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汉字教学,拨动师生心弦

2017-05-14 08:49黄丽辉
新课程·中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

黄丽辉

摘 要:创新汉字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的汉字教学而言。传统的汉字教学是老师把汉字当作符号来教,学生把汉字当作符号来学习,老师机械地教,学生也机械地学。而汉字“意形联想”有效教学,就是利用汉字象形和表意特性——即字理,来开展汉字教学,使学生见形生义,见义知形,见一类形,联想起一类义,易于记忆,甚至终生难忘,并以课题的形式进行系统研究。(2014年度立项为珠海市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课题)实验过程中老师乐教,学生乐学。从汉字教学、传播文化、语言品味三方面介绍这种汉字教学的创新之处。

关键词:有效教学;传播文化;语言品味

一、汉字“意形联想”教学可以提高效率

要提高汉字的教学效率,不但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语文老师可以根据汉字的表意特性,运用汉字“意形联想”教授汉字,提高汉字教学的效率。

一次,同级组的物理老师对我抱怨说,在学到《太阳能》这一章时,每当考到填空题要填写太阳能的特点“无污染”时,有许多学生因为把“染”字写错了而丢分,并且总是错得五花八门:如染、梁不分,更有甚者把“染”的右上角的“九”写成“丸”“力”“办”等,真不知如何解释给学生。

我用汉字“意形联想”的方法解释给同事听:染的本义是使布匹染上颜色。而古代没有化工染料,染料多是从多种植物中提取的。所以染色的染要有“木”字,又因为染料须经过水溶解、稀释才能使用,所以染字要有“氵”,还因为染色要反复染几次才能染好,所以要由表示多次的数词“九”来表示。

所以,氵+九+木=染。所以染字跟表示食物的“米”无关,也与“丸子”无关,也与“刀”“力”“办”等无关。同事点头称是:“我终于找到钥匙。”

一次,在初一的课堂上讲环境描写的作用之一“渲染气氛”

时,我顺便调查能区别“染”“梁”的同学有多少个,结果发现全班四分之三的学生分不清,我用汉字“意形联想”的方法来讲解“染”字,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梁××同学突然问:“我的姓怎么解释呢?”

我鼓励他说:“下一节就由你来讲这个字好吗?”

第二节,只见他站在讲台上板书:

梁××之姓——梁

“刅(chuāng)中间的是刀字,旁边的两短竖表示切断之物。刅表示用刀劈斩。”这个字是古代披荆斩棘、开辟疆土的写照。选自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

然后便滔滔不绝地讲起来——“梁的本义是:桥梁。古时桥梁都是用木做的,而木头要变成做桥的材料又要经过刀来劈斩的

(刅),又因为桥梁多是架在河流或小溪上的,所以又有‘氵。这就是栋梁之才的梁,梁××之姓——梁。”

看着梁××同学讲得头头是道,神采飞扬,同学听得津津有味,心领神会的样子,我知道汉字的神秘拨动了孩子的心弦。

随着梁××同学的一声:“你们以后可别把梁的右上角的刅写成了办、刃、丸了。谢谢!”全班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掌声里有对他流利表达的褒扬,也有对古人造字智慧的点赞,还有对祖国文化的崇拜,也含有对自己以后再也不会“染”“梁”不分的自信。

第二天的小测确实证明了这一点。

要是一开始就用汉字“意形联想”来教某个汉字,那就基本上不存在要大面积纠正错别字的问题了。

如“徘徊”一词,从教多年的语文老师都有同感,许多学生在书写“徘徊”时总会写成“俳佪”,或“扌”旁,而它们的最大区别在于偏旁上。所以在初遇“徘徊”时(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荷叶·母亲》)我是这样教学的:

首先,先教“行”“彳”,让学生学会见形知义。“行”是象形字。甲骨文中像十字路口形。那么,“彳”就是半个十字路口,即半条街。本义为街道。凡从“彳”取义的字皆与道路、行动等义有关。如往、徒、徙等。这样看见偏旁(字形)让人想起字义,叫见形知义。

其次,我再教学生见义知形。既然同学们一般都知道“徘徊”表示回旋往返、来回走动之意,我们可以推知“徘徊”强调的是来回走这个行为动作。所以表示回旋往返、来回走动的“徘徊”要用表示道路、行动的“彳”组成更为准确,而不能用“亻”,单人旁强调的是人而非动作,而“扌”强调的是手的动作而非行走的意思。這时学生都会感慨:“我还以为双人旁是两个人呢。”

