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开源技术的低成本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

2017-05-19 15:46潘惠苹
计算机时代 2017年5期
关键词:信息资源共享电子政务

潘惠苹

摘 要: 以广宁县科技局的业务信息系统为研究对象,剖析系统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和广东省科技发展规划,论述基于开源技术的低成本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及其建设内容和实现的技术要点;分析服务平台建设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等。

关键词: 开源技术; 电子政务; 信息资源共享; 业务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7)05-87-04

Construction of low-cost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based on open source technology

Pan Huiping

(Guangdong Colleg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Zhaoqing, Guangdong 526000,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takes the business information system of Guangning Coun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reau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system, and combined with the national and Guangdong provin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lanning, discusses the feasibility, necessity, construction content, key technology and social benefits of a low cost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construction based on open source technology.

Key words: open source technology; E-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 sharing; business information system

0 引言

《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是由科技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在2004年6月联合发布的,该纲要中“(六)网络科技环境平台”部分指出了平台的建设重点:要“构建数据网格、计算网格,实现计算资源的共享”,“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公共网络基础设施,构建服务于全社会科技活动的跨地域、实时的网络协同环境[1]。”

《广东省科技发展“十五”规划》要求“努力营造有利于科技发展的大环境”,“培育勇于创新和创业的文化氛围,努力改善科技发展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基础设施环境、人才环境、产品配套环境、人文环境、生活环境和市场环境等,完善市场必需的制度和法律,以保证资本、技术、知识、人才等资源能够有效地转换和流动[2]。”

《广东省科研条件建设“十五”发展纲要》指出:“科研条件是保障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系统和技术平台,是支撑科技活动的重要基础。”发展纲要的重点任务“(二)以信息化推进科研条件的社会化服务进程”部分的第三点“推动科研条件网络服务体系建设”,强调:“抓好网络建设,根据网络发展的需要不断改善金科网的硬件设施,加强网上科技资源的开发,加强网络新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实现科技基础数据、生物种质资源的网络化。推动全省统一、设施先进的科技数据、资料的数字化、网络化中心的建设,完善信息共享机制[2]。”

由此可见,以信息化推进科研条件建设,是当前大势所趋、势在必行的举措。然而资金、成本将是关系到信息化能否早日实现的关键问题。从而,低成本信息化便成了解决科研条件建设信息化这一问题的最好出路。因为对于科研条件建设的信息化来说,其业务模式就是:所要实现的任务是比较简单的,而其业务需求却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容易升级、可操作性强、具有较好价格优势的低成本信息化技术就是目前实现科研单位实现信息化最合适的选择。

作为信息化主要部分之一的电子政务建设在群众互动平台、提高满意度和推动政府高效、阳光运作,等方面,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中央,还是各级政府机构,无论是科研院所,还是公司,都在积极地推动全国电子政务的建设,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尽管如此,必须考虑到我国的国情,我们没有充足的财政经费、人力或者是物力投入到各级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中去,但目前此项工作已经是迫在眉睫了。因此,低成本政务系统便于成了我国目前的电子政务系统中最为紧迫和明显的需求。这要求我们必须拿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电子政府建设方案,必须着重考虑并寻求低成本的出路。

在由国家行政学院、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主办的“2010年国际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交流会暨第五届中国电子政务论坛”上,谈到新技术发展环境下的电子政务建设时,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指出:“云计算、物联网、开源软件是当前電子政务建设应重视的IT发展趋势[3]。”

其实开源软件和开源技术是值得大力推广的。倪光南院士认为,开源软件要在中国得到推广,除了开源技术的人才障碍以外,最大的障碍当属政策导向的缺乏,因为政府部门本身不太了解开源技术,而且开源软件又被舆论媒体片面地夸大宣传了,因此,政府部门也因担心知识产权的风险等问题而使开源软件的推广受到了现有规章制度的约束。开源社区和开源个体开发者得不到国家科技项目的支持,以上种种使得在中国开源软件变成了“无本之木”[3]。

现实的问题是如何才能大幅度地节省IT开支。节省经费才能给中国本地企业带来更多的市场机遇,使得电子政务系统能实现低成本信息化的目标,也能实现自主可控性和可靠的要求。这是一个挑战,我们必须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带动中国的信息化产业和软件行业的发展。推广开源软件,在新时期的电子政务建设中,创造出新技术发芽开花的土壤[3]。

