独立思考完成作业的习惯和仔细运算的习惯、改正的习惯、良好的应用习惯等细节上严格要求学生,做到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4.口头表达的习惯。在培养一年级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中,要给学生梳理完整语言的时间,旁观者要有认真倾听他人口语表达的好习惯。要教给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场合调整语气、音量和说话的方法,尽量做到说话或者回答问题时完整有条理。

(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1.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良好的作息习惯是一个人保持身健康第一法则。作为家长要给孩子制定一个良好的作息时间,时间长了,也就自然而然地变成孩子自己的规律。

2.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让他们学会自己整理书包、自己整理衣物、自己整理床铺,尤其是晚上作业完成后及时检查书包,准备好明天所需的一切,让孩子养成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当然,师长的榜样力量会给一年级学生起到更好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3.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好的学习习惯才有好的行为习惯做保证,因此对于善恶真假难辨的一年级学生而言作为师长要言传身教,培养学生举止文明、诚实守信、守时惜时、勤于动手、尊重他人、不贪吃零食、不乱花钱等良好的习惯,从小努力做一名德才兼备的好学生。

(三)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小学阶段是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自信心的重要阶段,首先作为老师要重视缺乏自信心也就是患有自卑症的学生,要尊重他们,注重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发现其闪光点,给予灵活多样的评价,增强学习信心,促进学生快乐学习。其次注重他们在课堂中的表现,比如老师可以给他们创造大胆回答问题的机会,鼓励敢于质疑,敢于求异的精神,因为他们并不比其他人笨拙,只是心理因素压抑着自己。再比如在课堂上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与同伴互相交流,增进之间的了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更进一步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愉悦感、成就感和自豪感,百倍信心的提高自己。

(四)家校合作,实现双赢

1.创造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我在微信里看到這样一句话:好的爸妈才是自己孩子成长发展的最好的老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生老师,其对孩子影响将决定孩子的一生。作为家长要给孩子建立稳定的三角形结构的家庭关系,营造家庭的温馨和和谐,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尤其是农村的年轻爸妈,重视孩子的学习成长,创设良好的家庭读书条件,家长要成为孩子读书的伙伴,让孩子在建立的这个温暖具有书香味浓厚的港湾里茁壮成长。

2. 家校合作,达到共赢的效果。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生的一半时间在学校度过,还有一半时间在家里度过。可见,家庭的作用不可忽视。通过召开家长会、家访、建立QQ群、微信群与家长谈心、交流,向家长宣传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对孩子在家的行为提出要求,及时纠正不良习惯,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让孩子时时都生活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一年级小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一项必须持之以恒的工作。任何一个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须有一个慢慢形成的过程。它需要教师不断地给予督促和引导,需要学生长期不懈地努力。有句谚语说得好:“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幸福。”让好习惯为学生插上成功的翅膀,使他们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 刘雄. 浅谈农村小学一年级学生学校学习习惯的培养[J]. 新课程(下旬), 2014(4).

[2] 杨正柱. 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初探[J]. 读写算(教师版), 2016(17):42-43.

[ 责任编辑 张敬亚 ]

猜你喜欢
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培养
一年级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培养一年级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防治结合 消灭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