当晚的作业之一就是写关于发现汉字美的日记,让学生把

“徘徊”通过笔记内化成日记。只要写过的学生,此后不管是生字词听写、作文还是到后来默写人教七年级上册《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都没有写错的。我觉得很是欣慰。

教一个,就能让学生记住一个,纠正一个,联想数个,这就是“意形联想”的效率。

二、汉字“意形联想”教学可以传播文化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许嘉璐说过:“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千百年来的风俗礼仪、社会结构、伦理道德、哲学思考、审美意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几乎都隐藏在一个个汉字对所要反映的事物的摩画、概括和美化之中。”确实,汉字的横竖撇捺尽显中国文化。

汉字是文化的载体,而本身就是文化。挖掘汉字的文化内涵,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也是语文教学的本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在本文中“人声鼎沸”的音、形、义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从字形上看,学生往往会把“鼎”写成“顶”或把中间的“目”写成“日”,从意思上看,学生往往强记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声音大,但不知道为什么形容声音大。这都是由不理解“鼎”的造字原理和文化内涵造成的。

民以食为天,人类要生存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吃饭,而吃饭首先得有锅。鼎就是先民最早的锅。

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鼎是象形字。甲骨文像鼎形,鼎为古人的烹煮食器,一般为三足,两耳硕腹。金文大同。篆文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鼎。”这段文字的记载让我们只知道鼎的外形,却不能直接解决我们教学中的问题:为什么不能把中间的“目”写成“日”。这段空白需要老师去填补给学生听。我是这样解释的:“鼎”从甲骨文看来是有左右两耳,有脚,脚每边各有三条线,中间有一个大肚子容量的形象,里面还有一横,表示所煮的饭菜。后来演变成金文时,两耳的线条相接,耳朵就没有那么尖了,但两耳的形象还是很明显的,脚上的三条线减少为两条。再后来发展到篆文,而篆文的特点是体正势圆,整体成竖长方形方向放置,许多线条都拉长拉圆,直角变弯角等特点。所以到了篆文,就在金文的基础上把表示耳朵相连的两条线拉直、拉圆,并与鼎的大肚子和表示食物的一横合在一起,就像我们今天的“目”。理解了鼎字的演变过程,学生就不会把表示鼎身和鼎耳的部分写成“日”了。学生理解了篆文的特点,也就理解篆文鼎的脚,这也是在金文的基础上拉长、拉圆的结果。看见学生频频地点头,我为自己合理的解释暗暗得意。

“鼎”本义为古代煮食器。如人声鼎沸,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一样。而学生往往把“鼎”错解成副词“很”。后来鼎被比喻为传国宝器,被认为是王位、政权的象征,如“问鼎中原”。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造九鼎以盛天下万物,视为聚宝,象征王权。所以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由于鼎有三足,又用来比喻三方并立,如三国鼎立、鼎足之势。后来“鼎”又引申为显赫,如大名鼎鼎。

听完我的解释,一个学生不禁感慨:“一个笨重的鼎还这么多意思。”我自己似乎也才明白司母戊大方鼎为何称为国宝。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孟子的《鱼我所欲也》:“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课下“箪”注释为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见形知义,箪是竹字头,自然学生不难理解。难就难在学生不能理解“豆”怎么如课下注释所解: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于是我就寻根溯源地跟学生解释。

我发现豆是象形字。最上面的一横是装食物的器皿的盖子,中间圆圆的是容器,其中的一横表示食物,下面表示器皿的高足。这样一来,学生形象地知道豆的字形原本就是一个古代装食物的器皿。古人特别是在祭祀时,经常用豆来盛肉。如孔子周游列国,在卫期间,卫灵公问孔子有关军队打仗的问题,孔子回答:“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俎”和“豆”在这里指古代祭祀时放猪、牛、羊等牲体的礼器。后来“豆”的词义扩大引申为古代容量单位:十六黍为一豆,六豆为一铢,二十四铢为一两。那后来怎么就用豆表示黄豆、大豆了。清代大学者戴震在前人的基础上把汉字的“六书”分成“四体二用”,而豆本身是象形字,表示盛食物的器物,后来被假借为豆类植物的意思,这就是用字法中的假借现象之一。由于豆被借作用于豆类植物,如黄豆、豌豆等,而原本表示盛食物的器物之意的豆就不再用了,随着岁月的流逝就构成了文言现象中的古今意义不同的词。学生听后,无不默叹,一个简单的“豆”,却有着不简单的前世今生!

