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冷” 战谁领“风” 骚

2017-05-18 14:10英飞
环境与生活 2017年5期
关键词:大金耗电量制冷量

◎英飞

空调“冷” 战谁领“风” 骚

◎英飞

刚入春,各大家电品牌就已经紧锣密鼓地打起了空调销售宣传战,有的强调自己的产品制冷快、有的声称省电、有的推出智能化……究竟哪种空调最适合你,大家不妨和评价君一起来围观一场综合测试吧。

空调制冷后房间温差大容易引起感冒,是减分项。

前不久,《消费者报道》杂志将海尔、格力、美的、志高、松下、大金6个品牌的热销款大1匹、1级能效变频空调送至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就耗电量、制冷效果和智能体验3个大项进行了对比评判。从评判结果来看——

大金空调最省电

空调作为“高能”家电,首先要测的就是1小时和8小时的耗电量。

虽然都是同级别的空调,但它们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在室内30℃、室外35℃、空调设为23℃的测试条件下,6款空调最初1小时耗电量都没有超过1度电,但耗电量最低的大金0.336度和最高的格力0.923度,相差2.75倍。而8小时耗电量比拼,表现最好的是大金和志高,均在两度电以内,与耗电量较高的美的、松下相差1度电左右。

假设用户一年需要空调制冷3个月,每天8小时,以北京0.49元/度的民用第一阶梯电价计算,耗电最低的大金比耗电次高的松下每个夏天能省51元电费。

需要注意的是,耗电量最高的格力将近5.5度电,遥遥“领先”于其他品牌。原因之一是格力室外机的工作温度(50℃)比其他“选手”(40℃)高太多,导致室外机没法变频运行,自然费电。

“1赫兹变频”没啥用

不少人还有个误区,认为“买了变频空调就能一劳永逸地省电”。本次测试工程师指出,变频空调省电的关键是到达预设温度后,作为耗电大户的压缩机能以较低功率运行。如果不注意房间保温(关好门窗等,减少进出频率)或者以小空调带大房间,室内温度总达不到预设值,会令压缩机一直以较高功率运行。而变频空调满功率耗电量往往高于定频空调,所以有可能比定频空调更费电。

那么,以省电为主要卖点的变频空调,“一晚低至1度电”“1赫兹变频”的宣传语是否名副其实?

6品牌空调1小时及8小时耗电量

6品牌空调制冷舒适性评分

6品牌空调制冷速度(℃)

《消费者报道》杂志指出,美的“一晚1度电”的大致测试工况为室内27℃、室外30℃,测试所用的热平衡室保温性能较好。但在实际使用中,空调会受墙体保温性能、温湿度等因素影响,理想化条件下的测试数据不太容易完全套用于现实。

至于“1赫兹变频”概念,广东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电气实验室高级工程师姜华表示,空调压缩机工作在超低频的时间非常短。8小时测试中,实际处于超低频工作的时间可能还不到15分钟。在1赫兹工作频率下,压缩机会运转得很慢,基本起不到制冷效果。而且,长期超低频工作也会使压缩机折寿。这种以牺牲制冷效果及舒适性为代价换来的省电,无异于失了初心。

制冷舒适性大金再夺冠

除了省电,变频空调的优势还在于通过改变压缩机的转速以维持房间的设定温度。比起定频空调频繁开关压缩机,变频空调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室内温差更小,带给用户的舒适感也较好。

国标《房间空气调节器》(GB/T 7725-2004)规定,空调在正常使用下,当设定某一温度时,其允许的温度调节范围在±2℃之间。受测的6款空调均设为23℃。也就是说,在测试过程中,房间温度可以在21℃至25℃之间变化。

考虑到国标中并没有涉及“制冷舒适性”的测试细则,《消费者报道》结合用户实际体验和测试工程师的意见,将空调在工作过程(0.5~8小时)中的房间温差及平均温度作为衡量制冷舒适性的两个指标。测试工况仍然是室外35℃、室内30℃的热平衡室,每个屋布置了9个测温点,并各有两个60瓦灯泡模拟两个成年人的热度。评价君想强调一下,这里所说的温差,是指房间内不同时间、不同测温点之间的温差,不是房间平均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差值。

测试结果显示,温差方面,只有大金各测温点的温差能全部保持在2℃以内,而其他品牌的温差普遍在2.5℃至3℃左右,其中美的空调的房间最大温差达4.2℃。温差过大,最直观的感受是忽冷忽热,除了影响舒适性,也容易引起感冒。房间平均温度方面,大金和海尔在国标范围内,尤其大金各测温点的平均温度与接近预设温度最接近,而松下、格力表现稍逊,均在21℃以下,有些测温点甚至低于19℃,与房间预设温度相距甚远,超出了国标范围。两项综合评分,大金最佳,松下垫底。(注:由于该测试数据出自保温性较好的热平衡室,且测试过程没有人员进出,录得的温差值理论上会比消费者日常使用时低。)

