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竪刁、易牙、開方”出沒

2017-05-14 18:05馬文君
澳门月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易牙桓公兒子

有讀過中國史的,大概都知道齊桓公成就春秋霸主之首的典故。不過,對齊桓公餓死寢宮的結局了解的人一定少之又少。人們常說,前世之事,乃後世之師。若有心翻閱齊桓公的故事,對今天的社會仍是很有啟發意義的,尤其對官場或商場中人,有權有勢之人而言,更值得體悟。

話說,齊桓公有三個近臣,分別是易牙、開方、豎刁,三人都深得桓公的寵信。周襄王七年(西元前645年),為齊桓公創立霸業嘔心瀝血的管仲患了重病,齊桓公詢問誰可為相:易牙怎麼樣?管仲說:他殺了自己的兒子,來迎合君主,不近人情,非賢德之士,不可任用。齊桓公又問:開方這個人怎麼樣?管仲說:他背叛了自己的父母,來迎合君主,不近人情,也非賢德之士,不可任用。齊桓公再問:那豎刁怎麼樣?管仲說:他為了君主而閹割了自己,不近人情,更非賢德之士,信任這種人,是十分危險的!管仲死後,齊桓公不聽從管仲遺訓,還是親近、重用了這三個人,於是這三人,糾結在一起,包攬了朝政大權。桓公病危時,豎刁作亂,不給桓公飯菜,桓公活活餓死,寢宮蛆蟲遍地,屍臭熏天,六、七十天後方才下葬。後人評價齊桓公:得管仲而霸,用豎刁而蟲流。悲乎!

讀到這裏,可能有人不解為何管仲如此對齊桓公的三個寵臣不信,不妨繼續看下去:

故事一:有一次,齊桓公對擅長烹飪的易牙說:“山珍海味我都吃膩了,只是沒吃過人肉,你這麼會做菜,知道怎麼烹製人肉嗎?味道又是如何呢?”桓公此言本是戲言,但易牙為了博得齊桓公的歡心,竟然把自己的兒子殺了,用兒子的肉烹製成菜肴獻給齊桓公。齊桓公吃了用易牙兒子的肉烹製的菜肴,感到鮮嫩無比,便詢問易牙:“這是什麼肉?”易牙流著淚說:“這是臣兒子的肉,獻給大王嘗鮮”。齊桓公聽了易牙的話,非常感動,認為易牙愛他勝過愛自己的親人,從此對易牙更加寵信。

故事二:豎刁本不是宦官,他為了表示對齊桓公的忠心,自行閹割,進宮服侍齊桓公。齊桓公認為豎刁為了效忠君主而自行閹割,忠心過於常人,因而對豎刁十分寵信。

故事三:開方是衛國的公子,在齊國侍奉齊桓公。開方的母親在衛國生活,齊國距離衛國只有幾天的路程,而在長達十幾年的時間裡,開方從未回國看望自己的母親。齊桓公得知開方在齊國十多年不回國看望母親,認為開方忠誠於自己,愛自己勝過愛母親,因而對開方十分寵信。

讀上面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深有體會:身邊總會有這樣那樣的竪刁、易牙、開方之流,他們外觀和正常人無異,一旦利益當前卻原形畢露:無所不用其極,為個人謀利,而不惜損害他人。這種人肆意妄為,毫無廉恥之心、道德之義,套路大致如下:以有違人情的“忠心”騙得主子的信任,以吃喝玩樂、金錢美女賄賂有權勢者。舉個最佳例子,近年國家在反腐工作中打下了一大批的大老虎、小蒼蠅,觀其相同之處,都是身邊少不了“竪刁、易牙、開方”的身影,目前被外交部公佈發出全球紅色通緝令的原盤古大觀老闆郭文貴,就是信手拈來的活躍在我國體制下的竪刁、易牙、開方之流。據內地官媒報導,郭提供權貴們吃喝玩樂和金錢美女的同時,必得留下充足的證據,逼迫權勢者屈從自己,為其輸送經濟利益,而這一榜樣的力量又引導更多商人複製其所謂的“成功”模式:官商勾結,權錢交易,權色交易,極大污染和敗壞了社會風氣。

然而在澳門這類“竪刁、易牙、開方”之流也絶對不在少數,隱藏在政府、企業、機構的角落中,以利以色引誘繼而套住有權勢者為其輸送不法利益。去年廉署公佈一五年偵查的刑事案以公務員的犯罪為主,當中以公務人員與商人勾結,在公共部門的工程、採購、服務外判等項目中合謀貪污的情況比較嚴重……足以印證這一事實。去年被收監的前交通局處長盧毅華,以及自去年12月開審,於5月即將判決的前檢察長何超明背後都有“竪刁、易牙、開方”的身影,儼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盡情演繹官商勾結、權錢交易、權色交易的勾當。然而,澳門官場是否只有一個何、盧之輩?還是千千萬萬的陸續有來,生活在城中人又該如何迴避?……還是小心“竪刁、易牙、開方”出沒為好。(澳門/ 馬文君)

猜你喜欢
易牙桓公兒子
父亲和儿子
联友钟社
齐桓公现象
易牙“烹子适君”的启示
蔡桓公讳疾致亡的责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