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淑范 学无止境 至善尽美

2017-05-21 18:19
华人经济 2017年2期
关键词:心理学女士孩子

她是学经济的,财务策划是她现在的工作;而她又涉足心理学,成为了一名资深皮纹心理諮商师;她还研读法学,取得了中国法律硕士(民商法)学位;令人叹服的是,她还精通设计,做了20多年室内设计工作;她的兴趣不仅止於此,同时她还爱好写诗和文学,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这位绝对称得上多才多艺,涉猎广泛的女性,就是方淑范女士。

如此多重的身份转变,令人不禁好奇,这是怎样的一位女性?她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伴随孩子的教育,她实现了自我的成长

中国有句古语说:“女本柔弱,为母则刚。”西方的罗曼·罗兰说:“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而方淑范女士的改变正是从为人母的那一天开始的,这团火焰历练出了她的另一个身份——心理諮询师。

二十多年前,两个孩子的陆续降临,给方淑范女士带来了初为人母的喜悦,同时也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如何处理好亲子关係?“当时完全没经验,我会想‘我该怎样跟孩子们沟通‘我所想的是否也是孩子们想要的等等问题。”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做一个更好的母亲,再三思索下,她选择了自学儿童心理学。

方淑范女士在心理学方面可谓是“摸着石头过河”。她从看书、听讲座入手,学习教育和沟通的方法,回家後用在孩子们身上,看是否起作用。她翻阅了大量的书籍,从理论到实践,有些方法很奏效,但也有些不适合的,就这样成长与摸索同步。方淑范女士是一个非常好学的人,也是一个善於学习的人,从孩子小学到中学,她对自己所学愈感不足。

融入孩子们的世界,陪伴他们一起长大,是她“最笨”而又最好的教育方法。儘管自己工作、学习繁忙,但是从孩子出生到17岁後出国读书,这期间,方淑范女士差不多每个星期都会抽5天时间睡前陪伴孩子,从小时候的讲故事,到渐渐长大後的谈心。她培养孩子自小阅读的习惯,经常带孩子们去图书馆借书,两个孩子各看一本,她就要同时读两本;为了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上中学後又培养他们学写读书笔记的习惯。从陪孩子阅读,到陪他们看电视、动画,毫不夸张地说,孩子们平日做的事,她都做过。“所以他们聊的基本上我都懂,自然而然,他们也愿意跟我交流。”通过建立共同语言,她融入了孩子们的世界,只是这个过程,需倾注爱心和耐性。

在教育孩子方面,方淑范女士还有一套积分机制,类似於银行的储蓄机制:从孩子约十岁起实行积分,要想买玩具或达成某个心愿,都需要积夠分数;当月分数不夠可累积到下月;积分可通过日常表现获得,表现好可加,不好亦会扣。“奖罚分明,按约定办事,孩子们也更懂事,而不会任性哭闹,另一方面,我也希望培养孩子的储蓄意识。当然,严格执行少不了家人的配合。”方淑范女士介绍说,实行下来,效果非常不错。

最让人羡慕的,莫过於方淑范女士与孩子间亲密无间、亦母亦友的关係。孩子们遇到问题都会主动找妈妈沟通,甚至当同学有事情也会把他们带回家找妈妈諮询解决。所以她同孩子的同学关係也非常要好。

谈到孩子青春期叛逆的问题,方淑范女士认为,还是因为孩子们觉得家长不能理解他们,或不懂得、不愿意倾听他们的想法,甚至强加意愿於孩子,才会造成孩子的叛逆。解决问题的根源,在於有效的亲子沟通,学习心理学,让她在这方面获益匪浅,最直接的,是躲开了孩子青春期的烦恼。

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也让方淑范女士实现了自我的成长。

发掘潛能,发现一个更好的自己

学习心理学,让方淑范女士找到了与孩子相处的最佳方式;而学习皮纹学,则让她不断自我认识,自我发现,对她来说,无论是工作,还是发挥个人潛能,都大有裨益。

2005年左右,这也是方淑范女士第一次接触皮纹学,一个还並不热门的学科。当时有人根据她的皮纹信息给她做了一份分析报告,报告中对她情况分析的准确度着实令她惊奇,不禁对这门学科好奇。恰逢有一位台湾的皮纹学老师在香港开班授课,在基因裡的“好学因子”作用下,她叩开了皮纹学的大门。

什麽是皮纹学?皮纹包括指纹、掌纹和足纹,且因人而異,而皮纹学研究则是通过研究皮纹,帮助个体发现並了解自身的先天优势、能力范畴及思维模式,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潛能。看似深奥和偏冷门,其实並非如此,方淑范女士介绍道:“其实,国际上对皮纹学的研究由来已久,只不过没有结合人的行为去实际运用,近十多年来,皮纹学与行为心理学等配合,运用得越来越多。例如处理亲子关係、处理职场关係、加深自我了解等。”

以方淑范女士为例,本身心理学的基础加上皮纹学的学习,让她在处理亲子和家庭关係上日益得心应手。通过分析,她更加了解孩子的能力所在,适合什麽类型的工作,再给到孩子最中肯的建议。例如老大在味觉、嗅觉和体感方面敏感,选择了自己喜爱也适合的厨师行业;老二个性丰富,而选择了喜欢的表演专业。

