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

2017-05-16 22:25宋希艳
理论探索 2017年3期
关键词:话语体系中国特色

宋希艳

〔摘要〕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对时代发展要求的回应,是为继续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提供助推力,是中国和平崛起走向世界的重要标识。目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建构存有忽视意识形态、学术话语对实践的指导乏力、存有“教条主义”与“复古主义”倾向以及在国际学术界存在“失语”现象等问题。为此,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强调意识形态问题,实现学术话语的转化以扩大理论影响力,以借鉴融通思维汲取古今中外的人类思想精华,以开放的心态进行国际交流争取学术话语权,以助益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科学构建。

〔关键词〕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7)03-0102-0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1 〕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成果表达的工具和载体,直接关系到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在具体实践中的传播和应用效果。因此无论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还是提升国家软实力;无论是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还是在国际上传播现代中国文明的价值理念,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对表达思想都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必然性

近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建立曾大量借用西方哲学社会科学中的术语,这种借鉴在学科初创时期曾起到积极作用,但也引起种种误读,带来了消极影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可以准确反映中国现代化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念的话语体系,以反映中国风貌。

(一)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话语体系反映了一个国家、民族和个人的精神面貌和思维水平。不同历史语境中的话语表述,不仅带有历史的烙印,而且还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例如,同在中国,先秦时期形成的话語体系与改革开放时期构建的话语体系大相径庭;再如,西方各国在二战时期的话语体系与冷战时期构建的话语体系也存有显著差异。作为人类思想文明成果之一的哲学社会科学不仅反映出人们在当时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维水平,而且也表现出其特有的时代性。这些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对其所处的时代问题的解答以及时代发展要求的回应。

当今时代是一个多元发展的时代,世界已进入多极化发展,也有其特殊性。大体来看,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复苏乏力,再加上“逆全球化”潮流的出现,世界正进入大变革时期,此时的中国虽然也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但成功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成为世界经济复苏发展的引擎。中国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国际影响力,与昔日贫穷落后的形象不可同日而语。世界形势的发展以及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客观上要求建立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以准确表述中国问题,解读中国实践,阐发中国理念,发出不同于西方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中国声音。早在2012年,党中央就提出“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是理论界和学术界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 〔2 〕

(二)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深化改革实践的动力

正确的合乎客观规律的认识可以为实践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理论助推力,而恰当适宜的话语体系则可将理论认识准确表达。改革开放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历史上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正在发生,最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正在发生。这一实践给理论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实践中积累了带有中国特色的实践经验,相应的,这一实践对作为表述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的话语体系提出新的历史要求。

目前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体系是历史形成的,其中不少在历史上曾起到积极作用,但也有一些已经不适应当下社会发展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实践发展的要求,既要剔除已经陈旧的无法适应现实的语言表达,又要对一些传统表述方式进行创造性转化;既要对现有的概念重新审视,看是否言符其实,又要凝练出新的概念范畴或术语以描述分析实践中出现的新生事物。新型话语体系的构建既要用反映中国人思维与价值观念的语言对实践进行理论概括,又要站在民族与历史发展的高度,站在时代的前沿,彰显中国人的现代文明风貌。

(三)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和平崛起的重要标识

人类发展史表明,在早期人类发祥地,文明都是在彼此隔绝、孤立又封闭的状态下产生并形成。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各个国家与民族之间的交往,无论在规模上还是频率上都相对比较有限。只是在近代,随着人们航海技术的发达,浸润西方海洋文明的各国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势力的扩张,才打破这种各自平行发展的状态。世界大部分国家和民族或主动或被动地卷入世界文明的大冲突、大融合与大发展中。西方各国不仅建立了早期的国际交往规则与话语体系,而且成为世界历史发展舞台上的霸主。与之相应的,其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也随着其势力在全球的扩张而深深影响到其他落后与弱小国家、民族的发展。在世界话语体系中,西方一直占据着世界学术的制高点,掌握着学术话语的主动权。

