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政府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现状和提升路径研究

2017-05-22 09:14赵凤霞张新辉
四川体育科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体育设施指导员

赵凤霞,张新辉,张 勇



新疆政府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现状和提升路径研究

赵凤霞,张新辉,张 勇

石河子大学体育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从体育公共服务资金、体育场地设施、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活动组织和国民体质健康监测方面对新疆政府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现状和提升路径进行调研。新疆政府格外关注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提升,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体育公共服务资金供给相对多元,但社会投入不足、还未形成省、市、县、乡镇、村五级体育公共设施网络系统、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结构不合理、基层群众体育社会组织建设滞后、缺乏体育公共服务供需对接等主要障碍,总体表现为重硬件轻软件供给。从新疆实际出发,提升路径可以从3个方面着手:(1)以建设公共体育设施为突破口,继续将基层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到新疆“民生工程”建设之中,注重公益性体育场馆效益;(2)积极以改革激发社会活力,培育和扶持基层群众体育社会组织;(3)尝试以创建新疆三地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突破口,建立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标准,实施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互动协作机制。

新疆;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现状;提升路径

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要“形成全民健身新时尚”。2016年5月,由政法司颁布的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井然有序建设内容完备、惠及全民、总体水平较高的基本体育公共服务网络,循序渐进推进体育公共服务在城乡、不同人群、地域之间的均等化[1]。”新疆与中国国内发达省市相比,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均等化水平等方面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中央新疆工作会议提出,到2015 年新疆各族人民群众人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要达到西部地区的平均水平。从2011 年年初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切实转变政府机关作风,把努力培养和提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级领导干部,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为己任,积极转变工作观念与能力。结合新疆实际,切实增加新疆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创新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是新疆加快补短板、惠民生、实现体育公共服务均衡的重要举措。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新疆政府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阅读大量公共服务相关书籍基础上,查阅CNKI中国期刊数据库、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NSSD)、CALIS学位论文库、万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以“公共服务”“体育公共服务”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查阅大量相关研究成果,并进行归纳、分析和综述,为本研究打下较好的理论基础。

1.2.2 访谈法 根据研究需要,课题组成员分别与新疆5个自治州、6个地区以及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吐鲁番3个地级市体育局相关领导进行深度访谈,掌握新疆14个地、州、市体育公共服务政策宣传与落实、体育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国民体质监测与评估、全民健身服务、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等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现状,并获取了详实的数据记载资料,为问卷设计与课题研究提供丰富的素材与依据。

1.2.3 问卷调查法 课题以新疆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多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1个地州市年满16周岁的居民进行调查,发放调查问卷800份,回收调查问卷792份,回收有效问卷为778份,其中汉族436份,占总人数的56%,少数民族为342份,占总人数的44%,有效问卷回收具体情况如下表1。

表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1个地州市居民有效问卷回收情况一览表

1.2.4 数理统计法 通过对调查问卷数据的输入,建立数据库,采用 SPSS13.0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新疆政府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现状

2.1.1 体育公共服务资金 当前,新疆体育公共资金来源主要有3类:(1)援疆资金及义务投工投劳等投入资金。根据项目资金来源渠道差异,采取“科学布局、共利共赢、区别对待”的原则,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拨款倾向于较为落后的南疆三地州少数民族落后地区;同时,将国家体育总局专项资金作为重点引导资金,采取“扶优扶强、集中布点、地方配套”的方案,充分调动新疆各级地方政府参与体育公共服务建设的积极性。据数据统计,2012年新疆各县市一级单位在人力资源方面采取志愿投工投劳的方式,在资金投入方面,采取财政配套以及争取援疆资金等多种方式方法,有效获得建设资金逾10亿元,总共建设与完成1 094个行政村“农牧民体育健身工程”,16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13个县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成功安装290 套健身路径。为进一步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程度,自治区表彰了20个乡镇农民体育示范工程,并给予落实健身工程建设效果显著的乡镇10 万元奖励[2]。(2)政府公共财政专项投入。在2010年至2014年期间,国家体育总局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共在体育民生工程方面投入了高达34 615万元的资金,分步骤、分阶段在各县市、乡镇、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了一批惠及民生的体育场馆设施。在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体育民生工程投入资金17 010万元,为5年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体育民生工程投入资金总额的一半[3]。在2015年,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为新疆北疆共计801个行政村的“农牧民体育健身工程”投入2 981 万元,健身路径投入200 万元,5个“雪炭工程”投入资金1 000万元,15个传统型社区多功能运动场投入了300万元。同时,新疆自治区财政厅加大对体育健身工程投入力度,为14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共投入420 万元。到2016年7月,全疆8 601个行政村“农牧民体育健身工程”都被覆盖,体育健身设施成为每个行政村的标准配备。(3)体育彩票公益金投入。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体育局网财务公开一栏关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体育局2015年度本级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情况公告》中,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体育局安排使用6 603万元用于资助群众体育协会、社团等组织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援建体育健身场地设施、捐赠体育健身器材、实施国民体质监测、开展全民健身宣传等一系列工作。

