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千里江山图》看山水家园景观的设计★

2017-05-15 03:32王心仪
山西建筑 2017年10期
关键词:王希孟江山人居

华 勇 王心仪

(湖北大学艺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园林·绿化·

从《千里江山图》看山水家园景观的设计★

华 勇 王心仪

(湖北大学艺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以王希孟的经典画作《千里江山图》为蓝本,立足于山水家园的视角分析了画卷中的人居环境,从“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天工开物”“君子之德风”四个角度,解读了《千里江山图》山水文化的本质精神,以探寻山水家园“可观可游可居”的理想人居环境。

千里江山图,山水家园,人居环境,居住建筑

《千里江山图》是北宋青绿山水画派代表人物王希孟的代表作,整幅画作呈青绿小调,采用全景式长卷构图,取平远之景。王希孟运用散点透视的方法描绘了连绵的群山冈峦和浩淼的江河湖水,于山岭、坡岸、水际中布置、点缀亭台楼阁、茅居村舍,水磨长桥及捕鱼、驶船、行旅、飞鸟等,各种人物建筑布局井然有序,以“咫尺之图”纳“千里之景”,使画卷融合了南北方峻秀山河之美,展现江天辽阔之气势。画中人物形象精细,虽细小如米粒,却刻画入微,意态栩栩如生。作为青绿山水画的里程碑,《千里江山图》中既有北派“千溪出山,江河奔流入海”的景象;也不失江南“平湖包围山岛,江海环绕陆地”的景象。整个画面雄浑壮阔,气势磅礴,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将自然山水描绘得如锦似绣,分外秀丽壮美,是一幅既写实又富理想的山水画作品。

1 异构同源——《千里江山图》中山水家园

“师法自然”“天人合一”。《千里江山图》源于画家所见所闻的自然风光,但不仅仅是对自然风光单纯的展现,而是通过画家独特的审美意识与人生经历,运用二维的形式向我们展现以“咫尺之图”纳“千里之景”的意境;画里包含的自然景物和建筑人物形象形态各异,以道路贯穿人造景观,每一处山景中都分布着一条条曲折蜿蜒的小路:或自近处的河岸山丘通向远处雨雾缭绕的山脉,或蜿蜒曲折通往山间的村落,或通向山腰的亭台,或通向山中的寺庙道观,或隐于山间。人的活动也成了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曲折平缓的水岸边:有挥洒鱼网捕鱼的渔民,有往返于商船来回卸货的船员,有岸边悠闲洗衣的妇女,也有结伴戏水的幼童,生动自然的景象,宛如一幅山水家园的图卷。

2 山水家园的“效果图”——《千里江山图》的人居环境景观设计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如陶渊明《归田园居》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王维《山居秋暝》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古代文人画家以吟诗作画表达田野山丘的喜爱;古代儒家孔子道家老庄也有强调人与自然融合的自然观。《阳宅十书》中有“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的定论。《千里江山图》中连绵的山峰环抱,大江河流的前景,中间开阔的平原以及与外界连接的豁口都是山水家园人居环境的理想山水格局。在画卷中我们不仅了解人文画家享受游山水、自然之乐的山水情节,更是解读山水家园的理想人居环境:满足生理上的庇护,心理上的可居可游,精神上的隐逸。

2.1 仁者乐山——宽容仁厚,不役于物

“仁者乐山”——仁者之乐,就像大山一样,岿然矗立、崇高、安宁。

在长达10余米的《千里江山图》中,王希孟虽描绘了山峦、村庄、江河、树林、桥梁、游船、水榭等诸多景观,但整幅画以绵延起伏、层峦叠嶂的高山为重心,画面主次分明、张弛有度。王希孟用或平缓或陡峭或高耸的山体将画面形成一个连贯的整体,达到了“昆、阆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的意境,以有限的画面空间表现出无限的画外意境。在整幅画卷的中心位置以大量山景为主,总体上呈一块三角形区域,居画面中心的主峰耸入云端,周围附着的山峦群起围绕。不禁让人想起唐代诗人王维在《山水诀》中提到的“主峰最宜高耸,客山须是奔趋”,这样的构图原则无论是在《千里江山图》中还是园林建筑安排及小品配置上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作者通过画面近处密集高耸的山峦叠嶂和远方辽阔宽广的平缓江河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营造出近处丛山近在眼前、高耸入云,远方江水一望无际、无限深远的画面感。

在内容丰富的《千里江山图》中,山之稳定,厚重,屹立不变,执着而恒定。或拔地而起,直视苍生,经年累月,历经沧桑,成就伟岸气质。或同静止的书,书写了青松气质,磐石风格,彰显刚毅和傲骨。正如仁爱之人,和山一样平静、稳定。他们往往站得高,看得远,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不忧不惧。从不为困难而折腰,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以爱待人、待物,像群山一样向万物张开双臂。《千里江山图》局部见图1。

2.2 智者乐水——涉水而行,望水而思

“智者乐水”——智者之乐,就像流水一样,阅尽世间万物、悠然、淡泊。

《千里江山图》中山脉众多,均以水系环绕,在山脉中形成江、河、湖、溪、瀑布等。在大尺幅的山水格局中这些溪流、湖水、瀑布比例虽不大,却以其变化多端的形态打破了画卷中重山的沉重感,增添了画面的趣味。在以山景为主的画卷中段,高山、山峰为地形背景,山路崎岖盘旋,其间溪流、瀑布倾泄,随山势的不同形成不同的高低韵律,或湍急陡峭或平缓狭长,不禁让人好奇水源从何流出,耐人寻味。王希孟笔下的水潇洒从容,以畅达柔顺显示智慧,如同智者一样,随机应变,“明事物之万化,亦与之万化”,水以它的灵柔,化解万物,涉水而行,望水而思。