中国虽然在古代拥有灿烂的文明,而且也形成了自身一套独特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然而,由于中国在近代遭受一百多年的屈辱,使得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比较微弱。这一状况虽然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略有好转,但即使在改革开放之后,这一状况也并未获得根本改善。其原因在于,中国更加注重的是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发展的实践,而对于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之一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建设则关注较少。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国际影响力的持续提升,中国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而与之相适应的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则落后较多。这在客观上就要求构建一套既可以清晰表述中国的发展实践,又可以承载中国的价值与理念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这套话语体系也是彰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1 〕构建一套科学、完整又系统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中国和平崛起、走向世界,参与全球治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标识。

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之后,在文革时期被取消的诸多哲学社会科学专业不仅被恢复重建,而且经过多年的建设也获得长足的发展。然而,各个专业在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建设方面则不尽如人意,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并未因快速的经济发展和丰富的社会实践而获得相应的发展。就目前状况看,大体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在强调专业性的同时忽视了意识形态问题

文革时期,由于受到极端“左”倾思想的影响,中国大部分哲学社会科学专业都被取消或停办,直到改革开放后才得以恢复。在重建过程中,各哲学社会科学专业皆注重学科的专业建设,而对于意识形态的导向问题则存在不同程度的忽视。我国的意识形态就是马克思主义。不少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既不深刻也不透彻,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与应用限于对其经典段落语句的引用,而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则领悟较少。如此更谈不上活学活用,与时俱进,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念和理论方法应用到本学科的专业建设中。马克思主义的有关论述与专业学科知识生硬地摆在一起,被看作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说教。甚至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在学术上都谈不上具有学理性和系统性,教条化、边缘化和空泛化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一些学科领域的现状。如此,哲学社会科学中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以及相关的话语体系建设也谈不上发挥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的指导作用了,马克思主义在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所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

意识形态问题本质上解决的是立场问题。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中国起思想指导作用,它不是要抹杀哲学社会科学的专业性,而是要解决“哲学社会科学为谁服务”的问题,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方向提供思想保障。当下中国是一个经济形态多样化、社会结构多层化发展的社会,无论是思想观念还是价值取向也日趋多样,各种社会思潮涌现,主流与非主流观念并行。这种状态既带来了社会发展的活力,同时也存在社会发展走向歧途的隐患,作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所应起的导向作用就尤为重要和突出。如果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观念在学科建设中的“失语”现象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那么从长远来看,这将导致学科建设发展产生盲目性,其发展目标与发展方向将可能偏离社会主义方向,最终给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造成破坏性影响。

(二)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话语对实践的指导乏力

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从内容和功能看可分为三类,第一是具有理论性和抽象性的学术话语,第二是具有宣传性和导向性的政治话语,第三是具有通俗性与活泼性的大众话语。其中,学术话语表达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思想与观念以指导社会实践,政治话语则吸收学术话语所表达的思想在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功用,而大众话语则肩负着将学术话语表达的思想直接传达给大众,促使人民直接将其进行实践和应用。这三种话语在不同领域发挥各自的效用,可以看出,其中学术话语的转化是关键。

能否将表述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成果的学术话语有效转化为政治话语和大众话语,直接影响着理论成果是否可以在实践中有效应用。目前来看,这方面的工作还不尽如人意。如果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思想与理论的探讨仅囿于各个学科内知识精英之间的学术交流与争鸣,那么就从根本上违背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也不利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长远发展。如果用学术话语表述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成果,既不能顺利转化为政治话语以利于国家政治制度的建设和发展,使政治生活获益,也不能有效转化为人民大众的话语,以利于人民大众吸收和掌握,真正在实践过程中发挥“理论武器”的重要作用,那么理论在实践中就不能有效发挥其巨大的指导作用。在这方面,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三)存在“食洋不化”与“复古主义”倾向