不仅如此,在职场中,方淑范女士亦更加遊刃有餘。她现在的本职工作是资深财务策划师,与许多“主动进攻型”的同行不同,她相信“有麝自香”:“我的客户基本都是主动来找我的。”她有自己忠实而稳定的客户群,而这个群体恰恰是被她的个人魅力和专业精神吸引过来的。

“这个学科让我更加了解了自己。”因而她懂得如何去维繫客户,真诚是她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擅长心理学的她常常为朋友的孩子解惑,博学多识的她总能和周围打成一片,热心的她总是竭尽全力去为他人服务,因而广结善缘。“我不会刻意去想业绩要达到什麽标准,不强求。你的真心诚意大家看到了,他们有需要自然会想起你,有些朋友是自己已经买了理财产品,但是会把自己的朋友介绍给我。”

目前,方淑范女士还是工联会进修中心和社區中心的一名皮纹心理学老师,已任教了近5年时间。伴随教学,她还不断结合个体案例分析报告,不断深入研究,加强自身学习。“教学相长,教学让我更加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因为我不希望自己传授的資料是不准确的,所以我必须不断去寻找更全面、更科学的资料。如果浮於表面,那只能人云亦云。”

她现在正进行皮纹学中“皮纹与大脑皮质”方面的探究,並希望完成对10位80岁以上人士的案例分析报告,出一本具有说服力的皮纹学书籍,让更多的人受益,发掘潛能,发现一个更好的自己。

精彩人生:跨多重领域的兴趣爱好

她是学经济出身的,因为孩子而自修了心理学和皮纹学,如果你以为仅仅这样她就满足了,那就错了!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这才是对方淑范女士最贴切的形容。她兴趣非常广泛,还包括法律、诗歌文学、室内设计、社会服务等多重领域。她爱一行,幹一行,每一行都取得了不错成绩。

谁曾想?如今在财务策划领域做得有声有色的她,原来从事了20多年的室内设计工作。並且她还取得了认可建筑技术管理人员三级资格,她的许多室内设计作品还被杂誌等媒体刊登过。

谁曾想?她还通过了中山大学中国法律的自学考试,並进而取得了硕士学位。无心插柳柳成荫,其实当时是弟弟看到相关资料並有意去学,结果弟弟放棄了,她卻坚持了下来。

谁又曾想?她还是一位女诗人,要知道,一开始她连对仗、押韻等基础知识都不明白,只因为写诗一直是她的爱好。为此,她专门拜师,並报读了學诗班。她在写诗方面颇有天赋,经老师的指点加上自己的领悟,进步很快。且看她的七律《水》二首之一:“昨夜山泉翠谷过,微风细雨润池河。长江涨落宁无际,大泽潆洄岂不波。小涧千秋何所虑,清流異代总如梭。汪洋辽广凭鱼跃,月色溶溶与世和。”描绘了江河湖海等“水”的不同景象,画面感强,意境幽远。

一切学习的动力,皆源於她个人的兴趣。“攻读中国法律专业的时候,大概是1994年,那时候香港还未回归。因为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国籍,都不能改变血脉根源。”方淑范女士介绍说,“那时候,只知道香港与内地法律不同,所以就想知道怎样不同,也想进一步了解祖国。”她非常热爱中国文化,从玉石器物,到文学诗词,再到民俗文化,都是她的兴趣所在,因此她学写诗,学书法,还正在修读国学院文学硕士课程。

方淑范女士不仅爱好学习,而且善於学习。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她好几项不同领域的学习几乎是在同时期裡进行的。例如她学心理学时,同时报考了中国法律,同时还在学诗。皮纹学上把人分为五大类:协调适应型、成就社交型、传统合作型、社交亲密型、严谨规划型。方淑范女士自我评价说,她当属於第一种,第一种也属於综合型,朝不同领域不断挑战,不断协调,不断适应。

自1989年开始,方淑范女士就加入了香港紫荆联青社,开启了此後近三十年的服务生涯。1990年,她又加入半岛青年商会,次年获选为当年最佳会员,其所负责的两项“工作计划”成为国际青年商会年度最佳工作计划。此外,她於1994年开始,担任全港青年演讲比赛主任委员,直到2012年才退下来。同期她又担任了全港青年中文诗创作比赛主任委员,此後负责评委工作一直到现在。“参与社会服务,让我更多地接触到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人,开阔了眼界,也增长了见识。”她说。

方淑范女士非常相信“等价有偿”的理念,今天所付出的一切,来日就会有一定回报,不論是好的结果,或是不好的。但无论怎样,她都欣然接受,並饱含生活的热情。

“潛能展现莫收藏,品格提升自显彰。整合财源惟策划,成功乐道细思量。”在这首自我介绍的诗裏,方淑范女士准确而全面地介绍了她自己:她的成就,源於她“终身学习”的习惯,源於她对自我的深刻认识,从而才能不断发掘自身潛能,才能如此全面地展现自我。

猜你喜欢
心理学女士孩子
“没有用”的心理学
王惠君女士书画作品选登
全年目录
跟踪导练(二)5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Guy Laroche“女士腕表”演绎现代百样风情
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