2.3 天工开物——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在长达11 m的《千里江山图》中,画卷各节点之间既相互连接又独立成景,每个节点的衔接或船只、或驳岸、或桥梁,相互呼应。首段以描绘近岸的崇山峻岭和远处辽阔的江面为主,其间穿插弯折的溪桥、往来的船只和散落的村落为辅助景物。其中王希孟运用了大量的桥梁来衔接不同节点,如拱桥、木板桥、亭桥等。其中有一座连接两岸平地和山地的32间架木梁柱桥,每排有3根木柱做支撑,桥面呈拱形,从两端向中央缓缓升高,中间建有四角重檐攒尖顶的亭子,屋顶四周出引檐,亭子的四角有短墙,像两层的楼阁。桥面是平整的石板桥,有自然的弧度,中间的亭子水榭还可以供来往行人远眺观赏和休息闲聊,为现代景观桥的设计提供了很好的范本(见图2)。

在选址上,《千里江山图》中中小型住宅或依山而建,或藏在树林尽头或嵌在山腰之上,仿佛在自然中生长出来的一样。村落住宅群,多建在依山傍水的平地上,充分体现了“背有靠,前有罩”的风水观念,既有防护,又可眺望的远处的风景(见图3)。

2.4 君子之德风——枉而不曲,恬淡自然

在《千里江山图》中出现的植物有松树、柳树和柏树。如荆浩的《笔法记》中所说:“松之生也,枉而不曲。遇如密如疏,匪青匪翠,从微自直,萌心不低。势既独高,枝低复偃。倒挂未坠,于地下分层,似迭于林间,如君子之德风也。”松树苍老盘曲的树干,树龄长逾千年,木质不易遭虫害和腐烂,象征着坚毅、高尚、长寿和不朽。松树因具有苍劲挺拔、盘虬古拙的形态,抗旱耐寒、常绿延

年的生物特性,被人们作为保持本真、坚强不屈、永葆青春的意志和体魄。松树的姿态虽多,但王希孟笔下的松树多呈现出枝干以高耸直立而挺拔飘逸的姿态高高向上,且多以五七株成群遍植于村落和亭台水榭附近。或显阳刚之美,枝干直耸云霄,或柔中带刚,遒劲盘曲。画家将松树的自然生态特点赋予人格意义,借以表达人的思想、品格和意志。不同于松树的姿态与气势,柳树的姿容更多的是阴柔的飘扬之美和迎风之姿。“柳要迎风探水之态,以桃为侣,每在池边堤畔,近水有情。”画中柳树常是种植在水池边、堤岸旁,柳枝迎着微风、探向水面,清新无华,枝条柔韧,柳絮轻盈洁白,与岸边的渔人、商船作伴。“闲静少言,不慕名利,恬淡自然”是柳树的性格,虽没有松树坚定的姿态,却贵在清廉纯洁、温柔敦厚,堪当树中之君子,超凡脱俗。柳色如烟,柳条漫长,犹如亲友间缱绻的柔情,仿佛离人不尽的别恨,加之“柳”与“留”,“丝”与“思”的谐音,人们乐意把柳树当做情感的寄托和载体,或“折柳赠别”,或“折柳寄远”(见图4)。

3 结语

人之乐山好水,自古皆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是后世研究山水文化与人居环境的绝佳范本。通过对《千里江山图》的研究,解析山水文化的本质精神,寻求其与现代城市建设相结合,对目前我国的城市建设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将中国特有的山水文化与自然景观、城市建设结合,对提高我国人居环境质量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1] 李世葵.中国园林与中国绘画的审美同构性[J].社会科学战线,2010(4):249-251.

[2] 陈 植.园冶注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3] 孙筱祥.中国山水画论中有关园林布局理论的探讨[J].园艺学报,1964,3(1):63-74.

[4] 王 牧,方 舟.中国传统园林对现代人居环境的启示[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33(5):233-234.

[5] 高居翰,黄 晓,刘珊珊.不朽的林泉[M].北京:三联书店,2012.

[6] 王伟红.浅析中国山水画与江南古典园林设计的关系[J].艺术与设计,2008(2):91-93.

[7] 王 栋.从山水画论探析宋代文人园林的造园艺术[J].美术教育研究,2011(9):180-181.

Design of landscape home based on a boundless view★

Hua Yong Wang Xinyi

(HubeiUniversityCollegeofArt,Wuhan430062,China)

The test takesThousandMileLandscapeas the object of the research, which is the classical painting of Wang Ximeng. The test analyzes the living environment from the sight of the landscape home. And the writer researchThousandMileLandscapefrom the four points. The wise find pleasure in water, the virtuous find pleasure in hills, heavenly creations and the way of gentlemen doing things. The writer analyzes the nature of the landscape’s culture of thoroughly by the research toThousandMilesLandscapeand explore the ideal living environment of travel, sight and living of landscape.

Thousand Miles Landscape, landscape home, living environment,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1009-6825(2017)10-0211-02

2017-01-23★:2014湖北省科技厅项目(编号2014CFB546);2014年湖北大学创新团队项目

华 勇(1969- ),男,硕士生导师,教授; 王心仪(1993- ),女,在读硕士

TU983

A

猜你喜欢
王希孟江山人居
王希孟与《千里江山图》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如诗如画的江山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醉了江山醉了我
高考状元vs高分低能
千里江山图
人居环境中的园林绿化设计构建
回到王希孟作画的历史现场《千里江山图》卷辨析
绘一纸江山,醉一场迷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