目前,在哲学社会科学界存在两种倾向,即“食洋不化”与“复古主义”。所谓“食洋不化”,是指对于西方的学术话语体系进行生搬硬抄,采取削足适履的方式,机械地应用西方的学术话语分析中国的现实情况,“言必称希腊”。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固然包含了人类文明成果,需要我们以开放的心态,认真借鉴与吸收。然而,我们不应忘记的事实是: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立足于西方历史文明与社会发展的现实,这与中国的实际情形大相径庭。对于其研究成果只热衷于引进,而不加区别地套用西方理论的范畴、理念与结论,只倾向于用西方的思维话语方式来解读中国的各类社会发展现象,而对两者之间的差异语焉不详或避而不谈,甚至还认为这种做法才是“科学”,这样最终不仅扼杀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发展的生机与活力,而且也只能沦为西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传声筒与附属品。形成于西方经验基础之上并以西式思维为导向解决西方社会所遇问题的西方学术话语,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很难准确阐释并明确表达。如果不对其实行“本土化”,那么由此产生的理论成果也无法有效指导中国现实社会的发展与实践。

另一种倾向则是“复古主义”。近年来,党和政府大力提倡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用中国话语讲述中国故事。“国学热”不断兴起,不少人提倡读经、诵经活动,将过去的传统良莠不分、不加区别与改造地恢复与运用,有的封建糟粕也随之沉渣泛起,甚至还出现了以传统文化消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作用的声音,似乎只有应用和保持传统原汁原味的话语体系才算真正体现“中国特色”与“中国味道”。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的确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然而,这种继承不是“复古”,也不是简单生硬的读经和诵经,而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扬弃过程。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建设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成果的借鉴,但也并非照单全收。

(四)在国际学术界的表达存在 “失语”现象

尽管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对外开放,综合国力已大大增强,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也显著提升,但是根植于中国独特社会实践而形成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国际影响力則并未显著改善。中国并未在国际学术界拥有更多话语权,同样存在不同程度的 “失语”。“西强我弱”仍然是世界话语体系的基本格局。

在国际上,即使出现有关中国问题的探讨与研判,那也是建立在西方思维与西式学术话语体系的基础上,存有诸多的事实歪曲和价值偏见。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还没有形成一套综合、完整、系统的话语体系去表述中国经验,传递中国声音。反映中国思维、凝聚中国价值观念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既不能有效参与到这种探索争鸣中,更不能打破甚至改变这种西方对话语权的垄断。更为重要的是,西方为学术理论探讨而构建的概念范畴与话语体系,在表述其理论观点的同时将西方的价值理念也广泛传播,更进一步巩固了其在世界话语体系的地位和影响。

可见,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任重而道远,它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一话语体系既要凝练出反映中国现实、表达中国思想的理论、概念和范畴,又要使之密切联系实践,对实践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需要有学术的恒心和耐心,坚持理论自觉与文化自信才能应对在构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三、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方法及策略

前文指出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存在诸多的困难与不足,下面就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及策略进行探討,大体有以下几点。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强调意识形态问题

所谓意识形态问题最终解决的是“为什么人服务”的立场问题。话语体系的建设与意识形态问题有密切关系,因为不同的话语体系反映出不同的利益观与价值观。尽管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并不仅限于意识形态问题,但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建立必然包含意识形态问题,而且必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基于此点生成的一系列社会实践以及在实践经验基础上提炼出的理论成果,反映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体系最终是站在人民的立场,维护人民的利益,实现人民的解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 〔1 〕。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不是简单地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和表达,而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坚持实践的品格,从实践中汲取鲜活的语言,坚持批判性的建构。就如恩格斯所述:“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3 〕691。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体系是一种表达体系,这一体系所反映的实质内容应该是基于中国当下现实社会发展的理论提炼,而这一理论的核心从本质上应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哲学社会科学从专业角度来看具有各不相同的研究对象与理论构建,但究其本质则应反映共同的价值取向与旨归,那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人民的立场以及全人类解放的立场。

(二)实现学术话语的转化以扩大理论影响力

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4 〕9-10哲学社会科学问题的研究实质上都是关涉人的问题的研究。如果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成果不能由学术语言有效转化为政治语言和大众语言,不能为广大民众所接受、熟悉和掌握,那么理论指导实践而带来的推动力则大为削弱。