一分钟速冷有点儿扯

夏日炎炎,“出门5分钟,流汗两小时”成了大家的真实写照。空调的快速制冷能力也是人们看中的性能指标之一。

通过记录6款空调运行1分钟、5分钟、10分钟情形下9个测温点的平均温度发现,松下和志高10分钟后已

6品牌空调综合评价

将房间温度分别降到22.5℃和22.8℃,美的、格力和海尔也达到23℃多,反倒是刚才制冷舒适性拔得头筹的大金,制冷速度方面成了倒数第一,运行10分钟后的房间温度仍比预设温度高2.1℃。

值得注意的是,6款空调工作1分钟后的房间温度,只比原来室温(30℃)降低了不足2℃,5分钟后依旧与预设温度存在2℃差距。可见,部分厂商宣传的“1分钟速冷”也有夸大之嫌。不过,随着空调厂商陆续推出配套的手机APP,用户远程遥控空调的运行状态成为可能。这样一来,到家之前提前开空调,制冷需时较长的弊端也就化解了。不过从环保和健康角度讲,室内温度逐渐变凉让人体慢慢消汗也有好处。

4款本土空调可用手机摇控

在打造“物联网”的大背景下,智能化成了空调行业当下的热词。《消费者报道》杂志关于空调购买意向的问卷调查显示,548名受访者中,81.57%的人表示会考虑选购智能空调。

本次评价的6款空调中,海尔、志高、美的、格力这4款国产空调均有配套使用的手机APP,可控制空调的模式、温度、风速、风向等各种运行状态。而松下、大金的所有功能操作则集成于遥控器上。

评分采取5分制,单项指标根据检测结果得出单项得分,保留小数点后一位。综合评价根据各项指标所占权重加权平均。

买一款省电的空调,一个夏天能节约几十块钱电费。

在完成用户注册、空调连接好路由器、手机联网的情况下,4款国产品牌的APP均能实现对空调的远程/近程控制。需要注意的是,格力的近程控制是通过局域网完成的,而当用户有远程控制需要时,则要在近程控制基础上通过网站完成用户注册,并在手机网络设置上重新设置。除了美的外,其他3款空调还能被多台手机同时操控。

贴心的是,4个国产品牌的APP均搭载了在传统遥控器上难以实现的“睡眠曲线定制”功能,方便用户按需预设空调不同时段的运行温度。其中美的和格力的时间精度为1小时,海尔为半小时,志高则可精确到1分钟,同时还能定制风速及摆风。由于人体体温在深度睡眠中会下降,这项功能可帮助用户自动提高睡着之后的温度,既保证了舒适性,又能省电。志高还能根据所在地的天气预报调整除湿运行状态,应付南方的潮湿天气。

志高“云监控” 海尔“自清洁”

海尔、美的及志高的APP上带有“一键检测故障”功能,这个设计便于用户了解空调的实际故障情况,省去在说明书上查阅故障代码的步骤。其中志高带有“云诊断”功能,其大数据云平台能实时监测每台售出空调的状态,从而提升故障的“透明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乱收费现象。

空调的内部清洁一直是难题,因为用户最多只能清洁滤网,无法做到内部的深层次清洁。而海尔空调带有一键自清洁功能,点击遥控器上的“自清洁”按钮,空调就通过冷凝水回流完成清洁,清除深藏在蒸发器中的灰尘。

综合这几个细节,志高和海尔的智能表现更显优势,美的和格力中规中矩,松下和大金两个日系品牌仍然依赖遥控器,比较传统。

最后,《消费者报道》杂志对耗电量、制冷效果和智能体验的评分权重依次设置为35%、40%、25%。综合评分显示,志高、海尔的耗电量和制冷效果表现不俗,同时智能指数较高,分列第一、第二位;在耗电量和制冷舒适性方面拿到“双冠”的大金由于被制冷速度和智能指数拖了后腿,综合排名落到第三位。

本栏目责编/季天也jtyair2013@vip.163.com

【环境百科】

空调匹数与能效比

空调匹数(P)原指空调的输入功率,包括压缩机、风扇电机及电控部分,后来则表示制冷量(输出功率)的大小。1P的制冷量大致为2000千卡(大卡),即2325瓦,2P的制冷量是1P的2倍,也就是4650瓦,依此类推……不过现在,匹数已经不作为精确的单位,而用来衡量空调功率的级别,一般制冷量2200~2600瓦都称为1P,3200~3600瓦为1.5P,4500~5500瓦为2P。

根据保温性、密封性、楼层、朝向、高度等因素的不同,空调的适用面积以每平方米130~180瓦的制冷量来算。所以,1P的空调大致适用于十多平米的房间。

空调能效比(EER)是指在额定工况和规定条件下,空调的制冷量与有效输入功率之比,这个值越高,空调就越省电。国标《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2021.3—2010)将能效比分成1、2、3级,对于额定制冷量小于4500瓦的空调来说,3个等级的能效比要求分别为3.6、3.4、3.2。

猜你喜欢
大金耗电量制冷量
电冰箱耗电量线性插值法的研究
空气源热泵供暖期耗电量计算
记忆中的老物件
浅谈上海地铁车站环控系统的能耗症结及应对措施
抽油机井能耗定额的合理制定
被忽略的“耗电大户”
基于多温制冷的冷藏车标准分析
大金空调2018年全国经销商年会在沪盛大召开
某型有轨电车空调系统制冷量计算
奶奶的比喻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