的确,追溯汉字音、义、形之间的关系,运用“意形联想”来教汉字,可以让我们了解许多隐藏在汉字背后的文化。正如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说:“我们博大精深、灿烂无比的文化是建立在汉字基础上的,离开了汉字,我们民族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汉字“意形联想”教学可以品味语言

鲁迅先生论及汉字时云:“诵习一字,当识形、音、意:口诵而闻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意……”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冰心的《荷叶·母亲》中“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是本文的关键句。“心绪”是本课要掌握的重点词之一,在这里能否换成“心情”?许多学生都会说不能,但是说不出理由。这个时候我们可用古文字知识,对“绪”字做到见形知义,或者见一类形推一类义。看到“绪”的其中一个构字部件是“纟”,可以推断这种心情在某些方面可能与丝线或丝线的特点有关。

不出所料,谷衍奎的《汉子源流字典》记载“绪:本义指丝头。由抽丝不断,又比喻为连绵不断的心情、思想。”

所以“不宁的心绪”是指作者连绵不断、不宁的心情、思想。用“心情”一词体现不出心情的“连绵不断”的特点。而从全文来看,作者不宁的心绪是随着雨势的变化而有波动的,是连绵不断的。那能否从全文找到“我”情绪变化的词语和原因呢?哦,原来半夜听到繁杂的雨声因而烦闷——早上看到白莲被打得七零八落,虽有一朵红莲依然亭亭玉立在水中,心情仍不适意——直到雨势越来越大,看见荷叶保护着红莲,联想到母亲呵护着儿女,不宁的心绪才散尽。所以作者忧愁的心情是连绵不断的。用“心绪”比“心情”显得更准确、雅致。

另外,像抽丝一样连绵不断的心绪,又与后面的“散尽”搭配更恰当。就是作者像丝线般连绵不断的忧愁因看见荷叶护莲而断了,不再产生了,心情好了。把无形的心情变得有形,既生动又充满画面感。所以与“心情”相比,“心绪”更加精准、优雅。如果换成“心情”,恐怕就失去了散文诗语言优美的特点。

老师的示范并没有白费,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下)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劇》时学生给了我这样的惊喜:一个学生问为什么“遗孀”的“孀”要比“霜”多个“女”旁?全班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说:“因为遗孀是指女的”“死去丈夫的妻子”。我暗喜这群孩子不错,看到“孀”马上就联想到凡是以“女”字作旁表义的字都跟女人有关,他们已经有见一类旁推一类义的思维了。我班的智慧之星金进就问:“那为什么要‘女旁加一个‘霜,而不是其他字呢?”学生不假思索地说:“用霜表示读音。”又有学生思索片刻说:“因为女的死去老公是一件很不幸的事,就像下了霜的早晨。”“或者斯科特想到以后妻子的漫漫人生之路就像他们科学家在南极考察遇到的无法预计的灾难一样,只能独自面对,犹如雪上加霜。”班里不约而同地响起了喝彩的掌声。

我也被学生能够从构字的角度来赏析文本而惊喜不已。

确实如此,孀是形声字。《玉篇·女部》:“孀,孤孀,寡妇也。”对于一个女人来说,与她过完一辈子的是丈夫,丈夫的逝去,家庭的重担,生活的压力,对于一个女人无疑是雪上加霜,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霜”是越来越厚。并且每每看到别人成双入对,而死去丈夫的寡妇再也不能成“双”,只能成为遗孀、孤孀,境遇上更是如雪上加“霜”,心里如下“霜”。所以“遗孀”在这里不但意美,而且音美。正如鲁迅评汉字时说:“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

斯科特海军上校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用他冻伤的手指写下最后一篇日记的愿望是:“‘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斯科特海军用词的准确体现他治学的严谨,在他写日记时,他还活着,妻子还是妻子。在后来人看到他遗留的日记时,他光荣献身了,妻子已经成了遗孀。对妻子和家人的爱及愧疚体现在“遗孀”一词。掩卷闭目我似乎看到南极茫茫冰原上那伟大英雄的身影……

汉字“意形联想”有效教学的意义除了可以有效地提高汉字教学效率、有效纠正高频易错字,还可以传播祖国的优秀文化、提高中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也可以用来品味语言,

增强画面感。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学会一种学习汉字的方法或思维方式,并能把这种方法或思维方式运用到以后的学习生

活中。

参考文献:

[1]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

[2]《汉字五千年》编委会.汉字五千年[M].外文出版社,2009.

[3]白双法.双法字理第一辑文部[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160.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研究
学情分析: 有效教学的核心和关键
浅述初中英语的有效教学策略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走进农村课堂 实施有效教学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