新疆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资金相对多元,但社会性投入明显不足,没有社会捐赠,包括企业、非营利组织、家庭和个人捐赠,过多依靠政府财政供给,不能很好发挥对地方、社会投入的撬动作用,尚未发挥体育市场的功效,在很大程度上也造成了政府负担过重。

2.1.2 体育场地设施 从图1数据分析,近年来新疆对体育设施器材的投入存在波动,但总体呈现逐渐增长趋势,在不同地区的投入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与不均衡性。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喀什地区分别在2012年和2013年对体育器材设施投入较大,其主要投入渠道仍是国家财政拨款与地方政府财政投入。

图1 2008-2013年新疆各地、州、市体育设施总器材增加情况(单位:套)

注:数据分别来源于2009年、2010年、2011年、2013年、2014年《新疆体育年鉴》

在“十二五”快速发展期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体育健身场馆设施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总共建成行政村“农牧民体育健身工程”6 202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85个,县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58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15个有余,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10个,体育公园8个,为保障群众体育活动提供极大空间便利。值得一提,仅在2015年,新疆政府认真落实与完成3 959个行政村农牧民体育健身工程,14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以及5个县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的建设与开放[4]。在国家的高度重视、支持与督促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势在必得,从而实现新疆行政村农牧民体育设施全面覆盖,在全国树立各行政村农牧民体育设施建设全面覆盖的典范。截止2015年末,体育场馆、健身广场等公共体育设施覆盖城乡[5]。

近几年来,国家通过政策倾斜等加大对新疆体育公共设施财政投入与器材设施建设,2013年新疆人均健身场地面积相对于全国而言仍处于低下水平,仅为0.01m2[6]。截止2016年5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体育设施建设大幅度改善,人均拥有体育用地不少于1.6m2。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新疆政府投入建设35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和17个社区体育俱乐部,建成12个体育公园并开放,完成29条健身步道的实施,安装了3 000多条健身路径。同时,投入大量经费建设完成165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使得县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覆盖率达到了90%,取得显著成绩[7]。至2015年底,中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至少为1.57m2。虽然新疆跨越性进步,超额完成目标,但目前还未形成省、市、县、乡镇、村五级体育公共设施网络系统、县级和乡镇基层体育场地设施供给缺口仍较大。

2.1.3 社会体育指导员 新疆依据《十二五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全民健身条例》,因地制宜制定了《新疆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和《新疆社会体育指导员十二五发展规划》,构建了由新疆政府体育部门主导,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具体负责,社会体育指导员广泛参与的工作体系。同时,新疆政府格外关注新疆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的管理与支持,制定年度自治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计划,并层层落实,加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考核与服务机制。总体而言,新疆14个地、州、市所拥有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发展极其不平衡。截止2013年12月,乌鲁木齐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6 700人,伊犁州847人,克拉玛依1 072人,和田仅有253人,并且只有2名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截止2016年5月,新疆全地区登记在册的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25 872名。在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方面,除了国家级和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完成培训任务,地、州、市级和县、市、区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工作仅完成下达任务25%,距离实现目标甚远,甚至个别地、州市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尚未提上议程,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进度缓慢。

2.1.4 体育活动组织 2013年新疆自治区级举办综合性运动会2次,单项体育比赛28次,累计有5 124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举办全民健身活动17次,共有171万人参加了活动;全疆各地州市累计举办综合性运动会145次,单项体育比赛2 631次,参加比赛人数达133万人次,举办全民健身活动5 327次,共有281万人次参加活动;全年全疆共举办综合性体育运动会147次,全民健身活动134万次。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地州市在“全民健身日”等重大节事上举办全民健身活动累计6 100 余场次,参与群众高达860万人次,全民参与体育锻炼氛围日益浓厚。2010年至2014年,新疆体育不仅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功能,而且人们科学健身意识强烈,体育人口数量比“十一五”近乎翻了一番,全民健身的热潮再次达到高峰[8]。