因此,我们所构建的话语体系,要关注学术话语的大众化。我们对学术话语的构建既可以准确表达对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与提炼,同时又能使其有效地转向通俗化,最终将理论应用指导实践。即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王伟光说:“要始终坚持大众化方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思维习惯和语言习惯,善于把深邃的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道理,善于把抽象的理论逻辑转化为形象的生活逻辑,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讲群众听得进去的理论学术观点。” 〔5 〕只有人民群众掌握和信服的理论才能在实践中广泛应用,并产生现实影响力。只有经过实践检验和验证的理论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理论与实践之间要实现这种相互作用的良性互动,话语体系的构建、转化与表达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学术话语向政治语言与大众语言的高效转化才能扩大理论的影响力。

(三)以借鉴融通思维汲取古今中外的人类思想精华

在哲学社会科学界,无论是“教条主义”还是“复古主义”的存在,其实都是一种僵化思维的表现,缺少融会贯通的能力。从根源上讲就是缺乏独立思想与理性分析。我们构建话语体系,要对古今中外一切人类文明的思想精华持借鉴融通的态度。鉴别其是否有益于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构建,将其有益的成分融通于中国现代文明的话语表达中。

西方哲学社会科学凝聚着西方文明的思想精华,它开启了人类社会向现代转化的大门,其构建了最初的现代哲学社会科学的概念、范畴与方法,其话语体系也承载了其思想观念和价值。思想观念的表达与“立场”问题有关。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要对外来话语体系进行鉴别,看其表述是否可融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表达,是否有助于中国现代文明的表达。对传统文化中话语体系的借鉴也是如此。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要薪火相传。时代的发展与变革,要求我们以现代文明的眼光,以文化自省的方式审视我们的文明,通过鉴别融通,提炼出凝聚中华文明核心价值的话语体系,以此彰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民族性,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四)以开放的心态进行国际交流争取学术话语权

面对在国际话语界“西强我弱”的格局,我们的话语体系构建既不能闭门造车,即局限于国内社会实践经验的理论建构;也不必苛求万事俱备,即在构建了较完备的学术话语体系之后才参与国际学术的交流与争鸣。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参与国际学术的探讨,在争论中不断完善自身的学术理论和学术话语体系,在交流中传播中国的思维与中国的观念。《周易》有云:“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此语说明沟通交流的重要价值与意义。从根本上讲,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国际话语权问题实际上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与国际影响力的问题,有鉴于当下中国在国际上存在“话语逆差”问题。〔6 〕同时,我国的话语体系建设跟不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要改善这些现状,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构建可在交流与争论中完善和完成,即在游泳中学会游泳。这样的话语体系,一方面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另一方面与国际话语体系相衔接,既易于参与国际交流,又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

就交流方法则可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积极参与国际社会所关切的“中国模式”及“中国问题”相关议题的对话与交流,即对其所提出的概念和范畴进行辨别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的理论表述以传递中国的思想与观点。另一方面,我们要提出一些可引发国际学术界关注的重大议题,诸如具有国际视野的公共性问题或者具有宏大主旨的历史性问题等,以此引起国际学术界的积极参与和讨论,不仅能够实现学术思想的交流与争鸣,而且在相互交流与探讨中也可以改进和完善中国相关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

总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既要突出各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专业性,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导向;既要用学术语言将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成果表达,又要着力实现学术语言的大众化;既要在融通中汲取一切人类文明的智慧,又要在鉴别中剔除不合于时代发展要求的表述;既要在开放中传播中国的思维模式与现代理念,又要在争鸣中对自身的话语体系进行完善。如此才能构建起适合时代发展要求,可以推动社会主义实践深入发展,为中国和平崛起,增强中国软实力,符合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如此才能使中华文明在现代世界中勃发生机,使共产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虽历经曲折却依然前行,使中国在现代世界文明发展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8.

〔2〕李长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12-06-04.

〔3〕中央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12.

〔5〕王伟光.建设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12-20.

〔6〕张涛甫.改变国际舆论场的“话语逆差”〔N〕.解放日报,2016-04-19.

责任编辑 王建军

猜你喜欢
话语体系中国特色
核心素养如何在中小学校落地生根
在修辞与实践之间:环境权概念的贫困及其义务转向
讲好中国故事的几个路径创新
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坚守与创新
中国故事中国认知国际表达
贾康:“中国特色”的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
试论形势与政策课程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中的作用
融通中外话语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
“中国特色”的低速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