1 对目前业务系统的弊端分析

目前广宁县科技局的业务信息系统包含两部分,一是外网应用系统,主要是金科网广宁分中心网站,租用县金科网的计算机存储空间,通过Web的方式进行在线管理和维护。二是内网应用系统。现有的业务信息系统平台存在的问题有:服务平台随政务的发展而不断扩充,需要能够快速新增新的服务和功能,快速调整服务平台的结构。比如金科网广宁分中心网站目前还未提供资料上传下载功能,无法做到在线提交科技申报资料。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还未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库,电子信息的发布缺乏有效的管理流程与工具,以及足够的权限控制。

专业网服务平台维护过程中,里面的信息可能过时或者不准确,影响公众形象,难于保证服务的全面完整更新。远程管理的方式导致需求变更管理的实现比较困难,而且维护成本越来越高。

内部办公系统的数据共享尚未满足更多的业务标准和技术标准。信息的检索越来越复杂,使用不够方便。一直以来,各部门的数据资料归各部门管辖,并没有资源共享。当其他部门需要使用资料数据时便会带来相当多的不便。时间一长,可能连本部门需要查找资料数据时也会带来不便。

基于传统的网络系统,在各个终端上部署通用应用软件軟件的授权费用比较高,系统管理的工作量比较大,任务比较复杂。

2 现有的基于网络的服务平台系统的结构性不足

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各级科技部门纷纷建设省级交换平台、市级交换平台、县级交换平台甚至各个部门均重复进行信息化建设,大家都购买硬件、购买相同的软件平台,开发功能相似的应用系统,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另外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科技局在历经多年的信息化建设之后,存在有部门与部门之间均有大量的库存信息资源未能实现共享,以致于发挥不了信息资源的有效作用。同时很多部门封闭地进行信息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工作,造成信息资源的不统一,不完整等现象。

管理复杂,入口复杂,如:每个单位都有自己完整和庞大的信息系统,但是系统管理和维护人员严重不足,这是很多信息系统建设难以发挥作用的原因之一。因为各部门都拥有各自的信息系统,并且各有各的权限,各有各的角色管理,所以入口非常复杂。根据政务公开的要求,许多部门公布了自己的对外服务网站,这些网站没有规律,造成了入口非常复杂,即使是政府内部也不知道相关部门的网站。

软件系统的投资失效:IT产业更新换代快,已有投资部分在一段时间后甚至完全失去作用,导致投资额不断上升,尤其是软件系统的投资,软件定制成本居高不下。

因此,寻找一条低成本的信息化建设道路,来弥补现有系统的以上问题,是广宁县科技局在信息资源共享和专业网平台建设方面的非常迫切的需求。

3 “基于开源技术的低成本信息资源共享和特色网络服务平台建设”主要研究开发内容

在现有系统的基础上,利用开源技术,整合金科网广宁分中心的应用及内部办公系统,建立科技管理和服务的业务数据库和科技信息资源库,为内、外网系统访问门户提供统一标准的信息发布与交互,满足内、外网各级用户的需求。主要研究开发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提出新型的电子政务框架:使电子政务真正成为政府运做和政治体制运行的有力支撑,带动政务公开、效率提升、成本下降。不仅重视政府科技部门内部的信息化,更加注重部门外部的信息沟通和交流,在政务信息化基础上加强沟通,协同工作。

二是动态业务流程重组:目标系统的发展是一个过程,首先不断有新的功能加入,其次政务的职能和组织机构也处于不断的调整变化之中。因此,所开发的应用能够方便组合,使得政府能够在信息化技术支撑下优化内部管理,改善政务流程,同时能够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和处理。

三是已有系统的功能的快速接入:目标系统的电子政务基础设施的建立能够把以前的业务应用接入,保护已有投资。

四是建立和完善科技管理和服务标准体系,建立相关业务数据库和科技信息资源库。

五是建立内部系统门户,提供交互功能。

项目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开源软件的低成本,不仅通过自主研制为实现特定的应用创造出事实上的标准,提高相应的技术门槛,掌握获得核心竞争力,而且还能为不同的功能组件进行定制,有效控制项目整体建设成本。

