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计算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

2017-05-20 13:04李富兵��
关键词:培养方法思维能力

李富兵��

摘 要:本文从思维方法入手介绍了物理计算中思维能力培养的六种方法。这些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在物理计算中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物理计算;思维能力;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7-068-1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传授知识,更要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那么,在中学物理计算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哪些方面的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一题多变培养变化思维

通过一题多种变化,培养学生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之处,看清事物的本质,找到最基础的解决途径。

例1:把10Ω和20Ω的两电阻串联后接在6V的电源上,求两电阻各自消耗的功率?

解析:关键之处在于两电阻是串联,求出总电阻,再求出总电流和各自电压,最后求出各自功率。

变式1:若把题目中串联改成并联,结果怎样?

解析:关键之处在于两电阻是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电压相等求出各自电流和各自电压,最后求出各自功率。

变式2:若把题目改成把10Ω和另一个电阻串联后接在6V的电源上,电路中电流为0.2A,求两电阻各自消耗的功率?

解析:求出10Ω的电阻两端电压,再求出另一个电阻两端电压和电流,最后求出各自功率。

变式2:若把题目改成把10Ω和另一个电阻并联后接在6V的电源上,电路中总电流为1A,求两电阻各自消耗的功率?

解析:求出10Ω的电阻中通过电流,再求出另一个电阻两端电压和电流,最后求出各自功率。

分析:这三种变化都是围绕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阻、电流和电压关系来展开的,通过这样的变化来拓展学生的变化思维。

二、一题多解培养多样化思维

通过一题有多种解决培养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找到最佳的解决途径。

例2:质量为200Kg的汽车,跟冰面的接触面积为0.1m2,能否通过最大承受压强为4×104Pa的冰面?

方法一:F=G=mg=200Kg×10N/Kg=2000N

P=F/S=2000N/0.1m2=2×104Pa

因为2×104Pa<4×104Pa 所以能通过

方法二:F=G=mg=200Kg×10N/Kg=2000N

F1=PS=4×104Pa×0.1m2=4000N

因为F1>F 所以能通过

方法三:F=G=mg=200Kg×10N/Kg=2000N

S1=F/P=2000N/4×104Pa=0.05m2

因为S1

分析:这三种解法从不同角度去思维,能克服学生的思维定势。

三、反向思考培养学生逆向思维

由结论到条件的反向思考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3:有一个水箱的容积为50m3,放在离地面10m高的地方,一台抽水机用半小时能把这个水箱灌满水,求此抽水机的功率?

分析:此题初看起来条件跟要求的量无关,难于入手。若转换一下思维方式,从结论往条件反推,就能得到要求的量。

思路:从P=W/t知道时间,但不知道功;再从W=Gh知道高度,但不知道重力;然后从G=mg和m=ρV知道体积。从而一步步的算出来。

四、反证训练培养矛盾转思维

假设结论成立,一步一步推所需的条件,得到矛盾的结论,推断出假设不成立,从而得到正确结论,培养学生的矛盾思维。

例4:用20N的拉力拉着重100N的木块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求出这个木块受到的摩擦力?若改用30N的拉力拉它,此木塊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

分析:对于第一问学生很容易能答出,第二问学生容易回答出30N的错误答案。这时教师假设结论正确,从而知道F=f,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但从生活经验知道物体实际上是在做加速运动。所以假设不对。从而让学生从另外的角度去思考正确的结论。

五、整体观念培养学生整体思维

条件、结论合在一起整体处理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分析问题,把握住全局从而解决问题。

例5:有一个木块浮在水面上,水中部分体积占整个体积的3/4,请求出该木块的密度?

分析:要求密度就应知道物体的质量和体积,但本题没有质量,也没有体积。因此本题需从其它角度去思考。应从浮力中物体的浮沉条件去寻找结论,从而解决此题。

六、巧解巧算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克服思维定势,不按常规思路解决问题,找到事物间内在联系,创造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6:把R1和10Ω的电阻串联后接在一个电源上,电路中电流为1A,若把10Ω的电阻改成20Ω的电阻,电路中的电流可能为下列哪个?(1A、0.3A 0.5A、0.7A)

分析:按常规思路不易解决,仔细观察电阻变成原来的两倍,但总电阻却没有原来的两倍,就能得出电流不是原来的二分之一,而是比二分之一大一点。

上述只是介绍了通过物理计算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中几种重要的方法,还有一些就不一一赘述了。实践表明,利用物理计算进行思维训练,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使他们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且促进了学生从知识的掌握向能力形成的升华,这也是新课改所倡导的。

猜你喜欢
培养方法思维能力
一题多变,提高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刍议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