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班内特太太辩护

2017-05-18 13:47杨炀
青年文学家 2017年12期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奥斯汀

摘 要:简·奥斯汀是学界和批评界极具历史价值的英国女小说家,本文从前人对《傲慢与偏见》中班内特太太的指责出发,着重就小说所描写的那个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她所在家庭对她的冷漠以及她隐藏的大智若愚三方面为她进行辩护。

关键词:辩护;班内特太太;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

作者简介:杨炀,杭州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2-0-02

简·奥斯汀,女小说家,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为广泛阅读的作家之一。1775年生于英国汉普郡,虽然41岁就英年早逝,却影响了一大批后来的作者。不仅如此,她的作品更是说明了前人作品存在的意义(Leavis 5)。《傲慢与偏见》于1813年首次出版,借着班内特家女儿们婚恋的故事向世人展示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生活。其中,二女儿伊丽莎白与达西先生的曲折恋爱故事是小说的主线,因为他们起初对彼此印象极为不佳,而后才慢慢发现之中的误会(小说出版前的曾用名为《最初的印象》)。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班内特太太给人最初的印象也是不佳的:愚蠢、无知、不懂礼节、毫无美德,并且这样的印象似乎已经在人们心中长存了。本文从三个角度为她辩护:她身在一个极端父权的社会当中,大部分女人都没有机会成为彬彬有礼的淑女,读者不应该以现代的眼光去苛求她;她的所作所为或是思维方式非但没有得到她睿智丈夫和两个懂事大女儿的指正和帮助,还遭到他们的百般嫌弃和疏离;如仔细研读文本,读者能够发现班内特太太其实隐藏着大智慧。

一、班内特太太是父权社会的受害者

小说所描绘的那个社会,世袭财产只能被男性所继承。因此,如果班内特家的五个女儿谁也不出嫁那么她们的父亲死后,他们居住的房子就会过继给远亲柯林斯,这样的情况让班内特太太一筹莫展,而故事便从这里拉开了序幕。一位年轻富有的单身宾利先生即将成为班内特一家的新邻居,班内特太太自然无法压抑内心的狂喜,赶忙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她的丈夫。然而在当时的社会礼节要求下,若要与宾利先生结识为朋友必须由班内特先生出面访问这位新邻居。“你的确应该去一次,要是你不去,叫我们怎么去。”(4)班内特太太这样要求他。光从这一点来看,读者就足以瞥见当时男性主宰的社会。而且,在读完小说之后,读者便会有这样的疑问:世袭的财产女性如能继承,班内特太太还会如此着急地把她的女儿们嫁出去吗?她还会做出这些让人贻笑大方的事吗?当然,这样的假设如若成立,也根本不会有这本小说的问世了。表面上,奥斯汀惟妙惟肖地勾勒了一个愚蠢、举止不当的女人,而本质上她却是将矛头指向了当时的社会。当时的女性一般都没有什么机会接受教育。

十九世纪之前,人们觉得女性并没有必要接受教育;如果她们过于聪明或是读很多书,则会引来猜忌,对她们生活的安定带来不利。(Faye 87)

即便是社会地位比班内特太太高出许多的宾利小姐,有时候说的话达西先生也能不费力地看穿为一种“炫技”,这说明那个时代女性普遍缺少正式、有质量的教育。《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尼克的父亲这样对他说道:“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Fitzgerald 1)那么读者们是否也不应该一味讥笑或是职责班内特太太的‘愚蠢呢?

二、班内特太太冷漠的家人不但不帮助还取笑她

小说一开头,一个冷漠、尖刻的班内特先生便已跃然纸上。他很清楚班内特太太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能理解他话里真正的意思,却把调侃、戏弄她当做乐事,这样的行为真的符合他‘绅士的身份吗?