4 市场前景和经济、社会效益

通过建立“基于开源技术的低成本信息资源共享和特色网络服务平台建设”,政府可以在满足相关的安全标准和可控性的前提下,建成一个能整合和管理分散在各部门的信息资源,以实现网络虚拟环境下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办公的;能快速应对新的跨部门系统建设的需求,并充分利用现有的各部门系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各跨部门系统建设时的重复投资,为企业和政府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的;统一、灵活、有弹性的信息化基础设施[5]。

通过建立“基于开源技术的低成本信息资源共享和特色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可以帮助科技局有效地管理和整合各部门之间闲置的信息资源,实现网络虚拟环境下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办公,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和科技局本身的管理水平,改善科技局为企业和市民的服务水平;它还可以以低廉的成本,提高部门之间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拓展部门之间信息资源的效率,为相关的政府部分和企业解决由于信息资源闭塞而无法解决的矛盾,提供相关的信息技术服务,降低投资、运营和维护成本。

科研基础条件建设是目前政府科技部门在信息化方面投入巨大资金的项目。如果低成本电子政务系统能够成功实施,将有力地支持其他地区的政府科技部门科研基础条件建设的进一步健康发展,并大大节省资金的投入,该项举措的社会效益非常明显,经济效益也非常明显,市场前景非常乐观。

5 技术路线和实现方法

信息资源共享和专业网服务平台基于先进网格开源技术,基于Web服务的开放架构实现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通过此平台,先实现科技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同,再通过开放的接口和安全控制技术进一步和政府内部办公系统,以及一站式服务平台和政府网站连通起来,真正实现网格政府,实现资源的全面连通与业务协同。

对服务平台技术路线的基本要求是:①先进性,因为此服务平台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科技信息资源的全面互连互通,平台的关键技术必须是代表了技术的发展方向的先进技术;②开放性,因为政府科技职能部门内部的不同部门间系统可能来自不同的公司,因此必须有一种架构能够兼容这种异构性,实现彼此间的互连互通,Web服务作为一种业界标准能够很好地作为基本接口;③技术方案要充分考虑下属各单位的信息化需求特点。

对服务平台的技术要求有以下几点。

一是本平台基于MVC设计模式,結合XML技术和JAVA语言,采用开源技术,遵循J2EE规范来进行开发,系统结构合理,能适用于政府办公流程中随时改变的需求,并且也能实现平台的低成本快速变更,操作方便,具有较强的软件重用性、实用性和经济性。

二是对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较高的要求。本平台采用电子签名、数据授权和身份验证等多层次的安全机制,而在安全策略方面主要是数据库加密、数据加密传输SSL、安全审计等,具有极强的灵活性。本平台在组织序列关系和权限控制中要求严格控制,虚拟人工组织机构管理[4]。

三是侧重于系统的跨平台、可扩展性和开放性功能。采用纯JAVA技术,使得系统能支持WINDOWS和LINUX等系统软件环境;采用数据库中间件技术,提供了达梦、MySQL等多种数据源的访问接口,使得系统能为用户提供标准的访问接口,也能透明访问来自不同平台的、分布的异种数据源[4]。

6 结束语

通过对国家和广东省科技发展规划进行研究与分析,在对广宁县科技局的业务信息系统应用进行深入需求调研基础上,剖析现有系统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按照基于开源技术的低成本信息系统的建设思路提出解决对策。目前,以广宁县科技局为试点所完成的基于开源技术的低成本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已经投入试运行阶段,基本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后期将总结试点经验并结合试运行反馈结果进一步完善,以期能将此研究成果推广到全市、全省、乃至全国。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法规与政策 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中国分析测试年鉴,2004.

[2]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科研条件建设计划概况.广东科技年鉴,2004.

[3] 许泳.电子政务细思“十二五”[J].计算机世界(008版:热点透析),2010.11.

[4] 林佳莉.基于国产体系的电子政务解决方案[J].电子政务,2005.9:68-70

[5] 刘炜.基于网格的面向Agent软件分析与设计建模方法及环境研究[D].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猜你喜欢
信息资源共享电子政务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分析与防范
以信息资源共享为基础的高校档案管理模式探究
浅谈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现状及对策
论数据挖掘技术在高职院校信息资源共享中的应用
云计算背景下信息共享管理方法研究
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企业转型升级
电子政务中安全问题的相关研究
试论基于Petri网的电子政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