体育活动组织服务是动员广大居民参加健身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新疆居民问卷调查,居民对地区体育活动组织服务满意情况的调查中,表达满意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6.7%,一般的为41.2%,不满意的为32.1%。由此可知,需要加强对体育活动开展的普及与推广,增加参与人数与受益人数,针对居民所做的体育活动组织服务难以有效满足需求。新疆体育社会组织存在与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的现实问题,基层群众体育社会组织建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新疆各地州市体育社会组织单一、不健全,体育活动经费不足,各县、市单项体育运动协会不健全等,均已成为制约新疆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的重要限制因素,如何激发活力和如何长效运行是新疆政府体育管理部门和体育社会组织内部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难题。

2.1.5 国民体质健康监测 在2012年,新疆克拉玛依区生态休闲健身公园被国家体育总局将认定为“国家级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国民体质健康检测与评估的需求。截止到2013年,新疆累计建立国民体质测试站点217个。2013年度新增国民体质测试站4个,接受国民体质测试人数是110 425人。2013年新疆体育科研所对2010年新疆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库继续进行统计分析,完成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研究工作报告。2014年6月至8月在乌鲁木齐市、喀什、阿勒泰、巴州、昌吉、哈密6地(州、市)同期开展第4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

通过对新疆居民对体质监测的满意度调查发现,居民认为“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的只占21.8%,认为“一般”的占42.3%,认为“不太满意”或“非常不满意”的占35.9%,说明新疆国民体质监测服务与居民的需求仍存在很大的差距,缺乏体育公共服务供需对接,针对居民所需的体质监测服务还需要不断改善,新疆国民体质监测的软件服务需要不断强化。

2.2 新疆政府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提升路径

2.2.1 以建设公共体育设施为突破口,继续将基层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生工程”建设之中,注重公益性体育场馆效益 2010年至2015年间,新疆着力加大民生建设投入力度,合计实施重点民生项目工程达500 余项,各项民生支出总额占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0%以上。在体育方面,加大幅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和管理,努力构建全民健身设施体系,以满足各族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健身需求。来自2016年5月17日乌鲁木齐晚报(汉)消息,2016年是自治区第7个“民生建设年”,新疆推动800余个民生项目建设,重点向基层和促进民族团结的民生领域倾斜,在社会福利和体育方面,新疆自治区落实中央投资2.02 亿元,支持建设足球场、公共体育场田径跑道、全民健身中心等[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属于西部欠发达地区,“民生工程”是新疆政府积极提高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主力措施,截止目前,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部门协同”的工作格局,全民健身基本服务体系分步骤分阶段确立,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结构日益完善,公共体育设施数量大幅度增加。但在新疆公益性体育场馆功能发挥和设施建设方面存在问题[10],一些地方基层单位并没有把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本地的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甚至个别地方出现国家和自治区体育民生工程落户本地后也无所作为等现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要以建设公共体育设施为突破口,继续将基层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到了“民生工程”建设之中,但同时要注重对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全过程监控,提高公共体育场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2 积极以改革激发社会活力,培育和扶持基层群众体育社会组织 当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社会力量的发动与依托上整体较为落后,在社会观念、整体素质素养和数量规模等方面满足不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单纯依靠政府力量是不够的,要充分发挥各类社会主体的积极作用,开放更大的社会治理参与空间,各类社会组织才能逐步成熟。同时,积极引导社会集聚和发挥正能量及正效应,这对目前完善新疆社会治理工作意义重大[11]。当前,新疆体育社会组织力量薄弱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新疆体育事业快速协调发展的“瓶颈”,按照市场和实体的改革目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本作用,通过多种途径盘活体育社会组织,包括将联系各族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密切的各级体育总会、各类体育健身俱乐部、行业体协、单项协会做实做大显得迫切而重要。来自2015年2月6日新疆日报(汉)消息,通过实地调研和专家评估,伊宁县体育总会、和田市胡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乌鲁木齐市杨军羽毛球俱乐部、阿图什市体育总会、新疆航模协会、巴楚县阿拉格尔乡篮球协会和新疆太极拳协会等 10个试点单位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体育局作为2015年开展体育社会组织服务全民健身试点工作单位[12]。通过该次组织试点工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将逐步走出一条政府支持且符合新疆实际的群众体育工作新路子。