“你半点儿也不体谅我的神经衰弱。”

“你真错怪了我,我的好太太。我非常尊重你的神经。”(4)

然而他只是说说而已,对他来说,这样的一个妻子他恨不得躲得远远的。他宁愿把自己锁在书房里享受他想要的“悠闲清净”(49),在那儿他绝不希望被打扰,即便是发生了什么班内特太太没办法处理好的事情。二女儿伊丽莎白拒绝柯林斯的求婚之后,班内特太太没办法只有闯入他的‘私人领域。事情处理完之后,她并不满意丈夫的方式,而被妻子这样质疑他的判断能力显然是班内特先生无法忍受的。

“好太太,”丈夫回答道,“我有两件事要求你帮帮忙。第一,请你尊重我的判断和决定;第二,请你允许我自由运用我自己的书房。我真巴不得早日在自己书房里图个清闲自在。”(76)

班内特先生完全有能力帮助妻子变得不那么‘愚蠢,而他却选择了视而不见。然而,可悲的是不仅仅是丈夫,她的两个聪明伶俐的女儿也经常藏着一些小秘密,生怕母亲知道了小题大做。当宾利先生和宾利小姐先后离开她们的郡并来信告知简他们那一年都不再会回来时,伊丽莎白和她的姐姐就讨论了一下这是什么意思。之后,她们

一致主张,这事在班纳特太太面前不宜多说,只要告诉她一声,这一家人家已经离开此地,不必向她说明他走原因;可是班纳特太太光是听到这片段的消息,已经大感不安,甚至还哭了起来,埋怨自己运气太坏,两位贵妇人刚刚跟她处熟就走了。(82)

的确,她们的‘预防措施不無道理,但母亲终归是母亲,她们完全有能力将整件事情的原委解释、分析给班内特太太听。一方面,她们放弃了母亲的‘头脑发展;而另一方面,她们又觉得她是个蠢女人。作为女儿,难得就不该帮帮她?

三、班内特太太实为大智如愚

当大女儿简受到宾利小姐的邀请到尼日斐花园吃饭,她想用家里的马车,但班内特太太已然有了主意。

“不行,亲爱的,你最好骑着马去。天好像要下雨的样子,下了雨你就可以在那儿过夜。”

“这倒是个好办法,”伊丽莎白说。“只要你拿得准他们不会送她回来。”

“噢,彬格莱先生的马车要送他的朋友到麦里屯去,赫斯脱夫妇又是有车无马。”

而且她知道丈夫因为农活无法把马腾出来给简用,仔细一想她的思维是多么缜密。最后简不得不骑马去,而就在她出发不久天就下起大雨,第二天班内特一家得知简淋了雨身体不适。接着出现了极为戏剧性的一幕:班内特先生开始怪罪妻子,他说若是简病重或是死了,那这都是她母亲的错。没想到这一次轮到班内特先生大题小做,然而此时他的妻子却是头脑万分清醒。

“噢!她难道这么一下子就会送命!哪有小伤风就会送命的道理。人家自会把她等候得好好的。只要她待在那儿,包管无事。倘使有车子的话,我也想去看看她。”

然后伊丽莎白也说她要马上去探望姐姐,这些平日里极其聪明理智的人这时都是怎么了?当然这可以被理解为是小说剧情发展的必要,但这些细节说明了班内特太太其实并不是一个蠢女人。

《傲慢与偏见》中的班内特太太在读者眼中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愚蠢、无礼的女人,然而这得归咎于当时由男性主宰的社会,大多数女性都无法得到良好的教育;其次,她的丈夫和两个大女儿在完全有能力帮助她的情况下选择了漠视甚至取笑;最后,细读文本的读者能够发现她的大智若愚。

参考文献:

[1]Austen, Jane. Pride and Prejudice.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2000.

[2]Faye, Deirdre Le. Jane Austen: The World of Her Novels. New York: Harry N. Abrams, Inc., 2002.

[3]Fitzgerald, F. Scott. The Great Gatsby. Hertfordshire: Wordsworth Editions Limited, 1999.

[4]Leavis, F. R.. The Great Tradition: George Eliot, Henry James, Joseph Conrad. New York: Faber and Faber, Inc., 2011.

猜你喜欢
傲慢与偏见奥斯汀
节选自简·奥斯汀的Pride and Prejudice
简·奥斯汀:查顿小屋的慰藉
两百年后,依然奥斯汀
简·奥斯汀,为什么两百年后我们依然爱她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探讨情景语境理论观下的文学翻译
可怜又可悲的女人
《傲慢与偏见》汉译文片断对比评析
简·奥斯汀小说的叙事手法分析
奥斯汀小说中的多角恋与反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