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旅游与环保的账算明白

2017-05-18 14:10贺震江苏省环保厅政策法规处副处长
环境与生活 2017年5期
关键词:洱海核心区客栈

◎贺震(江苏省环保厅政策法规处副处长)

把旅游与环保的账算明白

◎贺震(江苏省环保厅政策法规处副处长)

不破坏生态环境,是发展旅游业的基本原则和底线。要使绿水青山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山银山,就必须保护好生态环境。各级党委、政府和每一位公民,都应算好生态环境保护的明白账。

类似“剧情”轮番上演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最近热播。在该剧中,月牙湖曾经是“汉东省”一张风景优美的名片。然而,随着湖边大量的饭店、生活小区把污水源源不断地排入湖中,月牙湖水质逐渐富营养化,最终变成了污水坑。“林州市”迫不得已下大力治理月牙湖周边环境,下狠心拆迁岸边180多家餐馆饭店。

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因而高度相似的故事情节总是在不同的地方轮番上演。

近日,笔者到云南大理出差,正好遇到当地正在对洱海进行一场类似电视剧中对月牙湖的“抢救”行动。根据大理州发布的《关于开展洱海流域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餐饮客栈服务业专项整治的通告》,洱海流域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餐饮、客栈经营户一律暂停营业,接受核查。走在大理街头,看到一幅幅相关标语,让人感受到浓烈的生态环保氛围。

作为一名环保工作者,不禁对此点赞!

十多年前,太湖边也聚集了大量的餐馆、客栈,有的还把餐馆建到了水面上,有的船餐厅规模巨大,常年生意兴隆。然而同时,给太湖带来了严重污染,最终多种因素叠加,导致在2007年爆发了令人震惊的“太湖蓝藻事件”。之后,太湖周边地方政府狠下心来启动了艰难的太湖治理行动,大量的湖边餐馆被一一拆除。

洱海的客栈、餐馆太密集

曾几何时,云南大理凭借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经济,在洱海边兴建了大量客栈、餐馆。洱海流域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也正是客栈分布最密集的区域,由此严重影响了洱海水质。洱海周边的旅游业发展历程几乎是太湖污染的情景再现。

好在洱海还没有被污染成一池臭水,就引起了当地领导的警醒。去年11月底,云南省省委书记陈豪提出,要“采取断然措施,开启抢救模式,保护治理好洱海”。此次开展的专项整治共涉及1800多家客栈,目前已全部暂停营业,接受检查。

旅游号称“无烟工业”,是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的第三产业。大力发展旅游,可以给当地带来大量就业机会、提高当地政府与群众的收入。但游人出行,总是奔着美好的生态环境去的。没有好的生态环境,旅游业也就难以为继。然而,近年来,有一些地方在发展旅游时,过度开发,在本该受到重点保护的生态保护核心区不顾环境容量建设索道,以及大量的餐馆、旅馆、客栈等设施,致使生态退化甚至恶化。这种急功近利、杀鸡取卵式的旅游开发行为,显然是不可持续的。

生态欠账要亏大钱

近年来,我国一些著名景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黄牌警告,原因就在于此。

云南省大理州制定实施《洱海抢救性保护方案》,开展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通过整治客栈、餐馆等,对污染洱海行为“零容忍”、做到湖泊周边“零排污”,全社会共同推动洱海水质改善,水生态逐步恢复,从而实现当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洱海的幸运,也是当地旅游业的幸运。

所以,切不可让经营者赚足了腰包,却给当地留下生态欠账,挣了小钱,却毁了金山银山。

本栏目责编/郑挺颖 zhengtingying@vip.163.com

猜你喜欢
洱海核心区客栈
洱海月下
洱海,好美
客栈惊魂(下)
洱海太湖石
客栈惊魂(下)
客栈惊魂(上)
客栈惊魂(中)
打造永久“大粮仓” 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打造永久"大粮仓"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打造永久"大粮仓"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