2.2.3 尝试以创建新疆三地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突破口,建立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标准,部署实施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互动协作机制 2015年7月,新疆喀什地区、克拉玛依市和昌吉州成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地州市。创建示范区,以科学标准化为基础,大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协调发展,群策群力推动农牧民体育健身等惠民工程,实现农牧区全覆盖[13]。以创建地州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突破口,尝试完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体育局、省人民政府和三地州共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互动协作机制,建立新疆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标准和体育公共服务供需对接制度,将体育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如地区体育活动的组织、国民体质的监测等)从“供给导向”向“需求导向”转化,即政府在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决策前要积极调研充分了解各族人民群众的公共体育需求,改变外部单项强制输入的供给模式,通过网络和手机平台等多种渠道,建立需求反馈的网络平台,积极宣传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建设的重要意义,将各族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反馈至相关部门,从各族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出发提供公共体育服务产品,密切沟通衔接以确保共建工作有序推进;可以以示范区建设为引领,把改革创新贯穿于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建设的整个始终,建立健全体制和机制,为建设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提供动力源泉。同时,也切实转变新疆政府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发展方式,在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制度构建、资源配置等方面下更大功夫,实现从简单粗放型向科学集约型、单一化供给向多方位服务转变,形成彰显体育公共服务内涵、符合新疆实际的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体系。

[1] 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N].中国体育报,2016~5~6(002).

[2] 蒋亚明.全民健身新疆烙印格外深[N].中国体育报,2013~1~7(005).

[3] 井 波.体育民生工程建设投入力度空前[N].新疆日报(汉),2014~10~16(001).

[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新疆日报(汉),2016~4~11(006).

[5] 雪克来提·扎克尔.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1月11日在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N].新疆日报(汉).2016~1~18(001).

[6] 经济司.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告[EB/OL]. http://www.sport.gov.cn/n4/n210/n218/c328625/content.html,2014~12~26.

[7] 井 波.新疆实现“农牧民体育健身工程”行政村全覆盖[N].新疆日报(汉),2016~5~11(002).

[8] 井 波.体育健身设施将成全疆各村标配[N].新疆日报(汉),2015~11~28(001).

[9] 郭 玲.新疆推动八百余个民生项目建设重点向基层和促进民族团结的民生领域倾斜[N].乌鲁木齐晚报(汉),2016~5~17(A06).

[10] 王永平.推动新疆群众体育跨越发展的思考[N].新疆日报(汉),2012~3~13(006).

[11] 李 静.以改革激发社会活力[N].新疆日报(汉),2016~5~23(003).

[12] 井 波.我区加快体育社会组织改革步伐[N].新疆日报(汉),2015~2~6(001).

[13] 郑丽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N].昌吉日报(汉),2016~5~13(003).

Reality and Improving Path Studies on Sports Public Service Supply Capability of Xinjiang Government

ZHAO Fengxia, ZHANG Xinhui, ZHANG Yong

Institute of P.E., Shihezi University, Shihezi Xinjiang, 832000, China.

Adopting documentation, interview, questionnaire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o investigate the reality and improving path studies on sports public service supply capability of Xinjiang government from sports public service funds, sports count facilities,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sports activity organization and national physical health monitor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because Xinjiang government focuses on strengthening sports public service supply capability, public sports facilities increases greatly, and sports public service funds supply are comparatively multiple, but there are some main obstacles such as the shortage of social investments, not forming the five levels sports public facilities network system from province, municipality, prefecture, town and country-side, unreasonable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structure, the falling-behind of fundamental people sports social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the lack on the balance between sports service supply and demand, and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is the supply of hardware facilities and software. The paper holds that starting from the reality of Xinjiang, improving path could be conducted from these three aspects: firstly, taking construction of public sports facilities as the breakthrough, deepening the fundamental sports facility construction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Construction” in Xinjiang, and concentrating on benefits from the commonwealth sports venues; secondly, stimulating social vigor actively through reform and cultivating and supporting the fundamental people sports’ social organizations; thirdly, taking the attempt of creating the three places nation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demonstration areas in Xinjiang as a chance, setting the sports public service supply standard, and arranging and implementing the interactive collaborate mechanism of sports public service supply and demand.

Xinjiang; Sports public service; Supply capability; Reality; Improving Path

1007―6891(2017)02―0001―04

10.13932/j.cnki.sctykx.2017.02.01

G80-051

A

2016-09-20

2016-01-18

国家体育总局2015年体育哲学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194SS15081。

猜你喜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体育设施指导员
“用工指导员+”激活集体协商
Observation on clinical effects of acupuncture plus external medicine application forcervical radiculopathy
同江市 严把三关 促“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作用发挥
好伙食顶半个指导员
商水县城关乡居民体育设施满意度调查研究
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总表
住宅小区体育设施规划与建设研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条例
中原经济区农村体育设施专项资金的审计思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工委主任(扩大)会议畅谈学习三中全会精神感想